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受到,作文教学是我们农村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下面简单谈谈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神秘感
  
  小至学校和家庭,大至社会和世界,发生的许多事情大都会叩击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一个时而变幻色彩、时而涌起波澜的天真烂漫的生活领域,其中有很多可以拿来当作文的材料。然而,农村的孩子们总是不开窍,常常提起笔来觉得没什么可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不是真的个个不开窍,而是学生对作文有神秘感,以为作文是件非同一般的事情。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这个思想障碍,让学生懂得,作文不是要堆砌华丽的辞藻,也不是要搜求或编造重大的或离奇的事件,作文不过是用笔来说话,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真实的思想感情。
  我有次出了个作文题“××观后感”。此前,我下载了《太行山上》这部电影,用电脑放给学生们看。农村学生因为学校条件的原因,很难接触到电教器材教学,课堂上看到用电脑放电影,大家都感到很新鲜,兴致勃勃地观看影片。学生们认真地观看了电影,稍作启发,写出观后感,也就不难,更不觉得作文神秘了,还让他们懂得了如何收集习作题材。如果只是出个题目的话,学生很难有积极性去观看影片,也不会那么认真投入,更写不好这次作文了。
  五年级下册有一篇作文题为“给××的一封信”,要求写给“手拉手”活动的远方小学生。但因为是农村小学,这种活动学生没有经历过,就是老师也很少接触,学生作文时就有很大困难了。我就不按书上的要求,把内容要求换了,不规定收信人,比如班上同学、学校的老师、自己的家人……这样学生们就有对象可以倾诉,有话可以说了。这说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做好了“通阻”的工作,学生生活中的各种见闻感受就能够源源不断地流到他们的作文里来。
  
  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
  
  在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中,破除作文神秘感,疏通学生写作思路的工作固然重要,但还不是工作的全部。教师还需要做帮助学生“开源”的工作。这就是说,要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例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参加家庭劳动等,这就为写记事文章积蓄了材料;到在外务工的父母的地方探望、玩玩,仔细观察,及时记录见闻(写日记),这就为写游记积累了材料;和朋友交流、玩耍、访问老教师等,这就为写人的文章积累了材料。不应当把作文教学局限在课堂上,应当走出课堂,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这不仅有利于为作文“开源”,而且对于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捕捉机会,适当引导学生即兴作文,也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文教学的好方法。有一次,正在上课,突然间天阴沉下来,乌云翻滚,风也趁势刮起来,随后豆子大的雨千军万马般砸下来。学生们都看热闹似地往窗外观看。我想此时学生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静下心来学习的了,这不正是一个难得的即兴作文的好机会吗?于是,就让早已无心上课的学生们看外面的风云变化、体验天气的变幻莫测,同时我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天色、风雨特点、大地情景等,记住自己要写的特点和想法,然后围绕这些作文。学生都写得真实具体、形象生动。
  为学生“开源”的工作,除了必要的少量的课堂观察外,主要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作文课的时间应尽可能多地用于练笔。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关键是引导他们留心周围的事物、丰富他们的生活。
  
  三、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农村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五年级下册习作四是写感动的人或事,我就特意举行了一次“我的感动”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最感动自己的人和事用几句话描述出来。课前我作了针对性的引导启发,学生们知道了感动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平凡的人和事也会给我们带来感动,同学们都踊跃发言,说的内容很广。后来学生们的这次习作,写得很好,写出了很多令他们感动的人和事。
  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写的:“以前妈妈在家时,衣服破了妈妈补、被子掉了妈妈盖、饭冷了妈妈会热,寂寞了有妈妈陪……但我自己不觉得有什么,还嫌妈妈烦,总是挑三拣四。可是现在,妈妈也和爸爸一起出去打工了,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做,想到了妈妈以前那么辛苦,那样照顾我,我却那么不耐烦地对待她,我好难受,我以有这样的妈妈而感动、自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味道。”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农村作文教学的天地无限广阔,农村作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作为教师,我应该多思考,多探索,多尝试农村作文教学的新路子,让乡下的孩子有话好好说、有话可以说。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 “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探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
课堂上,优秀的教师关心的不仅是教材的内容,更是学生的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自身的特点,下面就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案例背景】1.我校数学县级课题——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预习的习惯。学生通过预习,对书上的例题有所了解,初步感受了正比例。
翻译是博物馆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好的翻译尤为重要,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其相关问题向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然而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目
一次学校对外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执教《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目前此课的教学设计大多采用“选棒拼图,归纳总结”的方法,即:教师提供若干长度不等的一组小棒、
《云和花》是我国台湾《国语1上》中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章十分简短,共两句话:“一朵云,两朵云,天上共有多少云?一朵花,两朵花,天上共有多少花?”但是,在其备课教师手册中.相应的
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现在已经十年有余。十余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一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异彩纷呈:“以疑导学”模式,“自读—积累”模式,“熟读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