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廣大教师正在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那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践这一课题理念呢?笔者的体会是,要寓教于情,寓情于学,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入手。具体地讲就是要:巧妙导入,做好情感铺垫;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环环相扣,增强课堂结构的整体性。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巧妙导入,做好情感铺垫,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兴趣在人们认识世界、学习新知、探索未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积极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学习高中历史的动机,并使之内化为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导入,做到课伊始趣已生。在导入阶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既让学生对本课重难点在整体上有个把握,又让学生为下节课积极做准备。一堂好课的开头必须要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提问式、创设情境、录像放映、图片导入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乐学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历史内容丰富多彩,但历史过去性的特点、生动的历史场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仅靠教师的语言陈述,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任务难以实现。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通过录像的放映、图片的展示、声音的再现和文字的输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让过去的历史人物、场景,走进学生的视野,唤醒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新教材穿插了许多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图片,如地图、人物图、场景图等,这些图片生动直观地反映了历史的真正原貌。我们还可以从网上下载与历史有关的地图、资料应用于教学中。在实际运用中,并不是仅仅把图片展示出来,而是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师还可以很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实物、图片、历史遗址等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可以大大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
三、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当代青年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说:“科学始于问题。”正是有问题的发现才有成功的可能,有问题的解决才有成功的基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层层设疑,步步紧扣,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想象、探讨、分析、归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孔子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也可以激励学生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发问。如在一堂课的开头或结尾处,可以让学生自由发问,提出他想要了解哪些知识,或他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这样,让学生融入到质疑中去,学生有了一个自由发挥其创造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得到的是思维训练,培养的是创新精神,锻炼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四、环环相扣,增强课堂结构的整体性
一堂好课,在课堂结构上一定要严谨、周密,环环相扣,而在结尾处一定要注意和开头相照应,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结束课堂,如可以通过讨论问题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可以通过教师简洁有力的话语来给学生以启迪,也可以通过放映录像来给学生以直观认识。总之方法多种多样,只有巧妙处理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方向,面对历史课担任的情感培养目标,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新课程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手段,就能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一、巧妙导入,做好情感铺垫,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兴趣在人们认识世界、学习新知、探索未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积极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学习高中历史的动机,并使之内化为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导入,做到课伊始趣已生。在导入阶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既让学生对本课重难点在整体上有个把握,又让学生为下节课积极做准备。一堂好课的开头必须要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提问式、创设情境、录像放映、图片导入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乐学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历史内容丰富多彩,但历史过去性的特点、生动的历史场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仅靠教师的语言陈述,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任务难以实现。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通过录像的放映、图片的展示、声音的再现和文字的输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让过去的历史人物、场景,走进学生的视野,唤醒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新教材穿插了许多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图片,如地图、人物图、场景图等,这些图片生动直观地反映了历史的真正原貌。我们还可以从网上下载与历史有关的地图、资料应用于教学中。在实际运用中,并不是仅仅把图片展示出来,而是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师还可以很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实物、图片、历史遗址等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可以大大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
三、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当代青年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说:“科学始于问题。”正是有问题的发现才有成功的可能,有问题的解决才有成功的基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层层设疑,步步紧扣,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想象、探讨、分析、归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孔子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也可以激励学生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发问。如在一堂课的开头或结尾处,可以让学生自由发问,提出他想要了解哪些知识,或他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这样,让学生融入到质疑中去,学生有了一个自由发挥其创造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得到的是思维训练,培养的是创新精神,锻炼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四、环环相扣,增强课堂结构的整体性
一堂好课,在课堂结构上一定要严谨、周密,环环相扣,而在结尾处一定要注意和开头相照应,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结束课堂,如可以通过讨论问题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可以通过教师简洁有力的话语来给学生以启迪,也可以通过放映录像来给学生以直观认识。总之方法多种多样,只有巧妙处理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方向,面对历史课担任的情感培养目标,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新课程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手段,就能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