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環島大部分地方都已被澳葡當局定義為“郊野公園”,去作為澳門市民的一個“秘密花園”,但是,霸佔土地,或者在某些合法的土地上,如在九澳村附近興建十多幢超高層大樓的爭議,仍然不時發生,這便反映出澳門特區政府在此方面的規劃和管理,是非常有問題的。
澳門的兩個離島:氹仔、路環
1999年澳門政權交接之前,葡治澳門下設有兩個市:大陸部份的澳門(半島Macau Penisula)由澳門市政廳(Camara da Leal Senado)管轄,氹仔和路環兩個島嶼由海島市政廳(Camara da Leal Senado das Ilhas)管轄,市政廳上面才是葡治澳門政府(Estado do Macau)。二零零年,澳門特區政府廢除兩個市政廳,其大多數功能由民政總署接管,故此,目前澳門的三個部分都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Estado do Regiao Administracao Espicial de Macau)直接管理。
澳門今天的地理疆域並非早在四個世紀以前葡萄牙人出現時就已劃定。澳門確定目前的陸地疆界,是十九世紀中葉之後才慢慢確定下來的事情。第一批西方航海家到達之前,澳門當時是一個被中國人稱為“蓮花地”或“香山澳”的島嶼,後來才出現了一條短窄的地峽:蓮花莖(即今天澳門的關閘馬路和珠海市的蓮花路)使之大陸的香山縣(Ilha Heung San五桂山島,包括今天的中山市和珠海市)相連,為了有效控制常住澳門的所有外國人,中國的明朝政府就開始在地峽的中央建造了今天的關閘,控制人員的出入澳門和米糧等等生活資料對澳門的供應。
澳門北面原來有一個小島青洲(Ilha Verde),距離關閘一箭之遙,是一座名符其實天然公園。現在已由於填海把和澳門半島連接起來,成為市區的一部份。
最終劃入澳門版圖的氹仔(Taipa)和路環(Coloane)兩島,澳門當局實際接管其管理權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才慢慢確立起來的。除駐軍站及其駐軍司令外,這兩個島嶼於一八七二年才在今天的氹仔島上設立第一位市長,當時的路環仍未被澳門葡人有效管治。
充滿海盜傳奇的路環
路環的中文原名是“過路灣”, 一直到1864年才有葡人駐軍,因為葡治澳門政府當時任命了新設的“氹仔路環駐軍站司令”。於是,原來的氹仔駐軍站管轄地區增加了路環島(即多出六點六平方公里)。
路環距離澳門半島最遠,組成澳門的三個部份中數它面積最大。該島路面崎嶇不平,沿海亂石縱橫,洞穴隨處可見,直到1890和1900年代,仍是海盜棲身和出沒之地。當時路環海盜的首領名叫林瓜四,是一位與當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香港支部有合作關係,曾涉入清末“二辰丸案”,既是海盜又有參與清末革命的傳奇人物。1908年,他被澳葡當局誘捕,傳奇遂告結束。
以前澳門只有水路交通可以前往路環。但自1974年嘉樂庇大橋(舊橋)和嘉樂庇公路開拓後,和自澳門半島到氹仔一樣,今天由澳門半島到路環也是走公路,先過橋到氹仔,再走公路到路環。這條路氹公路是建築在填海土地上的,本來名叫“路氹連貫公路”,今天其北段則以新名稱的“金光大道”,馳名世界。
路環市中心的主要街道有三條,即船人街、客商街、十月初五街。此外,還有不少小型廣場(澳門稱為“前地”Lago)。
船人街,其名稱反映出此地的最早居民都是一些長期住在船上的漁民(蜑家人、水上人);客商街,其名稱反映出此地的最早居民都是一些以水上貿易為生的商人;十月初五街,其名稱是來自1910年10月5日發生的,推翻帝制成立共和的葡萄牙民主革命紀念日(中國人俗稱為葡國國慶日)。
葡國有三個類似中國人俗稱“國慶日”的公眾假期。除十月五日之外,另外兩個日子分別是為紀念1974年推翻葡萄牙獨裁政權的4月25日(俗稱“革新節”),和為紀念葡萄牙中世紀最著名詩人賈梅士(Luis Vaz da Camoes)的5月10日(俗稱“葡國日”)。
市中心最長和最主要的街道,是位於海邊的十月初五街(Rua do 5 do Outoburo)。這裡曾經拍攝過美國著名電影《大班》的一些重要場景,通過某些電影特技,重現了十九世紀的南灣風貌)。
路環也設有炮臺,即路環炮臺。像在氹仔一樣,這個炮臺也位於西海岸,面向大橫琴島,建於1884年。在1910年最後一次對海盜的戰鬥中,炮臺竟起了無人事先能猜出的作用:海盜躲進炮臺,打響了僅此一次點燃的火炮,向澳葡軍隊開火,出人意外。
