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海丝路话古今之一
“天马徕兮从西极,归万里兮降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汉武帝刘彻的这首《蒲梢天马歌》,描绘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凿通丝绸之路后,各国入贡来朝的盛况。
“丝绸之路”是德国学者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首先提出来的,泛指东从长安(今西安)西到罗马之间的交通贸易网络。由于陆海交通在不同朝代兴衰消长各不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丝绸之路分支,一般说主要有西北沙漠绿洲之路、北方草原之路、东南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和西南高山丝绸之路(后称茶马古道),以及清朝南起武夷山、远达圣彼得堡的茶叶之路。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商贸之路、交流之路,也是一条友好之路、合作之路,是中国与沿路各国共同创造并拥有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在长达两三千年的东西方丝绸之路的兴衰历史中,浙江先民发挥地理区位优越、善于舟楫航海、勇于冒险经商、出产丝瓷茶等优势,开拓海上交通,书写了卓越辉煌的篇章。
浙江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南北海岸线的中段,面向北起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海参崴、库页岛,东至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南至南洋、西洋沿岸的东南亚、南亚地区乃至东北非洲的广阔扇形区域。浙江沿海有嵊泗列岛、舟山群岛、洞头列岛等岛屿环列,内陆有钱塘江杭州湾、甬江三江口、瓯江入海口等河口港湾提供的天然良港,为浙江开辟海上交通,开展海外交往和通商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从先秦时期起,浙江先民就开始了海上航行活动,开辟了从浙东沿海到朝鲜半岛西南、日本九州西海岸一带的海上航线。上述地区发现的数以万计的形制相似或相同的“支石墓”,就是这一说法的考古学证据。这与当时浙东沿海与东方海中的倭(今日本)和南方的越裳(今越南北部)有海上往来的文献记载可互为印证。毫无疑问,这条环“东北亚地中海”的航线是我国广义的“海上丝路”的起源之一。
1976年,宁波市鄞县云龙镇甲村石秃山出土了一件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铜钺上有目前发现的最早、最生动的中国古人航海竞渡图,如今成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的标志。
在环东海、黄海的中、日、韩许多地方,都流传着家喻户晓的“徐福东渡”的故事,其中浙江慈溪达蓬山被认为是起航地之一。徐福东渡的故事,最早见之于司马迁的《史记》,后来《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史籍也都言之凿凿。宋、元、明、清各代文人墨客的许多诗词文章都把徐福奉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明洪武九年(1376),明太祖朱元璋召见日本僧人绝海中津,两人以徐福东渡为题材赋诗唱和。清代首任驻日参赞官黄遵宪抵日本后也曾作诗道:“避秦男女渡三千,海外蓬瀛别有天。”事实上,“徐福东渡”是公元前二三世纪中国大批逃避战乱、暴政的人口一波接一波海外移民的历史记忆,他们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渡来民”。
在西北陆上丝路兴盛的同时,东南海上丝路也在拓展。两汉三国时期,浙江先民出航达中南半岛,达朝鲜半岛,达日本九州西海岸。其间,以三国吴的海外拓展令人瞩目。黄武五年(226),吴主孙权派刘咸“以男女各十人”护送大秦国(东罗马帝国)商人秦伦回国,不幸病死途中;同年,派朱应、康泰等出使海南诸国,传闻著有《扶南异物志》《外国传》,内容包括海南百数十国的风物见闻和地理知识;后来,又派交州刺史出使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部)、天毒(今印度)等国,开展友好往来。孙权还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在会稽(今绍兴)打造上百艘大船,满载物资,自章安(今椒江)出发,浮海探险。据记载,当时的海舶“大者长二十余丈,高去水三二丈,望之如阁道,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有些开往大秦的远航海舶,是张挂七帆的巨型帆船。
东晋、南北朝以还,中国的海外交通中心逐渐移到扬州和明州(今宁波)。东海航路对浙江与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南海诸国乃至大食国(阿拉伯帝国)的海上远洋航线和浙江与上述地区海外贸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浙江的南洋、西洋航线,经广州南向西行已由印度半岛延长至波斯湾。从浙东诸港出发,旁海南下到广州。从广州出发,经屯门山(香港大屿山以北)入南海,经九州石(海南岛东北角)、象石(海南岛东南独珠山)、占不劳山(占婆岛,在越南岘港东南)、陵山(越南归仁燕子峡)、门毒国(越南归仁)、古笪国(越南牙庄)、奔陀浪洲(越南潘朗)、军突弄山(昆仑岛)到海硖(新加坡海峡)。海硖的北岸是罗越国(马来半岛南端),南岸是佛逝国(苏门答腊岛上)。从佛逝国向东可到诃陵国(印尼爪哇),向西经海峡(马六甲海峡)到胜邓州(苏门答腊岛西北棉兰附近),再经波露国(波罗斯岛)、伽兰洲(尼科巴群岛中)到狮子国(斯里兰卡),再往西到没来国(印度奎隆)、婆罗门西境(印度西部)、拨飒国(孟买附近的巴洛奇),并经过天竺(印度)西部的若干小国至提飒国(巴基斯坦卡拉奇附近),再往西便到提罗卢和国(波斯湾头阿巴丹附近)、乌刺国(幼发拉底河口的奥波拉)。由此再换乘小船沿河到末罗国(伊拉克的巴士拉),再陆行至大食的首都缚达城(巴格达)。这条航线是16世纪前亚非各国海船经常航行的最长航线。
