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菌子

来源 :金沙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901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菌了,弟你回来捡吧﹗”从磅礴乌蒙高原群山深处的故乡老家,传来了阿姐充满诱惑、飘逸着浓郁菌香的声音。
  在云南,蘑菇叫“菌子”,大都产自山野。所以,采菌子叫“捡菌子”。
  每年的农历三月以后,下过几场淅淅沥沥的透雨,满山遍野五颜六色的菌子便一夜间就冒了出来:草坪上长马勃、鸡菌,森林野地里有白牛肝、黄牛肝、黄梨头、葱菌、青头菌、鸡油菌、红菌、红奶浆、白奶浆、铜绿菌、谷熟菌、火炭菌、皮条菌、见手青、香喷头……知名的,不知名的,能吃的,不能吃的,这里一朵,那里一塘,遍布沃野,让人看了欢天喜地。这些菌子,带着大地的泥土腥气,裹挟着草木的味道,又满含醉人的芳香,吸收了山川的灵气,放在鼻子下一闻,香气扑鼻,沁人肺腑。以前我们统统叫杂菌,不值钱!老人们说菌子下气,吃多了人就没力气,加之偶尔有人吃了中毒,甚至出现死人的情况,所以没多少人去捡,于是故乡山野里的菌子多得用篮子背、用竹箩挑。那年,我和阿妈到山后的姑妈家做客,路边的树林中出了很多谷熟菌,捡到满满两篮子。人们真正喜爱的菌子,是被称为菌中皇后的鸡。“五月端午,鸡拱土。”端午节后,故乡云南的鸡开始从土里钻出来了。这种靠白蚁真菌长出的菌子,带有鸡肉特有的香味,是人见人爱的山珍美味。我们每次捡回它,阿妈都在念:“春前不撒种,四季不栽秧,越老越好吃,越嫩越香!”还没念完,我们都会说,那是鸡!鸡刚出土时脆、嫩,炒出来鲜嫩中带着甜味,长开后只要不烂,却带有鸡肉特别的香味。凉拌、炒吃、煮汤、都特别好吃。而用香油炸干,做成鸡油,可以放很长时间,是吃早点、下饭最好的美食。那年,我和阿姐到房后山上砍柴,路上遇到一朵草帽大的鸡,开在那棵树棠梨树下。“阿姐,快来拔鸡,草帽大的一朵!”阿姐笑着说:“哄小狗,你捡不到鸡!”见阿姐不信,我只好自己拨开杂草,用木棒小心翼翼地撬。阿姐见我真的找到了鸡,一时喜出望外:“那么大的鸡,怕是鸡王了!別撬,鸡脚撬断了可惜,我回家去拿铁锹来,再撬!”那朵鸡,姐弟俩撬了很长时间,才完完整整地从厚土层里拔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把鸡带回到家,村中的老老少少都跑来看,都说是一朵鸡王!“有福气的人,才能捡到鸡王啊!”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家说。
  那天下午,一个乡邮员给我家送来了一封信。他告诉父母,我考取了师范学校,以后就可以当老师了!当看到那朵大鸡时,还说他从没见到过那么大的鸡,还夸我不但学习好,能干,能捡到这么大的鸡王!
  随后,我们一家人把鸡清洗干净。很少做饭的爸爸从柜子里翻出一块仅有的腊肉,剐了点发黄的腊肥肉在锅里炼出油,加了几个干辣子,辣子刚糊时再撒上些盐,倒入那一盆鸡,翻炒几下,一瓢冷水倒下去,盖好锅盖,加大锅洞里的火。不久,整个厨房都弥漫着鸡的香气!吃饭时,全家很少说话,都用大勺不停地舀鸡吃。那一盆鸡汤,不久也就被吃个精光。乡邮员临走时还不停地夸我能干,夸我家做的鸡汤好喝。真的,以后也喝了不少的鸡汤,却再也没有那天的香味!
