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育化是将美育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动态过程,其核心是推行情感教育。而大学语文作为文学与文化的载体充分显示出情感性的特点,所以,美育化思路是推进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有效途径。以美育理念为指导,美育化的思路可以全面推进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大学语文课程为基本领域,美育实现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真正走入了人的心灵。
关键词: 美育 大学语文教学 美育化 情感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思路的转变,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现出来。愈来愈多的学者意识到了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对该课程的改革做了很多有益的思考与实践,主要集中在课程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革新、教学体系完善等方面。这些思考实践从客观上推动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及其改革,但是很多更深层面的问题仍得不到有效和根本的解决,比如大学语文课程在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定位、作用,以及大学语文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中可实施的有效途径,可普及的培养模式等。笔者认为要使以上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必须对该课程的价值给予深入思考。
众所周知,大学语文在普通高等院校既是知识课、文学课,更是一门人文精神的传播课,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这种职能在理工科院校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北京大学的孔庆东教授认为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语文就是人学。那么,大学语文课程如何发挥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呢?从目前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来看,功利化的工具性教育已经使他们感到厌烦。工具性教育注重的是教育的结果,而人文价值观教育则更注重过程。大学语文课程要真正实现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功能,就应当通过快乐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手段,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陶养学生情感,升华其人生追求,最终完成人的教养。那么,大学语文如何才能实现这一使命?其传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对传统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是课程改革的起点,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思考是改革与实践的基础。
一、美育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关联
美育即审美教育,亦即快乐的情感教育。它能造就和谐的、自由的、富于创造性的个性和心灵,能使人按照美的规律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西方,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了划时代的美育理论,认为理想的人格就是既有统一的理性,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充满力量,又温柔;既有理性的成年性,又有想象的青年性,因此,他指出“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我们的自然(本性)的这种完整性”。[1]这种“较高的教养”就是美育,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格的完整性。西方的美育理论发展到20世纪,对美育的具体实践问题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特别是美学与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联姻而产生了一大批有鲜明实践导向性的理论成果,在诸如美育心理学、学校艺术教育、艺术课程、艺术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大大超越席勒的思辨性美育理论。
在我国,20世纪初近代学者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将西方美育理论引入中国,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教育学与伦理道德学相结合,其基本思路是“救国先救人,救人先救心,救心须去欲,去欲靠美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美育纳入了伦理教化的范畴,使美育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民族特征。但是,这种美育理论执着于社会改良,忽视了美育对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人文关怀和特殊价值。目前,我国教育界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即用一种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对待美育,并因为美育没有实用的功能而排斥美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只有把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才能使“德智体美”教育相得益彰,共同提高。我国当代美育研究却仍在重复前人的理论,很少有从事美育理论研究的学者走进课堂,这种现状导致了长期以来与美育具有本质关联的人文素质类课程在普通高等院校被忽视。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虽然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却一直处于边缘性的位置。在实用主义态度的影响之下,它也因为没有直接的实用功能而被排斥。
现代美育命题提出,美育的本意是感性教育,即在理性教育的同时,对人的感性方面,即感知、想象、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进行教育。其中,最本质的是情感教育,它可以统领感性教育的其他方面。所以,美育的本质及核心就是推行情感教育。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文学与文化的载体,充分显示出其情感性的特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曾说:“所有的好诗,都是从强烈的感情中自然而然地溢出的。”[2]基于此,美育与大学语文教学具有内在的关联。一方面,美育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提供了最佳的思路,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程是审美教育的基本领域,它使美育走入课堂,有助于美育的具体实践有效展开。
二、大学语文的美育化教学
