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近一期的《江海学刊》刊载了赵汀阳的文章,深入阐述了历史与中国精神世界之关系。
赵汀阳说,精神世界以何事为本,意味着解释任何意义的方式。精神世界或以哲学为本(例如古雅典);或以宗教为本(例如犹太、中古欧洲、阿拉伯、印度);或以神话为本(各种古老文明);或以巫术为本(更为古老的各种文明);或以政治-法律为本(现代西方国家)。中国有个以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或者说,历史乃中国精神世界之根基。以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很少见,极可能唯此一例。
历史所以成为中国精神世界之本,其根源在于经史一体,所谓六经皆史。经为史提供了精神依据,史让经的精神获得生命,于是,对万事的理解尽在历史维度之中。
五经所述历史确实简约而不连贯,只是选择性地记述了数量非常有限的重要事件、言论和制度安排,即具有立法意义的事情,显然只是历史的片段,而且幾乎没有对事件的场面、人物性格和来龙去脉的描写。这种有限性或部分地归因于上古的有限记述能力,但更重要的可能原因是,五经的意图本来就不在于故事性, 因其思想并非聚焦于史实细节,而是聚焦于承载着历史之道的“历史性”,即一种历史所以成为这种历史的运行方式,更准确地说,历史性就是文明对时间的某种组织方式,这种对时间的组织方式为经验和思想赋予意义。
五经之意不在留住往事之场面,而在留住往事的道理;不在往事的故事性,而在其思想性;不在历史之事,而在历史之道。
赵汀阳说,“六经皆史”的要义是,事与道(或曰理) 两者实为一体,道理为体,事情为用,两者有着互不可分的互相构成关系,却不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道与事两者之间的互相构成关系是动态性的:道在动态中成就事,事在动态中实行道;道在事中运作才得以展开为道,事的运作也因为得道才能成其功。
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或者道与事的一体性,意味着形而上学与历史哲学的合体。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假设了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本身,即生活能够解释自身。这意味着生活具有内在循环的解释能力。以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虽然专注于形而下之世事,所追问的却是形而上之道。历史空间虽然有限,所能够容纳的意义却是无限的,因此能够使历史的有限性内含无限性。存在本身永如其所是,一切如常,只有当时间化为历史,才有了不平常的事情。
赵汀阳说,精神世界以何事为本,意味着解释任何意义的方式。精神世界或以哲学为本(例如古雅典);或以宗教为本(例如犹太、中古欧洲、阿拉伯、印度);或以神话为本(各种古老文明);或以巫术为本(更为古老的各种文明);或以政治-法律为本(现代西方国家)。中国有个以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或者说,历史乃中国精神世界之根基。以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很少见,极可能唯此一例。
历史所以成为中国精神世界之本,其根源在于经史一体,所谓六经皆史。经为史提供了精神依据,史让经的精神获得生命,于是,对万事的理解尽在历史维度之中。
五经所述历史确实简约而不连贯,只是选择性地记述了数量非常有限的重要事件、言论和制度安排,即具有立法意义的事情,显然只是历史的片段,而且幾乎没有对事件的场面、人物性格和来龙去脉的描写。这种有限性或部分地归因于上古的有限记述能力,但更重要的可能原因是,五经的意图本来就不在于故事性, 因其思想并非聚焦于史实细节,而是聚焦于承载着历史之道的“历史性”,即一种历史所以成为这种历史的运行方式,更准确地说,历史性就是文明对时间的某种组织方式,这种对时间的组织方式为经验和思想赋予意义。
五经之意不在留住往事之场面,而在留住往事的道理;不在往事的故事性,而在其思想性;不在历史之事,而在历史之道。
赵汀阳说,“六经皆史”的要义是,事与道(或曰理) 两者实为一体,道理为体,事情为用,两者有着互不可分的互相构成关系,却不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道与事两者之间的互相构成关系是动态性的:道在动态中成就事,事在动态中实行道;道在事中运作才得以展开为道,事的运作也因为得道才能成其功。
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或者道与事的一体性,意味着形而上学与历史哲学的合体。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假设了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本身,即生活能够解释自身。这意味着生活具有内在循环的解释能力。以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虽然专注于形而下之世事,所追问的却是形而上之道。历史空间虽然有限,所能够容纳的意义却是无限的,因此能够使历史的有限性内含无限性。存在本身永如其所是,一切如常,只有当时间化为历史,才有了不平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