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不仅没有增进,“代沟”现象为什么却日显突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呢?而且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产生的原因何在?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在调查中学生不愿与家长交流的心理状况存在的问题后,认真分析存在的不足和缺憾,提出改进和完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调查 研究 分析 沟通
一、课题设置的原因
日前,一对年轻夫妇找到我,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帮助,指点能够与孩子交流沟通的迷津,说他们的孩子无论用什么方式,就是不愿意同父母说话。望着这对父母的长吁短叹,我的心不禁一怔。是呀,从事教育工作近三十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这类问题常常遇到,能否找到这样一个平台,搭建在家长与孩子交流通道上,这可以说是在每一个孩子的背后,有多少双深情关注的眼睛期盼着。我们都知道中学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中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亲子关系是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也可说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在与父母交往中学会了沟通(善于理解别人也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也很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代沟”现象不仅没有消退,为什么却日显突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呢?而且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已是迫在眉睫。是什么原因造成如今的孩子们不愿意与父母交流沟通,根源究竟在那里?
二、调查的方法:
针对这类问题,课题组在教育部“九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下在中学生中展开了子课题“中学生为什么不愿意与家长进行交流”的课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会的方式,以局部方式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实际收回98份。同时,还召开座谈会2次。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中学生不愿与家长交流的问题统计表
从调查问卷中的反馈中,有学生的内容这样写到:“沉默是金!我知道爸爸妈妈为我操碎了心,可是我总是令他们失望,真的对不起了!我希望他们不要经常去麻烦我们老师,他们不累,我们老师还累呢!他们所做的一切,我知道是为我好,可他们的言行却令我不能忍受,既害怕又厌烦。我不愿意看到他们说一套,做一套,更不愿看到他们那种严重的疑心病,特别是对异性朋友的眼光,大有刨根问底,好似防贼似的!我最不喜欢他们总是用命令式的口吻来和我说话,从不容你申辩;我讨厌他们的武断,野蛮和无知,“捶死你”,“滚出去”,“去死吧”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让我如何接受得了?我讨厌他们那一边永远站着“真理”。我不愿意看到他们对我的不信任、不尊重,总喜欢翻阅我的物品。我害怕他们无情打击漫骂,摧毁我那仅存的一点点自信。我讨厌他们的虚伪,自大,自以为是,不懂装懂。我讨厌他们的说话不过三句就拐到我的学习上来。我不喜欢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我身上,我也有属于我自己的自由。我反感他们总是夸耀别人的孩子,从不表扬我的优点,总喜欢拿别人与我比较。我讨厌他们动不动就是问缺什么东西,却从不关心我精神方面的需要,连一点最基本的鼓励话语都没有。”这短短的只言片语,却是道出了一个孩子的心声。从调查表中我们不难看出,96.93%的学生讨厌家长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居高临下,使孩子感觉压抑,因此表现出强烈的抵触。95.91%的学生不能容忍家长整日不停的唠叨,没有成熟系统的理由,不能让孩子信服。而父母的唠叨一般总是指责、批评、抱怨。有时甚至是挖苦讽刺。大多的唠叨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见什么说什么,想到那里说到那里,让孩子无所适从,感觉父母水平不高,不愿意同父母多说。91.83%的学生认为家长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强迫孩子做一些不愿意或不感兴趣的事情。这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家长的种种安排容不得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和喜欢,导致孩子无声的抵抗。89.79%的学生认为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是难以社会适从的,因为学生不仅仅只是要成绩而放弃其他一切,故常常和家长发生矛盾,因此也就懒得搭理父母。89.79%的学生认为家长缺少民主意识,不能与孩子平等对话耐心倾听孩子的陈述,足以说明没有平等的对话是难以进行的。以上的20个问题我们看到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应该如何反思更好的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对话。
四、相应的教育途径和对策:
通过调查,整理资料,我们不难看出中学生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1.家长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居高临下,使孩子感觉压抑;(对策:没有平等为前提条件,何来真正的对话,西方的“圆桌会议”是最好的诠释)2.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压力大,因而自卑;(对策:是参天大树可做栋梁之才,是小草可装点大地,家长应抱一颗平常心)3.家长较为武断、粗暴,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又时常打击孩子的自信;(对策:棍棒出好人,油盐出好菜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的社会更加注重人性化和赏识教育)4.家长缺少民主意识,不能与孩子平等对话耐心倾听孩子的陈述;(对策:在今天倡导民主的时代,说明我们的民主程度还不够)5.家长疑心太重,时常有侵犯孩子的合法权益的行动(表现在偷看孩子的日记,监视跟踪等);(对策: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其人格尊严,应尊重孩子)6.家长不能够充分信任孩子,过分约束孩子的行为,特别是交友方面,过于限制孩子的活动空间自由;(对策:多一点信任,相信孩子的自我控制能)7.家长整日不停的唠叨,没有成熟系统的理由,不能让孩子信服;(对策:俗语道:“话说多了不甜”正象“杰米扬的汤”唠唠叨叨只会增加孩子的反感)8.