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出空间,创造机会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cz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田立克首次提出了“终极关怀”的概念,即指对于我们生存最有价值和意义的那个东西。那么,艺术的终极关怀应当指向何方呢?席勒对此提出了“自由王国”的论断,康德也将艺术的终极关怀定位为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而黑格尔则指出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帮助个体认知心灵的最高旨趣。可见,美术课作为审美培养的土壤,其终极关怀就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和人性旨归,来实现审美的充盈和生活的幸福。而美术作品鉴赏的能力恰恰是学生审美水平和审美结构的集中体现,更是判断学生是否趋近“终极关怀”的指标,它能够表现出学生在鉴赏时是出于内心的自觉和自由的散发,还是附着于他人的思想表征或屈服于教师的意志权威。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能力,是小学美术教学的核心教学任务。
  一、基于生成目标,精选美术作品
  小学生就像一只刚出世的羔羊,对外界的所有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和冲动,对任何事情都跃跃欲试,没有独立且正确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往往对任何外界的一切刺激都拼命地吸收。因此,小学美术教学在培育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能力时,首要的任务便是帮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生成结果,精心选取有利于小学生成长规律和美术课程内容内在要求的美术作品。例如,苏教版小学美术第六册第三课《风》,本课主要是为了引进学生经常感知的东西“风”,让学生在一番认识、寻找、感知和欣赏中认识风的特性,并学会大胆地在绘画中渗透风的元素。因此,教师在选择供学生鉴赏的美术作品时,应当基于这个教学目标出发,选择风在各个角度所体现的画面,可分别选取一张表达“微风”、“中风”和“强风”下的场景图,不仅让学生完整地感悟风的特性和种类,更让学生明白了风所带来的作用。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两组图画,分别为风的正向作用图和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图,以此来帮助学生认识风在图画中所表示出来的情感因素等等,但选取的图片应当具有代表性,符合学生年龄需要,不能太多,影响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减少单向教学,留出鉴赏空间
  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而审美情感、审美感觉和审美能力的养成不是靠教师的“精雕细琢”来完成的,更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学习的结果,而是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结晶。然而,据笔者的调查研究显示,这种完美的合作关系并没有在小学美术实际教学中体现,教师单方面的灌输教学往往占据主要的地位,很多美术教师都企图幻想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教会学生审美,帮助学生获得审美感,而没有考虑学生真正的需求,更没有给予学生亲身鉴赏美术作品的独立空间和充分的时间。因此,改变这种师生对抗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留出充足的鉴赏空间,让学生亲身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也是培育小学生美术作品鉴赏能力的一大途径。例如,苏教版小学美术第四册第二课《各民族的朋友》,这一课是为了让学生对各个民族进行充分了解和审美,因此,在鉴赏每一个民族在美术作品上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时,这个过程应当由学生亲自完成,而不是依靠教师来传达和讲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工收集各个民族的表现作品,最后进行综合展示,并让学生针对既定的民族作品进行鉴赏,并让他们分别对比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审美自由,而且审美任务清晰,再配以教师的适切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达成目标。
  三、尊重学生表现,提供适切指导
  卡耐基指出:“每一个人都有‘想成为伟人或重要人物’的需要,且每一个人的一切行为和思想都必然是基于自身的需要而出发”,而基于此前提,他提出:“因此,赞美和赏识是最为有效的人格魅力,也是激发个体潜能和积极性的根本途径。”所以,对于小学生在美术作品中的鉴赏表现,我们首先应当做的便是尊重和鼓励,避免打击他们幼小的心灵,但鉴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有限,我们必须时常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指导也必须是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而作出的行动,不可将教师自身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学生。例如,仍以《各民族的朋友》教学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大观园”活动,让学生充分感悟、比较和体验各个民族的特色和形象,但小学生毕竟能力有限,在诸多地方还需教师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在对比各个民族之间的异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对比,待他们“山重水复”之时,为他们提供帮助,引导他们从“相貌特征、服装打扮和风俗习惯”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每一个学生都可再根据自己的想法增添比较项目。又如有的孩子可能会由于无法理解有些民族的打扮或形象,从而取笑他人,这时正是教师发挥正向作用的时刻,教师可以及时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为了解决当前小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的主体权利缺失、空间和时间不足以及指导帮助过度等症结,帮助学生摆正身姿,朝着艺术教育的终极关怀奋进,当前小学美术的作品鉴赏教学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精心为学生选择美术鉴赏作品,尊重学生的鉴赏意见和表现,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学生渗透审美指导和帮助。
