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东营市以完善考核为抓手,进一步健全落实远程教育长效工作机制,使远程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富有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开展考核工作的出发点
2004年7月,东营市全面完成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任务后,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到了“管、学、用”上。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扩大试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市委高度重视,提出了远程教育工作“在全国争先进、创一流,为全省、全国趟出路子、创出经验”的工作目标。为适应远程教育工作形势发展,使远程教育工作不断向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推进,经过认真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2004年10月,东营市委组织部出台了《东营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明确了考核的目标、对象、内容及标准,在连续四年实践的基础上,每年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考核办法进行修改,进一步细化考核标准,调整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完善考核程序,强化结果运用,形成了以日常工作为主要内容,以量化考核为主要方法,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量化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充分发挥考核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激发各级党组织的工作热情,在全市远程教育系统初步形成了以排名论奖惩,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取得显著成效。
(二)考核体系的基本框架
考核评价体系总体围绕“考评什么”、“谁来考评”、“怎么考评”、“考评结果如何运用”四个问题来设计、来组织。我们从破解这四个问题着手,以日常工作和日常表现为主要内容,以量化考核为主要方法,初步形成了“千分制”考核的主体、指标、方法、奖惩体系。
1. 突出分类考核、共性考核与个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是分类确定考核对象。将考核对象分为县区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村(社区)党支部,并根据不同考核对象,确定相应的考核方法。二是分类设置考核内容。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履行远程教育职责情况作为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制度建设、设备维护、队伍建设、教学组织等工作进行了量化,总分1000分,分日常工作、重点工作和工作成效等几个考核部分,共12个方面的内容、53项具体指标,每项内容和指标都附有相应的分值,覆盖了远程教育“建管学用”等方面。三是分类确定考核方法。采取对县区管理中心、乡镇(街道)管理站实行普查,对村级接收站点按10%的比例进行抽查的办法进行考核。
2. 突出日常考核、集中考核与辅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是分散考核。“千分制”考核非常显著的标志就是改变过去以年终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把日常工作和日常表现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日常考核成绩占30%,年终进行汇总。如对县区日常工作、重点工作完成时间和质量的考核,对站点管理、设备保全和集中学习收看情况的抽查等都作为日常考核成绩计入总成绩。二是集中考核。集中考核时,首先由县区进行自查,每年12月中旬前向市委组织部写出自查情况报告。考核组成员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查等方式对县区、乡镇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按平均分计入总分。三是辅助考核。在实地考查过程中,通过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填写调查问卷、座谈了解等方式对考核对象做出评价,考核组根据评价情况,折合相应的分值计入总分。
3. 突出奖惩分明、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考核结果运用体系。一是将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利用远程教育工作《简报》,将总体情况通报到乡镇。将各县区详细情况分别向县区委组织部部长、分管副部长和远程教育中心进行书面反馈。由分管副部长对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查找进步或落后的原因,落实相应整改措施。二是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参考。涉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评先树优活动,推荐先进集体的,按照考核结果的顺序推荐;推荐先进个人的,优先从考核结果居前两名的县区和前10名的乡镇(街道)推荐。三是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在考核过程中发现存在重大问题的县区、乡镇(街道)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如在2007年考核过程中,有群众举报某乡镇个别村级站点存在管理上的纰漏、弄虚作假等现象,经考核组核实后,给予该乡镇通报批评、乡镇党委书记向县委组织部作书面检查的处理。同时,考核中对好的经验做法,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二、基本成效
(一)形成了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千分制”考核通过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适合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考核机制主要体现为考核内容的全面性,考核方法的可操作性,考核结果的可比性。一是考核内容的全面性。“千分制”考核是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综合考核,而不是对一个项目或一个方面的考核。“千分制”考核体系基本涵盖对远程教育“建管学用”的各个方面。二是考核方法的可操作性。主要是突出了“两为主,两结合”:坚持以日常考核为主,把日常工作和日常表现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日常考核档案,详细记录考核结果,年终进行汇总,实现了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坚持以量化考核为主,量化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充分考虑综合评价因素,把定性考核结果与量化考核结果综合运用,增强了目标管理的科学性。同时,在确保常规工作考核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对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的考核力度,使“千分制”考核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考核结果的可比性。对所有站点考核实行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量化。通过考核结果,给每个站点一个量上的说法,增强可比性。
