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独立学院与地方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是独立学院发展定位、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地方企业人才需求的需要。通过对校企联教的有关理论研究,初步构建起独立学院校企联教的理论体系及其配套的运行管理体系,为丰富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企联教机制;校企职教平台
作者简介:丁彦(1981-),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农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周清明(1958-),男,湖南衡山人,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湖南 长沙 4101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创新型地方高校发展研究”(课题编号:DIA090226)的研究成果。
作为世纪之交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创办时间不长,软硬件条件不太好,办学经验不太丰富,自身的办学规律还没有形成,但其特殊的办学环境和独特的办学经历,给教育教学改革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因此,如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与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许多独立学院共同面临的课题。
一、独立学院实行校企联教的必要性
1.培养定位与服务面向的需要
独立学院以造就一批真正能服务社会的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与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它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以求“立足地方,辐射外省,面向全国”。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只有以地方为依托,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由于学校层次不同,其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生源状况、学生实习条件等方面与二本学校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跟其“正面竞争”或“东施效颦”显然都不是办学的科学策略。因此,充分利用地方知名企业的教育教学资源,与企业紧密合作办学,优势互补,才能逐步打造出自身的办学特色。
2.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大多数独立学院均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办学,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一体化特色。通过跟企业的合作培养,能够深入了解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以便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制定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建立及实现。此外,独立学院可通过校企联教机制的构建来打造自身的办学特色,逐步树立“以特色创品牌,以个性求发展”的竞争意识,树立了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专业教育思想,从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校企联教模式也可以有效地补充独立学院办学实践条件的不足,并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自身的优势。
3.合作企业人才需求的需要
地方企业的蓬勃发展为独立学院开展校企联教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普通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都很困难,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更是难上加难。但对于地方企业,独立学院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一方面是名牌、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不愿到地方企业来,来了也难留住,造成人才引进困难;另一方面是愿意来的毕业生大部分实践能力不强,导致企业二次培养的投入加大,人才成熟期长,企业不愿用。近些年,很多有远见的地方企业家,已经调整了自己的人才质量观与人才引进策略,把“基础扎实有潜力、实践能力强上手快、思想稳定留得住”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逐渐把更强调应用能力培养的独立学院优秀毕业生作为人才引进的考察对象。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审时度势,把握人才需求的趋势,通过校企联教模式,为地方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与技术人才。
二、独立学院校企联教机制的构建
独立学院实行校企联教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这也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校内实习及课程设计、校外实习等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工作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在校企联教机制的构建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学体系的重构
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依附于课程,为课程教学服务,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应将实践教学环节与课程相对独立起来,10学时以上的实验或实习环节单独编排课程号,将实践教学环节重组为一个单独的教学群。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出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设置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把传统的课程设计环节整合到实践教学体系中来,让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完成针对企业的营销管理或工程技术方面的课程设计。重构后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各个教学群之间前后衔接,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校企联教平台的建设
(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生产条件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是独立学院宝贵的办学资源。独立学院应加强同地方知名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独立学院学生开展实习提供场所。同时,应配合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完善相应的运行管理和质量监控机制。
(2)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独立学院和地方企业联合培养学生,优势互补,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形成良性互动,产生校企双赢的良好效果。要真正实行校企联教模式,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前提,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为此,学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选派部分教师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市场行情、学习专业技能,可使教师开阔眼界,提高专业水平,逐步打造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学校应聘请一批合作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实训环节等提出具体的改革意见。还应聘请一些知名的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为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进行专业导学,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把握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情况,促进学生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
(3)校企联教试验班的组建。校企实验班的构建是校企联教机制的一种有效尝试。具体做法是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意向,组织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自愿报名,经双方筛选,组建成有针对性的企业班,并采用“3+1”的管理模式,即四年本科学习期间,前三年内,学生主要完成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具体要求是要完成全部必修课及大部分选修课的学习任务,并利用寒暑假期间到合作企业的有关管理机构或营销网点进行调查和社会实习;大学四年级主要在合作企业的有关部门进行对口实习或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完成企业开设的课程学习和实习任务,并完成针对企业的营销管理或工程技术方面的毕业论文,于第八学期规定的毕业生返校时间返校参加学校组织的毕业论文答辩,办理有关毕业审查事宜。
