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逐词逐句的串讲,至今仍然是文言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现象。似乎大家对文言文采用串讲式的教学方法,具有高度的认同感。新课程改革以后,探索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也大大小于现代文。文言文占课文比例比较小,的确是一个因素;但思想深处的认同,才是根本的原因。我们并不简单地否定串讲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价值,但认为一概采用串讲式教学,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应该尽量避免。如何有效地搞好初中文言文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新课标的相关理念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其基本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不能充分注意,甚至出现学生只记教师课堂讲的内容,从不看注释,更不查检工具书的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又可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
二、在诵读中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句大家熟知的老话。但真正重视,真正“会读”,能够在读中见“义”,并不容易。有些老师虽然比较重视读,但常常是为读而读,没有具体明确的目的,没有能使读有效地为理解服务,没有能在读中感受和表现文言文独有的语言魅力。文言文的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句读正确。这和词的理解,句的理解都有紧密的联系。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能读出文言文的情味,在读中发现问题。这就是比较高的要求了。要读出情味,就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揣摩语言的运用;要在读中发现问题,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要在读中有自己的发现。因此文言文的诵读,不仅是用口,更强调要用心。用心,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感情;用心,才能发现问题。这些问题,或者是理解的困难,或者是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疑问,或者是对现成结论的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自由诵读的机会,更要指导学生的读。这样才能利于学生吟咏玩味,体验情味,发现问题。就目前实际,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普遍地比读白话文要差得多。这与教师重视串讲,轻视诵读,对诵读缺少有效指导和示范不无关系。
三、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
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也是文言文教学很有效的一种方法。钱梦龙先生教学《愚公移山》是一个经典的文言文教学的案例,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以问题串联起来的。第一个阶段是学生自读质疑,问题主要集中在对词义、句义的理解,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这些问题既有一些比较零碎但比较有趣,主要着眼于句义、文义理解的问题: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老愚公多大年纪?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爸爸同意吗?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移山困难吗?劳动辛苦吗?也有一些思维强度较大、探究性很强的问题:愚公的妻子和河曲智叟都劝阻愚公移山,但说的话不一样,哪些话愚公的妻子能讲而智叟不能讲,哪些话智叟能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能讲?即使两个人都能讲的话,在内容上和语气上又有什么不同?愚公到底愚不愚?智叟到底智不智?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全文关键词句的理解几乎都得到了落实。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水平、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长期如此,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形式。
四、在语文活动中加深对文义的理解
随着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也日益丰富。文言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新的教学形式,开展各种有效的活动,也可以使文言文的教学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一位老师教学《三峡》这篇课文,在借助注释初通文义以后,让学生看了一段有关三峡的录象,比较课文和录象所表现出的三峡的不同特点。这样既可以借用录象的形象资料帮助理解文本,又可以在比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是阅读概括的语言训练,可谓一石三鸟。教学《黔之驴》我让学生“根据课文以老虎或驴子的口吻对它们的下一代讲一段话”,用意也是如此。“根据课文”是要求学生的讲话既要贴近原文,又要有自己的适当想像,以“我”的口吻讲,就是要融进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对“下一代”讲,就是要有明确中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真算不上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它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并不能忽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应该努力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形式,因此我们认为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应该努力避免串讲式。
一、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其基本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不能充分注意,甚至出现学生只记教师课堂讲的内容,从不看注释,更不查检工具书的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又可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
二、在诵读中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句大家熟知的老话。但真正重视,真正“会读”,能够在读中见“义”,并不容易。有些老师虽然比较重视读,但常常是为读而读,没有具体明确的目的,没有能使读有效地为理解服务,没有能在读中感受和表现文言文独有的语言魅力。文言文的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句读正确。这和词的理解,句的理解都有紧密的联系。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能读出文言文的情味,在读中发现问题。这就是比较高的要求了。要读出情味,就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揣摩语言的运用;要在读中发现问题,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要在读中有自己的发现。因此文言文的诵读,不仅是用口,更强调要用心。用心,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感情;用心,才能发现问题。这些问题,或者是理解的困难,或者是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疑问,或者是对现成结论的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自由诵读的机会,更要指导学生的读。这样才能利于学生吟咏玩味,体验情味,发现问题。就目前实际,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普遍地比读白话文要差得多。这与教师重视串讲,轻视诵读,对诵读缺少有效指导和示范不无关系。
三、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
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也是文言文教学很有效的一种方法。钱梦龙先生教学《愚公移山》是一个经典的文言文教学的案例,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以问题串联起来的。第一个阶段是学生自读质疑,问题主要集中在对词义、句义的理解,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这些问题既有一些比较零碎但比较有趣,主要着眼于句义、文义理解的问题: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老愚公多大年纪?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爸爸同意吗?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移山困难吗?劳动辛苦吗?也有一些思维强度较大、探究性很强的问题:愚公的妻子和河曲智叟都劝阻愚公移山,但说的话不一样,哪些话愚公的妻子能讲而智叟不能讲,哪些话智叟能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能讲?即使两个人都能讲的话,在内容上和语气上又有什么不同?愚公到底愚不愚?智叟到底智不智?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全文关键词句的理解几乎都得到了落实。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水平、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长期如此,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形式。
四、在语文活动中加深对文义的理解
随着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也日益丰富。文言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新的教学形式,开展各种有效的活动,也可以使文言文的教学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一位老师教学《三峡》这篇课文,在借助注释初通文义以后,让学生看了一段有关三峡的录象,比较课文和录象所表现出的三峡的不同特点。这样既可以借用录象的形象资料帮助理解文本,又可以在比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是阅读概括的语言训练,可谓一石三鸟。教学《黔之驴》我让学生“根据课文以老虎或驴子的口吻对它们的下一代讲一段话”,用意也是如此。“根据课文”是要求学生的讲话既要贴近原文,又要有自己的适当想像,以“我”的口吻讲,就是要融进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对“下一代”讲,就是要有明确中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真算不上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它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并不能忽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应该努力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形式,因此我们认为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应该努力避免串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