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诗歌活跃生物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honghua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巧用诗歌丰富生物教学,可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法:诗歌导入;以诗歌提问;借诗形象化;用诗设悬念;诗歌点睛;拿诗启迪;吟诗小结;诗歌引反思。
  关键词: 生物教学 诗歌 课堂 学生
  【分类号】G633.91
  适当运用小诗歌辅助生物课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
  1.新课导入诗教学设计中,新课的导语至关重要。有时运用小诗导入新课,既可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能在新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引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古代诗人描述生境的优美诗句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提出疑问诗。有些诗歌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其科学性不强,不够严谨,有的甚至还有错误。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诗歌给学生提出疑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生物学知识。例如,在讲授“家蚕的一生发育变化”时,可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向学生提出疑问:难道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吗?事实上是“春蚕丝尽没有死”。再如,学生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节时,教师可运用学生在小学学过的小诗《天天做早操》:“公鸡叫,天亮了,早上空气多么好。小学生,上学校,排起队来做早操。”提出疑问:早上空气真的多么好吗?其实,经过生态学家近年的研究知道,早上的空气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空气最好的时刻应是每天下午15~17时。
  3.理论形象诗。这是一类将抽象的生物学理论知识加以形象化的小诗。例如,在讲授啮齿目动物鼠类有关传播疾病危害人类的内容时,学生对旧社会流行的鼠疫的危害缺乏感性认识。这时,我们巧妙地运用了清代诗人师道南的《死鼠行》:“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拆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雾。三人行,未十步,忽见两人横截路……”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当时鼠疫大流行时的悲惨景象,通过学习加深了学生对鼠疫的了解。
  4.设置悬念诗。现代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法、目标教学法等,都有学生思考、讨论、质疑、探索的过程,而设置悬念是重要的一环,可以激发学生“知新”的欲望,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例如,在讲授有关“鸟的多样性”的内容时,可运用学生很熟悉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那么春天为什么处处闻啼鸟的呢?对此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样,在讲授“草原的生长”内容时,可运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来设置悬念。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收到如同章回小说,电视连续剧的“悬念”效果。
  5.疑难点睛。诗对一些教学难点问题,有时可以运用小诗来释疑解难。例如,在讲授猛禽类“鹰”的内容时,学生对鹰的性情凶猛、裂食肉类的生活习性,缺乏深刻的理解。这时,我们巧妙地运用了诗人高越的《鹰》:“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虞人莫漫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这首诗把鹰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说明了鹰爪的形质奇异,鹰眼的明亮之极,并有一双能腾飞搏击的翅膀。告诉猎人不要枉费心机,遍地去张罗投网,因为鹰志在四方,意在长空,不飞平原浅草,耻与燕雀同游。学生学完了这首诗,疑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6.教育启迪。诗运用生物学小诗歌,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因为,许多诗人在诗中,往往都要发出自己的议论,从而给人以有益的教育启迪作用。例如,在讲授“啄木鸟”的有关内容时,我们运用了诗人朱庆余的《啄木鸟》:“叮叮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音归。终日与君除蠹害,无嗔无事不平飞。”这首诗不仅很详细地描写了啄木鸟的生活习性,而且还把啄木鸟的勤劳、韧性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告诉人们,啄木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叮叮向晚,锲而不舍,啄遍庭槐,是为了替人们扫除危害树木的蛀虫,这种精神品质多么可贵,能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和教育。
  7.小结脉络诗。运用诗歌进行课堂教学小结,形式新颖,效果较好。例如,在讲授“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内容时,可运用老作家高士其的一首小诗,来小结一切生物细胞共有的十大主要元素:“碳为主;氢、氧、氮副之;钾、钙、镁、铁又其次;磷和硫居后。”再如,在讲完有关“生态平衡和自然保护”的内容后,可运用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一句名诗“本体原来只是公,毋将私欲混其中”来进行小结,告诫人们祖国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只谋眼前局部利益,不计长远整体命运,自毁家园而不及早悔悟,终将铸成千古之恨。这样的小结,脉络清楚,学生学得活,记得牢。
  8.课末余韵诗。这是一类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进行教学效果反馈的小诗。例如,在讲授“遗传和變异”一章有关遗传病的内容时,课末我们留下了老诗人艾青的一首小诗《海水和泪》:“海水是咸的,泪也是咸的。是海水变成泪?是泪流成海水?亿万年的泪,汇聚成海水。终有一天,海水和泪都是甜的。”我们试图让学生从遗传和优生的角度,对这首小诗进行特殊的理解和阐发。课后,有同学回答说:可把“海水”理解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把“泪”理解为人类自身的特征(基因型和表现型)。有史迄今,环境和人类自身,都并非十分完美,而有着各种弊端,因此都是“咸”的。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决定环境?二者关系如何?这正是遗传学、优生学和生态学等所要探索的课题。可以预期,在并非遥远的将来,不论人类自身,或人类环境,都将变得无限美好,变成“甜”的。学生回答得好极了。
  当然,一堂生物课,运用一二首小诗便可,切不可泛滥成灾,以免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而且诗要易诵易懂易记,有科学性、趣味性和韵味性。如果小诗能与挂图、模型、标本等直观教具配合起来使用,则教学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分类号】G633.41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可以说,阅读能力是老师要发展学生的四大能力之一,阅读理解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现在阅读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教师如何有效的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当前阅读教学中,众多老师
摘要: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特点和医专学生的学习基础,笔者采用细化教学目标、细化教学活动、细化教学评价的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细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学习效果  【分类号】G712;TP301-4  由于高职高专的入取分数线越来越低,今年分数线150分,生源的基础普遍偏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加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 教师很难在课
摘 要 :任务型教学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学生参与到一些语言活动中,能够获得一些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机会,而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应用,将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更好地结合起来,由此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学习有很多的输入,而阅读是最重要的输入方式之一。这就使得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占了重要地位,所以将任务型教学法和阅读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摘要:在初中学段高年级开展文言文的“猜·释·悟”教学法。基于学生一定的文言文积累,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学习文言文的全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猜读—释疑—悟道,提升文言文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猜读 释悟  【分类号】G633.51  由于语体的隔膜,文言文对于初中生而言无异于第二外语,语言上的陌生、距离让理解、运用变得艰涩滞碍,难以抵达文本的内核,更别说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期刊
该文以西安市住宅市场为研究背景,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欠理想,商品住宅空置愈来愈严重的问题,结合经济学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市场调查的方法,在研究西安市住宅市场需求
期刊
G633.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著名教育家马明教授说过:“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人类势必要衰败的。”现行新课标配套教材中大大地充实了有关数学文化的背景材料,强化了数学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数学文化对新课改的实施有促进作用,初中数学教学渗入数学文化符合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精神。因此,初中数学教
摘要: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用还存在些许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程度,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准,本文探究了儿童文学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并重点研究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儿童文学 小学 语文教学 渗透  【分类号】G623.2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对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自媒体时代的今天,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强大的交互性、即时传播等特点,迅速转变了传媒生态。作为“河南模式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阅读更是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在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应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