  炸鸡油,是稀罕物、奢侈品。也就在我捡到鸡王的那年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后,火把鸡特别多。阿妈也破天荒地在我家承包地埂上遇到了一塘刚开平的火把鸡,满满一竹篮,背回家,一家人洗了整个上午。吃过饭后,妈妈到大爹家借来香油,烧开油锅,倒入晾干水气的鸡,放入一节节的干辣子,加大火直到水烧干。又用文火,那一片片鸡慢慢由白变黄、变干。然后妈妈用漏勺捞起炸干的鸡,再舀起油晾放在一边。她一面舀一面说:“炸鸡油,关键在火候,炸不透,水分重,油腌不着的会发霉。炸得太干了,又不香,甚至会糊了。尤其要注意捞起时,要把鸡和油分开,不然油太烫,也会把鸡炸糊了。”一家人忙了一晚,一篮子的鸡变成了半盆鸡油。阿妈舀完锅中的油,抬来甑子,盘出甑子里的饭,倒在锅里拌了拌,铲在碗里,让我端给奶奶。奶奶用不灵活的左手挑了几颗,放在嘴里,眯着眼说:“真香!”而后又递给我说:“阿佬吃,香得很!”我扒了几颗,放在嘴里,口中顿时泛起了鸡肉的芳香。那是我吃过的油炒饭中最香的一次!第二天,阿妈找来两个玻璃瓶,把头晚炸好的鸡油紧紧地按了又按,全装在瓶子里,说要托人带给百里外教书的舅舅。我当时多么希望那两个瓶子小一点,装不下留下点给我们吃,可最后连油都全部倒走了!后来舅舅说,那鸡油真的好吃,可惜都是半瓶半瓶的!全家人都知道肯定是被带的人倒走了,那早我们都看着,妈妈装瓶时是按了又按,紧紧满满的。
  记忆中很香的菌子,还有干巴菌。干巴菌刚出土时是黄褐色,稍大后却是黑褐色,有一股牛干巴的香味。故乡营盘山的松树下、马脖子的刺蓬中、箐水潭的沟坎下、老祖坟的石缝中都会出这种菌子。它常常夹杂着树叶、杂草、石子、泥土,很多人嫌它难以清洗,洗不好,吃的时候会硌牙。我却非常喜欢它的特殊味道,也特别喜欢捡这种菌子。这种干巴菌出的时间很长,一年中可以捡很多次。每次捡过后,只要你不把它连根拔起,用树皮、松毛、杂草盖起来,只要能诱惑过别的捡菌人。一星期后,它又长出来了!早些年,菌不值钱,捡菌的人也少,干巴菌一饼可以长得很大。三大妈家小狗宝就曾捡到一饼箩筛大、两公斤左右的干巴菌。那么大的干巴菌,说它是干巴菌王也一点不夸张。听说他拿到山外去卖时人家嫌大、嫌老,只卖得十多块钱。
  上初中时,菌子稍有了点价格。鸡、干巴菌仅能卖到两三块钱一公斤,其他的所谓杂菌是不值钱,一竹篮仅能卖几毛钱,甚至没人要,有亲戚就送亲戚换口水喝,没亲戚的就又得背回来。但村中的小狗宝、七斤宝、柱保、杨常和我,只要有空,都往山上跑。上山各找各的菌窝子,回来时互相叫喊一声,一起看看收获,菌多时互相约着背去卖,菌少时几个人凑在一起,选一个人捎去卖,回来后又将钱分给各人。几年来,虽没卖到什么钱,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也长了我们捡菌子的许多经验,使我们知道了很多的菌窝子。
  菌子真正为我带来经济效益,是上师范时。那时,好点的鸡卖到八九块一公斤,干巴菌能卖到十多块。尤其是听说韩国、日本大量收购牛肝菌、松茸后,牛肝菌也能卖到六七块一公斤,其他的杂菌多少也能卖点钱。只要人勤快,到山上跑一趟,都能捡到些菌子,都能卖到些钱。于是,村中捡菌子的人就多了起来了,姐姐、大嫂、带病的老爸,也都去捡菌子。而我凭以前积累的经验和知道的菌窝子,每早都比他们捡得多,而且多是价格较高的鸡、干巴菌,捡一早上菌子的收入远比打零工多得多。阿妈不再骂我去捡菌是逃避干活,混日子。阿爸也不再干涉我去捡菌子了,他自己则默默承担起了家中更多的农活。于是暑假中,我每天早早起床,老祖坟、营盘山、马脖子、野狗洞,筲箕箐……每個菌窝子,都认真地找,认真地看,都认真地翻,所有菌窝子跑完,时间也就差不多了,篮子已满了。