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 由此可见,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常用方式。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讲究课堂提问艺术,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问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善于倾听不同意见的精神,同时还可以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思维活动,反馈教学效果,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分层设计,面向全体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应该根据学情,分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面向全体。即让后进生“吃得着”,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我们教师经常会发现一个很郁闷的问题,无论我们的课上得多精彩,我们有多投入,总有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上课时调皮,做小动作,心不在焉……如果教师善于通过精心设问,把每一个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并且使他们能体验到成功喜悦的脑力劳动中去,上述情况肯定会大有好转。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设问的时候,更应该要考虑基础较差的学生。正是因为他们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更差,从而导致学习上更容易掉队。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要面向全体,让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如果能够吸引后进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完成课标要求、保证课堂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成绩大有裨益。
  (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学生的自豪感,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缺少这种氛围,教师再精心的设问也会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很难想象,在一种沉闷、压抑的课堂气氛中,能真正做到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三)围绕中心,有的放矢
  教师设问的中心是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课标的要求,也就是本课需要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要达到什么能力层次,形成什么认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第二就是学生的学情,即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学习状况等。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情况。由于初中生年纪小,往往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所回答的答案不是教师预想的结果,甚至有时提出一些在我们看来是荒唐可笑的问题,偏离教学的路线。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该有一定的预见性。出现这种情况后,教师一定要在保护学生自尊的同时,用自己的智慧,加以引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研读课标,深挖教材,深入地了解和信任我们的学生。总之,只有紧贴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的设问才是积极有效的。而空泛的、偏离内容的、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提问,必将导致课堂气氛的沉闷和教学目标的流失。
  (四)利用情境,设置疑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可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受和情绪体验,激发起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授《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一课时,我将课本的第二目“衣食住行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进行整合,创设情境,设置疑问:如果你穿越到唐朝,成为京城长安的一个富家子弟,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你与好友约定,到龙门客栈相见,共商备考对策。请问:(1)你应该如何穿着才不显得老土?(2)在客栈你能吃到哪些美食?(3)朋友相见能喝到哪些流行的饮品?(4)哪些人有资格跟你共同竞争,参加科举?(5)你们能欣赏或参加哪些娱乐活动?(6)如果你的妹妹要求与你一同前往,希望出去见见世面,她的要求是否会遭到人们的非议?(7)她如何打扮才能体现自己是一个“潮人”?(8)她能参加哪些流行的体育活动?(9)你们如何出行比较便捷和充满情趣?(10)以上这些,体现了唐朝人的什么精神风貌和时代精神?
  三、课堂设问的几个阶段
  (一)开门见山,导入设疑,激发兴趣
  历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突出优势在于它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教师应该利用这个优势,利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故事,引导设疑,新课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高整节课的效率。如讲授《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时,教师可导入设问:“人从哪里来?死后将到哪里去?(学生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其实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就在思考这一问题。关于人类的起源,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你知道哪些?(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西方的上帝造人等)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生命或人类起源的说法?(外星人创造生命说)其实,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今天比较获得大家认可的科学的解释是进化论,也就是认为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那么,中华大地上生活着哪些远古人类,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态如何呢?”
  (二)讲中设疑,层层推进
  即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设置问题,通过问题的紧密衔接,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完成新课的学习。比如,在讲授“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自学:(1)匈奴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2)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如何?(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提示:两种关系,分别用一个字概括)(3)这两种关系,分别有哪些具体的表现?(4)汉高祖和汉元帝对匈奴的政策有何相同点?结果有何异同?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异?(5)你认为中原王朝之间维持哪种关系更为有利?为什么?(6)你认为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三)小结设疑,承上启下
  课堂教学毕竟时间有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我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可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暗示新课,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为后面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如《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一课,重点是商鞅变法。教师可以这样总结:“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各国掀起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其中最成功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哪些?(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有何影响?(秦国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商鞅变法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符合历史的发展潮流)那又是谁领导秦国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为巩固江山社稷他进行了怎样的制度创新?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评价他的功过是非?这是我们下一单元要讲的内容。”这样不但总结深化了本节课的所学知识,也为下一单元讲“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埋下了伏笔。
  总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实际,在合适的时机精心设疑,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式,并以核工业研究生部为例,对“文献阅读”改革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该课程在研一课程学习阶段的作用。  关键词:硕士文献阅读 课程教学改革 文献调研英语报告 核工业研究生教育  一、引言  “文献阅读”是以文献阅读报告为考核内容的一门课程,是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阶段的重要必修环节,是连接前期课堂教学和后期论文撰写的一个重要纽带。文献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应遵循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特点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只有遵循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阐明了小学低年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小学低年段数学知识范围和授课内容特征,论述了两者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 发展心理学 数学教学  数学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一个国家发
期刊
口诀教学法不仅在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中可以广泛运用,而且在语文、历史、地理等文科教学中也可以广泛运用。如语文教学上的形声字判别方法、合成词、短语、单句分析法、修辞方法、阅读分析步骤等,都可以运用口诀教学法将有关内容编成口诀,以便学生学习、记忆和掌握。所以说,这种教学方法有很广泛的适用范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在汉语语法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这种用之有效的口诀教学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获得了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将教师的“教学主体”转变成“教学引导”是新时期教师角色转变及定位的重要举措。只有正确定位才能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推进教学改革建设。本文分析了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扮演的角色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从而得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主”转“导”的必要性,并就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准确定位提出了些许建议,希望能为教师的自我教学质量完善提供借鉴,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主”转
期刊
有序思维的培养正是课标内涵的核心,有助于引导学生完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以下是笔者关于如何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几点策略。  一、打好有序思维的基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基础知识教学是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渗透,如果说良好的知识运用技能是一座高楼大厦,那么基础知识就是这座高楼大厦的根基,有助于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学生有序思维的形成,也是要以知识点作为基础。在教学中,
期刊
摘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新政下,高职生就业将迎来新的曙光。他们的择业观正确与否,势必影响就业的成功率及人生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对高职生择业观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高职生择业、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及政府劳动就业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高职生 择业观 探析  当前,在世界经济呈现缓慢复苏、我国经济平稳下行的态势下,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面临这一严峻趋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除了读书识字之外,教会学生感受人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语文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师可以欣赏学生身边的故事,并从故事切入实施教育。作为有爱心的教师,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及其背后的故事,真正弄明白学生为什么成长成今天的样子,搞清学生最在意、最需要的东西,给学生最恰当的关怀和教育。  关键词:欣赏故事 语文教学 与人功能  做语文教师近10年,我深刻感悟到,小学语文教学用故事独特
期刊
摘要:《品德与生活》的课程主旨是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参与身边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品德与生活》的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学会正确待人处事方法,正确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学习中,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形式,设计许多教学活动,这样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一些教师在课堂中一味讲解课本知识,不关心学生是否理解吸收了这些知识,这样的教学也是没有意义的
期刊
摘要:中西部农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的限制,出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它是农村地区居民应对乡村人口流动、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为改善生存环境而主动迁移聚集形成的一种社区。本文通过对“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定义、特征描述,重点就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 过渡型社区 转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都在迫
期刊
摘要:在“普高高中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今天,技能比赛与考级是职业学校各专业都十分重视与逐步加强的。每年,各专业技能考级与各类比赛都在频繁举行。为了不断提高技能考级和比赛的质量水平,笔者针对专业学生技能考级与比赛失常的“六因素作怪”,主要采取了相应的“三加三措施”,以帮助专业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竞技水平,获得成功。  关键词:引领 专业学生 比赛失常 六因素作怪 三加三措施  一、引言:花落谁家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