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饭碗论”在博长的实践,源于“民以食为天”的朴素真理。“饭碗论”是冷钢生存实践和博长发展实践的理论源泉。1999年,决心带领职工拼死一搏的陈代富回到了冷钢。“拼了命我也要带着大家搞一碗饭呷!”“职工做事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我们做企业的目的就是要为职工谋一份工作。把企业的效益做好,就能多发点工资。让职工有事做,有饭呷,有工资发,有衣穿,有房住,送得起子女读书,能给父母养老送终。”陈代富的承诺既朴实,又具备了深厚的理论修养和民本情怀。
“饭碗论”由此诞生!
凭着这种坚定的理论思维,陈代富把“饭碗论”化作了全心全意为员工谋福祉的博长之路的实践力量!
“饭碗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古往今来,“食”总是人们优先考虑的问题。马克思早就以精妙的语言阐述了食之于民的重要性——“人民总是先要满足有面包,才会有精力去革命。”“人要生存,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的确,人要活下去,第一重要的就是温饱问题。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幸福指数、健康指数要提高,讲究的还是吃得更好、穿得更好、住得更好的问题。
“饭碗论”符合党在新时期的民本思想,是对“民以食为天”这一朴素真理的最好诠释。
人性、人的本能、人的基本需求就是生存、享受、发展。“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冷钢化的理论凝结就是“饭碗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博长化的理论凝结也是“饭碗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 “饭碗论”在博长未来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饭碗论”在博长的实践和发展,就是要为博长员工和家属创造百年博长、美丽博长、幸福博长!
博长的建设实践特点就是快速、准确、高效。百废待兴的冷钢怎样才能起死回生、突出重围?从零开始的博长怎样才能飞速发展、做大做强?冷钢人、博长人用自己的建设实践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从冷钢到博长走出的是一条快速准确高效之路。
快速。冷钢人创造了许多“冷钢速度”奇迹。2002年5月,冷钢准备建自己的第一座450m3高炉。5月4日,4人考察小组赴河南、河北、北京、唐山考察,5月14日回厂,5月17日向厂长提交考察报告,5月21日获厂务会通过。5月28日冷钢与北京中冶京诚技术工程公司签订450m3高炉技术图纸转让协议。6月1日,冷钢与西安陕鼓动力股份公司签订高炉用鼓风机设备供货合同。6月4日,正式破土动工。2003年元月25日,历经7个月20天的建设,高炉投产。这在当时全国同类高炉建设速度上是罕见的。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冷钢的高速发展:冷钢从建厂到形成30万吨生铁年生产能力用了41年,从炼铁到炼钢用了8年,而年生产规模从30万吨生铁到300万吨铁、300万吨钢、455万吨材只花了五年的时间。
准确。冷钢的建设实践决不能走弯路。冷钢的决策者们以他们的坚强意志、智慧和果敢,结合市场和冷钢实际,准确定位。2000年,冷钢瞅准大型钢铁企业忙于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退出螺纹钢市场的机会,决定上轧材,生产市场需求量大的螺纹钢。一举实现了由钢到材的跨越。随后,一、二、三、四轧,高速线材,超细粉等一系列建设工程的相继建成投产,充分证明了冷钢建设实践项目选择准确、产品定位准确、市场投放准确。
高效。工程建设快速建成一个,达产达效一个。
年人均产钢700吨,全员劳动生产率273.1万元/人·年。
资产总额14年间由7亿元增至120亿元,年销售收入由2.4亿元增至310亿元。
14年累计为国家创造税收近50亿元,利润16亿元。
……
博长钢铁主业规模的锁定和产品品种定位的实践,就是500万吨建筑材及相关系列产品。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博长钢铁主业将生产规模锁定在500万吨。这是博长决策层在充分认识博长面临的内外处境后所做的抉择。
从国家政策层面分析:近几年来,钢铁产能处于严重过剩的状态,国家对钢铁生产出台了严厉的调控政策,钢铁行业以扩能为特点的发展模式不再有,冷钢再扩大生产规模已无可能。
从市场层面分析:由于产能过剩,导致钢材市场供大于求。我国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建设投资规模放缓,社会对钢铁需求趋稳,造成了钢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从冷钢、博长的家底分析:冷钢是从“三无”企业起步的,底子非常薄弱;博长是从零开始的,资金、人力、设备、区位、资源都必须从头开始。企业经过左冲右突,超常规发展,达到300万吨配套规模实属不易。
