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剧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只是开场前的鼓乐齐鸣,也许只是咿咿呀呀的唱腔,也许只是华丽美艳的服饰……但对于京剧本身来说,这是百多年来,几代京剧人智慧的结晶,它唱响的不只是一个剧种,而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善、恶、美、丑……
京剧,常被人们形容为“国粹”,几百年来兴盛不衰。京剧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它的一唱一念、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无不富有意韵、耐人寻味。殊不知,这让人百转千回的表演,却蕴涵了京剧演员几年、十几年的“功夫”。
京剧的“四功五法”
京剧在其形成之初,便已然有了基本的可供遵循之法。虽然时间不断推移,京剧不断发展、理论不断完善,然而京剧的基本法式却未曾动摇过,依然为京剧表演的核心内容。这百多年来,未变之法正是京剧表演的基本法——“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与身、眼、手、法、步。
“唱”即唱功,讲求的是字正腔圆、吐字清楚,把节奏、旋律、感情、语气很自然地融为一体。“念”也称“道白”,在梨园行里有“千斤话白四两唱”之说,可见念功在京剧舞台上的重要性。
“做”,指的是身段表演,无论是开门关门或是上下楼梯,在京剧中一举一动都要有章有法。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程砚秋与梅兰芳对台唱戏。程先生的水袖翻舞,如行云流水;梅先生的卧鱼儿完美得亦是举座叫好。角儿们身价的高低,做功占了很大比例。
“打”叫把子功,俗称打把子。在梨园行里,有很多角儿是武林高手,像程长庚、程砚秋、李万春……就都是。不过,京剧中的打讲求的是绵软,不能伤人。把子功的最高境界是要求演员打出戏来、打出语言,而不是单纯的卖弄武功。
在京剧中,除了唱、念、做、打四功以外,还有五法——手、眼、身、法、步。即,手法、眼法、身法、法(程式)法、步法。
手法,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手势,又分为:指、掌、拳。旦角使的是兰花式。在京剧表演中,演员的手要始终保持弧形运动,力道要刚柔适中。
眼睛是京剧演员表达喜、怒、忧、思、悲、恐、惊的重要工具。练眼神首先要练集中,不能游离。以前人用的法子是在一张白纸上面画一个黑点,然后在其旁边再画一些灰色的小点,后生们就一直盯着黑点看,直到黑点旁边的灰点完全消失了,这才算是练到家了。
身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身段。由于京剧舞台表演受时空限制,为了让观众清楚地看到演员表达的东西,演员们会充分运用身体动作作为媒介,夸大表演。在京剧舞台上有一个“四欲法则”,即“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放先收”,就是对这种表演方式的总结归纳。
步法就是京剧舞台上所用的各种台步,如圆场、醉步。步法在京剧中很是讲究,什么行当穿什么服装、走什么步法都是不同的。花脸走虎形步,老旦走牛形步,武丑走鸡形步、方巾丑走象形步,彩旦走鸭形步……
法,则是法(程式)法的简称,它是手法、眼法、身法等在表演中的“应用之法”,也就是剧中的各种“程式”。京剧的表演是以“程式”为基础的。唱腔的板式、各种舞蹈化的动作,就连演员在台上和伴奏乐队互相联系的手势,这些全有固定程式。“程式”在京剧表演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法的基础上,演员可以尽情地发挥出表演才能。
看脸辨忠奸
京剧舞台上有几千出戏,数不清的花脸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脸谱。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
最初的时候,脸谱只是为了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和面部纹理,以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到后来,脸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虽说脸谱是京剧最显著的标志,但在京剧系统角色中,也只有净(花脸)角和丑(小丑)角这些性格鲜明的角色可以勾画脸谱。一方面,观众可以通过脸谱,一眼就看出戏中人物的性格、脾气,甚至是结局;另一方面,京剧脸谱也可以帮助演员更准确地塑造人物。关羽忠勇“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副奸白脸。
