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科观念的内涵、价值与培育策略

来源 :教育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fa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观念是指在一定背景条件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学科本质,并集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于一体,且更能广泛适应、灵活迁移和深刻解释的观念.稳定性、个体性和整合性是学科观念的三个基本特性.学科观念具有整合、发展和迁移的作用,是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的中介.根据学科素养确定学科观念、由学科问题引导学科观念建构、以理解为核心的学科观念迁移则是学科观念生成与培育的三个主要策略.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导向的类型教育,在我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创新创业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中职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
期刊
运用CiteSpace对CNKI中1476篇有关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呈现2017~2020年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建构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研究的知识
教学逻辑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构建高品质课堂的关键.教学逻辑是课堂教学中各板块、环节间的逻辑关系,它隐藏于课堂教学流程中.课堂教学逻辑包含教材的知识逻辑、学生
期刊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生物单元整合教学有利于打破传统“以课时为单位”的课堂教学的限制,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在实施单元教学时应筛选大概念以建构复习单元,基于大
项目学习是借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最终形成实际产品的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可以合理地引入到学校课程教学变革中.成都市东光实
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学校德育内容的全景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建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学校全景德育内容体系,是提升中小学德育实效面临的重要课题.新时代学校全景德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当前,仍存在保障政策零碎化、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脱节、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因此,要加强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的机制,坚持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