从资源层面分析:除了一群敢拼命的人和漫山遍野的石头及水资源丰富外,冷钢、博长没有任何资源优势。企业生产所需的大宗矿石需进口、焦炭需外购。资源短缺是企业的 “硬伤”,想走大规模发展之路,异常艰难。
从资金层面分析:14年来,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只能靠自筹资金,职工入股,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引进战略投资伙伴,但资金投入量有限,而大规模需要大投入,大产出需要大资金,冷钢没有,博长也没有。
从区位层面分析:冷钢是个弹丸之地,炼铁、炼钢、轧材等配套生产线挤在两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里。土地利用率已达极限。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
博长的决策层审时度势,不盲目扩大规模;调整思路,开发建筑材和相关系列产品,这个决策的正确性被尔后的市场结局证实,透视出了博长人的大智慧。
2005年到2008年,中国钢铁产业规模扩张奇热,钢企大佬都纷纷退出传统建筑材市场,把资金投到高科技、高利润的项目上。博长没有跟风,而是理性布局,瞄准建筑材市场,进行螺纹钢系列产品的开发,6 mm到40mm,HRB335、HRB400系列产品和高速线材6.5 mm到32 mm盘螺,为迅速稳定占领螺纹钢市场打下了基础。 尔后,又未雨绸缪,进入机械制造行业,延伸产业链条,开发铆螺钢及紧固件。铆螺钢8 mm到40 mm盘卷系列产品;中宽带钢厚度从1.2mm到16 mm、宽度从450 mm到865 mm,材质为Q195、Q235、Q345的系列产品;不锈钢复合板系列产品等迅速投放市场。
博长改革改制的实践就是不断否定自我,突破禁区。冷钢的脱困,起始于思想观念的转变,起始于改革举措的到位。改革就是一个否定自我、突破禁区的过程。
博长的发展是伴随着原冷钢的改革同时进行的。博长的成功取决于改制和重组的成功。
改革是利益的调整,它注定是艰难的、痛苦的。冷钢人只能刮骨疗伤。
改革人事制度,干部能上能下,彻底搬掉了干部只上不下的“铁交椅”。
改革用工制度,用工能进能出,全员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的动态管理,彻底砸碎了职工“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铁饭碗”。
改革分配制度,收入能高能低,彻底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
……
改革虽然解决了国企管理运行机制的弊端,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制问题。一直以来,冷钢是国有独资的企业资产所有制形式。国有亏损,资不抵债,国家再也不会投入。
员工必须生存下去,企业必须发展下去的处境,把冷钢和博长逼上了投资体制变革的“华山路”。
2002年,发动职工入股,组建员工股份“共有”企业——冷水江博长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突破了所有制禁区,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尔后,企业“五级跳”超常规发展所需的资金从哪里来?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如何置换?怎样才能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怎样开展?员工股份和外来投资怎样才能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博长人用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一一予以解决。博大、博强、博虹、盛强、博环、天宝等公司相继组建,300万吨配套规模迅速形成。冷钢职工身份彻底置换。债务包袱完全甩掉。外来资金放心投入……特别是对发展过程中各个公司的资产重组和职工的博长股、发电股、职工安置补偿金、职工住房公积金“四股合一”,最终搭建湖南博长控股集团平台,实现了产权明晰、运作规范、结构合理的母子公司体制。
所有这一切,都是博长改制的成功实践!
博长的文化实践就是:旗帜引领方向;组织聚集力量;信仰支撑精神;关爱温暖心灵;坚守成就事业。一路走来,独特的博长文化把多方力量汇集在一起,成为博长人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不竭动力。
旗帜引领方向。董事长陈代富就是冷钢人、博长人的旗帜。冷钢的成功是因为有了他这个“用生命做企业”的人。
在这面旗帜的引领、感染、激励和示范下,一个个优秀团队,一个个先进模范,一群群优秀员工以创业为己任,以奉献为光荣,以创优为目标奋勇争先,不懈奋斗!