(二)建立了良好的导向机制。考核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考核达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考核成为管理手段。“千分制”考核突出的就是目标管理,通过建立健全考核标准,明确提倡什么、禁止什么,突出考核的导向作用。如对县区、乡镇信息调研和创新工作进行考核,引导大家增强信息宣传和工作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把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推动工作深入开展。设立了加分项目,对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创新成果的单位,给予加分奖励,努力营造积极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在禁止方面,如规定县区在组织领导、教学组织管理等工作中档案不健全、重点工作未形成系统完整资料、没有教学辅导记录等情况的扣相应分值,树立重细节、重规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明确了考核结果与奖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考核的导向作用。
(三)形成了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千分制”考核体系的激励机制主要分为目标激励、过程激励和结果激励。具体的形式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种。一是目标激励。通过设立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使各级有工作动力,有努力的目标。在考核标准及目标的设立上,通过设立一些均衡项目,注意均衡各县区间的优势与劣势,降低个别项目对个别县区的影响程度。奖励的形式既有物质的(如对工作创新奖进行物质奖励),又有精神的(如及时评选各种单项奖等)。二是过程激励。重点放在考核程序的公开性上。考核标准公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上年的考核情况,结合当年的工作重点,每年初对考核标准进行一次修订。考核过程公开。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将各县区的工作完成情况通过远程教育《简报》进行公示;日常检查和单项考核结束后,及时公布考核结果和原始资料;通过召开工作交流会、专题汇报会、座谈会,实地查看资料等多种手段,确保考核的准确性。考核结果公开。年终由考核小组对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审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监督。三是结果激励。在精神激励方面,根据“千分制”考核结果,对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量化排名,确定年度考核综合奖和单项奖。物质奖励方面,按照考核得分发放相应补助。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委组织部)
一、主要做法
(一)开展考核工作的出发点
2004年7月,东营市全面完成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任务后,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到了“管、学、用”上。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扩大试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市委高度重视,提出了远程教育工作“在全国争先进、创一流,为全省、全国趟出路子、创出经验”的工作目标。为适应远程教育工作形势发展,使远程教育工作不断向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推进,经过认真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2004年10月,东营市委组织部出台了《东营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明确了考核的目标、对象、内容及标准,在连续四年实践的基础上,每年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考核办法进行修改,进一步细化考核标准,调整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完善考核程序,强化结果运用,形成了以日常工作为主要内容,以量化考核为主要方法,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量化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充分发挥考核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激发各级党组织的工作热情,在全市远程教育系统初步形成了以排名论奖惩,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取得显著成效。
(二)考核体系的基本框架
考核评价体系总体围绕“考评什么”、“谁来考评”、“怎么考评”、“考评结果如何运用”四个问题来设计、来组织。我们从破解这四个问题着手,以日常工作和日常表现为主要内容,以量化考核为主要方法,初步形成了“千分制”考核的主体、指标、方法、奖惩体系。
1. 突出分类考核、共性考核与个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是分类确定考核对象。将考核对象分为县区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村(社区)党支部,并根据不同考核对象,确定相应的考核方法。二是分类设置考核内容。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履行远程教育职责情况作为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制度建设、设备维护、队伍建设、教学组织等工作进行了量化,总分1000分,分日常工作、重点工作和工作成效等几个考核部分,共12个方面的内容、53项具体指标,每项内容和指标都附有相应的分值,覆盖了远程教育“建管学用”等方面。三是分类确定考核方法。采取对县区管理中心、乡镇(街道)管理站实行普查,对村级接收站点按10%的比例进行抽查的办法进行考核。
