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大部分油田开采采用的是注水开采的方式,但是油田在经过长时间的注水开采后,会进入高含水期,这一时期内的剩余油分布复杂,使得开发难度变大,因此对于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的挖潜尤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的类型和挖潜技术,并阐述了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提升我国油田的开采质量。
[关键词]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
中图分类号:TU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5-0310-01
引言
本人就职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吉林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在已开发的油田中,有中高渗透砂岩油藏、裂缝性砂岩油藏、低渗透砂岩油藏、复杂断块油藏以及特殊类型油藏等,对于油田的开发,一般都采用注水开采方式,但是当油藏含水量达到80%左右的时候,采出量仅是油田储量的60%左右,因此,在高含水期油藏的剩余油还有很大的开采价值,而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也会促进我国石油开采行业更好的发展。
1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类型
一般情况下,高含水期剩余油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片状剩余油。片状剩余油主要是针对微观模型中的驱油试验来讲的,片状剩余油主要是剩余油滞留在模型的边角处形成的,其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连片剩余油和簇状剩余油,簇状剩余油是注水在空隙内绕流形成的,是水淹区内的小范围剩余油块;第二,分散型剩余油;分散型剩余油是占用孔隙较少的剩余油,它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柱状剩余油和孤岛状剩余油。柱状剩余油主要存在于孔隙联通的那些细长的喉道处;孤岛状剩余油的形成是在水驱油过程中,由于注水沿着亲水岩壁表面的水膜流进,在油没有被完全驱走前,注水就已经流到喉道,从而导致油被卡断,之后油便以较大油滴的形式存留在较大的孔隙中。
2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技术分析
目前,我国的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技术主要有周期性注水技术、降压开采技术、改变液流方向技术和单井吞吐技术等。第一,周期性注水技术。周期性注水技术是通过周期性的注水,让注入量和采出量发生变化,从而储层会产生不稳定的压力场,使得流体的分布不断进行变化,最后会促进毛管的吸渗作用,提高油田采油率;第二,降压开采技术。这种挖潜技术是通过停止注水降压,使其变成衰竭式开采,驱动类型由水驱动变成弹性驱动,使得地层中的流场发生变化,流体承环形流行采油井,使之前注水没有涉及到的死油区流出原油;第三,改变液流方向技术。该技術是通过改变注入水在油层中形成的固定水流方向,使得高含油饱和度区的原油被驱出,从而增强水驱油的效果。改变液流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改变供油方向和改变水流方向;第四,单井吞吐技术。此技术主要是利用亲水油层吸水排油的特点,通过将水注入的方式,把油替换出来。这个过程主要分为注水、油水交换和采油三个阶段,注水阶段主要是在各个孔道内强行注入水,使原油被压缩排挤;油水交换阶段主要是在地层中的压力重新平衡后,使油水进行交换;采油阶段主要是通过卸掉地层压力的方式,采出原油。
3 如何进行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
3.1 储层精细研究
研究人员首先要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工作做准备,可以通过使用地质统计学理论以及相关三维空间插值技术,获取区块中各个井的实际测井资料,然后根据测井资料研究井内的沉积微相,同时对砂体细节进行描述,确定砂体结构和分布范围,了解沉积微相的具体情况,确定剩余油所处的位置、数量和分布范围。对于沉积地层的岩石类型、地质结构以及空间组合问题的研究,研究人员应从沉积环境以及沉积微相入手。成因存在差异的砂体,其开发特点各不相同,在进行注水开发时,剩余油流动规律以及开发结果之间也存在差别。对于沉积微相的研究,研究人员要先控制和对比具有控制沉积微相能力的时间单元,建立与之对应的时间地层格架,以便深入研究单砂体储层。工作人员需设计供测井微相与沉积微相之间互相转换的图版,建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提取测井曲线所体现的沉积信息;第二种是利用沉积学绘制地图并根据所得地图进行地质分析。油田的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和岩芯资料都可以为工作人员对沉积微相的分析提供帮助,其中岩芯资料是沉积相分析中最为常用的分析资料,其本身具备真实性与客观性。因此,工作人员都需要具备灵活运用资料的能力,在进行挖潜工作之前,先结合资料研究采油区域的沉积微相。
3.2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的具体措施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工作的主要步骤为:第一,重新修建二、三类层井网。工作人员要对油层较厚的区域实施全封再射作业,进行精细注水;第二,重新组织一类层井网。工作人员要拉大井与井之间的距离,进行油井提液,优化主要层井网,调整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距离。减弱主要层井网吸水能力,同时通过大修以及分注等手段,提高水驱动用储量;第三,进行精细注水,实现注水结构转移,改变水驱方向。另外,工作人员还要通过分层注水的方式进行注水,避免发生层间干扰,提高水驱的实际效果;第四,进行精细的挖潜工作。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布零散,使采油的难度增加,工作人员应该以单井组作为开采目标,要采用相应的开采技术进行开采工作。对原有单井组进行大修、侧钻、压裂改造储层等方式,形成新的二、三类层井组,便于开发。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施工现场如图1所示。
结束语
油田在开发后期,仍然会留有大量未开发的剩余油,这些剩余油残存在油藏之间,残存的剩余油数量较多,如果不对其进行开采,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对于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的挖潜对我国的石油开采行业尤为重要,可以提高油井的采收率,减少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张思远.基于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探索[J].化工管理,2016,(06):45.
[2] 谢莉丽.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开发探析[J].化工管理,2016,(31):146.
