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置身于一所有特色的优秀学校,总能让人感觉到有一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在不断地撞击着自己的心灵,使人感动、兴奋。这种能唤起、激发学校师生崇高情感和进取心的东西就是学校文化。以下笔者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谈谈教育生态理念引领下的学校文化建设问题。
一、学校文化的理论解读
(一)学校文化的含义
所谓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和恪守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它反映着一所学校长期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精神、作风以及公众形象等文化积淀。
从生态学的视角看,学校文化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转化的生态关系,即以师生人格境界为内容的精神文化,以师生的行为为内容、以制度规范为形式的制度文化,以及通过学校建筑、设施、校园环境来体现的物质文化之间的互动生成关系,它们构成了学校文化的生态结构。由此可见,学校文化的生态结构可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次是精神文化,即学校组成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取向及其精神活动和成果;中间层次是制度文化,包括法律法规、规则章程以及道德风俗等等;处于浅表层次的是物质文化,也就是蕴涵着精神文化和学校组成人员的生活所需的物质形式。核心层次映射中间、浅表层次,中间、浅表层次蕴涵着核心层次。
(二)学校文化的功能
一所学校是由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支撑、发展的,学校文化让师生变得灵气、睿智,而灵气、睿智的师生又让学校文化变得更诗意、灵动。
1. 学校文化的管理功能
从管理科学的发展看,管理经历了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的过程,现已跨入文化管理阶段。学校文化具有规范、引导、激励、辐射等功能,在学校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文化以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各种规范和人际伦理关系准则,对每个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弥补了单纯“硬”约束带来的不足,有助于实现刚性制度的强制约束与人性化的文化管理之间的和谐统一。学校文化还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它不仅会在校园内发挥作用,而且会与家庭、社区产生互动,通过各种渠道发挥它的管理作用,有着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功能优势。
2.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学校文化反映了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的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它赋予学校的独特的生命力、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渗透和附着在校园各种文化载体上,使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切实感受到。全体师生员工在认可学校文化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个人的信念、感情、行为与学校的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稳定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向心力。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发展战略的思想价值保证,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努力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提升学校文化力和学校的办学品位,真正使文化成为推动学校健康发展的巨大能源,成为引领学校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
3. 学校文化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一所学校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与教学的质量、设备和师资队伍等有形的资源和优势有关,也与学校文化密不可分,学校文化已成为继人、财、物、时间、信息和空间之后的第七大教育资源,有着自己独特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独具特质的“DNA”,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越来越成为学校的本质内涵。
二、营造多元、生态的学校文化的策略
人们总是向往着诗意般的生活。诗意离不开文化素养,学校的诗意来自学校文化的浸润,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在推动师生一步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致力于营造多元的学校生态文化,为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教育品质,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许多积极的尝试。
(一)创设品位高雅的学校物质文化,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
本着“把校园建设成师生的生命乐园”的理念,我校努力建设“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的环境文化。
1. 加强硬件建设,创设现代育人环境
硬件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我校属于住宅小区的配套学校,与兄弟学校相比,占地面积并不大,因此,我们对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在“内秀”上做文章,在保持绿化和整洁的前提下,坚持自然美、艺术美、意境美相统一的原则,使校园布置富有美感,让学校文化富有情趣。2009年暑期,学校利用校园环境整体修缮这一契机,大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经过一系列改造,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气象:学校原来封闭式的花坛、操场均改建成了开放式的环境;课间,学生或自由漫步在教学楼前,或三五好友倚靠在舒适的长凳上小憩谈天,四周绿草如茵,生机勃勃,给人以美的享受。
现代化的硬件设施有利于营造现代化的教育氛围,因此,我们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硬件的投入。我校的校园局域网系统和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的建成使用,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大手笔。它从硬件上增加了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提升了学校的档次,为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基础。比如,通过闭路电视系统,组织学生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成为了学校文化生活的新内容。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国际、国内大事的习惯,形成了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校园文化氛围。