从波斯湾又连通了通往东非的航线,以幼发拉底河口的乌刺国为起点,同沿阿拉伯半岛和东非的航线连接起来。该航线自乌刺国东南行,至拨离歌磨难国(巴林),再东南行,抵达没巽国(阿曼的苏哈尔),又向西行,到没国(也门席赫尔),再向西南行,航抵三兰国(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从广州到波斯湾,这条航线全长达一万多公里。沿此航线,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商船往返不绝,航行于南海和印度洋海域。从此以后浙江同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印度半岛以及阿拉伯半岛等地各国的贸易往来日渐兴盛。
两宋时期,随着造船技术提高,航海技术和对信风的掌握,浙东明州到高丽的航线已相当顺畅便达。据北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记载,“由明州定海放洋,绝海而北,舟行皆乘夏至后南风,风便不过五日,即抵岸焉。”《宋史·高丽传》更有详尽的具体行程:“自明州定海遇便风,三日入洋,又五日抵黑山,入其境,自黑山过岛屿,诘曲礁石间,舟行甚驶,七日至礼成江。江居两山间,束以石峡,湍急而下,所谓急水门,最为险恶。又三日抵岸,有馆曰碧澜亭,使人由此登陆,崎岖山谷四十余里,乃其国都云。”与南洋、西洋诸国的海上航线也更加密切。
到了元代,浙江各港口的南洋西向航线不仅更加便捷,而且向西直达地中海沿岸各地和东非海岸各国,不仅与日本、高丽、南洋和阿拉伯各国的关系有所发展,而且还开始了与西欧、中亚、东北非等地的直接往来。明代时,郑和七下西洋,成为古代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达到海上丝路的鼎盛期,在世界航海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大航海时代以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西方航船开始主宰印度洋航线,中国包括浙江的对外海上交通范围逐渐萎缩,仅限于南洋一带。工业革命后,西欧开启了汽轮船为海上交通工具的环球殖民时代,以帆船为主的古代海上丝路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天马徕兮从西极,归万里兮降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汉武帝刘彻的这首《蒲梢天马歌》,描绘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凿通丝绸之路后,各国入贡来朝的盛况。
“丝绸之路”是德国学者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首先提出来的,泛指东从长安(今西安)西到罗马之间的交通贸易网络。由于陆海交通在不同朝代兴衰消长各不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丝绸之路分支,一般说主要有西北沙漠绿洲之路、北方草原之路、东南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和西南高山丝绸之路(后称茶马古道),以及清朝南起武夷山、远达圣彼得堡的茶叶之路。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商贸之路、交流之路,也是一条友好之路、合作之路,是中国与沿路各国共同创造并拥有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在长达两三千年的东西方丝绸之路的兴衰历史中,浙江先民发挥地理区位优越、善于舟楫航海、勇于冒险经商、出产丝瓷茶等优势,开拓海上交通,书写了卓越辉煌的篇章。
浙江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南北海岸线的中段,面向北起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海参崴、库页岛,东至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南至南洋、西洋沿岸的东南亚、南亚地区乃至东北非洲的广阔扇形区域。浙江沿海有嵊泗列岛、舟山群岛、洞头列岛等岛屿环列,内陆有钱塘江杭州湾、甬江三江口、瓯江入海口等河口港湾提供的天然良港,为浙江开辟海上交通,开展海外交往和通商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从先秦时期起,浙江先民就开始了海上航行活动,开辟了从浙东沿海到朝鲜半岛西南、日本九州西海岸一带的海上航线。上述地区发现的数以万计的形制相似或相同的“支石墓”,就是这一说法的考古学证据。这与当时浙东沿海与东方海中的倭(今日本)和南方的越裳(今越南北部)有海上往来的文献记载可互为印证。毫无疑问,这条环“东北亚地中海”的航线是我国广义的“海上丝路”的起源之一。
1976年,宁波市鄞县云龙镇甲村石秃山出土了一件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铜钺上有目前发现的最早、最生动的中国古人航海竞渡图,如今成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的标志。