然后背着篮子,唱着:“天上下雨,地上冒泡。菌子出,顶个大草帽,小兔看见,乐得直跳。挎个竹篮,边采边笑!”身后跟随着那条大黄狗,仿佛像一个凯旋的将军回家。多年以后阿妈还说,我不在家,听不到我的歌声还非常不习惯。回到家里,我将能卖钱的菌子统统放在一边,能炒吃的放一边,晒干菌的放一边。菌多时自己提到收购处卖,菌少时把几个人的并在一起,让一个人捎去卖。后来我们一家人,我、阿爸和阿姐,几个人捡的菌子凑在一起,就可以拿去卖了。卖菌子回来,就按去时各自菌子的多少分钱。虽然是一家人,但卖菌子的钱都是分给各自的。阿姐的贴补家用,我则自己攒自己开学后的费用。有时家里实在没钱了,也作补家用。这样大大调动了我捡菌子的积极性。每到假期,我都早早上山捡菌子,下午到收购点卖菌子,晚上数着夹在书本中渐渐多起来的钱,想着明早又从什么地方去捡,哪里可以捡到干巴菌,哪里的鸡恐怕快出了,牛肝菌的价格不知怎样了,做的梦也常常和菌子有关。   ?捡菌子的日子里,无论天阴下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常常黑蒙蒙就到坟地旁的石头缝里、树叶丛中去翻、去找。那里的菌子帽很小,翻开石头后,菌脚却很长,一朵菌子最大的有六七两重。现在想想,那些到处是坟堆堆的地方,大白天也有些让人害怕。还好,邻居家有一条大黄狗时常来家里,我经常喂它饭,早晨去捡菌实在害怕,一声口哨它就尾随我来,像个警卫一样紧跟在我身后,一跟就一个早上。时间长了,只要听到我的声音,它就跑出来跟着我上山!弄得狗的主人常常骂:“这死狗,哪个是主人也分不清!”这条大黄狗,一直陪伴着我到师范毕业。每次去读书,它都要追在后面,跑了很远的一段路后,才返去!后来这大黄狗不知是死了,还是被主人送给了别人,或许是卖了吧,反正再也没见过。
  捡菌子的日子里,天晴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哪怕被淋得连裤裆都没有半点干的,只要能捡到菌子,我也无怨无悔。家乡山大,林密,只要人勤,都会有收获。早去的人捡得多,晚去的人捡得少;即使大白天去,也能捡到。人人有份,叫花子去了也有一份。摔跤、被蛇吓、被蜂蜇、被毛毛虫刺,这些都不算什么,都不能阻挡我捡菌的脚步。我的目标就是捡菌、卖钱、攒钱!飘香的菌子,给了我无限的收获与快乐,给了我不少的经济支持,也给了我很多的精神鼓励。在以后的读书求学中,我明白了读书求学如捡菌子,只要心中有目标,再苦再累也有收获。只要肯攀爬学习上的大山,一定能捡到学习中的菌子王,品尝到求学的美味!这更加坚定了我要好好读书,走出大山,到外面去拼搏的决心。尽管读书的生活很艰苦,但我“心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而读书特别努力。早晨一屁股坐进教室,除了吃饭上厕所之外,都要学到下自习。深夜,在狭小的床上还要点上蜡烛继续学习。经过努力,我终于捡到了学习中的菌子王,品尝到了学习中的美味,成为村中第一个大学生。是捡菌子让我明白了读书求学的乐趣,是靠捡菌子让我走出了大山。
  工作的时候多,回家的时间少了,捡菌子的机会更少。那年,领着六岁的女儿回家,第二天当她睁开眼看到我、妻子和阿姐捡回满满三篮子菌子时,高兴得大叫:“老爸你们太厉害了!”因菌子太多,吃不完,把能卖的都捡去卖,女儿硬是抢先往外跑。一会儿,拿着一把零钱跑了回来,老远叫道:“老爸,卖得很多钱,可以买很多好东西吃了﹗”我只是笑笑,捡菌子的艰辛与快乐是她们这代人永远体会不到的。我也时常跟她讲,捡菌子要趁时令,做事做人也要趁时令。一个人从小要有目标,要有理想。做事就像捡菌子,只要心中有目标、起得早、跑得再远也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因为山上有自己喜欢的菌子!在家乡见到捡了很多菌子的人,我心中总是充满崇敬之情,我知道捡得那么多菌子那是要有多少年捡菌的经验积累,要跑完多少个菌窝子,翻过多少座山,走过多少道山沟箐箐。