2. 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我们的“环境文化”建设追求“校园无空地,处处都育人”的境界:教学楼的走廊里张贴的是学生参加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社会实践等活动的花絮,展示了朝晖学子努力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草坪上,“善待绿色,善待生命”“给生活一点爱,给生命一点绿”等温馨的宣传语,提醒师生要爱护身边的环境;定期更换的悠扬动听的乐曲替代了千篇一律的铃声,营造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师生的身心在教学之初就得到放松;实验室的墙壁上挂着精选的名人名言,让莘莘学子强烈地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校园中的每一处事物都在“表情达意”,校园文化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生动的教科书,带给师生美的享受和熏陶。
学校各班的教室文化也别具一格。教室里悬挂的国旗庄严神圣,时时都在强化着青少年学子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信念。更具特色的是丰富多彩的班训:“净、静、竞、敬、进”“静心读书,用心做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些内涵丰厚的班训渗透着班主任的育人理念,既是学校办学宗旨的统一体现,又是班级个性追求的自我展示。而“真我风采”“班级风景线”等个性化墙报则成为学生张扬才情和风采的空间。班级作为一个文化场,它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文化的气息,无形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总之,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追求努力把校园营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力求做到“文化品味、现代气息、人文精神”相结合,让校园成为环保气息浓的花园、人文气息浓的文化园、活动气息浓的乐园。
(二)营造具有人文色彩的学校制度文化,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制度作为一种文化,它越符合人的需求和愿望,就越先进。在学校的管理上,我们强调规范,但又超越了规范,试图用“文化”来支撑和引领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发展。
我校以本区首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围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着力营造科学规范、人本民主的制度文化,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2009年以来,遵循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客观规律,我们结合学校的历史、人文和现状等校情,在对已有的各类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新制订和完善了一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如重新整理修订了《朝晖中学新生始业教育制度》《朝晖中学评聘分离试行办法》等11个制度,新制订了《学校管理预警机制》《朝晖中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等6个条例。在新制订或完善的制度中,我们特别注意处理好几对关系:从严管理和尊重师生的关系;学校进步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注重过程和关注结果的关系;以教学为中心与学校全面发展的关系。随着这些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校管理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新的制度“条文”淡化了强制色彩,突出了引导和鼓励,赋制度以人文色彩,变制度为心灵感召,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民主化、科学化、人文化管理的进程。如《教师手册》除了规定相关的规范外,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重,对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教学反思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教师的评价更注重鼓励和激励。而《学校管理预警机制》,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构建了包括学生外出活动安全、师生心理问题预防、体育体锻课意外伤害应急处理、流行病预防等全面系统的安全防范机制,对学校工作中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加强了防范。
(三)营造理想、人文的学校精神文化,促进人自身的和谐
所谓学校精神文化,就是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并反映学校精神风貌、办学特色、自身内涵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一所优质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办学态度、价值观与教育理想。我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就结合校情,与时俱进,凝集成如下的办学思想:
办学宗旨——以一流的服务,创一流的教育。
学校精神——热爱生活,享受幸福,思想与品质领先。
服务承诺——服务为本,质量领先,科学与人文并重。
学校使命——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让每一位学生受到公平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发展愿景——营造高品质的学校教育生态,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生命乐园,让每一位师生充分享受教育的幸福,让每一位师生自主规划、经营自己的幸福人生。
优秀的学校精神文化赋予以教育的理想、人文的气息、精神的意义,使学校教育更深层、更持久地影响师生、感染师生,丰富校园的教育本位价值。
(四)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开辟学校文化领地
学校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为体现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给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我校努力开展多姿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创建文明、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生活。众多的学生社团组织、社团文化节、文明礼仪监督示范岗、读书节、德育活动日……为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宽阔平台。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格调高雅、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以“感悟文化、体验快乐、提升品质”为主题,举办了首届校园生态文化艺术节。本次生态文化艺术节从2009年4月24日开始至5月23日结束,历时一个月,由如下10个主题活动构成:中澳艺术交流音乐会、休闲教育、“我与绿色相伴”校园环境文化活动、“我读书我健康我快乐”读书活动、“你我共欢乐”师生体育节、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家长学校系列讲座、“希望杯”青年教师主题班会设计及展示大赛、“我参与我快乐”自创格言大赛、“三位一体”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班班有歌声”歌咏比赛。全校师生在主动参与、真切体验中感悟了学校文化的魅力,提升了生命的质量。
