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中兽医辨证分析出发,根据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对该病进行综合辨证论治,并对发病猪群进行防治,体现出中兽医药在防治猪无名高热中的积极作用,以期为猪无名高热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无名高热;中兽医;辨证;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4-0249-01
2007年6月以来,西吉县发生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病疫情,该病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10%~30%,给猪场及养猪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许多兽医采用抗生素、疫苗处理,死亡率未见控制。笔者根据病猪的临床特征,查阅有关资料,运用中草药进行辨证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流行病学
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特别是5~8月发病最为集中,大多发生于个体饲养、养殖环境差、开放型的猪场,以及中小规模化猪场。发病猪有母猪、育肥猪、断奶仔猪,但以20~40kg的育肥猪为多,死亡率最高。
2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一般1~3d,发病后开始厌食,体温升高,1d后,绝食,体温迅速升高到41~42℃,呈稽留热,呼吸困难、喘气;随后,身体皮肤发红,后期呈紫红色,鼻盘、眼圈、腹下、后臀、四肢等身体末端发绀。部分病猪7~10d开始流鼻涕,眼分泌物增多,眼结膜发红,便秘,呕吐,母猪在怀孕后110d左右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
3 病理变化
病猪呈现典型的肺炎现象,尸体解剖为间质性肺炎,肺部有出血点,肺肿胀、变硬、间质增宽,呈不能萎缩的橡皮状肺;气管内充满泡沫或黏液;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明显,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部分病猪胃部出血,溃疡;脾肿大、梗死;喉头出血,膀胱有大量出血点;腹膜炎,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有纤维性渗出物。部分病死猪肝脏肿胀,有出血点;肾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
4 中兽医辨证
该病属于湿热蕴积,热毒逐步侵入卫气营血所致。热邪为患,炎上、灼肤、灼津、迫血外出;湿浊内郁,壅阻气机,水湿停滞,升降失常。就具体症状而言:火热炎上,则眼结膜发红,眼睛分泌物增多;邪热侵犯气分,则高热,大渴,肌肤灼热;热毒侵犯心包,扰及心神,则嗜睡,精神沉郁。随着病情深入热毒内蕴,侵袭血分,则出现皮肤发红发紫,毛孔出血,皮肤多处出现紫斑等血热妄行的症状。
暑热季节,湿热并重,湿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首先伤及肺脏,导致肺气升降失常,故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呼吸道症状。加之猪汗腺不发达,内热宣泄困难,湿热内壅为热毒;热毒炽盛灼伤肺络,故而肺脏及肺门淋巴结出血。日久肺组织被热毒所伤,肉腐为脓而成肺痈,也即临床所见的脓性肺炎症状。肺为水之上源,脾脏具有运化水湿的功效,当湿热侵袭机体,运化水湿功能减弱,滞留于肺脏,即出现肺水肿的症状,或者肺内出现胶冻样物质;湿热困脾,脾胃升清降浊作用失常,故出现呕吐、腹泻或便秘。湿热蕴结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致脾脏肿大,内出血而颜色变黑。
湿热侵犯母猪时,影响机体气血,导致气血不调,出现发情不正常,发情期延长,或者假孕现象。当热毒侵袭孕猪时,伤及胎元及胎儿,从而出现弱胎,甚至死胎、木乃伊胎。
5 治则与方药
(1)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清肺,燥湿健脾。
(2)方药:金银花、大青叶、石膏、生地、丹参、苇茎、黄芩、知母、麦冬、黄连、苍术、白术、黄芪、陈皮、焦三仙、甘草。
(3)方解:金银花、大青叶、石膏、生地、丹参清热解毒凉血为主药;辅以苇茎、黄芩、知母、麦冬清肺热,消肺痈,养肺阴,黄连、苍术、白术燥湿健脾止泻;佐以黄芪、陈皮补气理气;焦三仙和胃健胃,甘草补中,并能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清肺、燥湿健脾之功效。
在临床治疗中,根据发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可适当调整组方剂量、味数,同时对全群猪补充电解质,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消毒,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方适当加减配伍,还可以用于无名高热征预防。
6 典型病例
西吉县苏堡乡孟湾村王志强饲养的20头猪,有3头于2007年8月24日发病,病猪体温40℃,呼吸困难,用西药医治无效,有2头死亡。笔者对其采取隔离、消毒,用自拟的中草药进行治疗,5剂后,病猪痊愈。其他的2头猪又发病,采取同样方法,治愈。其他猪用此方剂进行预防,再无发病。
7 体会