3.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
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不仅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使自身能力素质得以提高。为了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应从三个方面去把握:首先,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岗位、不同阶段,编制详细的实习内容,并配套制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及素质提高的标准。其次,加强学生的实习管理。学生实习期间,难以集中管理,容易放任自流,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学校应与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一起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办法。再次,注重学生每一阶段的实习总结,使认识得到再一次升华。实习结束后,通过座谈会、实习报告的形式进行认真的总结,使学生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飞跃,让学生通过实践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独立学院校企联教的运行管理
1.组织领导机构
为了保障校企联教机制的运行,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和实践教学工作办公室很有必要,校企联教工作在实践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由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实践教学工作办公室、各系及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联合安排并负责实施。
2.运行管理办法
为了保证校企联教的顺利进行,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实行“两分一联”的模式。其具体实施办法是:(1)实习学生的出勤、纪律由各系管理,每个实习基地成立学生实习小组,由学生选举小组长,小组长负责该实习基地学生的组织与考勤,由各个系及实践教学办的相关老师督促检查。(2)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场地、实习的具体内容等由实习基地的管理部门安排,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督促检查。(3)学生最终的实习效果和实习评价由学院各个系、实践教学办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联合考核,对学生的实习报告、实习成绩及毕业论文设计作最后的审核和评定。
3.质量监控机制
为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确保校企联教的教学质量,学校应与企业实践教学基地的人力资源部门联合,建立一套完备的质量监控机制。(1)定期或随机检查:由校企联教指导工作小组定期或随机地对学生实习和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2)组织系列的情况交流座谈会:组织学生和指导教师召开系列的座谈会,通过与学生、指导教师的情况交流,及时了解校企联教的进展,解决实习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3)认真进行成绩考核:每次实习都要求学生写出实习报告,并结合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进行成绩评定。(4)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在校企联教过程中,对责任心强、指导效果突出的指导教师以及被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考核评为优秀的学生,学院和企业均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编.新机制 新模式 新探索:独立学院办学经验启示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汉忠,等.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51-55.
[3]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06,(5):49-50.
[4]汪建云.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5,(27):18-20.
[5]郑卫东.立足互惠双赢 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53-54.
(责任编辑:张中)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企联教机制;校企职教平台
作者简介:丁彦(1981-),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农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周清明(1958-),男,湖南衡山人,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湖南 长沙 4101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创新型地方高校发展研究”(课题编号:DIA090226)的研究成果。
作为世纪之交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创办时间不长,软硬件条件不太好,办学经验不太丰富,自身的办学规律还没有形成,但其特殊的办学环境和独特的办学经历,给教育教学改革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因此,如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与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许多独立学院共同面临的课题。
一、独立学院实行校企联教的必要性
1.培养定位与服务面向的需要
独立学院以造就一批真正能服务社会的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与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它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以求“立足地方,辐射外省,面向全国”。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只有以地方为依托,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由于学校层次不同,其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生源状况、学生实习条件等方面与二本学校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跟其“正面竞争”或“东施效颦”显然都不是办学的科学策略。因此,充分利用地方知名企业的教育教学资源,与企业紧密合作办学,优势互补,才能逐步打造出自身的办学特色。
2.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大多数独立学院均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办学,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一体化特色。通过跟企业的合作培养,能够深入了解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以便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制定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建立及实现。此外,独立学院可通过校企联教机制的构建来打造自身的办学特色,逐步树立“以特色创品牌,以个性求发展”的竞争意识,树立了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专业教育思想,从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校企联教模式也可以有效地补充独立学院办学实践条件的不足,并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自身的优势。
3.合作企业人才需求的需要
地方企业的蓬勃发展为独立学院开展校企联教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普通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都很困难,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更是难上加难。但对于地方企业,独立学院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一方面是名牌、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不愿到地方企业来,来了也难留住,造成人才引进困难;另一方面是愿意来的毕业生大部分实践能力不强,导致企业二次培养的投入加大,人才成熟期长,企业不愿用。近些年,很多有远见的地方企业家,已经调整了自己的人才质量观与人才引进策略,把“基础扎实有潜力、实践能力强上手快、思想稳定留得住”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逐渐把更强调应用能力培养的独立学院优秀毕业生作为人才引进的考察对象。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审时度势,把握人才需求的趋势,通过校企联教模式,为地方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与技术人才。