“名校的一半是文化”,是教育界的一个共识。学校文化犹如一棵生命之树,它让学校永远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每个教职员工都应予以精心呵护。
一、学校文化的理论解读
(一)学校文化的含义
所谓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和恪守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它反映着一所学校长期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精神、作风以及公众形象等文化积淀。
从生态学的视角看,学校文化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转化的生态关系,即以师生人格境界为内容的精神文化,以师生的行为为内容、以制度规范为形式的制度文化,以及通过学校建筑、设施、校园环境来体现的物质文化之间的互动生成关系,它们构成了学校文化的生态结构。由此可见,学校文化的生态结构可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次是精神文化,即学校组成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取向及其精神活动和成果;中间层次是制度文化,包括法律法规、规则章程以及道德风俗等等;处于浅表层次的是物质文化,也就是蕴涵着精神文化和学校组成人员的生活所需的物质形式。核心层次映射中间、浅表层次,中间、浅表层次蕴涵着核心层次。
(二)学校文化的功能
一所学校是由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支撑、发展的,学校文化让师生变得灵气、睿智,而灵气、睿智的师生又让学校文化变得更诗意、灵动。
1. 学校文化的管理功能
从管理科学的发展看,管理经历了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的过程,现已跨入文化管理阶段。学校文化具有规范、引导、激励、辐射等功能,在学校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文化以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各种规范和人际伦理关系准则,对每个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弥补了单纯“硬”约束带来的不足,有助于实现刚性制度的强制约束与人性化的文化管理之间的和谐统一。学校文化还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它不仅会在校园内发挥作用,而且会与家庭、社区产生互动,通过各种渠道发挥它的管理作用,有着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功能优势。
2.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学校文化反映了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的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它赋予学校的独特的生命力、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渗透和附着在校园各种文化载体上,使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切实感受到。全体师生员工在认可学校文化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个人的信念、感情、行为与学校的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稳定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向心力。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发展战略的思想价值保证,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努力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提升学校文化力和学校的办学品位,真正使文化成为推动学校健康发展的巨大能源,成为引领学校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
3. 学校文化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一所学校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与教学的质量、设备和师资队伍等有形的资源和优势有关,也与学校文化密不可分,学校文化已成为继人、财、物、时间、信息和空间之后的第七大教育资源,有着自己独特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独具特质的“DNA”,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越来越成为学校的本质内涵。
二、营造多元、生态的学校文化的策略
人们总是向往着诗意般的生活。诗意离不开文化素养,学校的诗意来自学校文化的浸润,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在推动师生一步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致力于营造多元的学校生态文化,为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教育品质,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许多积极的尝试。
(一)创设品位高雅的学校物质文化,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
本着“把校园建设成师生的生命乐园”的理念,我校努力建设“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的环境文化。
1. 加强硬件建设,创设现代育人环境
硬件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我校属于住宅小区的配套学校,与兄弟学校相比,占地面积并不大,因此,我们对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在“内秀”上做文章,在保持绿化和整洁的前提下,坚持自然美、艺术美、意境美相统一的原则,使校园布置富有美感,让学校文化富有情趣。2009年暑期,学校利用校园环境整体修缮这一契机,大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经过一系列改造,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气象:学校原来封闭式的花坛、操场均改建成了开放式的环境;课间,学生或自由漫步在教学楼前,或三五好友倚靠在舒适的长凳上小憩谈天,四周绿草如茵,生机勃勃,给人以美的享受。
现代化的硬件设施有利于营造现代化的教育氛围,因此,我们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硬件的投入。我校的校园局域网系统和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的建成使用,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大手笔。它从硬件上增加了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提升了学校的档次,为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基础。比如,通过闭路电视系统,组织学生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成为了学校文化生活的新内容。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国际、国内大事的习惯,形成了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校园文化氛围。