  如今,家乡已发生了巨变,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的房屋,实现了公路村村通,从县城回家只需一个多小时,家乡正变得越来越美,与县城越来越近。
  是啊,出菌子了,抽个空,回趟老家去捡菌子?故乡有弯弯的河流,有郁葱茂盛的丛林,有翩翩飞翔的各种鸟儿……春深日渐,草木清新。这片热土蕴藏丰富,更让人留恋,更让人想象,更让人向往。她以浑厚的胸襟,在继承和弘扬着“为而不争”和“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在村民们的努力下,如今山上树木繁茂,绿意葱茏,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曾经遍布茅草的荒山,如今种上滇橄榄,果树林立,一派生机盎然。
  几场透雨过后,山上的菌子便开始出土了,马勃、香菌、鸡、牛肝、青头、鸡油、奶浆、铜绿、皮条……金黄翠绿,色泽光亮,香气扑鼻,鲜嫩欲滴,都是夏秋里餐桌上的时令美食,趁热夹一筷子,又香又脆,整个夏天秋天都嚼进嘴里了。
  从农历四月的香,四月的青頭菌,五月的鸡、牛肝,一直到十冬腊月的铜绿菌、山鸡、松露菌蕈、羊肚菌。细细数来,从夏天到冬天,每一年的菌,不知捡了多少,有的捡了买回奔驰,有的捡了买回路霸,有的捡了买回宝马,有的捡了买回桑塔纳,都捡得满足,无所保留。对于父辈来说,捡菌是生活和应季,对于我们而言,捡菌是对乡村的牵挂与回望。
  故乡的菌子是山川的灵物,日月的精华。直到现在,我才能明白,故乡的菌子,有山的气息,裹挟着草木的味道、泥土的味道,浸润着日月的精华,无疑是有灵魂的风物,谁又能忘怀有灵魂的风物?
  责任编辑:张永祥
其他文献
【摘 要】源自美国的辩诉交易虽从其产生时起就伴生着诸多争议, 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呈现普遍发展的趋势。本文拟从诉权这一视角对辩诉交易制度进行分析探讨,并尝试从中寻求其是否可以洋为中用,以期借鉴运用辩诉交易这柄双刃剑。  【关键词】辩诉交易;诉权;困难;构建  [ 中图分类号 ]D 922.29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5838-(2009)12-0069-03    
期刊
夏日里,烈阳下,微风乍起,叶影吹动,满院葳蕤也盖不住透过门缝瞟眼而见的灼灼其华。月光轻抚后的若隐若现里,似乎望穿了它的坚韧和倔强。——题记  没有丝毫防备的黎明里,一股冷流侵袭了整个城市。接连几夜喜雨之后,纯粹的没有想要温柔之意的夏季接踵而至。结束了高温里下乡体检的工作旅程,碰巧轮休,等不及歇脚的心早已狂奔到家。下一刻便用不是矫健却沉稳的步伐,拖起略带疲惫的身躯迅速回家。一心只想躺在小窝的怀抱里来
期刊
【摘要】焦虑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非正常状态。焦虑很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一些认知与行为上的变化,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焦虑这个问题是各种最重要的问题的中心,我们若猜破了这个哑谜,便可明了我们的整个心理生活。” [1]晚明启蒙思想家李贽的焦虑心态比较明显,深受世人关注。如能采取精神分析研究方法,并结合李贽的现实遭遇和情爱态度,探讨他异端思想行为背后的焦虑,显然有助于李贽研
