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道”理念以儿童高品质学习为本位,指向未来的学习空间建构,以跨视野、跨学 科、跨时空、跨班界的融通思维架构起“明道课程”,以课堂学习空间为教学的载体辐射周边场域, 实现知识迭代、思维进阶、生命增值,帮助儿童蕴蓄面向未来的势能。
【关键词】“明道课程”学习空间 未来学校
南京市考棚小学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 自1905年建校以来,就继承了文人志士勤学致用、面向 未来的家国情怀。近年来,围绕“明道”教育理念,立足 课堂,服务学生,“明道课程”已经形成整合性、体系性和 特色化的课程样态,通过“明德性之道、明学习之道、明 生活之道”,塑造正德、正知、正怡的人格,实现知识迭代、 思维进阶、生命增值,帮助儿童蕴蓄面向未来的势能。
一、“明道课程”的内涵解读
“明道”一词源于宋朝理学家程颖,程顕字伯淳,世 称明道先生。南宋理宗时期,理学家程颗在此地创建了 “明道书院”。“明”指明白(弄懂)、明了(理解)、明彻(深 度把握);“道”指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则、基本方 法、基本思想。“明道课程”是以儿童高品质学习为本位, 指向“未来学校”建构的课程,是探寻儿童生命成长之道 的课程。
一是跨视野:以“明道”理念引领儿童,培养他们的 世界眼光、民族情怀、关爱品质和科学态度,用和谐亲切 的语言去感染儿童,用真诚的微笑去鼓励儿童,用信任的 眼神去激励儿童,让儿童在充满爱的美好环境中去学习。
二是跨学科:跨界融合学习,打造趣味性课堂。多 学科融合的跨界学习课程,将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为丰 富多彩。以“秦淮的桥”“城南旧事”等项目式学习为抓手, 鼓励儿童跨越学科的界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全方位地 讨论,从而探索事物多维的美。
三是跨时空:场域支持研学,营造嬉乐慧学氛围。 桥文化体验馆,展示儿童桥文化研究成果,用3D打印机 制作,用传感器优化,用人工智能模块进行再创造;智能 种植研究平台,儿童在这里栽培、观察、嬉戏,远程操控; 3D立体画、乐高墙等场域,激荡儿童游戏精神,激活创造 灵性。
四是跨班界:打破班级界限,助力身心协同成长。 借智慧校园示范校的创建,师生制作微课,放在“云课 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共享破解《研 学册》的解题思路。让儿童以自己的语言体系、思维逻 辑进行学习,其学习是有趣且高效的。
二、“明道课程”的体系建构
“明道课程”坚持全面贯彻实施国家课程计划,以学 习空间适合儿童整体、多元、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从国 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特色化两个视角,用未来场景 启动当下学习。
(-)以课堂为驱动的校本化国家课程
一是课堂学习空间。明道理念观照下的课堂学习, 致力于改变“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教师 作为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定位;让课堂成为“协作式的学 习空间”,教学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从事“协作式问 题解决”的过程。在新思维支持下的教育流程再造,通 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和谐开放、灵活多元、富有生 机的未来学习生态,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高质量教育。 在市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学校积极开展基于目标分解、教 学策略的研讨,以课堂为主阵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各学 科围绕主题开展教研,导师引领,同伴互助,让课改理念 落细落小落实,让学生的学习力得到提升。
二是校园学习空间。致力于改变学习的训练化倾向; 改变学习的控制性与孤立性;改变学生的外部知识、技 能和规范的模仿者角色。倡导以“项目学习”为核心的 深度学习,让校园成为真实的探究与创造的场域。“明道 课程”的建构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聚焦核心 知识、关键内容,以项目式学习的样态开展学习,在活动 与体验中,在识记、理解基础上,通过迁移和应用,明确知 识的联系与结构、本质和变式,认识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并实现建构与生成。
三是社会学习空间。致力于改变封闭式的学校管理, 改变单一的学校学习样态,探索傳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方言文化进校园等方面的 新举措、新方法、新路径,建构以“秦淮文化”研学为主要 内容的社会实践学习空间。