2. 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我们的“环境文化”建设追求“校园无空地,处处都育人”的境界:教学楼的走廊里张贴的是学生参加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社会实践等活动的花絮,展示了朝晖学子努力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草坪上,“善待绿色,善待生命”“给生活一点爱,给生命一点绿”等温馨的宣传语,提醒师生要爱护身边的环境;定期更换的悠扬动听的乐曲替代了千篇一律的铃声,营造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师生的身心在教学之初就得到放松;实验室的墙壁上挂着精选的名人名言,让莘莘学子强烈地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校园中的每一处事物都在“表情达意”,校园文化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生动的教科书,带给师生美的享受和熏陶。
学校各班的教室文化也别具一格。教室里悬挂的国旗庄严神圣,时时都在强化着青少年学子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信念。更具特色的是丰富多彩的班训:“净、静、竞、敬、进”“静心读书,用心做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些内涵丰厚的班训渗透着班主任的育人理念,既是学校办学宗旨的统一体现,又是班级个性追求的自我展示。而“真我风采”“班级风景线”等个性化墙报则成为学生张扬才情和风采的空间。班级作为一个文化场,它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文化的气息,无形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总之,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追求努力把校园营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力求做到“文化品味、现代气息、人文精神”相结合,让校园成为环保气息浓的花园、人文气息浓的文化园、活动气息浓的乐园。
(二)营造具有人文色彩的学校制度文化,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制度作为一种文化,它越符合人的需求和愿望,就越先进。在学校的管理上,我们强调规范,但又超越了规范,试图用“文化”来支撑和引领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发展。
我校以本区首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围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着力营造科学规范、人本民主的制度文化,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2009年以来,遵循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客观规律,我们结合学校的历史、人文和现状等校情,在对已有的各类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新制订和完善了一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如重新整理修订了《朝晖中学新生始业教育制度》《朝晖中学评聘分离试行办法》等11个制度,新制订了《学校管理预警机制》《朝晖中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等6个条例。在新制订或完善的制度中,我们特别注意处理好几对关系:从严管理和尊重师生的关系;学校进步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注重过程和关注结果的关系;以教学为中心与学校全面发展的关系。随着这些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校管理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新的制度“条文”淡化了强制色彩,突出了引导和鼓励,赋制度以人文色彩,变制度为心灵感召,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民主化、科学化、人文化管理的进程。如《教师手册》除了规定相关的规范外,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重,对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教学反思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教师的评价更注重鼓励和激励。而《学校管理预警机制》,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构建了包括学生外出活动安全、师生心理问题预防、体育体锻课意外伤害应急处理、流行病预防等全面系统的安全防范机制,对学校工作中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加强了防范。
(三)营造理想、人文的学校精神文化,促进人自身的和谐
所谓学校精神文化,就是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并反映学校精神风貌、办学特色、自身内涵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一所优质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办学态度、价值观与教育理想。我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就结合校情,与时俱进,凝集成如下的办学思想:
办学宗旨——以一流的服务,创一流的教育。
学校精神——热爱生活,享受幸福,思想与品质领先。
服务承诺——服务为本,质量领先,科学与人文并重。
学校使命——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让每一位学生受到公平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发展愿景——营造高品质的学校教育生态,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生命乐园,让每一位师生充分享受教育的幸福,让每一位师生自主规划、经营自己的幸福人生。
优秀的学校精神文化赋予以教育的理想、人文的气息、精神的意义,使学校教育更深层、更持久地影响师生、感染师生,丰富校园的教育本位价值。
(四)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开辟学校文化领地
学校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为体现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给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我校努力开展多姿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创建文明、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生活。众多的学生社团组织、社团文化节、文明礼仪监督示范岗、读书节、德育活动日……为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宽阔平台。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格调高雅、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以“感悟文化、体验快乐、提升品质”为主题,举办了首届校园生态文化艺术节。本次生态文化艺术节从2009年4月24日开始至5月23日结束,历时一个月,由如下10个主题活动构成:中澳艺术交流音乐会、休闲教育、“我与绿色相伴”校园环境文化活动、“我读书我健康我快乐”读书活动、“你我共欢乐”师生体育节、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家长学校系列讲座、“希望杯”青年教师主题班会设计及展示大赛、“我参与我快乐”自创格言大赛、“三位一体”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班班有歌声”歌咏比赛。全校师生在主动参与、真切体验中感悟了学校文化的魅力,提升了生命的质量。
“名校的一半是文化”,是教育界的一个共识。学校文化犹如一棵生命之树,它让学校永远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每个教职员工都应予以精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