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英语写作中,母语的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当母语与目标语规则相同时,迁移可为积极的;而当两者之间出现差异时,迁移可为消极的。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英语教师也在不断地探索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通过对语用迁移的介绍,从词汇、句式和篇章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语用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并针对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出了可行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 语用负迁移;英语写作;母语迁移;语言语用迁移
一、语用迁移的定义和分类
语用迁移是指外语使用者在使用目标语时受到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影响而套用母语语用规则的现象。Kasper(1992)认为“语际语用学中的语用迁移应该指语言学习者非二语的语用和文化知识对二语语用信息理解、生成和学习的影响。”他定义的核心是先前语用知识对二语语用知识使用和习得的影响,即强调了语用迁移的理论范畴,而且这也与心理学中迁移的定义具有一致性。
从引起迁移的原因角度来看,语用迁移可以分为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会语用迁移。语用语言迁移是指言语行为策略的迁移,或者是母语和目标语在句法和语义上存在着的理解偏差导致目标语表达了另外一种语用之力而造成的语用迁移。社会语用迁移是指由于和以目标语为母语的人们的社会交往习俗、社会价值观的差异而造成的语用迁移。
根据迁移的方向和引起的结果来看,语用迁移又可分为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负迁移。当目标语和母语的结构相似时,母语往往能够促进目标语的学习,即已有的语用知识对新语用知识的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的进行起到促进作用的影响称为语用正迁移。与此相反,当目标语与母语差异较大时,母语会阻碍或干扰目标语的学习,即已有的语用知识对新语用知识起到干扰作用,这就是语用负迁移。语用正迁移对二语语用知识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而语用负迁移则阻碍二语语用知识的习得。
研究语用迁移的目的是探寻引起语用迁移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采取措施加强正迁移,避免负迁移,从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能力。
二、英语作文中的语用迁移分析
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中出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学习标记。Thomas(1983)认为,外语学习者在要求产生未习得的目标语(Target Language,简称TL)的形式和规则时,当母语规则与目标语规则相同时,迁移可为积极的,而当母语和目标语之间出现差异时,迁移多为消极的。消极性迁移往往会导致语言错误。相对于语音、语法等方面的错误而言,大部分母语迁移造成的错误只是一种倾向,规则不是十分明显。与其说是外语学习者犯了一个错误,不如说是执行了一个错误的言语行为。因此,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讲,由于母语干扰而导致语言的离格或变异现象称为语用迁移,语用迁移导致的错误称为语用失误更合适。
从宏观语用研究的角度,语用迁移可划分为语言语用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两大类。前者指学习者理解、生成母语语言的语用知识对目标语学习的影射作用;后者指二语习得者凭借他们母语社会的文化规约和社会准则来实现目标语的言语行为。试从语用迁移的两大类别,对部分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语用失误进行归类、分析,并对外语写作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语用迁移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由于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语用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1、比较汉英思维模式
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分析和对比汉英思维模式差异,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认识,在写作时有所考虑。要针对其模式差异进行不断的英语写作训练,使学生对英语写作知识更好地加以巩固,这样学生的语感才可以得到提高,才能减少语用负迁移对写作的影响,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而不是汉语式作文。
2、发挥范文教学的作用
阅读与写作是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的输入和产出。为保证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能产出地道、准确的表达方式,首先必须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英语输入。作为英语写作教师,除了传授必要的写作技巧之外,应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关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文章。在阅读时,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有意识地对比英汉两种文化,找出在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上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
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别文化差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提供范文,进行范文教学,因为“范文不仅在词、句、段、篇章的层次上形象地揭示了英语写作的方法和规律,而且典型地反映了英美作者构思的轨迹以及讲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类范文,引导学生赏析范文,积极探讨词汇、语法、修辞等各层面规律和特征,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增强语言感受力和对语言得体性的认识,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3、注重语篇分析教学
在平时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目的的阅读训练指导学生从整个语篇把握文章。通过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在语境中讲解单词、词组和句子结构,让学生熟悉文章最常见的框架、写作风格、修辞手法等等,了解语言功能中各种表示方法,快速抓住文章中心。此外,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内化需要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和实践,教师应该创造各种场合让学生反复接触所学词句并运用它们,这样学生在自己课外的英语阅读中才会有意识地对文章进行总体把握,并把自己所获得的语篇知识应用于写作中,不断提高自身英语语篇的组织能力,为写出一篇好文章建立一个好的框架。
4、提高汉语水平
汉语对英语学习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有研究表明,汉语水平能对英语写作能力产生影响,其中汉语写作能力、汉语词汇能力和汉语语篇能力三个变量对英语写作影响显著。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知识。他们在写作时必然会以他们掌握的汉语知识作参照。在词汇上他们会将汉语构思的内容用英语表达出来,利用汉语知识选择英语词汇等等。因此,汉语写作能力强即词汇能力强的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往往在选词、语法和作文结构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能力,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应设法提高他们的汉语写作能力和词汇能力,因为当汉英语水平同时提高,汉语能力的正迁移就能增加,负迁移能减少。
5、保证大量语言输入
阅读与写作是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的输入和产出。为保证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能使用地道而准确的表达方式,首先必须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英语输入。阅读的输入量越大,就会更多地掌握文体格式、词语搭配、句法运用等知识,就会大大提高写作能力,使表达的语言自然、流畅、准确,学生的写作就会有所提高。作为英语教师,除了传授必要的写作技巧之外,应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关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文章。
另外,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类范文,引导学生赏析范文,积极探讨词汇、语法、修辞等各层面的规律和特征,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增强语言感受力和对语言得体性的认识,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语用迁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英语教师应该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设法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增加正迁移,减少负迁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 考 文 献:
[1]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潘春雷,吴格奇. 英语写作中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1).