四是网络学习空间。通过“智慧校园示范学校”的 构建,促进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学与教的 效果。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核心技 术,提供一种环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 作型一体化的支撑儿童明道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
(二)以项目为驱动的特色化校本课程
近年来,学校结合区域文化,跨越不同学段,以特色 学习空间为载体建构多学科融合的主题课程。
一是“秦淮少儿艺文苑”。引导学生了解秦淮文化, 理解秦淮文化,尊重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用秦淮文 化浸润童心,将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认同感随 着秦淮民间技艺的习得而植根于学生内心。聘请国家、 省、市级非遗传承人来校授课,搜集适合学生研究的课 例,定期教研,做到边实施、边开发、边挖掘、边总结,在实 践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
二是“秦淮民间艺术社区”。让古老的非遗文化走 进了校园,但是文化扎根,保持源远流长的活力,还需要 学生成长社区化和社区资源课程化,学校独特的地理位 置无疑为这一实施提供了最直接最便利的地缘条件。学 校由此确定了社区资源课程:大嘴美食坊、巧手民艺坊、 城南老街坊、玩转长乐坊、天下文枢坊,由五大部分组成, 按低中高学段由浅入深地推进。
三是“秦淮桥文化体验馆”。面向未来的学校对传 统要有“改良”精神,聚焦到秦淮的桥,让学生在感兴趣 的项目中以真实问题驱动项目研究,在研究中培养学生 勤于动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的 创客精神,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唤醒学生的生命 体验。 三、“明道课程"的具体实施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實施高品质的“明道课程”是实现 “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
一是导师引领。依靠省市级科研单位,把前沿的教 育理论和著名的特级教师引入学校;成立“凤凰母语教 师发展工作室”,研究教育教学风向标;充分发掘内部资 源,成立“阮晓燕特级教师工作室”,旨在让学校出现更 多的领军人物,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美美与共。
二是师徒结对。年轻一代是学校的未来,除了专业 技能的培养,还要致力规划年轻人的共同愿景。我们成 立了“翔宇青年教师训练营”,针对各人特点制订了青年 教师发展规划,开展的师徒展示课、青年教师才艺秀、读 书分享会等活动让我们的团队呈现出勃勃生机,重点培 育市区优青、学科带头人。
三是行政示范。学校开展的“亮身份,共成长”行政 展示周活动已经成为每学期的一项常态工作,领导班子 真情演绎精彩课堂,展示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采,也诠释 着自己对“明道课程:打造高品质儿童学习生活”教学 理念的理解和实践。
四、“明道课程"的评价监督
一是改革作业。作业改革关注学生能力,分层布置; 关注学生所得,灵活变化;关注学生兴趣,形式多样;关 注作业反馈,个性评价;拓宽学习资源,鼓励自主合作。 例如:语文学科发放“免写卡”,激励学生书写端正;数 学学科精炼习题,创新使用“一起作业”;英语学科的小 报制作、美术学科的作业展览、体育学科的亲子锻炼以及 微信公众号的“朗读者”推荐等特色化、个性化的作业。
二是多元评价。学校研发注重过程性、及时性、全面 性的“优卡鼓励”体系。变革评价的维度,优卡分为“学 科素养提升”和“行为习惯养成”两大类共十种,公平、 公正、客观地多维评价;改革评价的形式,利用智慧校园 数字系统,各科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发放电子优卡;重视 评价过程,跟踪儿童学习行为品质,收集过程性数据,综 合分析给儿童更精准的激励;创新评价的特色,激励争 当“小状元” “小榜眼” “小探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 会体验成功。
三是过程监控。学校随堂课、约课全覆盖,规范教学 行为,加强过程性监控。随堂课要求明确,认真规范。教 学部门提前一周约课,公布于教学管理系统。研制行政 听课记录表,从上课、备课、作业三方面评价教学,关注教 学“五认真”的落实。通过常规巡课了解教学常态,将明 道理念落细落小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和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聚焦“明道课程”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应对 “互联网 ”背景下未来学校结构性的变革,融通学习空 间场景,创新学习方式,灵活组织管理,使教学变得更加 智慧,让儿童站在智慧校园的中心,帮助儿童认识自己, 蕴蓄迎接未来的势能。