组织聚集力量。组织是个体的聚合,是凝聚个体力量的熔炉,是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平台。
一个人不能没有组织,离开组织的个人就像离群的孤雁。博长就是一个经济组织。博长员工家属的生存离不开这个组织。只有把员工家属的力量和社会各方的力量组织起来、调动起来、充分激发出来,博长才能发展,员工家属的生存才有希望,生活才有保障。
信仰支撑精神。博长人相信能克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任何困难;仰望共同愿景,百年博长、美丽博长、幸福博长的美好向往让博长人充满了新的期待。这种共同的信和仰支撑着博长人以“永不言败、艰苦创业、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冷钢精神开拓、创造未来。
关爱温暖心灵。在博长,员工们感受到的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是细致的、真实的、深切的,感受到的组织的关爱和员工之间互相的关心是及时的、厚重的、浓蜜的。
开展“员工过生日送企业文化”活动。五年来,员工过生日那天,各级领导把董事长寄语、员工岗位风采照、励志和技术书籍、团队合影照、《博长文化》一书等生日礼物送到员工手中。
为一线员工免费洗工作服、送工间餐,解决了一线岗位员工上班工作服脏了难洗、工间吃饭难的问题。
开展帮扶活动,真心实意帮助有困难的员工。成立互济会,设立救助基金;成立志愿者协会,组织广大志愿者献爱心。把组织的关怀、温暖及员工的友爱送到困难员工的心坎上。
对个别思想跟不上时代步伐,心理、心态、情绪、情感等有各种各样障碍的员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手拉手,耐心细致的结对疏导,把他们的心结解开、心窗打开。
董事长陈代富“始终要把爱岗敬业守规矩的员工放在手板心里”的人文关怀理念在博长管理层中的贯彻落实,让员工对企业有了归宿感,对岗位有了热爱度,对工作有了愉悦心,对团队有了向心力,对未来充满向往情!
坚守成就事业。坚守是一种执着,更是一种对美好向往的不变追求!
坚守是不离不弃,更是对企业和员工不舍的情怀!
把冷钢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又使冷钢、博长六年进入中国大型企业500强,靠的是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对共同信念和共同事业的坚守!
肩上担着两万多员工家属生计的责任,冒着被撤职的风险,把国家的包袱自己背起来,不让一个冷钢人失业,靠的是一个共产党员对事业的责任担当!
从欠发职工六个半月工资,到员工工资年年有增长,成为冷水江市大中型企业里人均收入最高的一群人,让员工家属共同分享到了改革改制发展成果,靠的是企业家的良心追求!
博长人在创造实力博长、百年博长、幸福博长的同时,完成了奉献社会、贡献国家的目标,成为了冷水江经济的半壁江山和湖南省纳税八强,靠的是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坚守!
“饭碗论”由此诞生!
凭着这种坚定的理论思维,陈代富把“饭碗论”化作了全心全意为员工谋福祉的博长之路的实践力量!
“饭碗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古往今来,“食”总是人们优先考虑的问题。马克思早就以精妙的语言阐述了食之于民的重要性——“人民总是先要满足有面包,才会有精力去革命。”“人要生存,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的确,人要活下去,第一重要的就是温饱问题。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幸福指数、健康指数要提高,讲究的还是吃得更好、穿得更好、住得更好的问题。
“饭碗论”符合党在新时期的民本思想,是对“民以食为天”这一朴素真理的最好诠释。
人性、人的本能、人的基本需求就是生存、享受、发展。“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冷钢化的理论凝结就是“饭碗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博长化的理论凝结也是“饭碗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 “饭碗论”在博长未来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饭碗论”在博长的实践和发展,就是要为博长员工和家属创造百年博长、美丽博长、幸福博长!