品牌、市場營銷、政府角色
應該如何去規劃和管理澳門最後的一個秘密花園(路環)呢?這可以自品牌、市場營銷、政府角色三個角度的規劃去考量。
“品牌”(brand)是任何企圖發展文創事業(特別是旅遊業)的人士,在市場營銷(marketing)上希望首先達成的目標。
從旅遊學的視角出發,所謂“市場營銷”就是針對能夠影響消費者的公司資源、政策和活動進行分析、組織、計劃和控制,以滿足所選定的客戶群體的需求並可以獲利,其任務基本上是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價格提供適當的產品。對旅遊業來說,市場營銷的具體內容至少包括:具有需求的旅遊業和旅遊產品、營銷規劃、制定戰略和戰術計劃、市場調研、決定需求的各種因素、產品優勢劣勢分析、行動計劃、營銷活動等等。
與此同時,政府必需進行一定程度的介入和幹預,扮演一定的協助角色。這些主要方面包括界定政府幹預的範圍、定義政府本身扮演的角色、負擔甚麼主要的職能、在旅遊目的地承擔甚麼的各項任務、規劃那些旅遊政策、如何與國際上相關政府間機構和各個國際貿易及區域組織有效溝通和合作等等。
任何城市或地區,如果很早就在中外旅客的心目中成為一個深刻的“品牌”,如香港是“東方之珠”、“購物天堂”,澳門是“東方賭城”、“中國的拉斯維加斯”,於是,在促銷它們提供的“新旅遊產品”時,就會比其他地方擁有更多的優勢。
路環是有一定品牌的,這可以從該地拍攝過不少中外著名電影和電視劇可以得悉,但在市場營銷和政府角色上卻乏善可陳的。但是,就市場營銷和政府角色而言,澳葡當局和澳門特區政府在有關路環島的規劃方面,也是明顯不足的,即使該島上面大部分地方都已被澳葡當局定義為“郊野公園”,去作為澳門市民的一個“秘密花園”,但是,霸佔土地,或者在某些合法的土地上,如在九澳村附近興建十多幢超高層大樓的爭議,仍然不時發生,這便反映出澳門特區政府在此方面的規劃和管理,是非常有問題的。對澳門市民來說,一旦破壞了路環這個最後的祕密花園,這種過程便是不可逆轉的,無法恢復過來的,希望“三法”(城市規劃法、土地生、舊區重建法)生效之後,這些情況不再發生,或者發生之後都可以有效管理。
(譚志強,時事評論員、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葉靜雯,資深新聞工作者、澳門科大學新聞傳播課程博士生)
澳門的兩個離島:氹仔、路環
1999年澳門政權交接之前,葡治澳門下設有兩個市:大陸部份的澳門(半島Macau Penisula)由澳門市政廳(Camara da Leal Senado)管轄,氹仔和路環兩個島嶼由海島市政廳(Camara da Leal Senado das Ilhas)管轄,市政廳上面才是葡治澳門政府(Estado do Macau)。二零零年,澳門特區政府廢除兩個市政廳,其大多數功能由民政總署接管,故此,目前澳門的三個部分都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Estado do Regiao Administracao Espicial de Macau)直接管理。
澳門今天的地理疆域並非早在四個世紀以前葡萄牙人出現時就已劃定。澳門確定目前的陸地疆界,是十九世紀中葉之後才慢慢確定下來的事情。第一批西方航海家到達之前,澳門當時是一個被中國人稱為“蓮花地”或“香山澳”的島嶼,後來才出現了一條短窄的地峽:蓮花莖(即今天澳門的關閘馬路和珠海市的蓮花路)使之大陸的香山縣(Ilha Heung San五桂山島,包括今天的中山市和珠海市)相連,為了有效控制常住澳門的所有外國人,中國的明朝政府就開始在地峽的中央建造了今天的關閘,控制人員的出入澳門和米糧等等生活資料對澳門的供應。
澳門北面原來有一個小島青洲(Ilha Verde),距離關閘一箭之遙,是一座名符其實天然公園。現在已由於填海把和澳門半島連接起來,成為市區的一部份。
最終劃入澳門版圖的氹仔(Taipa)和路環(Coloane)兩島,澳門當局實際接管其管理權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才慢慢確立起來的。除駐軍站及其駐軍司令外,這兩個島嶼於一八七二年才在今天的氹仔島上設立第一位市長,當時的路環仍未被澳門葡人有效管治。
充滿海盜傳奇的路環
路環的中文原名是“過路灣”, 一直到1864年才有葡人駐軍,因為葡治澳門政府當時任命了新設的“氹仔路環駐軍站司令”。於是,原來的氹仔駐軍站管轄地區增加了路環島(即多出六點六平方公里)。