[3]孙海强. 从语用迁移谈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王蕾. 语用迁移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关键词: 语用负迁移;英语写作;母语迁移;语言语用迁移
一、语用迁移的定义和分类
语用迁移是指外语使用者在使用目标语时受到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影响而套用母语语用规则的现象。Kasper(1992)认为“语际语用学中的语用迁移应该指语言学习者非二语的语用和文化知识对二语语用信息理解、生成和学习的影响。”他定义的核心是先前语用知识对二语语用知识使用和习得的影响,即强调了语用迁移的理论范畴,而且这也与心理学中迁移的定义具有一致性。
从引起迁移的原因角度来看,语用迁移可以分为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会语用迁移。语用语言迁移是指言语行为策略的迁移,或者是母语和目标语在句法和语义上存在着的理解偏差导致目标语表达了另外一种语用之力而造成的语用迁移。社会语用迁移是指由于和以目标语为母语的人们的社会交往习俗、社会价值观的差异而造成的语用迁移。
根据迁移的方向和引起的结果来看,语用迁移又可分为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负迁移。当目标语和母语的结构相似时,母语往往能够促进目标语的学习,即已有的语用知识对新语用知识的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的进行起到促进作用的影响称为语用正迁移。与此相反,当目标语与母语差异较大时,母语会阻碍或干扰目标语的学习,即已有的语用知识对新语用知识起到干扰作用,这就是语用负迁移。语用正迁移对二语语用知识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而语用负迁移则阻碍二语语用知识的习得。
研究语用迁移的目的是探寻引起语用迁移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采取措施加强正迁移,避免负迁移,从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能力。
二、英语作文中的语用迁移分析
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中出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学习标记。Thomas(1983)认为,外语学习者在要求产生未习得的目标语(Target Language,简称TL)的形式和规则时,当母语规则与目标语规则相同时,迁移可为积极的,而当母语和目标语之间出现差异时,迁移多为消极的。消极性迁移往往会导致语言错误。相对于语音、语法等方面的错误而言,大部分母语迁移造成的错误只是一种倾向,规则不是十分明显。与其说是外语学习者犯了一个错误,不如说是执行了一个错误的言语行为。因此,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讲,由于母语干扰而导致语言的离格或变异现象称为语用迁移,语用迁移导致的错误称为语用失误更合适。
从宏观语用研究的角度,语用迁移可划分为语言语用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两大类。前者指学习者理解、生成母语语言的语用知识对目标语学习的影射作用;后者指二语习得者凭借他们母语社会的文化规约和社会准则来实现目标语的言语行为。试从语用迁移的两大类别,对部分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语用失误进行归类、分析,并对外语写作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语用迁移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由于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语用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1、比较汉英思维模式
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分析和对比汉英思维模式差异,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认识,在写作时有所考虑。要针对其模式差异进行不断的英语写作训练,使学生对英语写作知识更好地加以巩固,这样学生的语感才可以得到提高,才能减少语用负迁移对写作的影响,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而不是汉语式作文。
2、发挥范文教学的作用
阅读与写作是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的输入和产出。为保证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能产出地道、准确的表达方式,首先必须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英语输入。作为英语写作教师,除了传授必要的写作技巧之外,应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关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文章。在阅读时,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有意识地对比英汉两种文化,找出在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上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
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别文化差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提供范文,进行范文教学,因为“范文不仅在词、句、段、篇章的层次上形象地揭示了英语写作的方法和规律,而且典型地反映了英美作者构思的轨迹以及讲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类范文,引导学生赏析范文,积极探讨词汇、语法、修辞等各层面规律和特征,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增强语言感受力和对语言得体性的认识,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3、注重语篇分析教学
在平时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目的的阅读训练指导学生从整个语篇把握文章。通过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在语境中讲解单词、词组和句子结构,让学生熟悉文章最常见的框架、写作风格、修辞手法等等,了解语言功能中各种表示方法,快速抓住文章中心。此外,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内化需要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和实践,教师应该创造各种场合让学生反复接触所学词句并运用它们,这样学生在自己课外的英语阅读中才会有意识地对文章进行总体把握,并把自己所获得的语篇知识应用于写作中,不断提高自身英语语篇的组织能力,为写出一篇好文章建立一个好的框架。
4、提高汉语水平
汉语对英语学习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有研究表明,汉语水平能对英语写作能力产生影响,其中汉语写作能力、汉语词汇能力和汉语语篇能力三个变量对英语写作影响显著。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知识。他们在写作时必然会以他们掌握的汉语知识作参照。在词汇上他们会将汉语构思的内容用英语表达出来,利用汉语知识选择英语词汇等等。因此,汉语写作能力强即词汇能力强的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往往在选词、语法和作文结构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能力,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应设法提高他们的汉语写作能力和词汇能力,因为当汉英语水平同时提高,汉语能力的正迁移就能增加,负迁移能减少。
5、保证大量语言输入
阅读与写作是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的输入和产出。为保证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能使用地道而准确的表达方式,首先必须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英语输入。阅读的输入量越大,就会更多地掌握文体格式、词语搭配、句法运用等知识,就会大大提高写作能力,使表达的语言自然、流畅、准确,学生的写作就会有所提高。作为英语教师,除了传授必要的写作技巧之外,应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关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文章。
另外,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类范文,引导学生赏析范文,积极探讨词汇、语法、修辞等各层面的规律和特征,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增强语言感受力和对语言得体性的认识,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语用迁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英语教师应该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设法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增加正迁移,减少负迁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 考 文 献:
[1]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潘春雷,吴格奇. 英语写作中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1).
[3]孙海强. 从语用迁移谈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王蕾. 语用迁移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