博长的建设实践特点就是快速、准确、高效。百废待兴的冷钢怎样才能起死回生、突出重围?从零开始的博长怎样才能飞速发展、做大做强?冷钢人、博长人用自己的建设实践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从冷钢到博长走出的是一条快速准确高效之路。
快速。冷钢人创造了许多“冷钢速度”奇迹。2002年5月,冷钢准备建自己的第一座450m3高炉。5月4日,4人考察小组赴河南、河北、北京、唐山考察,5月14日回厂,5月17日向厂长提交考察报告,5月21日获厂务会通过。5月28日冷钢与北京中冶京诚技术工程公司签订450m3高炉技术图纸转让协议。6月1日,冷钢与西安陕鼓动力股份公司签订高炉用鼓风机设备供货合同。6月4日,正式破土动工。2003年元月25日,历经7个月20天的建设,高炉投产。这在当时全国同类高炉建设速度上是罕见的。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冷钢的高速发展:冷钢从建厂到形成30万吨生铁年生产能力用了41年,从炼铁到炼钢用了8年,而年生产规模从30万吨生铁到300万吨铁、300万吨钢、455万吨材只花了五年的时间。
准确。冷钢的建设实践决不能走弯路。冷钢的决策者们以他们的坚强意志、智慧和果敢,结合市场和冷钢实际,准确定位。2000年,冷钢瞅准大型钢铁企业忙于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退出螺纹钢市场的机会,决定上轧材,生产市场需求量大的螺纹钢。一举实现了由钢到材的跨越。随后,一、二、三、四轧,高速线材,超细粉等一系列建设工程的相继建成投产,充分证明了冷钢建设实践项目选择准确、产品定位准确、市场投放准确。
高效。工程建设快速建成一个,达产达效一个。
年人均产钢700吨,全员劳动生产率273.1万元/人·年。
资产总额14年间由7亿元增至120亿元,年销售收入由2.4亿元增至310亿元。
14年累计为国家创造税收近50亿元,利润16亿元。
……
博长钢铁主业规模的锁定和产品品种定位的实践,就是500万吨建筑材及相关系列产品。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博长钢铁主业将生产规模锁定在500万吨。这是博长决策层在充分认识博长面临的内外处境后所做的抉择。
从国家政策层面分析:近几年来,钢铁产能处于严重过剩的状态,国家对钢铁生产出台了严厉的调控政策,钢铁行业以扩能为特点的发展模式不再有,冷钢再扩大生产规模已无可能。
从市场层面分析:由于产能过剩,导致钢材市场供大于求。我国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建设投资规模放缓,社会对钢铁需求趋稳,造成了钢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从冷钢、博长的家底分析:冷钢是从“三无”企业起步的,底子非常薄弱;博长是从零开始的,资金、人力、设备、区位、资源都必须从头开始。企业经过左冲右突,超常规发展,达到300万吨配套规模实属不易。
从资源层面分析:除了一群敢拼命的人和漫山遍野的石头及水资源丰富外,冷钢、博长没有任何资源优势。企业生产所需的大宗矿石需进口、焦炭需外购。资源短缺是企业的 “硬伤”,想走大规模发展之路,异常艰难。
从资金层面分析:14年来,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只能靠自筹资金,职工入股,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引进战略投资伙伴,但资金投入量有限,而大规模需要大投入,大产出需要大资金,冷钢没有,博长也没有。
从区位层面分析:冷钢是个弹丸之地,炼铁、炼钢、轧材等配套生产线挤在两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里。土地利用率已达极限。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
博长的决策层审时度势,不盲目扩大规模;调整思路,开发建筑材和相关系列产品,这个决策的正确性被尔后的市场结局证实,透视出了博长人的大智慧。
2005年到2008年,中国钢铁产业规模扩张奇热,钢企大佬都纷纷退出传统建筑材市场,把资金投到高科技、高利润的项目上。博长没有跟风,而是理性布局,瞄准建筑材市场,进行螺纹钢系列产品的开发,6 mm到40mm,HRB335、HRB400系列产品和高速线材6.5 mm到32 mm盘螺,为迅速稳定占领螺纹钢市场打下了基础。 尔后,又未雨绸缪,进入机械制造行业,延伸产业链条,开发铆螺钢及紧固件。铆螺钢8 mm到40 mm盘卷系列产品;中宽带钢厚度从1.2mm到16 mm、宽度从450 mm到865 mm,材质为Q195、Q235、Q345的系列产品;不锈钢复合板系列产品等迅速投放市场。
博长改革改制的实践就是不断否定自我,突破禁区。冷钢的脱困,起始于思想观念的转变,起始于改革举措的到位。改革就是一个否定自我、突破禁区的过程。
博长的发展是伴随着原冷钢的改革同时进行的。博长的成功取决于改制和重组的成功。
改革是利益的调整,它注定是艰难的、痛苦的。冷钢人只能刮骨疗伤。
改革人事制度,干部能上能下,彻底搬掉了干部只上不下的“铁交椅”。
改革用工制度,用工能进能出,全员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的动态管理,彻底砸碎了职工“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铁饭碗”。
改革分配制度,收入能高能低,彻底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
……
改革虽然解决了国企管理运行机制的弊端,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制问题。一直以来,冷钢是国有独资的企业资产所有制形式。国有亏损,资不抵债,国家再也不会投入。
员工必须生存下去,企业必须发展下去的处境,把冷钢和博长逼上了投资体制变革的“华山路”。
2002年,发动职工入股,组建员工股份“共有”企业——冷水江博长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突破了所有制禁区,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尔后,企业“五级跳”超常规发展所需的资金从哪里来?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如何置换?怎样才能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怎样开展?员工股份和外来投资怎样才能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博长人用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一一予以解决。博大、博强、博虹、盛强、博环、天宝等公司相继组建,300万吨配套规模迅速形成。冷钢职工身份彻底置换。债务包袱完全甩掉。外来资金放心投入……特别是对发展过程中各个公司的资产重组和职工的博长股、发电股、职工安置补偿金、职工住房公积金“四股合一”,最终搭建湖南博长控股集团平台,实现了产权明晰、运作规范、结构合理的母子公司体制。
所有这一切,都是博长改制的成功实践!