家长过于吹毛求疵,严厉有加而慈爱不足宜造成孩子恐惧心理的形成;(对策: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家长应该学会“抓大放小”)9.家长思想陈旧,保守和固执,不能适应变化发展的现实;(对策: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的思想)10.家长过于注重比较,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对策:家长应多少学习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下的孩子最不愿意家长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己比较,其实每个人都有闪光点)11.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对策:应该是法/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往往家长过于关注智育而忽略其它)12.家长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强迫孩子做一些不愿意或不感兴趣的事情;(对策:强扭的瓜不甜,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培养他们,要知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13.家长有烦心事,孩子就成出气筒;(对策:良好的心态,较强的自制力是处理问题的先决条件)14.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物质上的满足,疏于给孩子精神需要;(对策:多一点爱,远胜于物质奖励,情感教育迫在眉睫)15.家长言行不一致。孩子缺乏对家长的信任感;(对策:正人先正己,身教重要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16.孩子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家长正确的引导;(对策:要学会去观察,孩子们仍然需要扶助一程)17.家庭离异,孩子自闭;(对策:爱就是一种责任,没有责任感何以沟通?)18.家长整天的忙碌,极少时间过问孩子;(对策:常回家看看,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19.家长总是吝啬鼓励孩子,却常常贬斥孩子;(对策: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20.家长缺乏让孩子独立的心态;(对策: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温室里的幼苗是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五、合理的建议:
孩子需要解除心结,如何去关注他们,唯有沟通才能够冰释,而孩子们在进行沟通选择时,又首选尊重和平等,我们的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交流,改变孩子就得先改变自己,特别是改变自己的那张脸,如果我们的脸总是整天阴沉沉的,总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那么孩子是不会同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由此可见平等尊重的重要性。正如一为专家说:“家长不是保姆,孩子不是物品!我们必须让家长和孩子站在同一个平等的位置互相沟通,虽然这很难!”由此我们可想象得到,要想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和家长交流沟通,那么我们应该首选营造一种平等,祥和,宽容的环境,耐心细致地去倾听孩子尽吐心声。作为人之父母,要认真架起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平台,就要学会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需要什么,想做什么,熟悉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动态,有的放失地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此时的孩子正处于“三观”初步形成阶段,现实社会诸多因素影响着孩子,而孩子们又有着与成人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活跃敏捷但辨别能力又相对缺乏,他们眼中的世界既有阳光明媚又有阴晦和暴风骤雨,因而此时正是迫切需要我们的父母及时去亲近孩子,与之沟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尊重孩子的人格健全独立,以民主平等的心态来进行对话交流,同孩子们交心,尊重孩子们的思想见解,与其探讨和交流,不失时机地把正确的观点引入谈话中让孩子在和谐的氛围中接纳家长的观点,破除家长制的落后观念,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孩子作为朋友来相待,只有这样,既作孩子的榜样又当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们才愿意和家长沟通交流,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少几分迷惘和失落。
总之,衷心希望家长能牢记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的几条原则:“平等原则,尊重原则,真情交流原则,统一原则,榜样原则,信任原则,宽容原则,鼓励原则,换位思考原则。”只有这样,我们的家长才真正构建起与孩子交流的纽带。
(作者单位:1.贵州省都匀二中,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关键词]调查 研究 分析 沟通
一、课题设置的原因
日前,一对年轻夫妇找到我,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帮助,指点能够与孩子交流沟通的迷津,说他们的孩子无论用什么方式,就是不愿意同父母说话。望着这对父母的长吁短叹,我的心不禁一怔。是呀,从事教育工作近三十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这类问题常常遇到,能否找到这样一个平台,搭建在家长与孩子交流通道上,这可以说是在每一个孩子的背后,有多少双深情关注的眼睛期盼着。我们都知道中学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中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亲子关系是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也可说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在与父母交往中学会了沟通(善于理解别人也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也很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代沟”现象不仅没有消退,为什么却日显突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呢?而且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已是迫在眉睫。是什么原因造成如今的孩子们不愿意与父母交流沟通,根源究竟在那里?