近年来,养猪产业发展速度很快,所用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农药残留严重;同时滥用抗生素,滥打疫苗,导致猪群抗病力、免疫力急剧下降。中兽医把畜体作为整体进行辨证治疗,杀灭病原微生物,提高畜体的抵抗力,达到治愈的目的。另外,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养人员素质,也可减轻因该病造成的损失,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猪无名高热;中兽医;辨证;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4-0249-01
2007年6月以来,西吉县发生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病疫情,该病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10%~30%,给猪场及养猪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许多兽医采用抗生素、疫苗处理,死亡率未见控制。笔者根据病猪的临床特征,查阅有关资料,运用中草药进行辨证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流行病学
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特别是5~8月发病最为集中,大多发生于个体饲养、养殖环境差、开放型的猪场,以及中小规模化猪场。发病猪有母猪、育肥猪、断奶仔猪,但以20~40kg的育肥猪为多,死亡率最高。
2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一般1~3d,发病后开始厌食,体温升高,1d后,绝食,体温迅速升高到41~42℃,呈稽留热,呼吸困难、喘气;随后,身体皮肤发红,后期呈紫红色,鼻盘、眼圈、腹下、后臀、四肢等身体末端发绀。部分病猪7~10d开始流鼻涕,眼分泌物增多,眼结膜发红,便秘,呕吐,母猪在怀孕后110d左右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
3 病理变化
病猪呈现典型的肺炎现象,尸体解剖为间质性肺炎,肺部有出血点,肺肿胀、变硬、间质增宽,呈不能萎缩的橡皮状肺;气管内充满泡沫或黏液;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明显,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部分病猪胃部出血,溃疡;脾肿大、梗死;喉头出血,膀胱有大量出血点;腹膜炎,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有纤维性渗出物。部分病死猪肝脏肿胀,有出血点;肾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
4 中兽医辨证
该病属于湿热蕴积,热毒逐步侵入卫气营血所致。热邪为患,炎上、灼肤、灼津、迫血外出;湿浊内郁,壅阻气机,水湿停滞,升降失常。就具体症状而言:火热炎上,则眼结膜发红,眼睛分泌物增多;邪热侵犯气分,则高热,大渴,肌肤灼热;热毒侵犯心包,扰及心神,则嗜睡,精神沉郁。随着病情深入热毒内蕴,侵袭血分,则出现皮肤发红发紫,毛孔出血,皮肤多处出现紫斑等血热妄行的症状。
暑热季节,湿热并重,湿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首先伤及肺脏,导致肺气升降失常,故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呼吸道症状。加之猪汗腺不发达,内热宣泄困难,湿热内壅为热毒;热毒炽盛灼伤肺络,故而肺脏及肺门淋巴结出血。日久肺组织被热毒所伤,肉腐为脓而成肺痈,也即临床所见的脓性肺炎症状。肺为水之上源,脾脏具有运化水湿的功效,当湿热侵袭机体,运化水湿功能减弱,滞留于肺脏,即出现肺水肿的症状,或者肺内出现胶冻样物质;湿热困脾,脾胃升清降浊作用失常,故出现呕吐、腹泻或便秘。湿热蕴结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致脾脏肿大,内出血而颜色变黑。
湿热侵犯母猪时,影响机体气血,导致气血不调,出现发情不正常,发情期延长,或者假孕现象。当热毒侵袭孕猪时,伤及胎元及胎儿,从而出现弱胎,甚至死胎、木乃伊胎。
5 治则与方药
(1)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清肺,燥湿健脾。
(2)方药:金银花、大青叶、石膏、生地、丹参、苇茎、黄芩、知母、麦冬、黄连、苍术、白术、黄芪、陈皮、焦三仙、甘草。
(3)方解:金银花、大青叶、石膏、生地、丹参清热解毒凉血为主药;辅以苇茎、黄芩、知母、麦冬清肺热,消肺痈,养肺阴,黄连、苍术、白术燥湿健脾止泻;佐以黄芪、陈皮补气理气;焦三仙和胃健胃,甘草补中,并能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清肺、燥湿健脾之功效。
在临床治疗中,根据发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可适当调整组方剂量、味数,同时对全群猪补充电解质,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消毒,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方适当加减配伍,还可以用于无名高热征预防。
6 典型病例
西吉县苏堡乡孟湾村王志强饲养的20头猪,有3头于2007年8月24日发病,病猪体温40℃,呼吸困难,用西药医治无效,有2头死亡。笔者对其采取隔离、消毒,用自拟的中草药进行治疗,5剂后,病猪痊愈。其他的2头猪又发病,采取同样方法,治愈。其他猪用此方剂进行预防,再无发病。
7 体会
近年来,养猪产业发展速度很快,所用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农药残留严重;同时滥用抗生素,滥打疫苗,导致猪群抗病力、免疫力急剧下降。中兽医把畜体作为整体进行辨证治疗,杀灭病原微生物,提高畜体的抵抗力,达到治愈的目的。另外,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养人员素质,也可减轻因该病造成的损失,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