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民间宝藏。在剪纸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课堂的过程表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温故而新知,那么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笔者在尝试进行剪纸教学的四个步骤时,试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奠定基础和创新,提高剪纸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剪纸;思维;兴趣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出花纹,用来装点生活或者配襯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它交融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是民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民间宝藏,又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剪纸艺术品的视觉形象和造型形态,蕴涵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表达了社会认知 、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等多重社会价值。当剪纸教学纳入到教育教学中的时候,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艺术修养,还可以激发想象力和创新力,特别是在小学教育,剪纸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认知体验。因为剪纸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释放学生的无限潜能。
一、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课程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在剪纸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学生对剪纸感兴趣,营造剪纸艺术文化氛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剪纸体现了其天然优势。因此,美术教师应根据剪纸的特点,对教学环节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和有节奏的设计。在二年级《百变团花》的导入阶段,笔者创设了一个情境:
师:同学们,在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万花筒,它里面有无数种美丽的图案。你想看看吗?请大家一起欣赏。
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纸筒有这么神奇?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小结:原来万花筒有几张五彩纸屑和三面可以折射镜子组成。当我们转动万花筒时,五彩的纸屑就形成一个个新的小图案,通过三面镜子的折射重复图案后,就形成一个个新的、大的美丽图案。这就是一个小纸管可以变成无数美丽图案的秘诀。今天我们用这个原理学习制作美丽的 “百变团花”。
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事物、发现事情真相的钥匙。有了好奇心孩子才能会去思考,教师通过游戏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主动进入到剪纸学习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注入了教学理念中的“动脑”和“动手”能力。这个环节的设计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带领学生欣赏剪纸作品。在演示阶段,笔者采用现场魔术的形式,以不同的图案设计和剪纸方法,显示图案连接或分散的演示。孩子们对教师的现场剪纸方法印象深刻,并立即点燃了对剪纸的兴趣。
兴趣反映了学习过程中最稳定的因素,反映了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笔者通过巧妙的情景教学和神奇的示范,带领学生学习剪纸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接下去的教学环节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剪纸只是一个过程,通过学生作品的创作,传达了学生的情感以及对剪纸的理解。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需要在后天的实践中培养,只有在剪纸过程中慢慢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再加上教师发挥其教学的主导作用,引导孩子主动地学习,久而久之就会使其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会经常出现,教师在耐心和学生一起寻找答案的同时,还要主动地问学生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每个孩子进行客观评价,找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任务和目标,引导不同孩子积极学习,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降低学习难度,树立每个孩子学习的信心,有效地丰富孩子的剪纸知识,提高孩子的剪纸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创造力的源泉。创作是从灵感上来进行的,而灵感是需要激发的。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下,平常成人认为是普通的事物,在学生的思想里却是十分新奇的,所以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好美术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教授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巧用对称形》的导入环节中,首先让学生在视觉上欣赏图形,通过多媒体感受对称图形的美感。在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时,通过再次欣赏一定数量的精美的图片——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形,通过分步骤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更好地了解对称形状,从而建立学生的观察意识。最后,让学生根据多媒体课件的情况选择喜欢的项目进行对称剪纸,感受对称作品在创作中的协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欣赏体验环节,笔者分三个步骤进行:
1.出示问题:请你回想一下,生活中在哪里看到过对称的图形,它有什么作用?