二、调查的方法:
针对这类问题,课题组在教育部“九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下在中学生中展开了子课题“中学生为什么不愿意与家长进行交流”的课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会的方式,以局部方式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实际收回98份。同时,还召开座谈会2次。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中学生不愿与家长交流的问题统计表
从调查问卷中的反馈中,有学生的内容这样写到:“沉默是金!我知道爸爸妈妈为我操碎了心,可是我总是令他们失望,真的对不起了!我希望他们不要经常去麻烦我们老师,他们不累,我们老师还累呢!他们所做的一切,我知道是为我好,可他们的言行却令我不能忍受,既害怕又厌烦。我不愿意看到他们说一套,做一套,更不愿看到他们那种严重的疑心病,特别是对异性朋友的眼光,大有刨根问底,好似防贼似的!我最不喜欢他们总是用命令式的口吻来和我说话,从不容你申辩;我讨厌他们的武断,野蛮和无知,“捶死你”,“滚出去”,“去死吧”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让我如何接受得了?我讨厌他们那一边永远站着“真理”。我不愿意看到他们对我的不信任、不尊重,总喜欢翻阅我的物品。我害怕他们无情打击漫骂,摧毁我那仅存的一点点自信。我讨厌他们的虚伪,自大,自以为是,不懂装懂。我讨厌他们的说话不过三句就拐到我的学习上来。我不喜欢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我身上,我也有属于我自己的自由。我反感他们总是夸耀别人的孩子,从不表扬我的优点,总喜欢拿别人与我比较。我讨厌他们动不动就是问缺什么东西,却从不关心我精神方面的需要,连一点最基本的鼓励话语都没有。”这短短的只言片语,却是道出了一个孩子的心声。从调查表中我们不难看出,96.93%的学生讨厌家长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居高临下,使孩子感觉压抑,因此表现出强烈的抵触。95.91%的学生不能容忍家长整日不停的唠叨,没有成熟系统的理由,不能让孩子信服。而父母的唠叨一般总是指责、批评、抱怨。有时甚至是挖苦讽刺。大多的唠叨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见什么说什么,想到那里说到那里,让孩子无所适从,感觉父母水平不高,不愿意同父母多说。91.83%的学生认为家长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强迫孩子做一些不愿意或不感兴趣的事情。这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家长的种种安排容不得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和喜欢,导致孩子无声的抵抗。89.79%的学生认为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是难以社会适从的,因为学生不仅仅只是要成绩而放弃其他一切,故常常和家长发生矛盾,因此也就懒得搭理父母。89.79%的学生认为家长缺少民主意识,不能与孩子平等对话耐心倾听孩子的陈述,足以说明没有平等的对话是难以进行的。以上的20个问题我们看到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应该如何反思更好的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对话。
四、相应的教育途径和对策:
通过调查,整理资料,我们不难看出中学生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1.家长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居高临下,使孩子感觉压抑;(对策:没有平等为前提条件,何来真正的对话,西方的“圆桌会议”是最好的诠释)2.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压力大,因而自卑;(对策:是参天大树可做栋梁之才,是小草可装点大地,家长应抱一颗平常心)3.家长较为武断、粗暴,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又时常打击孩子的自信;(对策:棍棒出好人,油盐出好菜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的社会更加注重人性化和赏识教育)4.家长缺少民主意识,不能与孩子平等对话耐心倾听孩子的陈述;(对策:在今天倡导民主的时代,说明我们的民主程度还不够)5.家长疑心太重,时常有侵犯孩子的合法权益的行动(表现在偷看孩子的日记,监视跟踪等);(对策: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其人格尊严,应尊重孩子)6.家长不能够充分信任孩子,过分约束孩子的行为,特别是交友方面,过于限制孩子的活动空间自由;(对策:多一点信任,相信孩子的自我控制能)7.家长整日不停的唠叨,没有成熟系统的理由,不能让孩子信服;(对策:俗语道:“话说多了不甜”正象“杰米扬的汤”唠唠叨叨只会增加孩子的反感)8.家长过于吹毛求疵,严厉有加而慈爱不足宜造成孩子恐惧心理的形成;(对策: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家长应该学会“抓大放小”)9.家长思想陈旧,保守和固执,不能适应变化发展的现实;(对策: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的思想)10.