美育化是将美育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动态过程,其实质是情感教育,教育的核心是推行情感教育。如果说美育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改革的起点,那么,美育化教学过程就是推进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最有效的途径。必须承认的是,在以往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与研究中,研究者们都不同程度地看到了大学语文所具有的塑人功能,而到底哪种途径更为有效?我们认为,衡量的关键就是看这一途径是否既符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又能有效链接师生的课堂模式。
教育现象学学者一直强调和关注“生活体验”,他们认为体验具有持久的重要性和意义,是意义的产生之处,是生动、充盈而丰满的,以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的教育理念也是鲜活的,比抽象理论更具诱惑力和说服力。大学语文课程以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为主要内容,其中囊括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展示了各种人生境遇,空洞的说教不能激活学生的文学思维,枯燥的填鸭式教学不能展示其情感的丰富性,它更需要一种生动、鲜活的教育理念作指导。美育化的教学过程正满足了这种需要。
费尔巴哈说:“每一个人,都向往和热爱在对象物中、在别的东西中的自己。”“他之爱别的东西,也只是在它是他的本质的表现的情况下”产生的。人们之所以喜爱文学作品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希望“通过别人的创作来得到满足”,并在作品中重新发现自己,在对象世界中得到肯定。文学比其他对象更能使人得到这种肯定。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文学作品中发现、肯定自己呢?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在创作和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善于调动和提高自己的审美经验。可见,大学语文的美育化教学须将作品置于人类审美经验的高度,使学生从中调动和提升自己的审美经验,这是激发他们的文学思维、认识自身的重要环节。读《诗经·蒹葭》,那朦胧含蓄的情感表达、执着美好的人生境遇浸入心灵;品《谏逐客书》,其中包含的胆识与智慧值得深思;唐有飘逸与沉郁的交响;宋有理性与感性的合奏;元有悲与喜的交加……文学作品将人引入审美的历程。审美是人情感本质的实现,它实现的是个性情感的创造性表现与升华。一个人的愉悦、痛苦、狂欢、焦急、憧憬、悲哀等内心体验,个体的压抑或满足、丰富或枯竭、敏锐或麻木对于他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个体的生存不仅仅在于一个人有道德、有智力、有健康的身体,也不仅仅在于有财富、有权利、有名誉,而且在于有丰富的情感需要和得到情感的满足。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化重视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之境,丰富其情感体验。
美育是靠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而不是一种单纯由施教者把持的对受教者的美的灌输。在我们看来,恰恰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在美育中有着绝对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美育最终是靠个体的心灵来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面向生活世界,强调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文学氛围中强化基本的生活经验,这种强化主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实现。美育化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心灵的感受性,唯其如此,才能使美育的理念与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相关联发挥作用,实现双赢。“心灵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论与想象的活泼性有关,就范围而论与想象的丰富性有关。分析能力占主导地位必定剥夺了想象的激发与威力,对象领域的进一步限制必定减少了他们的丰富性。爱抽象思维的人往往具有一颗冷漠的心,因为他们把印象分解了,而印象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打动人的心灵。专业的人往往具有一颗狭隘的心,因为他的想象力限制在他的单调的职业圈子里,而不能扩大到陌生的表现方式中”。[3]文学作品提供的是间接的生活、情感体验,要完成由对象性的体验到心灵体验的过程,必须以想象力为媒介,在师生的情感互动中强化心灵的感受能力。
正确的美育,应该能够促进智育与德育,成为智育与德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尽管智育、德育、美育三者各有专司、各有侧重,“然人心之知情意三者,非各自独立,而互相交错着。如人为一事时,知其当为者‘知’也,欲为之者‘意’也,而当其为之前(后)又有苦乐之‘情’伴之:此三者不可分离而论之也。故教育之时,亦不能加以区别。有一科而兼德育智育者,有一科而兼美育德育者,又有一科而兼此三者。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4]大学语文的美育化教学同样强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处理好感情、道德、理智的关系。大学语文课程是兼顾德育、智育、美育这三者的。美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在于它不仅可以净化人的情感,提高人的想象力,而且可以促进人的心理结构的“内化”,将道德、知识等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成为一种真实的人格力量。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大学语文的教学引导学生热爱美和憎恶丑,在情感上受到陶冶。鲁迅指出:“文艺之所以为文艺,并不贵在教训,若把小说变成修身教科书,还说什么文艺。”“文学和学术不同,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所谓增人感,就是指以情感人,美育化的思路是在情感的陶冶中、观赏的愉悦中接受思想教育,寓教于乐,以美启真、以美储善。
美育与大学语文课程的诸多遇合使得二者可以相互促进。以美育理念为指导,以快乐教育为手段,以情感陶养为指向,以人文素质为目标,推进大学语文的美育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让大学生在过程教育中体验人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实现人的全面教育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通才,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育的人文性和理想性都意味着应该为学生的各种潜能的发展提供机会,从而造就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人,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人文艺术教育的缺失,使得比较偏重于理工科教育的学校很难培养出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对我们已不是陌生的教训,因此,以大学语文课程为基础阵地,建构以美育理念为指导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是今后教学改革与探索的重点。
参考文献:
[1][3][德]席勒著.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3,48-56.