其他文献
春夏之际,为家居空间换上新装,线条简洁的家具搭配颜色清爽的植物图案更易营造清凉感,藤编物品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摄影:SAM SEN   1.Eden边几(罗奇堡Roche Bobois)¥26,700 2.XI吊灯(Poltrona Frau)¥28,000起3.Astrophytum Cactus夜之舞者之鸾凤玉仙人掌(Lladro雅致at 6Knows六识)¥2,810 4.Jim Th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国家地理》上看到了斯里兰卡的图片,配的文字是“爱丽丝漫游仙境”,一下就不能自拔。今年2月,“爱丽丝”的魔法召唤着我来到了这被誉为“印度洋上一滴泪”的美丽岛国。  慢悠悠的生活态度  尼甘布是我在斯里兰卡的第一站。我喜欢这里的生活节奏,慢慢的。经过各个天主教堂,看见祷告的人们徐徐而行;从鱼市回来,遇到晨曦中提着袋子缓缓移动的妇女;在居住的旅店,看到店主一家人早上优哉游
最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区的沈军英老师执教了《分数乘分数》一课,仔细分析和揣摩这则教学案例,听课的教师阐述了各自迥异的观点。  案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5页例4  例4 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都表示一张纸的,画斜线的部分各占的几分之几?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的、的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结果吗?  =  =  教师在执教时,出示如下的学习菜单:  1.尝试计算:×=
汉字是语文的最小单位,强化识字教学可以夯实语文基础。在低年级中,利用图片进行识字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一来学生思维比较直观、形象,对于图片识字接受较快;二来编者在教材中也穿插了大量的图片,便于教师灵活运用。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结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3》谈谈巧用图片强化识字教学趣味,以便参考。  一、在比较中识字。有效训练学生语言  比较属于思维的一种,在识字教学中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堂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这就对学生更多的课堂参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年龄的增长,学生变得越来越严肃。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发言不积极等现象。  课堂气氛、教学策略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环境不同,在学习上表现也不尽相同。正如“美国年度教师”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作品集中的一篇散文,收录在苏教版语文五年级教材中。文章文质兼美,朴素中透着盎然的诗意,作者以自己遇到儿童后被吸引游园为线索,表达瞬间对儿童和春天的领悟。虽然作者下笔淡然从容,但透过充沛的文字,仍然能感受到那无可掩饰的童心童趣,还有散溢其间的爱意。  在教学本课时,如何让学生体会并感悟冰心奶奶笔下的深情,这是难点也是重点。在她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里,不乏活泼灵动的描写,如果细读
数学是抽象的,我们见过许多孩子升入初中以后,怎么都学不好数学,请家教也好,上各种数学辅导班也罢,数学成绩就是提不高。也许不是孩子不认真、不努力,而是他们在小学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还是停留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面对高度抽象化的代数与函数,怎么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呢?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小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学生语言技能方面的要求明确指出:学生在一级时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在二级时能学唱英语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可见,歌谣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人教版英语教科书的编写遵循了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每册教材中都编写了相应水平的歌谣内容,而这些歌谣都服务于单元里的语音、词汇或句型的教学,其真正目的就是要求教师能充
【摘 要】    基于Web2.0的传播具有个性化、社会化、共享性、平等性、开放性、去中心等特点,改变了知识传播过程和信息传递方式。本文从传播模式、传者和受者的角色地位、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分析基于Web 2.0的
搬迁异地就好像悬在商户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比较而言,他们面对的更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度过这个经济低迷的阶段。  迷茫  6月3日,赵小兰决定出摊。她从位于地下室的出租屋里拖出一只大大的行李箱,里面装着各种玉石的家当。15岁的大女儿帮她抱着1岁多的小女儿,一同前往附近的潘家园旧货市场。  5月30日“罢市”事件发生时,赵小兰正在老家河南南阳进货,她通过微信群保持着和其他摊主一致的行动。这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