2.看看生活中对称形的妙用:环境装饰中的对称形,家居用品上的对称形,服装上的对称形,艺术品中的对称形。
3.分析作品:让学生分析此件作品如何巧妙地使用对称性。得出:巧妙运用色彩,巧妙运用图案,巧妙运用形状,巧妙运用寓意。
小结:对称的形状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许多光彩。学生思考并说出他们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对称形,并说出它所起的美化作用。
最后,在拓展环节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一些在生活中使用对称设计的作品,如家居设计、建筑风格、园林风格等,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四、课后巩固,注重温故知新
在美术教学中,由于教科书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剪纸的内容较多,变化较快,形式新颖,创造力无限,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剪纸知识,同时有必要引导学生放学后巩固剪纸知识。如笔者在《百变团花》一课结尾时,要求学生根据他们掌握的剪纸技术进行创作,以引导他们对剪纸过程及其技能知识进行有效巩固。例如,团花可以有三折法,还可以有四折法、五折法、六折法……剪出的花瓣片数都不一样。要求学生在课后与家长们讨论剪纸的步骤,并完成一幅在下一课课堂上展示的作品。
剪纸艺术在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发展中,正渐渐地由单一的模式转变成多元化模式,促使剪纸艺术在教学中更具有适应性、开放性、均衡性和综合性。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更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把传统剪纸和现代教学完美地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剪纸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美术知识的乐趣,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动手动脑的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独立、多方位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主动地学习。只有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责任编辑 吴晶晶
[关键词] 剪纸;思维;兴趣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出花纹,用来装点生活或者配襯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它交融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是民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民间宝藏,又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剪纸艺术品的视觉形象和造型形态,蕴涵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表达了社会认知 、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等多重社会价值。当剪纸教学纳入到教育教学中的时候,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艺术修养,还可以激发想象力和创新力,特别是在小学教育,剪纸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认知体验。因为剪纸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释放学生的无限潜能。
一、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课程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在剪纸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学生对剪纸感兴趣,营造剪纸艺术文化氛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剪纸体现了其天然优势。因此,美术教师应根据剪纸的特点,对教学环节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和有节奏的设计。在二年级《百变团花》的导入阶段,笔者创设了一个情境:
师:同学们,在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万花筒,它里面有无数种美丽的图案。你想看看吗?请大家一起欣赏。
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纸筒有这么神奇?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小结:原来万花筒有几张五彩纸屑和三面可以折射镜子组成。当我们转动万花筒时,五彩的纸屑就形成一个个新的小图案,通过三面镜子的折射重复图案后,就形成一个个新的、大的美丽图案。这就是一个小纸管可以变成无数美丽图案的秘诀。今天我们用这个原理学习制作美丽的 “百变团花”。
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事物、发现事情真相的钥匙。有了好奇心孩子才能会去思考,教师通过游戏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主动进入到剪纸学习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注入了教学理念中的“动脑”和“动手”能力。这个环节的设计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带领学生欣赏剪纸作品。在演示阶段,笔者采用现场魔术的形式,以不同的图案设计和剪纸方法,显示图案连接或分散的演示。孩子们对教师的现场剪纸方法印象深刻,并立即点燃了对剪纸的兴趣。
兴趣反映了学习过程中最稳定的因素,反映了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笔者通过巧妙的情景教学和神奇的示范,带领学生学习剪纸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接下去的教学环节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剪纸只是一个过程,通过学生作品的创作,传达了学生的情感以及对剪纸的理解。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需要在后天的实践中培养,只有在剪纸过程中慢慢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再加上教师发挥其教学的主导作用,引导孩子主动地学习,久而久之就会使其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会经常出现,教师在耐心和学生一起寻找答案的同时,还要主动地问学生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每个孩子进行客观评价,找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任务和目标,引导不同孩子积极学习,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降低学习难度,树立每个孩子学习的信心,有效地丰富孩子的剪纸知识,提高孩子的剪纸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创造力的源泉。创作是从灵感上来进行的,而灵感是需要激发的。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下,平常成人认为是普通的事物,在学生的思想里却是十分新奇的,所以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好美术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教授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巧用对称形》的导入环节中,首先让学生在视觉上欣赏图形,通过多媒体感受对称图形的美感。在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时,通过再次欣赏一定数量的精美的图片——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形,通过分步骤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更好地了解对称形状,从而建立学生的观察意识。最后,让学生根据多媒体课件的情况选择喜欢的项目进行对称剪纸,感受对称作品在创作中的协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欣赏体验环节,笔者分三个步骤进行:
1.出示问题:请你回想一下,生活中在哪里看到过对称的图形,它有什么作用?
2.看看生活中对称形的妙用:环境装饰中的对称形,家居用品上的对称形,服装上的对称形,艺术品中的对称形。
3.分析作品:让学生分析此件作品如何巧妙地使用对称性。得出:巧妙运用色彩,巧妙运用图案,巧妙运用形状,巧妙运用寓意。
小结:对称的形状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许多光彩。学生思考并说出他们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对称形,并说出它所起的美化作用。
最后,在拓展环节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一些在生活中使用对称设计的作品,如家居设计、建筑风格、园林风格等,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四、课后巩固,注重温故知新
在美术教学中,由于教科书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剪纸的内容较多,变化较快,形式新颖,创造力无限,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剪纸知识,同时有必要引导学生放学后巩固剪纸知识。如笔者在《百变团花》一课结尾时,要求学生根据他们掌握的剪纸技术进行创作,以引导他们对剪纸过程及其技能知识进行有效巩固。例如,团花可以有三折法,还可以有四折法、五折法、六折法……剪出的花瓣片数都不一样。要求学生在课后与家长们讨论剪纸的步骤,并完成一幅在下一课课堂上展示的作品。
剪纸艺术在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发展中,正渐渐地由单一的模式转变成多元化模式,促使剪纸艺术在教学中更具有适应性、开放性、均衡性和综合性。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更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把传统剪纸和现代教学完美地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剪纸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美术知识的乐趣,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动手动脑的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独立、多方位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主动地学习。只有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责任编辑 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