[2]转引自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册)[C].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89.
[4]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102.
该论文为校级重点教改课题“人文素质平台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项目成果。
关键词: 美育 大学语文教学 美育化 情感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思路的转变,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现出来。愈来愈多的学者意识到了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对该课程的改革做了很多有益的思考与实践,主要集中在课程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革新、教学体系完善等方面。这些思考实践从客观上推动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及其改革,但是很多更深层面的问题仍得不到有效和根本的解决,比如大学语文课程在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定位、作用,以及大学语文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中可实施的有效途径,可普及的培养模式等。笔者认为要使以上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必须对该课程的价值给予深入思考。
众所周知,大学语文在普通高等院校既是知识课、文学课,更是一门人文精神的传播课,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这种职能在理工科院校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北京大学的孔庆东教授认为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语文就是人学。那么,大学语文课程如何发挥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呢?从目前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来看,功利化的工具性教育已经使他们感到厌烦。工具性教育注重的是教育的结果,而人文价值观教育则更注重过程。大学语文课程要真正实现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功能,就应当通过快乐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手段,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陶养学生情感,升华其人生追求,最终完成人的教养。那么,大学语文如何才能实现这一使命?其传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对传统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是课程改革的起点,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思考是改革与实践的基础。
一、美育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关联
美育即审美教育,亦即快乐的情感教育。它能造就和谐的、自由的、富于创造性的个性和心灵,能使人按照美的规律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西方,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了划时代的美育理论,认为理想的人格就是既有统一的理性,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充满力量,又温柔;既有理性的成年性,又有想象的青年性,因此,他指出“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我们的自然(本性)的这种完整性”。[1]这种“较高的教养”就是美育,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格的完整性。西方的美育理论发展到20世纪,对美育的具体实践问题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特别是美学与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联姻而产生了一大批有鲜明实践导向性的理论成果,在诸如美育心理学、学校艺术教育、艺术课程、艺术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大大超越席勒的思辨性美育理论。
在我国,20世纪初近代学者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将西方美育理论引入中国,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教育学与伦理道德学相结合,其基本思路是“救国先救人,救人先救心,救心须去欲,去欲靠美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美育纳入了伦理教化的范畴,使美育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民族特征。但是,这种美育理论执着于社会改良,忽视了美育对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人文关怀和特殊价值。目前,我国教育界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即用一种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对待美育,并因为美育没有实用的功能而排斥美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只有把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才能使“德智体美”教育相得益彰,共同提高。我国当代美育研究却仍在重复前人的理论,很少有从事美育理论研究的学者走进课堂,这种现状导致了长期以来与美育具有本质关联的人文素质类课程在普通高等院校被忽视。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虽然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却一直处于边缘性的位置。在实用主义态度的影响之下,它也因为没有直接的实用功能而被排斥。
现代美育命题提出,美育的本意是感性教育,即在理性教育的同时,对人的感性方面,即感知、想象、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进行教育。其中,最本质的是情感教育,它可以统领感性教育的其他方面。所以,美育的本质及核心就是推行情感教育。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文学与文化的载体,充分显示出其情感性的特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曾说:“所有的好诗,都是从强烈的感情中自然而然地溢出的。”[2]基于此,美育与大学语文教学具有内在的关联。一方面,美育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提供了最佳的思路,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程是审美教育的基本领域,它使美育走入课堂,有助于美育的具体实践有效展开。
二、大学语文的美育化教学
美育化是将美育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动态过程,其实质是情感教育,教育的核心是推行情感教育。如果说美育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改革的起点,那么,美育化教学过程就是推进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最有效的途径。必须承认的是,在以往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与研究中,研究者们都不同程度地看到了大学语文所具有的塑人功能,而到底哪种途径更为有效?我们认为,衡量的关键就是看这一途径是否既符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又能有效链接师生的课堂模式。
