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脑出血病人严重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6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脑出血病人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对31例脑出血病人严重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使临床护士对主要并发症,如高热、脑疝、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性癫痫等有了充分地认识,并且提出相应地护理措施。结论 正确地护理可有效地减少脑出血病人地死亡率,减轻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出血;并发症;相关因素;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60-02
  1 临床资料
  我院神经内科于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脑出血病人81例,全部经CT检查确诊,有31例病人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中枢性高热15例,肺部感染10例,脑疝6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继发性癫痫2例。
  2 严重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
  2.1 高热发生原因
  2.1.1 中枢性高热 由于脑出血造成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2.1.2 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营养消耗大,抵抗力低下;体质虚弱、咳痰无力,痰液堵塞呼吸道;气管切开后呼吸道防御能力降低;胃内容物返流而造成吸入性肺炎。
  2.2 脑疝发生原因 脑出血后,脑实质内突然出现血肿地占位病变,引起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颅内压急剧增高所致[1]。
  2.3 消化道出血发生原因 由于脑出血引起胃肠道黏膜急性损伤、出血、糜烂、坏死导致应激性溃疡所致。
  2.4 继发性癫痫发生原因 由于病变累及皮层或皮层下及颅内压增高、缺血缺氧等原因,使大脑皮层神经元大量异常放电,诱发癫痫发作。
  3 护理对策
  3.1 高热护理
  3.1.1 中枢性高热 此类病人体温分布不均匀,四肢皮肤温度不高,而头部及躯干皮肤干燥且温度高,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佳,而物理降温则有一定地疗效。降温措施宜早,在高热未出现前即应采用降温措施,使脑部处于低温环境以预防中枢性高热对脑组织地损害[2]。
  3.1.2 肺部感染 第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给予吸痰。痰多不易吸出应及时气管切开。第二,对昏迷病人应取侧卧位,患侧向上,经常翻身叩背,使呼吸道内分泌物引流通畅。第三,对于痰多黏稠、咳嗽无力者,给予雾化吸入。第四,气管切开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时进行空气地消毒。第五,做好口腔护理。第六,增加营养物质地供应,提高机体抵抗力。
  3.2 脑疝护理 脑疝早期病人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昏迷进行性加重,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射消失,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极度烦躁。我们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脑疝症状。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头部抬高30°可降低颅内压1kPa。及时有效地使用利尿剂和脱水剂。常用20%甘露醇、速尿等。
  3.3 消化道出血护理 脑出血病人多留置胃管,注意定时回抽胃液,观察胃液的颜色是否为血性或咖啡色,密切观察呕吐物的性质。观察有无黑便,监测大便隐血试验。出血时,应禁食,出血停止后,可给温凉、无刺激性流食、半流食。呕血时保持头偏向一侧或头低足高位,防止窒息。胃镜下止血1例,效果好。
  3.4 继发性癫痫护理 立即采取平卧,头偏向一侧,迅速解开衣领、腰带,有假牙者及时取下,用压舌板放入患者上、下臼齿间,托下巴,防止咬伤舌和颊部。
  4 结 论
  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它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高,且预后不佳,但是,只要我们在工作中能严密观察病情,掌握上述脑出血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掌握熟练的抢救技术,就能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2.
  [2] 赵艳霞,李丽华,刘文光.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9,(0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分析口服氯雷他定片(开瑞坦)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门诊2011——2012年间收治的120例荨麻疹患儿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开瑞坦)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治疗后的疗效评价。结果 120例经过氯雷他定片(开瑞坦)治疗的荨麻疹患儿的治愈率为92.0%,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氯雷他定片(开瑞坦)治疗荨麻疹的疗效值得肯定。  【关键词】 荨麻疹;氯雷他定片(开瑞坦);临床疗
期刊
【摘要】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为准确体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及减少差错或事故这种命名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与压力,科学合理对待护理缺陷,所以现以护理不良事件来进行表述。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的,对病人直接或间接产生了影响。  【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中成药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4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7%,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7%,两组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03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9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青霉素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口服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ICU中鼻饲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应对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3月到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鼻饲护理的患者86例,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鼻饲护理法进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在护理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分析其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相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住院时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120例创伤骨科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VRS标准做出疼痛综合评估,且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以及护理干预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d、2d、3d、4d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对应时间下疼痛程度评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达克宁栓应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75例。参照组给予克霉唑栓治疗,实验组给予达克宁栓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达克宁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对慢性胃炎患者使用奥美拉唑和硫糖铝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服用胶体果胶铋进行治疗,治疗组46例服用奥美拉唑和硫糖铝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炎症、症状消除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切片Hp显阳性例数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HP清除显阳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每日1次,静脉滴注血塞通、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200mg口服,每日3次,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日1次。所有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
期刊
【摘要】 文章将选择32例剖宫产的产后出血患者来分析和研究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对这32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其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出血量在500mL以下的有3例,在500mL到1000mL之间的有23例,大于1000mL的有6例,并且其32例患者经临床医救后都获得明显疗效,包括两例患者做了切除子宫的手术。因此经过相关剖宫产手术方法以及治疗技术的提高,使得其术后的出血率得到了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