【关键词】“明道课程”学习空间 未来学校
南京市考棚小学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 自1905年建校以来,就继承了文人志士勤学致用、面向 未来的家国情怀。近年来,围绕“明道”教育理念,立足 课堂,服务学生,“明道课程”已经形成整合性、体系性和 特色化的课程样态,通过“明德性之道、明学习之道、明 生活之道”,塑造正德、正知、正怡的人格,实现知识迭代、 思维进阶、生命增值,帮助儿童蕴蓄面向未来的势能。
一、“明道课程”的内涵解读
“明道”一词源于宋朝理学家程颖,程顕字伯淳,世 称明道先生。南宋理宗时期,理学家程颗在此地创建了 “明道书院”。“明”指明白(弄懂)、明了(理解)、明彻(深 度把握);“道”指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则、基本方 法、基本思想。“明道课程”是以儿童高品质学习为本位, 指向“未来学校”建构的课程,是探寻儿童生命成长之道 的课程。
一是跨视野:以“明道”理念引领儿童,培养他们的 世界眼光、民族情怀、关爱品质和科学态度,用和谐亲切 的语言去感染儿童,用真诚的微笑去鼓励儿童,用信任的 眼神去激励儿童,让儿童在充满爱的美好环境中去学习。
二是跨学科:跨界融合学习,打造趣味性课堂。多 学科融合的跨界学习课程,将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为丰 富多彩。以“秦淮的桥”“城南旧事”等项目式学习为抓手, 鼓励儿童跨越学科的界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全方位地 讨论,从而探索事物多维的美。
三是跨时空:场域支持研学,营造嬉乐慧学氛围。 桥文化体验馆,展示儿童桥文化研究成果,用3D打印机 制作,用传感器优化,用人工智能模块进行再创造;智能 种植研究平台,儿童在这里栽培、观察、嬉戏,远程操控; 3D立体画、乐高墙等场域,激荡儿童游戏精神,激活创造 灵性。
四是跨班界:打破班级界限,助力身心协同成长。 借智慧校园示范校的创建,师生制作微课,放在“云课 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共享破解《研 学册》的解题思路。让儿童以自己的语言体系、思维逻 辑进行学习,其学习是有趣且高效的。
二、“明道课程”的体系建构
“明道课程”坚持全面贯彻实施国家课程计划,以学 习空间适合儿童整体、多元、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从国 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特色化两个视角,用未来场景 启动当下学习。
(-)以课堂为驱动的校本化国家课程
一是课堂学习空间。明道理念观照下的课堂学习, 致力于改变“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教师 作为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定位;让课堂成为“协作式的学 习空间”,教学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从事“协作式问 题解决”的过程。在新思维支持下的教育流程再造,通 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和谐开放、灵活多元、富有生 机的未来学习生态,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高质量教育。 在市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学校积极开展基于目标分解、教 学策略的研讨,以课堂为主阵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各学 科围绕主题开展教研,导师引领,同伴互助,让课改理念 落细落小落实,让学生的学习力得到提升。
二是校园学习空间。致力于改变学习的训练化倾向; 改变学习的控制性与孤立性;改变学生的外部知识、技 能和规范的模仿者角色。倡导以“项目学习”为核心的 深度学习,让校园成为真实的探究与创造的场域。“明道 课程”的建构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聚焦核心 知识、关键内容,以项目式学习的样态开展学习,在活动 与体验中,在识记、理解基础上,通过迁移和应用,明确知 识的联系与结构、本质和变式,认识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并实现建构与生成。
三是社会学习空间。致力于改变封闭式的学校管理, 改变单一的学校学习样态,探索傳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方言文化进校园等方面的 新举措、新方法、新路径,建构以“秦淮文化”研学为主要 内容的社会实践学习空间。