除此之外,京剧脸谱在发展过程中,还借鉴了其他的因素,如遗传学。张飞的儿子张苞、孟良之子孟强、焦赞之子焦玉等,袭用其父脸谱;有的则是根据剧中人物的姓名来附着色调,浪里白条张顺因“白”字勾白脸,黑旋风李逵是因为“黑”字而画成黑脸。
此外,演义小说和说唱艺术对历史人物的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的依据来源。比如,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吸取过来,在京剧舞台上的表现尤为明显、突出。
由衣辨身份
梨园行的人把服装叫做行头。如果说京剧是一门夸张的写意艺术,那么,京剧服装就是夸张的写意服装。历经200多年的发展,京剧行头的内容不断发展壮大。
京剧的戏服大致上分为五大类,即蟒、靠、帔、褶、衣。京剧里帝王将相后妃穿的大都是蟒袍。“靠”就是人们观念中的“铠甲”。武将扎上“靠”,给人一种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英雄气概。
绣有团龙团凤图案的黄帔是皇帝、后妃、公主穿的;宰相、重臣、绅士、夫人等穿的帔,绣着鹤、鹿、牡丹及其他花卉等图案;状元登科和新婚拜礼穿的是大红绣花帔;一般文人学士只穿素帔。
“褶”在戏服中属于便服。不论哪个行当的人物都可以穿这种服装。旦角的褶子为对襟,略短。褶子如绣有飞鸟、蝴蝶、花卉等图案的称为花褶子;什么也没有刺绣的,那就叫做素褶子。
下层人物也各有专门的衣服,兵卒、刽子手、龙套均有特定的戏服;渔家、堂倌、书童穿的是对襟的粗布衣裤;僧人、道人穿的是八卦衣、道姑衣、法衣等。
在一开始的时候,京剧行头都是为某一角色量身定做的。随着京剧的不断发展,行头越来越多,就逐渐形成了某种模式,像穿黄“蟒”的一定是皇帝;而大臣穿的就是红或紫“蟒”;穿官衣的是地方官;小姐穿的是衣裙;穿坎肩和裙子的,那就是丫环。武生穿的褶子多绣有飞禽;小生穿的褶子绣的就是花卉;贫困书生穿的褶子上则补着不规则的杂色绸子,也叫富贵衣……所以,京剧人物一出场,观众就能对他的年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和人品等有个简单的概念。
京剧,常被人们形容为“国粹”,几百年来兴盛不衰。京剧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它的一唱一念、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无不富有意韵、耐人寻味。殊不知,这让人百转千回的表演,却蕴涵了京剧演员几年、十几年的“功夫”。
京剧的“四功五法”
京剧在其形成之初,便已然有了基本的可供遵循之法。虽然时间不断推移,京剧不断发展、理论不断完善,然而京剧的基本法式却未曾动摇过,依然为京剧表演的核心内容。这百多年来,未变之法正是京剧表演的基本法——“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与身、眼、手、法、步。
“唱”即唱功,讲求的是字正腔圆、吐字清楚,把节奏、旋律、感情、语气很自然地融为一体。“念”也称“道白”,在梨园行里有“千斤话白四两唱”之说,可见念功在京剧舞台上的重要性。
“做”,指的是身段表演,无论是开门关门或是上下楼梯,在京剧中一举一动都要有章有法。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程砚秋与梅兰芳对台唱戏。程先生的水袖翻舞,如行云流水;梅先生的卧鱼儿完美得亦是举座叫好。角儿们身价的高低,做功占了很大比例。
“打”叫把子功,俗称打把子。在梨园行里,有很多角儿是武林高手,像程长庚、程砚秋、李万春……就都是。不过,京剧中的打讲求的是绵软,不能伤人。把子功的最高境界是要求演员打出戏来、打出语言,而不是单纯的卖弄武功。
在京剧中,除了唱、念、做、打四功以外,还有五法——手、眼、身、法、步。即,手法、眼法、身法、法(程式)法、步法。
手法,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手势,又分为:指、掌、拳。旦角使的是兰花式。在京剧表演中,演员的手要始终保持弧形运动,力道要刚柔适中。
