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培养、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领学生达到“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学习境界。尤其像地理这种内容比较枯燥的学科,更应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下面谈一谈我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
1.导语激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课开始时要紧扣教材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或提出疑问,或创设情境,或以旧引新,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2.行程激趣
“领异标新二月花。”地理教学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觉到上地理课就像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間小道上,美不胜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讶、刺激、疑惑,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演示激趣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必须借助各种地理教学挂图、拼板、地理景观图、电视录像、幻灯片、投影仪和各种课件,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语言激趣
教学中,对于比较抽象的内容,利用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可巧借古诗教学,如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描绘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冬,既生动形象,又引人入胜。
5.插叙激趣
教材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地引用一些与教材有密切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6.讨论激趣
分小组讨论地理知识,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敢想敢说,无拘无束,兴趣必高。讨论式教学给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讨论中,学生能抒发自己的见解,当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时,要给予参与者解释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解答了自己的疑问,同时在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时,对自己所掌握的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小组讨论,倾听小组讨论结果的汇报等,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并作适当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7.歌谣激趣
教学中可抓住地理知识的关键内容,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谣,学生定会感兴趣。如学习“黄河的治理”,可编歌谣:“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入渤海。卷走黄沙十六亿,填充华北沉降带。走南闯北拐大弯,泥沙滚滚多危害。淤塞河道高筑坝,造成悬河飞天外。”又如学习“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可编歌谣:“南极地区,资源丰盛:铁矿煤炭,淡水储存;海洋生物,鲸虾成群;冰川地质,需要考证;长城中山,南极扎根;北极考研,大功告成;深海取样,采雪钻冰;科学考察,如同会诊。”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有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8.活动激趣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辅助,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活动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比如,可以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对乡土地理的调查,学生能了解到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也有助于加深对其他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扎实。也可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
9.情感激趣
实践证明,情感教学是上好地理课的有力保证。师生之间的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它是在师生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果教师能热爱自己的学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循循善诱,就必然能感染学生,使之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师生之间的情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情感。
10.赞赏激趣
赞赏,是为师之道,不懂赞赏、不愿赞赏,师生之间往往就会多一份挑剔,少一份欣赏;多一份苛求,少一份呵护。有些教师就像医生对待患者一样,执著地“诊断”学生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便有了冷眼、批语讽刺以至呵斥。作为一种心理需求和渴望,人人都是希望听到善言和表扬的,可以说,能得到正面激励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动力源。教师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可以为学生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唤醒学生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一个后进生若在全班学生面前受到老师的表扬,他便会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希望、谅解、宽容、期待和信任。因此,作为一名地理老师,若能抓住学生学习上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将促进其在学习上的不断进步。
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激发兴趣是培养良好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作为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枯燥的地理学习保持持久的动力。
1.导语激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课开始时要紧扣教材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或提出疑问,或创设情境,或以旧引新,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2.行程激趣
“领异标新二月花。”地理教学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觉到上地理课就像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間小道上,美不胜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讶、刺激、疑惑,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演示激趣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必须借助各种地理教学挂图、拼板、地理景观图、电视录像、幻灯片、投影仪和各种课件,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语言激趣
教学中,对于比较抽象的内容,利用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可巧借古诗教学,如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描绘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冬,既生动形象,又引人入胜。
5.插叙激趣
教材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地引用一些与教材有密切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6.讨论激趣
分小组讨论地理知识,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敢想敢说,无拘无束,兴趣必高。讨论式教学给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讨论中,学生能抒发自己的见解,当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时,要给予参与者解释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解答了自己的疑问,同时在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时,对自己所掌握的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小组讨论,倾听小组讨论结果的汇报等,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并作适当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7.歌谣激趣
教学中可抓住地理知识的关键内容,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谣,学生定会感兴趣。如学习“黄河的治理”,可编歌谣:“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入渤海。卷走黄沙十六亿,填充华北沉降带。走南闯北拐大弯,泥沙滚滚多危害。淤塞河道高筑坝,造成悬河飞天外。”又如学习“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可编歌谣:“南极地区,资源丰盛:铁矿煤炭,淡水储存;海洋生物,鲸虾成群;冰川地质,需要考证;长城中山,南极扎根;北极考研,大功告成;深海取样,采雪钻冰;科学考察,如同会诊。”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有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8.活动激趣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辅助,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活动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比如,可以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对乡土地理的调查,学生能了解到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也有助于加深对其他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扎实。也可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
9.情感激趣
实践证明,情感教学是上好地理课的有力保证。师生之间的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它是在师生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果教师能热爱自己的学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循循善诱,就必然能感染学生,使之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师生之间的情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情感。
10.赞赏激趣
赞赏,是为师之道,不懂赞赏、不愿赞赏,师生之间往往就会多一份挑剔,少一份欣赏;多一份苛求,少一份呵护。有些教师就像医生对待患者一样,执著地“诊断”学生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便有了冷眼、批语讽刺以至呵斥。作为一种心理需求和渴望,人人都是希望听到善言和表扬的,可以说,能得到正面激励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动力源。教师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可以为学生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唤醒学生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一个后进生若在全班学生面前受到老师的表扬,他便会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希望、谅解、宽容、期待和信任。因此,作为一名地理老师,若能抓住学生学习上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将促进其在学习上的不断进步。
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激发兴趣是培养良好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作为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枯燥的地理学习保持持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