路環距離澳門半島最遠,組成澳門的三個部份中數它面積最大。該島路面崎嶇不平,沿海亂石縱橫,洞穴隨處可見,直到1890和1900年代,仍是海盜棲身和出沒之地。當時路環海盜的首領名叫林瓜四,是一位與當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香港支部有合作關係,曾涉入清末“二辰丸案”,既是海盜又有參與清末革命的傳奇人物。1908年,他被澳葡當局誘捕,傳奇遂告結束。
以前澳門只有水路交通可以前往路環。但自1974年嘉樂庇大橋(舊橋)和嘉樂庇公路開拓後,和自澳門半島到氹仔一樣,今天由澳門半島到路環也是走公路,先過橋到氹仔,再走公路到路環。這條路氹公路是建築在填海土地上的,本來名叫“路氹連貫公路”,今天其北段則以新名稱的“金光大道”,馳名世界。
路環市中心的主要街道有三條,即船人街、客商街、十月初五街。此外,還有不少小型廣場(澳門稱為“前地”Lago)。
船人街,其名稱反映出此地的最早居民都是一些長期住在船上的漁民(蜑家人、水上人);客商街,其名稱反映出此地的最早居民都是一些以水上貿易為生的商人;十月初五街,其名稱是來自1910年10月5日發生的,推翻帝制成立共和的葡萄牙民主革命紀念日(中國人俗稱為葡國國慶日)。
葡國有三個類似中國人俗稱“國慶日”的公眾假期。除十月五日之外,另外兩個日子分別是為紀念1974年推翻葡萄牙獨裁政權的4月25日(俗稱“革新節”),和為紀念葡萄牙中世紀最著名詩人賈梅士(Luis Vaz da Camoes)的5月10日(俗稱“葡國日”)。
市中心最長和最主要的街道,是位於海邊的十月初五街(Rua do 5 do Outoburo)。這裡曾經拍攝過美國著名電影《大班》的一些重要場景,通過某些電影特技,重現了十九世紀的南灣風貌)。
路環也設有炮臺,即路環炮臺。像在氹仔一樣,這個炮臺也位於西海岸,面向大橫琴島,建於1884年。在1910年最後一次對海盜的戰鬥中,炮臺竟起了無人事先能猜出的作用:海盜躲進炮臺,打響了僅此一次點燃的火炮,向澳葡軍隊開火,出人意外。
品牌、市場營銷、政府角色
應該如何去規劃和管理澳門最後的一個秘密花園(路環)呢?這可以自品牌、市場營銷、政府角色三個角度的規劃去考量。
“品牌”(brand)是任何企圖發展文創事業(特別是旅遊業)的人士,在市場營銷(marketing)上希望首先達成的目標。
從旅遊學的視角出發,所謂“市場營銷”就是針對能夠影響消費者的公司資源、政策和活動進行分析、組織、計劃和控制,以滿足所選定的客戶群體的需求並可以獲利,其任務基本上是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價格提供適當的產品。對旅遊業來說,市場營銷的具體內容至少包括:具有需求的旅遊業和旅遊產品、營銷規劃、制定戰略和戰術計劃、市場調研、決定需求的各種因素、產品優勢劣勢分析、行動計劃、營銷活動等等。
與此同時,政府必需進行一定程度的介入和幹預,扮演一定的協助角色。這些主要方面包括界定政府幹預的範圍、定義政府本身扮演的角色、負擔甚麼主要的職能、在旅遊目的地承擔甚麼的各項任務、規劃那些旅遊政策、如何與國際上相關政府間機構和各個國際貿易及區域組織有效溝通和合作等等。
任何城市或地區,如果很早就在中外旅客的心目中成為一個深刻的“品牌”,如香港是“東方之珠”、“購物天堂”,澳門是“東方賭城”、“中國的拉斯維加斯”,於是,在促銷它們提供的“新旅遊產品”時,就會比其他地方擁有更多的優勢。
路環是有一定品牌的,這可以從該地拍攝過不少中外著名電影和電視劇可以得悉,但在市場營銷和政府角色上卻乏善可陳的。但是,就市場營銷和政府角色而言,澳葡當局和澳門特區政府在有關路環島的規劃方面,也是明顯不足的,即使該島上面大部分地方都已被澳葡當局定義為“郊野公園”,去作為澳門市民的一個“秘密花園”,但是,霸佔土地,或者在某些合法的土地上,如在九澳村附近興建十多幢超高層大樓的爭議,仍然不時發生,這便反映出澳門特區政府在此方面的規劃和管理,是非常有問題的。對澳門市民來說,一旦破壞了路環這個最後的祕密花園,這種過程便是不可逆轉的,無法恢復過來的,希望“三法”(城市規劃法、土地生、舊區重建法)生效之後,這些情況不再發生,或者發生之後都可以有效管理。
(譚志強,時事評論員、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葉靜雯,資深新聞工作者、澳門科大學新聞傳播課程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