眼睛是京剧演员表达喜、怒、忧、思、悲、恐、惊的重要工具。练眼神首先要练集中,不能游离。以前人用的法子是在一张白纸上面画一个黑点,然后在其旁边再画一些灰色的小点,后生们就一直盯着黑点看,直到黑点旁边的灰点完全消失了,这才算是练到家了。
身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身段。由于京剧舞台表演受时空限制,为了让观众清楚地看到演员表达的东西,演员们会充分运用身体动作作为媒介,夸大表演。在京剧舞台上有一个“四欲法则”,即“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放先收”,就是对这种表演方式的总结归纳。
步法就是京剧舞台上所用的各种台步,如圆场、醉步。步法在京剧中很是讲究,什么行当穿什么服装、走什么步法都是不同的。花脸走虎形步,老旦走牛形步,武丑走鸡形步、方巾丑走象形步,彩旦走鸭形步……
法,则是法(程式)法的简称,它是手法、眼法、身法等在表演中的“应用之法”,也就是剧中的各种“程式”。京剧的表演是以“程式”为基础的。唱腔的板式、各种舞蹈化的动作,就连演员在台上和伴奏乐队互相联系的手势,这些全有固定程式。“程式”在京剧表演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法的基础上,演员可以尽情地发挥出表演才能。
看脸辨忠奸
京剧舞台上有几千出戏,数不清的花脸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脸谱。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
最初的时候,脸谱只是为了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和面部纹理,以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到后来,脸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虽说脸谱是京剧最显著的标志,但在京剧系统角色中,也只有净(花脸)角和丑(小丑)角这些性格鲜明的角色可以勾画脸谱。一方面,观众可以通过脸谱,一眼就看出戏中人物的性格、脾气,甚至是结局;另一方面,京剧脸谱也可以帮助演员更准确地塑造人物。关羽忠勇“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副奸白脸。
除此之外,京剧脸谱在发展过程中,还借鉴了其他的因素,如遗传学。张飞的儿子张苞、孟良之子孟强、焦赞之子焦玉等,袭用其父脸谱;有的则是根据剧中人物的姓名来附着色调,浪里白条张顺因“白”字勾白脸,黑旋风李逵是因为“黑”字而画成黑脸。
此外,演义小说和说唱艺术对历史人物的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的依据来源。比如,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吸取过来,在京剧舞台上的表现尤为明显、突出。
由衣辨身份
梨园行的人把服装叫做行头。如果说京剧是一门夸张的写意艺术,那么,京剧服装就是夸张的写意服装。历经200多年的发展,京剧行头的内容不断发展壮大。
京剧的戏服大致上分为五大类,即蟒、靠、帔、褶、衣。京剧里帝王将相后妃穿的大都是蟒袍。“靠”就是人们观念中的“铠甲”。武将扎上“靠”,给人一种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英雄气概。
绣有团龙团凤图案的黄帔是皇帝、后妃、公主穿的;宰相、重臣、绅士、夫人等穿的帔,绣着鹤、鹿、牡丹及其他花卉等图案;状元登科和新婚拜礼穿的是大红绣花帔;一般文人学士只穿素帔。
“褶”在戏服中属于便服。不论哪个行当的人物都可以穿这种服装。旦角的褶子为对襟,略短。褶子如绣有飞鸟、蝴蝶、花卉等图案的称为花褶子;什么也没有刺绣的,那就叫做素褶子。
下层人物也各有专门的衣服,兵卒、刽子手、龙套均有特定的戏服;渔家、堂倌、书童穿的是对襟的粗布衣裤;僧人、道人穿的是八卦衣、道姑衣、法衣等。
在一开始的时候,京剧行头都是为某一角色量身定做的。随着京剧的不断发展,行头越来越多,就逐渐形成了某种模式,像穿黄“蟒”的一定是皇帝;而大臣穿的就是红或紫“蟒”;穿官衣的是地方官;小姐穿的是衣裙;穿坎肩和裙子的,那就是丫环。武生穿的褶子多绣有飞禽;小生穿的褶子绣的就是花卉;贫困书生穿的褶子上则补着不规则的杂色绸子,也叫富贵衣……所以,京剧人物一出场,观众就能对他的年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和人品等有个简单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