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瓶颈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瓶颈
目前,大多数高校通过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提高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比重,积极引导第二课堂等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理解有偏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开展的观念性障碍就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功利性观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成熟度不高,社会认知中更倾向于对其进行商业价值评判。高校管理者更多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少数学生的创业实践,是企业家的速成教育;而学生更看重的是这种实践活动是否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样,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无法良好发挥,失去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
其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配套资源严重不足。各高校普遍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师资、教材、资金和场地等基本条件。从师资上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不仅数量不足,知识结构也未能满足多学科结构的要求,受过专业培训且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少之又少,“双师型”人才十分匮乏。从教材角度看,针对高校不同专业的创新创业教材尚属空白,本土化优质教材的缺失使得教材选择范围狭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专项资金和工作场地也很难获得,这些都成为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资源瓶颈。
再次,高校尚未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多数高校在学科建设及培养方案设计中,并未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设置的创业学科浮于课程体系之外,课程设置随意。多数高校采用开办讲座、组织创业大赛等临时安排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局限在少数学生,精英化明显。
二、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因此,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强调的是知识与能力并重、创新与创业互动。创新创业教育应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相融合,既要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又要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使两者有机结合,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配套资源
1.组建专门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对现有的专任教师,可以通过校外培训、企业实践等方式提升其创新创业素质;同时,聘请社会创新创业精英定期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建一支理论充足、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为学生课程学习、项目训练和创业实践提供优秀的指导教师。
2.改善教学方式与手段。高校应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到相关单位进行学习和经验交流,广泛搜集创新创业案例,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又可以整理创新创业的教学案例,编写适用性强的本土化优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式上,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增加案例教学及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对于学科前沿问题,可以以教师团队授课为主,依据教学任务中的模块要求,就某一个专题进行授课。既能发挥教师个体的专长,又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讨论。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课程,既要注重学科的实践性与指导性,又要注重学科的创造性与特色性。基于此,高校在设计课程设置方案时,应将创新创业的意识、理念、技术、方法等融入学生的专业课程,并使相关课程以具体实践的指导性与有效性为落脚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2.搭建实践平台。结合校园环境,充分利用社团组织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例如,通过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和创业协会,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开展创业计划大赛,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学术科技成果展,支持大学生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设立大学生课余科研基金,构建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平台。
结合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高校根据专业特点,寻求相关企业合作,既能给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向实践成果转化的机会,还能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的人才输送。通过建立实践课程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的开放式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学科优势明显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内外、国内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基地,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三、结论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尽管各大高校都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但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配套资源以及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作者单位为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瓶颈
目前,大多数高校通过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提高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比重,积极引导第二课堂等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理解有偏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开展的观念性障碍就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功利性观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成熟度不高,社会认知中更倾向于对其进行商业价值评判。高校管理者更多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少数学生的创业实践,是企业家的速成教育;而学生更看重的是这种实践活动是否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样,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无法良好发挥,失去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
其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配套资源严重不足。各高校普遍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师资、教材、资金和场地等基本条件。从师资上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不仅数量不足,知识结构也未能满足多学科结构的要求,受过专业培训且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少之又少,“双师型”人才十分匮乏。从教材角度看,针对高校不同专业的创新创业教材尚属空白,本土化优质教材的缺失使得教材选择范围狭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专项资金和工作场地也很难获得,这些都成为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资源瓶颈。
再次,高校尚未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多数高校在学科建设及培养方案设计中,并未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设置的创业学科浮于课程体系之外,课程设置随意。多数高校采用开办讲座、组织创业大赛等临时安排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局限在少数学生,精英化明显。
二、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因此,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强调的是知识与能力并重、创新与创业互动。创新创业教育应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相融合,既要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又要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使两者有机结合,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配套资源
1.组建专门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对现有的专任教师,可以通过校外培训、企业实践等方式提升其创新创业素质;同时,聘请社会创新创业精英定期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建一支理论充足、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为学生课程学习、项目训练和创业实践提供优秀的指导教师。
2.改善教学方式与手段。高校应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到相关单位进行学习和经验交流,广泛搜集创新创业案例,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又可以整理创新创业的教学案例,编写适用性强的本土化优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式上,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增加案例教学及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对于学科前沿问题,可以以教师团队授课为主,依据教学任务中的模块要求,就某一个专题进行授课。既能发挥教师个体的专长,又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讨论。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课程,既要注重学科的实践性与指导性,又要注重学科的创造性与特色性。基于此,高校在设计课程设置方案时,应将创新创业的意识、理念、技术、方法等融入学生的专业课程,并使相关课程以具体实践的指导性与有效性为落脚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2.搭建实践平台。结合校园环境,充分利用社团组织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例如,通过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和创业协会,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开展创业计划大赛,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学术科技成果展,支持大学生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设立大学生课余科研基金,构建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平台。
结合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高校根据专业特点,寻求相关企业合作,既能给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向实践成果转化的机会,还能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的人才输送。通过建立实践课程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的开放式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学科优势明显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内外、国内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基地,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三、结论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尽管各大高校都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但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配套资源以及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作者单位为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