在环东海、黄海的中、日、韩许多地方,都流传着家喻户晓的“徐福东渡”的故事,其中浙江慈溪达蓬山被认为是起航地之一。徐福东渡的故事,最早见之于司马迁的《史记》,后来《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史籍也都言之凿凿。宋、元、明、清各代文人墨客的许多诗词文章都把徐福奉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明洪武九年(1376),明太祖朱元璋召见日本僧人绝海中津,两人以徐福东渡为题材赋诗唱和。清代首任驻日参赞官黄遵宪抵日本后也曾作诗道:“避秦男女渡三千,海外蓬瀛别有天。”事实上,“徐福东渡”是公元前二三世纪中国大批逃避战乱、暴政的人口一波接一波海外移民的历史记忆,他们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渡来民”。
在西北陆上丝路兴盛的同时,东南海上丝路也在拓展。两汉三国时期,浙江先民出航达中南半岛,达朝鲜半岛,达日本九州西海岸。其间,以三国吴的海外拓展令人瞩目。黄武五年(226),吴主孙权派刘咸“以男女各十人”护送大秦国(东罗马帝国)商人秦伦回国,不幸病死途中;同年,派朱应、康泰等出使海南诸国,传闻著有《扶南异物志》《外国传》,内容包括海南百数十国的风物见闻和地理知识;后来,又派交州刺史出使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部)、天毒(今印度)等国,开展友好往来。孙权还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在会稽(今绍兴)打造上百艘大船,满载物资,自章安(今椒江)出发,浮海探险。据记载,当时的海舶“大者长二十余丈,高去水三二丈,望之如阁道,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有些开往大秦的远航海舶,是张挂七帆的巨型帆船。
东晋、南北朝以还,中国的海外交通中心逐渐移到扬州和明州(今宁波)。东海航路对浙江与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南海诸国乃至大食国(阿拉伯帝国)的海上远洋航线和浙江与上述地区海外贸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浙江的南洋、西洋航线,经广州南向西行已由印度半岛延长至波斯湾。从浙东诸港出发,旁海南下到广州。从广州出发,经屯门山(香港大屿山以北)入南海,经九州石(海南岛东北角)、象石(海南岛东南独珠山)、占不劳山(占婆岛,在越南岘港东南)、陵山(越南归仁燕子峡)、门毒国(越南归仁)、古笪国(越南牙庄)、奔陀浪洲(越南潘朗)、军突弄山(昆仑岛)到海硖(新加坡海峡)。海硖的北岸是罗越国(马来半岛南端),南岸是佛逝国(苏门答腊岛上)。从佛逝国向东可到诃陵国(印尼爪哇),向西经海峡(马六甲海峡)到胜邓州(苏门答腊岛西北棉兰附近),再经波露国(波罗斯岛)、伽兰洲(尼科巴群岛中)到狮子国(斯里兰卡),再往西到没来国(印度奎隆)、婆罗门西境(印度西部)、拨飒国(孟买附近的巴洛奇),并经过天竺(印度)西部的若干小国至提飒国(巴基斯坦卡拉奇附近),再往西便到提罗卢和国(波斯湾头阿巴丹附近)、乌刺国(幼发拉底河口的奥波拉)。由此再换乘小船沿河到末罗国(伊拉克的巴士拉),再陆行至大食的首都缚达城(巴格达)。这条航线是16世纪前亚非各国海船经常航行的最长航线。
从波斯湾又连通了通往东非的航线,以幼发拉底河口的乌刺国为起点,同沿阿拉伯半岛和东非的航线连接起来。该航线自乌刺国东南行,至拨离歌磨难国(巴林),再东南行,抵达没巽国(阿曼的苏哈尔),又向西行,到没国(也门席赫尔),再向西南行,航抵三兰国(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从广州到波斯湾,这条航线全长达一万多公里。沿此航线,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商船往返不绝,航行于南海和印度洋海域。从此以后浙江同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印度半岛以及阿拉伯半岛等地各国的贸易往来日渐兴盛。
两宋时期,随着造船技术提高,航海技术和对信风的掌握,浙东明州到高丽的航线已相当顺畅便达。据北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记载,“由明州定海放洋,绝海而北,舟行皆乘夏至后南风,风便不过五日,即抵岸焉。”《宋史·高丽传》更有详尽的具体行程:“自明州定海遇便风,三日入洋,又五日抵黑山,入其境,自黑山过岛屿,诘曲礁石间,舟行甚驶,七日至礼成江。江居两山间,束以石峡,湍急而下,所谓急水门,最为险恶。又三日抵岸,有馆曰碧澜亭,使人由此登陆,崎岖山谷四十余里,乃其国都云。”与南洋、西洋诸国的海上航线也更加密切。
到了元代,浙江各港口的南洋西向航线不仅更加便捷,而且向西直达地中海沿岸各地和东非海岸各国,不仅与日本、高丽、南洋和阿拉伯各国的关系有所发展,而且还开始了与西欧、中亚、东北非等地的直接往来。明代时,郑和七下西洋,成为古代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达到海上丝路的鼎盛期,在世界航海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大航海时代以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西方航船开始主宰印度洋航线,中国包括浙江的对外海上交通范围逐渐萎缩,仅限于南洋一带。工业革命后,西欧开启了汽轮船为海上交通工具的环球殖民时代,以帆船为主的古代海上丝路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