四是网络学习空间。通过“智慧校园示范学校”的 构建,促进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学与教的 效果。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核心技 术,提供一种环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 作型一体化的支撑儿童明道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
(二)以项目为驱动的特色化校本课程
近年来,学校结合区域文化,跨越不同学段,以特色 学习空间为载体建构多学科融合的主题课程。
一是“秦淮少儿艺文苑”。引导学生了解秦淮文化, 理解秦淮文化,尊重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用秦淮文 化浸润童心,将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认同感随 着秦淮民间技艺的习得而植根于学生内心。聘请国家、 省、市级非遗传承人来校授课,搜集适合学生研究的课 例,定期教研,做到边实施、边开发、边挖掘、边总结,在实 践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
二是“秦淮民间艺术社区”。让古老的非遗文化走 进了校园,但是文化扎根,保持源远流长的活力,还需要 学生成长社区化和社区资源课程化,学校独特的地理位 置无疑为这一实施提供了最直接最便利的地缘条件。学 校由此确定了社区资源课程:大嘴美食坊、巧手民艺坊、 城南老街坊、玩转长乐坊、天下文枢坊,由五大部分组成, 按低中高学段由浅入深地推进。
三是“秦淮桥文化体验馆”。面向未来的学校对传 统要有“改良”精神,聚焦到秦淮的桥,让学生在感兴趣 的项目中以真实问题驱动项目研究,在研究中培养学生 勤于动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的 创客精神,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唤醒学生的生命 体验。 三、“明道课程"的具体实施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實施高品质的“明道课程”是实现 “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
一是导师引领。依靠省市级科研单位,把前沿的教 育理论和著名的特级教师引入学校;成立“凤凰母语教 师发展工作室”,研究教育教学风向标;充分发掘内部资 源,成立“阮晓燕特级教师工作室”,旨在让学校出现更 多的领军人物,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美美与共。
二是师徒结对。年轻一代是学校的未来,除了专业 技能的培养,还要致力规划年轻人的共同愿景。我们成 立了“翔宇青年教师训练营”,针对各人特点制订了青年 教师发展规划,开展的师徒展示课、青年教师才艺秀、读 书分享会等活动让我们的团队呈现出勃勃生机,重点培 育市区优青、学科带头人。
三是行政示范。学校开展的“亮身份,共成长”行政 展示周活动已经成为每学期的一项常态工作,领导班子 真情演绎精彩课堂,展示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采,也诠释 着自己对“明道课程:打造高品质儿童学习生活”教学 理念的理解和实践。
四、“明道课程"的评价监督
一是改革作业。作业改革关注学生能力,分层布置; 关注学生所得,灵活变化;关注学生兴趣,形式多样;关 注作业反馈,个性评价;拓宽学习资源,鼓励自主合作。 例如:语文学科发放“免写卡”,激励学生书写端正;数 学学科精炼习题,创新使用“一起作业”;英语学科的小 报制作、美术学科的作业展览、体育学科的亲子锻炼以及 微信公众号的“朗读者”推荐等特色化、个性化的作业。
二是多元评价。学校研发注重过程性、及时性、全面 性的“优卡鼓励”体系。变革评价的维度,优卡分为“学 科素养提升”和“行为习惯养成”两大类共十种,公平、 公正、客观地多维评价;改革评价的形式,利用智慧校园 数字系统,各科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发放电子优卡;重视 评价过程,跟踪儿童学习行为品质,收集过程性数据,综 合分析给儿童更精准的激励;创新评价的特色,激励争 当“小状元” “小榜眼” “小探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 会体验成功。
三是过程监控。学校随堂课、约课全覆盖,规范教学 行为,加强过程性监控。随堂课要求明确,认真规范。教 学部门提前一周约课,公布于教学管理系统。研制行政 听课记录表,从上课、备课、作业三方面评价教学,关注教 学“五认真”的落实。通过常规巡课了解教学常态,将明 道理念落细落小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和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聚焦“明道课程”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应对 “互联网 ”背景下未来学校结构性的变革,融通学习空 间场景,创新学习方式,灵活组织管理,使教学变得更加 智慧,让儿童站在智慧校园的中心,帮助儿童认识自己, 蕴蓄迎接未来的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