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拓展语文创新教育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jiao2008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确定教学目标。传统的课堂观把课堂教学看作知识灌输、理解、识记的过程,老师讲学生听,复习、备考是典型的教学过程的范式,获得已有知识,是读书人的终身追求;传授现成知识,则是教书人的最高目标。
  【关键词】创新教育拓展空间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93-02
  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语文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对于学习其他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培养创造型人才都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是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主渠道。高中语文课堂实施创新教育,主要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要把握高中语文创新教育的特点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创造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创造力的人才。对于创造力的理解,并不应局限于认为只有科学家、政治家、文学艺术家才具备,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邵瑞珍教授把创造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两种:真创造是科学家和其他创造发明家的创造活动,其结果是产生了对人类来说是新的知识或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类创造是对个体而言,其思维过程或结果对个人来说是新的,而对人类来说则是已知的,它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创新教育,并不是要求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发明家,其含义偏重于类创造。创新教育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就是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为科学的怀疑精神和强烈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发表有新意的见解,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创新教育是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时代语文教改的核心目标。
  2 高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拓展空间
  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打破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界限,因此我们确立了基于课堂而又超越课堂、课内课外相统一的创新教育思路。
  2.1转变教育观念,倡导新的课堂文化。一是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就是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人,而且是有自觉能动性的人,是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主体。如果我们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那么在教学中就会以自我的认识为中心,把自己对于需要学什么和应当怎样学的标准强加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和安排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容易忽视学生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创造性就会被抹杀。因此,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二是确立开放教学的观念。传统课堂教学以课本讲授为中心,分析课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都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学生只能在老师划定的框框中活动,学生自己独立支配的时间和独立进行的活动很少。其间虽然也有一些学生活动,但对于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仍十分有限。我们要根据学生创造学习的需要,突破原有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空间、开放的教学时间、开放的教学方法,等等,使课堂成为师生思维交流、碰撞的场所;在问题设计和讨论中保留开放状态,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2.2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确定教学目标。传统的课堂观把课堂教学看作知识灌输、理解、识记的过程,老师讲学生听,复习、备考是典型的教学过程的范式,获得已有知识,是读书人的终身追求;传授现成知识,则是教书人的最高目标。高中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要改革过去的课堂教学目标,确立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目标体系。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导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围绕这一目标,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和学生,确立课堂教学的情感养成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将创新教育体现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当然,强调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中心,并不是不要基础知识,而是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之间的关系。语文知识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提高创新能力。忽视了知识基础,而刻意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或致力于专门的纯技术性的思维训练,都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2.3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中心,以师生活动为主体,体现课堂的生成性。当前的语文教学,学生并没有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充其量只是教师教学意图、思路的体现,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从动态的角度看,知识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是探求知识形成的过程。创新教育观的课堂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让学生探究、发现、探讨知识的来源,而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吕叔湘先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呢?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课堂教学实质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与评价知道正确与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机会和条件,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使他们体验探索的心理历程,提高其智能水平。这样一种实践的、活动的教学进程,对学生来说,是不断丰富和改造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
  2.4改变知识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潜能。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老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情境,善于挖掘教材中可以点燃、激起学生创造性火花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究,发表有新意的独立见解。广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点拨式、合作式、导学式等教学方法,鼓励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语文的实践性,强化语文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源泉。因此,语文课堂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动脑和动手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各学科互相渗透的学习、综合活动性的学习、专题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理解透彻,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课堂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由于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学习方式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和民主性,这就需要教师加倍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学生通过问题来探究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并在这过程中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合作。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验探索型调查研究型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要】板书是教师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和图表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方式,它是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板书作为教学的一种艺术,以精炼的语句、简洁的线条、醒目的符号把文章的思路、重点和中心连接起来,简练地构成全文的主体框架,显示出知识的纲目、层次和内在联系,使教师能够更直观、更系统地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效课堂语言艺术板书设计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实施激励性评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而对于小学生,我们首要关注的是他们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是否具有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0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
期刊
【摘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就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发掘学生学习上的兴趣,寓教于乐,力求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课堂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8
期刊
【摘要】一只有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才能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主动。特别是初中女生,她们感情细腻丰富,又羞涩,作为教师在和她们交往中,既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她们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她们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师生间就能配合默契,教师的每个意图、每句话她们都能很快理解接受。  【关键词】体育运动兴趣 
期刊
【摘要】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主体地位调控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86-02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取决于国民素
期刊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它是对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完成课的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初中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1 在教学中明确目的和作用  初中学生体育课的目标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通过学习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执教者粗效提问、随意提问,而不考虑问题的价值取向、不推敲具体教学目标的情况,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必须掌握提问的控制技巧,一般来说,数学课堂提问的控制技巧主要体现在提问的难度、提问的频率、提问的节奏等方面,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能面向全体学生。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导向性  【中图分类号】0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82
期刊
【摘要】我们应重视对研究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尤其要重视研究活动的参与度的评价。因为任何一项研究都有失败的可能。因此,我们不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研究的成果上,而应放在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上。  【关键词】语文教学研究性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88-02  《语文教学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
期刊
【摘要】如果教师能发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采取各种方式真真切切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程度,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这样的一堂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语文课。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89-01  将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中心工作,也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实效性的重要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