期刊
我忘不了老家,尤其忘不了老家那块稻场。  我的老家坐落在半山腰,条条羊肠小道进了村又出了村,絮絮缕缕地挂在老家周围。背着东西走这些路,一不留神,上坡路会碰到鼻子尖,下坡路会砸到后脑勺。在老家,只有一块难得的平地,就是村东头的那块稻场。  那块稻场,是全村唯一一块公众地方。稻场离开了村子,孤零零的;但向阳透风,是晒粮好地方。  稻场自然是晒稻谷的。每年秋收时节,好不容易收到家的稻谷就得赶个好天气把它
期刊
蛐叟二十年进不了湾碧。金沙江观音岩电站建成以后,原先湾碧乡政府没有了,彻底没入了江底。  二十年前,蛐叟说要去湾碧。赶到半路,路断了,只好返回。又一次去湾碧,不走江边路,走山脊路。走到一半,山塌了,又只好返回。  金沙江大壩即将建成,蛐叟下决心在湾碧沉没前,去看一眼。湾碧是傣族自治乡。传说是部落南迁时,掉队后留下来的。这里的傣族,久已彝化,穿彝族服装,讲彝语。改革开放以后,几次派人到德宏、西双版纳
期刊
1  春风,吹乱了牧笛声  晚归人在夕阳下,直起身子  他没有忙着回家  在田野上  等着月亮,把锄头染白  2  篮球场的定义,是十八岁  笑声清朗的少年,头顶烈日  就像,顶着对抗岁月的巨轮  叫喊声  被汗水洗得发亮  白色手指递来的矿泉水瓶上  每一个指纹,都是一个秘密  3  把一首诗的结尾  貼上一叶绯红  就当纪念去年秋天  那枫树下摇曳的裙摆  就当,远走的人  就要满载而归,披着
期刊
2016情人节  在萧山机场  孤身远行 去北京  从异乡到下一个异乡  从陌生到另一个陌生  这里的山和水  都不愿意和我私奔  我只好一一作别  路过他们的玫瑰  拥抱或是亲吻  告别或是告白  微笑或是泪水  视若无睹 优雅转身  我只有一副旧身躯  从命运里租来  不知何时归还  世间那些情事  也早就过期 无处告别  稻草人  没有人知道我的过去  我也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  我的躯体没有
期刊
南岗札记  我只是熟悉鸟声,  因为被年月而舍弃的满地果子。  把握寒冷的尺度,挥霍下午五点  后的火烧云,  巨大的寂静开始蒸发,  慢慢熟稔到寂寞的境地。  天空被大堤下的排浪對照着,藏  起一个太阳  要么两个太阳。在雨夜,有人做梦,  驶车到南岗村以南,那因为存在  而存在的墓碑,  伸不开五指,四棵树拔高了它们  的纬度。  所有的忧愁在空阔的四方空间里  淡定下来,  你的影子交叉在我
期刊
把这里当故乡  捉住蓝天上翻滚的白浪  在晨光桥上  幻游碧湖中的春野  在平静的麦田里放羊  把这里当作故乡  踏着永定河邊的走廊  一直延伸  樱花萌芽在春天的北方  绽放在辽阔的梦里  把这里当作故乡  我回不去了  我也不想回去  我扣下脚板上的红泥  把这里砌成理想的模样  再用思念砌成一道院墙  圈住记忆中  搬不走的北方  把这里当作故乡  渐渐老去  是刻画在这片红土地  八十岁老
期刊
百年古树移居闹市,长出来的不是山野之风。大公园里有九曲回廊,走过的多是匆匆脚步。浅池塘里的五色游鱼,留下了多少过客眼里的一片茫然。要想清静清闲清爽,要想安逸安宁安然,去看看紫溪彝村,去看看楚雄市紫溪山下的紫溪镇紫溪彝村。  那里的天干干净净、又高又远又蓝。长满松树的山岗上,栋梁之材向着太阳自由地生长。村前村后的山坡上花开四季,山茶花、马缨花、蜜筒花、小黄牛花;油菜花、豌豆花、棠梨花、苦刺花、大白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