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职院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作为校企合作的有效切入点,搞好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能促进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的实现从学生到技术工程师的快速转变。
关键词: 工学结合;典型任务;实践专家;一体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5-0069-02
工学结合一体化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课程的开发也具有必然性和重要性,首先,教育部曾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它符合了职业教育的特点,顺应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模式其核心是理論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可以实现学生在下企业阶段,利用工作和空余时间自主学习校企共同开发的项目课程,解决了学生在企实践练习,和师傅实时互动,并最终完成成绩考核。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是对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要求较高的一项技能,其对于开发人员的实践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在我国,它作为一门实用性技术行业能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企业尤其是数码产品生产类企业对于工学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不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通过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建设,能尽快的培养这类人才。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扩招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各个专业的就业形势都十分严峻,各行各业普遍出现人才过剩而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现象,信息技术行业亦不例外。尽管如此,信息技术行业人才的质量还是得不到保证,尤其是高技能实践能力的缺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整体开发方法如下:
一、校企双方确定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1.始终贯穿职业教育理念,也就是要立足培养学生适应企业需求的各种职业能力,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而知识、技能和态度可构成一种职业能力。
2.确定课程开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缩短学生到技术工人的实践时间。
3.课程开发要坚持工学结合一体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
二、校企双方合作开发课程的流程及思路
1.行业工作情况分析,主要是收集行业企业经济技术发展的基础数据,对该专业的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对该专业各岗位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物色下一步参加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实践专家。
2.召开企业实践专家和课程开发人员研讨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名称以及基本内涵(如:工作过程、对象、方法、工具、劳动组织方式和工作要求等)。
3.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在“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基础上,按照职业发展的逻辑规律,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和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中对工作进行的整体化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有它必须的特点: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在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职业生涯中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一门一体化课程标准依据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中的内容确定,当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后,要由实践专家和课程专家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制订。
4.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和要求来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来进一步形成和确定符合该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标准体系。
5.召开企业专家课程分析研讨会,对上述课程方案进行论证及修订,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确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和工作生产实际的符合程度。(2)根据符合程度,提出课程修改方案以及课程标准的修改意见。
6.编写学习资料,确定时间和课时,及时组织安排实践。
8.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
工学结合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对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在学科本位的课程建设思想下按学科理论的内在联系构筑而成,不利于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当前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趋势下,有人简单地将“工学结合”课程理解为增加课程实践教学的时间,在课程编制与实施中,将课程简单地分为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理论教学安排在前,实践教学安排在后;也有人简单地理解为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这种简单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从结构和时间安排上都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其实质仍未走出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樊篱。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并非仅仅针对某门专业课程的改革,而是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即只有建立起了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才可能有真正意见上的工学结合课程,脱离专业课程体系而单独考虑对某门课程进行工学结合的改革不可能是一种彻底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
工学结合课程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学习的内容从工作过程中选取、提炼和转换而来,并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工学结合课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其内容来自于实践,并由学生在实践中内化和构筑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关键词: 工学结合;典型任务;实践专家;一体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5-0069-02
工学结合一体化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课程的开发也具有必然性和重要性,首先,教育部曾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它符合了职业教育的特点,顺应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模式其核心是理論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可以实现学生在下企业阶段,利用工作和空余时间自主学习校企共同开发的项目课程,解决了学生在企实践练习,和师傅实时互动,并最终完成成绩考核。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是对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要求较高的一项技能,其对于开发人员的实践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在我国,它作为一门实用性技术行业能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企业尤其是数码产品生产类企业对于工学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不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通过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建设,能尽快的培养这类人才。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扩招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各个专业的就业形势都十分严峻,各行各业普遍出现人才过剩而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现象,信息技术行业亦不例外。尽管如此,信息技术行业人才的质量还是得不到保证,尤其是高技能实践能力的缺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整体开发方法如下:
一、校企双方确定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1.始终贯穿职业教育理念,也就是要立足培养学生适应企业需求的各种职业能力,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而知识、技能和态度可构成一种职业能力。
2.确定课程开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缩短学生到技术工人的实践时间。
3.课程开发要坚持工学结合一体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
二、校企双方合作开发课程的流程及思路
1.行业工作情况分析,主要是收集行业企业经济技术发展的基础数据,对该专业的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对该专业各岗位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物色下一步参加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实践专家。
2.召开企业实践专家和课程开发人员研讨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名称以及基本内涵(如:工作过程、对象、方法、工具、劳动组织方式和工作要求等)。
3.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在“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基础上,按照职业发展的逻辑规律,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和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中对工作进行的整体化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有它必须的特点: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在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职业生涯中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一门一体化课程标准依据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中的内容确定,当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后,要由实践专家和课程专家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制订。
4.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和要求来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来进一步形成和确定符合该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标准体系。
5.召开企业专家课程分析研讨会,对上述课程方案进行论证及修订,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确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和工作生产实际的符合程度。(2)根据符合程度,提出课程修改方案以及课程标准的修改意见。
6.编写学习资料,确定时间和课时,及时组织安排实践。
8.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
工学结合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对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在学科本位的课程建设思想下按学科理论的内在联系构筑而成,不利于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当前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趋势下,有人简单地将“工学结合”课程理解为增加课程实践教学的时间,在课程编制与实施中,将课程简单地分为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理论教学安排在前,实践教学安排在后;也有人简单地理解为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这种简单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从结构和时间安排上都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其实质仍未走出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樊篱。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并非仅仅针对某门专业课程的改革,而是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即只有建立起了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才可能有真正意见上的工学结合课程,脱离专业课程体系而单独考虑对某门课程进行工学结合的改革不可能是一种彻底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
工学结合课程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学习的内容从工作过程中选取、提炼和转换而来,并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工学结合课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其内容来自于实践,并由学生在实践中内化和构筑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