[3] 付黎明.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技术及分布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09):90.
[4] 孙继红.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挖潜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16):199.
[5] 张学云.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1):149-151.
[关键词]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
中图分类号:TU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5-0310-01
引言
本人就职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吉林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在已开发的油田中,有中高渗透砂岩油藏、裂缝性砂岩油藏、低渗透砂岩油藏、复杂断块油藏以及特殊类型油藏等,对于油田的开发,一般都采用注水开采方式,但是当油藏含水量达到80%左右的时候,采出量仅是油田储量的60%左右,因此,在高含水期油藏的剩余油还有很大的开采价值,而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也会促进我国石油开采行业更好的发展。
1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类型
一般情况下,高含水期剩余油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片状剩余油。片状剩余油主要是针对微观模型中的驱油试验来讲的,片状剩余油主要是剩余油滞留在模型的边角处形成的,其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连片剩余油和簇状剩余油,簇状剩余油是注水在空隙内绕流形成的,是水淹区内的小范围剩余油块;第二,分散型剩余油;分散型剩余油是占用孔隙较少的剩余油,它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柱状剩余油和孤岛状剩余油。柱状剩余油主要存在于孔隙联通的那些细长的喉道处;孤岛状剩余油的形成是在水驱油过程中,由于注水沿着亲水岩壁表面的水膜流进,在油没有被完全驱走前,注水就已经流到喉道,从而导致油被卡断,之后油便以较大油滴的形式存留在较大的孔隙中。
2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技术分析
目前,我国的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技术主要有周期性注水技术、降压开采技术、改变液流方向技术和单井吞吐技术等。第一,周期性注水技术。周期性注水技术是通过周期性的注水,让注入量和采出量发生变化,从而储层会产生不稳定的压力场,使得流体的分布不断进行变化,最后会促进毛管的吸渗作用,提高油田采油率;第二,降压开采技术。这种挖潜技术是通过停止注水降压,使其变成衰竭式开采,驱动类型由水驱动变成弹性驱动,使得地层中的流场发生变化,流体承环形流行采油井,使之前注水没有涉及到的死油区流出原油;第三,改变液流方向技术。该技術是通过改变注入水在油层中形成的固定水流方向,使得高含油饱和度区的原油被驱出,从而增强水驱油的效果。改变液流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改变供油方向和改变水流方向;第四,单井吞吐技术。此技术主要是利用亲水油层吸水排油的特点,通过将水注入的方式,把油替换出来。这个过程主要分为注水、油水交换和采油三个阶段,注水阶段主要是在各个孔道内强行注入水,使原油被压缩排挤;油水交换阶段主要是在地层中的压力重新平衡后,使油水进行交换;采油阶段主要是通过卸掉地层压力的方式,采出原油。
3 如何进行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
3.1 储层精细研究
研究人员首先要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工作做准备,可以通过使用地质统计学理论以及相关三维空间插值技术,获取区块中各个井的实际测井资料,然后根据测井资料研究井内的沉积微相,同时对砂体细节进行描述,确定砂体结构和分布范围,了解沉积微相的具体情况,确定剩余油所处的位置、数量和分布范围。对于沉积地层的岩石类型、地质结构以及空间组合问题的研究,研究人员应从沉积环境以及沉积微相入手。成因存在差异的砂体,其开发特点各不相同,在进行注水开发时,剩余油流动规律以及开发结果之间也存在差别。对于沉积微相的研究,研究人员要先控制和对比具有控制沉积微相能力的时间单元,建立与之对应的时间地层格架,以便深入研究单砂体储层。工作人员需设计供测井微相与沉积微相之间互相转换的图版,建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提取测井曲线所体现的沉积信息;第二种是利用沉积学绘制地图并根据所得地图进行地质分析。油田的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和岩芯资料都可以为工作人员对沉积微相的分析提供帮助,其中岩芯资料是沉积相分析中最为常用的分析资料,其本身具备真实性与客观性。因此,工作人员都需要具备灵活运用资料的能力,在进行挖潜工作之前,先结合资料研究采油区域的沉积微相。
3.2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的具体措施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工作的主要步骤为:第一,重新修建二、三类层井网。工作人员要对油层较厚的区域实施全封再射作业,进行精细注水;第二,重新组织一类层井网。工作人员要拉大井与井之间的距离,进行油井提液,优化主要层井网,调整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距离。减弱主要层井网吸水能力,同时通过大修以及分注等手段,提高水驱动用储量;第三,进行精细注水,实现注水结构转移,改变水驱方向。另外,工作人员还要通过分层注水的方式进行注水,避免发生层间干扰,提高水驱的实际效果;第四,进行精细的挖潜工作。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布零散,使采油的难度增加,工作人员应该以单井组作为开采目标,要采用相应的开采技术进行开采工作。对原有单井组进行大修、侧钻、压裂改造储层等方式,形成新的二、三类层井组,便于开发。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施工现场如图1所示。
结束语
油田在开发后期,仍然会留有大量未开发的剩余油,这些剩余油残存在油藏之间,残存的剩余油数量较多,如果不对其进行开采,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对于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的挖潜对我国的石油开采行业尤为重要,可以提高油井的采收率,减少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张思远.基于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探索[J].化工管理,2016,(06):45.
[2] 谢莉丽.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开发探析[J].化工管理,2016,(31):146.
[3] 付黎明.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技术及分布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09):90.
[4] 孙继红.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挖潜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16):199.
[5] 张学云.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1):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