2. 突出日常考核、集中考核与辅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是分散考核。“千分制”考核非常显著的标志就是改变过去以年终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把日常工作和日常表现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日常考核成绩占30%,年终进行汇总。如对县区日常工作、重点工作完成时间和质量的考核,对站点管理、设备保全和集中学习收看情况的抽查等都作为日常考核成绩计入总成绩。二是集中考核。集中考核时,首先由县区进行自查,每年12月中旬前向市委组织部写出自查情况报告。考核组成员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查等方式对县区、乡镇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按平均分计入总分。三是辅助考核。在实地考查过程中,通过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填写调查问卷、座谈了解等方式对考核对象做出评价,考核组根据评价情况,折合相应的分值计入总分。
3. 突出奖惩分明、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考核结果运用体系。一是将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利用远程教育工作《简报》,将总体情况通报到乡镇。将各县区详细情况分别向县区委组织部部长、分管副部长和远程教育中心进行书面反馈。由分管副部长对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查找进步或落后的原因,落实相应整改措施。二是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参考。涉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评先树优活动,推荐先进集体的,按照考核结果的顺序推荐;推荐先进个人的,优先从考核结果居前两名的县区和前10名的乡镇(街道)推荐。三是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在考核过程中发现存在重大问题的县区、乡镇(街道)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如在2007年考核过程中,有群众举报某乡镇个别村级站点存在管理上的纰漏、弄虚作假等现象,经考核组核实后,给予该乡镇通报批评、乡镇党委书记向县委组织部作书面检查的处理。同时,考核中对好的经验做法,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二、基本成效
(一)形成了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千分制”考核通过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适合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考核机制主要体现为考核内容的全面性,考核方法的可操作性,考核结果的可比性。一是考核内容的全面性。“千分制”考核是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综合考核,而不是对一个项目或一个方面的考核。“千分制”考核体系基本涵盖对远程教育“建管学用”的各个方面。二是考核方法的可操作性。主要是突出了“两为主,两结合”:坚持以日常考核为主,把日常工作和日常表现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日常考核档案,详细记录考核结果,年终进行汇总,实现了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坚持以量化考核为主,量化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充分考虑综合评价因素,把定性考核结果与量化考核结果综合运用,增强了目标管理的科学性。同时,在确保常规工作考核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对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的考核力度,使“千分制”考核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考核结果的可比性。对所有站点考核实行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量化。通过考核结果,给每个站点一个量上的说法,增强可比性。
(二)建立了良好的导向机制。考核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考核达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考核成为管理手段。“千分制”考核突出的就是目标管理,通过建立健全考核标准,明确提倡什么、禁止什么,突出考核的导向作用。如对县区、乡镇信息调研和创新工作进行考核,引导大家增强信息宣传和工作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把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推动工作深入开展。设立了加分项目,对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创新成果的单位,给予加分奖励,努力营造积极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在禁止方面,如规定县区在组织领导、教学组织管理等工作中档案不健全、重点工作未形成系统完整资料、没有教学辅导记录等情况的扣相应分值,树立重细节、重规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明确了考核结果与奖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考核的导向作用。
(三)形成了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千分制”考核体系的激励机制主要分为目标激励、过程激励和结果激励。具体的形式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种。一是目标激励。通过设立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使各级有工作动力,有努力的目标。在考核标准及目标的设立上,通过设立一些均衡项目,注意均衡各县区间的优势与劣势,降低个别项目对个别县区的影响程度。奖励的形式既有物质的(如对工作创新奖进行物质奖励),又有精神的(如及时评选各种单项奖等)。二是过程激励。重点放在考核程序的公开性上。考核标准公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上年的考核情况,结合当年的工作重点,每年初对考核标准进行一次修订。考核过程公开。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将各县区的工作完成情况通过远程教育《简报》进行公示;日常检查和单项考核结束后,及时公布考核结果和原始资料;通过召开工作交流会、专题汇报会、座谈会,实地查看资料等多种手段,确保考核的准确性。考核结果公开。年终由考核小组对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审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监督。三是结果激励。在精神激励方面,根据“千分制”考核结果,对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量化排名,确定年度考核综合奖和单项奖。物质奖励方面,按照考核得分发放相应补助。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