二、独立学院校企联教机制的构建
独立学院实行校企联教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这也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校内实习及课程设计、校外实习等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工作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在校企联教机制的构建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学体系的重构
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依附于课程,为课程教学服务,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应将实践教学环节与课程相对独立起来,10学时以上的实验或实习环节单独编排课程号,将实践教学环节重组为一个单独的教学群。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出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设置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把传统的课程设计环节整合到实践教学体系中来,让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完成针对企业的营销管理或工程技术方面的课程设计。重构后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各个教学群之间前后衔接,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校企联教平台的建设
(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生产条件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是独立学院宝贵的办学资源。独立学院应加强同地方知名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独立学院学生开展实习提供场所。同时,应配合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完善相应的运行管理和质量监控机制。
(2)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独立学院和地方企业联合培养学生,优势互补,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形成良性互动,产生校企双赢的良好效果。要真正实行校企联教模式,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前提,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为此,学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选派部分教师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市场行情、学习专业技能,可使教师开阔眼界,提高专业水平,逐步打造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学校应聘请一批合作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实训环节等提出具体的改革意见。还应聘请一些知名的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为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进行专业导学,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把握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情况,促进学生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
(3)校企联教试验班的组建。校企实验班的构建是校企联教机制的一种有效尝试。具体做法是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意向,组织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自愿报名,经双方筛选,组建成有针对性的企业班,并采用“3+1”的管理模式,即四年本科学习期间,前三年内,学生主要完成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具体要求是要完成全部必修课及大部分选修课的学习任务,并利用寒暑假期间到合作企业的有关管理机构或营销网点进行调查和社会实习;大学四年级主要在合作企业的有关部门进行对口实习或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完成企业开设的课程学习和实习任务,并完成针对企业的营销管理或工程技术方面的毕业论文,于第八学期规定的毕业生返校时间返校参加学校组织的毕业论文答辩,办理有关毕业审查事宜。
3.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
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不仅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使自身能力素质得以提高。为了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应从三个方面去把握:首先,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岗位、不同阶段,编制详细的实习内容,并配套制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及素质提高的标准。其次,加强学生的实习管理。学生实习期间,难以集中管理,容易放任自流,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学校应与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一起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办法。再次,注重学生每一阶段的实习总结,使认识得到再一次升华。实习结束后,通过座谈会、实习报告的形式进行认真的总结,使学生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飞跃,让学生通过实践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独立学院校企联教的运行管理
1.组织领导机构
为了保障校企联教机制的运行,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和实践教学工作办公室很有必要,校企联教工作在实践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由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实践教学工作办公室、各系及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联合安排并负责实施。
2.运行管理办法
为了保证校企联教的顺利进行,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实行“两分一联”的模式。其具体实施办法是:(1)实习学生的出勤、纪律由各系管理,每个实习基地成立学生实习小组,由学生选举小组长,小组长负责该实习基地学生的组织与考勤,由各个系及实践教学办的相关老师督促检查。(2)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场地、实习的具体内容等由实习基地的管理部门安排,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督促检查。(3)学生最终的实习效果和实习评价由学院各个系、实践教学办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联合考核,对学生的实习报告、实习成绩及毕业论文设计作最后的审核和评定。
3.质量监控机制
为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确保校企联教的教学质量,学校应与企业实践教学基地的人力资源部门联合,建立一套完备的质量监控机制。(1)定期或随机检查:由校企联教指导工作小组定期或随机地对学生实习和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2)组织系列的情况交流座谈会:组织学生和指导教师召开系列的座谈会,通过与学生、指导教师的情况交流,及时了解校企联教的进展,解决实习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3)认真进行成绩考核:每次实习都要求学生写出实习报告,并结合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进行成绩评定。(4)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在校企联教过程中,对责任心强、指导效果突出的指导教师以及被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考核评为优秀的学生,学院和企业均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编.新机制 新模式 新探索:独立学院办学经验启示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汉忠,等.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51-55.
[3]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06,(5):49-50.
[4]汪建云.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5,(27):18-20.
[5]郑卫东.立足互惠双赢 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53-54.
(责任编辑: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