家长过于注重比较,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对策:家长应多少学习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下的孩子最不愿意家长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己比较,其实每个人都有闪光点)11.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对策:应该是法/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往往家长过于关注智育而忽略其它)12.家长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强迫孩子做一些不愿意或不感兴趣的事情;(对策:强扭的瓜不甜,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培养他们,要知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13.家长有烦心事,孩子就成出气筒;(对策:良好的心态,较强的自制力是处理问题的先决条件)14.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物质上的满足,疏于给孩子精神需要;(对策:多一点爱,远胜于物质奖励,情感教育迫在眉睫)15.家长言行不一致。孩子缺乏对家长的信任感;(对策:正人先正己,身教重要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16.孩子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家长正确的引导;(对策:要学会去观察,孩子们仍然需要扶助一程)17.家庭离异,孩子自闭;(对策:爱就是一种责任,没有责任感何以沟通?)18.家长整天的忙碌,极少时间过问孩子;(对策:常回家看看,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19.家长总是吝啬鼓励孩子,却常常贬斥孩子;(对策: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20.家长缺乏让孩子独立的心态;(对策: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温室里的幼苗是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五、合理的建议:
孩子需要解除心结,如何去关注他们,唯有沟通才能够冰释,而孩子们在进行沟通选择时,又首选尊重和平等,我们的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交流,改变孩子就得先改变自己,特别是改变自己的那张脸,如果我们的脸总是整天阴沉沉的,总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那么孩子是不会同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由此可见平等尊重的重要性。正如一为专家说:“家长不是保姆,孩子不是物品!我们必须让家长和孩子站在同一个平等的位置互相沟通,虽然这很难!”由此我们可想象得到,要想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和家长交流沟通,那么我们应该首选营造一种平等,祥和,宽容的环境,耐心细致地去倾听孩子尽吐心声。作为人之父母,要认真架起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平台,就要学会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需要什么,想做什么,熟悉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动态,有的放失地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此时的孩子正处于“三观”初步形成阶段,现实社会诸多因素影响着孩子,而孩子们又有着与成人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活跃敏捷但辨别能力又相对缺乏,他们眼中的世界既有阳光明媚又有阴晦和暴风骤雨,因而此时正是迫切需要我们的父母及时去亲近孩子,与之沟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尊重孩子的人格健全独立,以民主平等的心态来进行对话交流,同孩子们交心,尊重孩子们的思想见解,与其探讨和交流,不失时机地把正确的观点引入谈话中让孩子在和谐的氛围中接纳家长的观点,破除家长制的落后观念,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孩子作为朋友来相待,只有这样,既作孩子的榜样又当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们才愿意和家长沟通交流,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少几分迷惘和失落。
总之,衷心希望家长能牢记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的几条原则:“平等原则,尊重原则,真情交流原则,统一原则,榜样原则,信任原则,宽容原则,鼓励原则,换位思考原则。”只有这样,我们的家长才真正构建起与孩子交流的纽带。
(作者单位:1.贵州省都匀二中,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