教育现象学学者一直强调和关注“生活体验”,他们认为体验具有持久的重要性和意义,是意义的产生之处,是生动、充盈而丰满的,以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的教育理念也是鲜活的,比抽象理论更具诱惑力和说服力。大学语文课程以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为主要内容,其中囊括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展示了各种人生境遇,空洞的说教不能激活学生的文学思维,枯燥的填鸭式教学不能展示其情感的丰富性,它更需要一种生动、鲜活的教育理念作指导。美育化的教学过程正满足了这种需要。
费尔巴哈说:“每一个人,都向往和热爱在对象物中、在别的东西中的自己。”“他之爱别的东西,也只是在它是他的本质的表现的情况下”产生的。人们之所以喜爱文学作品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希望“通过别人的创作来得到满足”,并在作品中重新发现自己,在对象世界中得到肯定。文学比其他对象更能使人得到这种肯定。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文学作品中发现、肯定自己呢?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在创作和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善于调动和提高自己的审美经验。可见,大学语文的美育化教学须将作品置于人类审美经验的高度,使学生从中调动和提升自己的审美经验,这是激发他们的文学思维、认识自身的重要环节。读《诗经·蒹葭》,那朦胧含蓄的情感表达、执着美好的人生境遇浸入心灵;品《谏逐客书》,其中包含的胆识与智慧值得深思;唐有飘逸与沉郁的交响;宋有理性与感性的合奏;元有悲与喜的交加……文学作品将人引入审美的历程。审美是人情感本质的实现,它实现的是个性情感的创造性表现与升华。一个人的愉悦、痛苦、狂欢、焦急、憧憬、悲哀等内心体验,个体的压抑或满足、丰富或枯竭、敏锐或麻木对于他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个体的生存不仅仅在于一个人有道德、有智力、有健康的身体,也不仅仅在于有财富、有权利、有名誉,而且在于有丰富的情感需要和得到情感的满足。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化重视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之境,丰富其情感体验。
美育是靠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而不是一种单纯由施教者把持的对受教者的美的灌输。在我们看来,恰恰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在美育中有着绝对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美育最终是靠个体的心灵来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面向生活世界,强调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文学氛围中强化基本的生活经验,这种强化主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实现。美育化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心灵的感受性,唯其如此,才能使美育的理念与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相关联发挥作用,实现双赢。“心灵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论与想象的活泼性有关,就范围而论与想象的丰富性有关。分析能力占主导地位必定剥夺了想象的激发与威力,对象领域的进一步限制必定减少了他们的丰富性。爱抽象思维的人往往具有一颗冷漠的心,因为他们把印象分解了,而印象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打动人的心灵。专业的人往往具有一颗狭隘的心,因为他的想象力限制在他的单调的职业圈子里,而不能扩大到陌生的表现方式中”。[3]文学作品提供的是间接的生活、情感体验,要完成由对象性的体验到心灵体验的过程,必须以想象力为媒介,在师生的情感互动中强化心灵的感受能力。
正确的美育,应该能够促进智育与德育,成为智育与德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尽管智育、德育、美育三者各有专司、各有侧重,“然人心之知情意三者,非各自独立,而互相交错着。如人为一事时,知其当为者‘知’也,欲为之者‘意’也,而当其为之前(后)又有苦乐之‘情’伴之:此三者不可分离而论之也。故教育之时,亦不能加以区别。有一科而兼德育智育者,有一科而兼美育德育者,又有一科而兼此三者。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4]大学语文的美育化教学同样强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处理好感情、道德、理智的关系。大学语文课程是兼顾德育、智育、美育这三者的。美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在于它不仅可以净化人的情感,提高人的想象力,而且可以促进人的心理结构的“内化”,将道德、知识等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成为一种真实的人格力量。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大学语文的教学引导学生热爱美和憎恶丑,在情感上受到陶冶。鲁迅指出:“文艺之所以为文艺,并不贵在教训,若把小说变成修身教科书,还说什么文艺。”“文学和学术不同,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所谓增人感,就是指以情感人,美育化的思路是在情感的陶冶中、观赏的愉悦中接受思想教育,寓教于乐,以美启真、以美储善。
美育与大学语文课程的诸多遇合使得二者可以相互促进。以美育理念为指导,以快乐教育为手段,以情感陶养为指向,以人文素质为目标,推进大学语文的美育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让大学生在过程教育中体验人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实现人的全面教育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通才,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育的人文性和理想性都意味着应该为学生的各种潜能的发展提供机会,从而造就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人,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人文艺术教育的缺失,使得比较偏重于理工科教育的学校很难培养出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对我们已不是陌生的教训,因此,以大学语文课程为基础阵地,建构以美育理念为指导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是今后教学改革与探索的重点。
参考文献:
[1][3][德]席勒著.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3,48-56.
[2]转引自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册)[C].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89.
[4]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102.
该论文为校级重点教改课题“人文素质平台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