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其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示,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
一、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一)重塑价值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急速转型,打破了原有的价值体系,也打破了国人的精神信仰,让多数人忘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自己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教化,更多关注自身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而忽视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有助于道德体系重塑。(【十九大 理论新视野】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侯力丹 刘洪彩)
(二)开创文化新态。世界文化不断融合趋同,唯有守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才能避免中华文化在趋同中消逝或断代。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我们在强调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同时,既要增强中华文化定力、提醒国人莫忘民族本色、保持民族精神,也要发现传统文化的优点,将其与优近代文化、当代文化紧密联系,做到古今结合,开创当代文化新态势。
(三)引领价值规范。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各国暗自较量的是文化影响力,谁的文化更优秀更出色,更能吸引世人瞩目,对人类文明贡献更大,谁就能引领世界文化潮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儒家传统价值观,尤其是“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可作为人类文明对话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亦能引领普世价值,为人类文明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二、新时代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質内涵及其历史与现实的重大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呢?
(一)、继承。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把握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重大课题,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因此,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应该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尊重历史而不能割断历史,具备继往开来的精神。无法很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难以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
(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既然是一个历史范畴,就必然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从而打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印记。因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单一的、纯粹的、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以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秀文化为中坚和主导,多元互补、彼此渗透,精华和糟粕杂陈的复合文化形态。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坚持科学扬弃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新时代我们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具备文化自信
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化自信,以及对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践行。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一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历史的积淀,更是精神的凝聚。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常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理性、时代性等特征,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主要面对的无非三种文化,即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构成了各种文化并存的格局,深深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十九大 理论新视野】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侯力丹 刘洪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对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整合与凝结,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能够影响国人的言行,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从而具备了高度的教育意义和动员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使国民不断提升团结和凝聚意识,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有效提升。
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意义,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语境主要两种。一是历史语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的不断洗礼和沉淀而流传下来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其中蕴含着我国许多历史人物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我国抵御挫折的重要精神支柱。
(二)、传播传统文化,开展传承活动
在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还应积极发挥各种网络技术平台和手段的作用,将其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和载体,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有效融合,进而为广大群众文化自信的形成与提升提供良好的条件。首先,由于新媒体具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并且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的数量不断上升,群体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此要发挥新媒体等网络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不断提高群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其次,在实际生活中,还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现今非常火热的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网络综艺节目,如最强大脑、中国成语大会等,大力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通过一些音乐、戏曲、舞蹈展演活动等,或者借助一些比赛、培训、文艺晚会等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公众文化自信。(【十九大 理论新视野】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侯力丹 刘洪彩)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需要每一位中国人民都树立坚定不移的文化自信,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并在实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传播和弘扬,在引导我们自身言行的同时不断增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我国国民文化素质和我国文化软实力从而,提高我国的文化实力和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2]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关键词: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其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示,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
一、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一)重塑价值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急速转型,打破了原有的价值体系,也打破了国人的精神信仰,让多数人忘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自己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教化,更多关注自身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而忽视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有助于道德体系重塑。(【十九大 理论新视野】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侯力丹 刘洪彩)
(二)开创文化新态。世界文化不断融合趋同,唯有守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才能避免中华文化在趋同中消逝或断代。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我们在强调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同时,既要增强中华文化定力、提醒国人莫忘民族本色、保持民族精神,也要发现传统文化的优点,将其与优近代文化、当代文化紧密联系,做到古今结合,开创当代文化新态势。
(三)引领价值规范。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各国暗自较量的是文化影响力,谁的文化更优秀更出色,更能吸引世人瞩目,对人类文明贡献更大,谁就能引领世界文化潮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儒家传统价值观,尤其是“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可作为人类文明对话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亦能引领普世价值,为人类文明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二、新时代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質内涵及其历史与现实的重大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呢?
(一)、继承。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把握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重大课题,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因此,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应该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尊重历史而不能割断历史,具备继往开来的精神。无法很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难以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
(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既然是一个历史范畴,就必然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从而打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印记。因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单一的、纯粹的、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以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秀文化为中坚和主导,多元互补、彼此渗透,精华和糟粕杂陈的复合文化形态。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坚持科学扬弃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新时代我们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具备文化自信
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化自信,以及对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践行。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一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历史的积淀,更是精神的凝聚。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常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理性、时代性等特征,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主要面对的无非三种文化,即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构成了各种文化并存的格局,深深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十九大 理论新视野】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侯力丹 刘洪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对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整合与凝结,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能够影响国人的言行,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从而具备了高度的教育意义和动员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使国民不断提升团结和凝聚意识,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有效提升。
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意义,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语境主要两种。一是历史语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的不断洗礼和沉淀而流传下来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其中蕴含着我国许多历史人物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我国抵御挫折的重要精神支柱。
(二)、传播传统文化,开展传承活动
在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还应积极发挥各种网络技术平台和手段的作用,将其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和载体,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有效融合,进而为广大群众文化自信的形成与提升提供良好的条件。首先,由于新媒体具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并且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的数量不断上升,群体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此要发挥新媒体等网络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不断提高群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其次,在实际生活中,还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现今非常火热的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网络综艺节目,如最强大脑、中国成语大会等,大力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通过一些音乐、戏曲、舞蹈展演活动等,或者借助一些比赛、培训、文艺晚会等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公众文化自信。(【十九大 理论新视野】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侯力丹 刘洪彩)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需要每一位中国人民都树立坚定不移的文化自信,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并在实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传播和弘扬,在引导我们自身言行的同时不断增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我国国民文化素质和我国文化软实力从而,提高我国的文化实力和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2]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