博长的文化实践就是:旗帜引领方向;组织聚集力量;信仰支撑精神;关爱温暖心灵;坚守成就事业。一路走来,独特的博长文化把多方力量汇集在一起,成为博长人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不竭动力。
旗帜引领方向。董事长陈代富就是冷钢人、博长人的旗帜。冷钢的成功是因为有了他这个“用生命做企业”的人。
在这面旗帜的引领、感染、激励和示范下,一个个优秀团队,一个个先进模范,一群群优秀员工以创业为己任,以奉献为光荣,以创优为目标奋勇争先,不懈奋斗!
组织聚集力量。组织是个体的聚合,是凝聚个体力量的熔炉,是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平台。
一个人不能没有组织,离开组织的个人就像离群的孤雁。博长就是一个经济组织。博长员工家属的生存离不开这个组织。只有把员工家属的力量和社会各方的力量组织起来、调动起来、充分激发出来,博长才能发展,员工家属的生存才有希望,生活才有保障。
信仰支撑精神。博长人相信能克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任何困难;仰望共同愿景,百年博长、美丽博长、幸福博长的美好向往让博长人充满了新的期待。这种共同的信和仰支撑着博长人以“永不言败、艰苦创业、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冷钢精神开拓、创造未来。
关爱温暖心灵。在博长,员工们感受到的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是细致的、真实的、深切的,感受到的组织的关爱和员工之间互相的关心是及时的、厚重的、浓蜜的。
开展“员工过生日送企业文化”活动。五年来,员工过生日那天,各级领导把董事长寄语、员工岗位风采照、励志和技术书籍、团队合影照、《博长文化》一书等生日礼物送到员工手中。
为一线员工免费洗工作服、送工间餐,解决了一线岗位员工上班工作服脏了难洗、工间吃饭难的问题。
开展帮扶活动,真心实意帮助有困难的员工。成立互济会,设立救助基金;成立志愿者协会,组织广大志愿者献爱心。把组织的关怀、温暖及员工的友爱送到困难员工的心坎上。
对个别思想跟不上时代步伐,心理、心态、情绪、情感等有各种各样障碍的员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手拉手,耐心细致的结对疏导,把他们的心结解开、心窗打开。
董事长陈代富“始终要把爱岗敬业守规矩的员工放在手板心里”的人文关怀理念在博长管理层中的贯彻落实,让员工对企业有了归宿感,对岗位有了热爱度,对工作有了愉悦心,对团队有了向心力,对未来充满向往情!
坚守成就事业。坚守是一种执着,更是一种对美好向往的不变追求!
坚守是不离不弃,更是对企业和员工不舍的情怀!
把冷钢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又使冷钢、博长六年进入中国大型企业500强,靠的是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对共同信念和共同事业的坚守!
肩上担着两万多员工家属生计的责任,冒着被撤职的风险,把国家的包袱自己背起来,不让一个冷钢人失业,靠的是一个共产党员对事业的责任担当!
从欠发职工六个半月工资,到员工工资年年有增长,成为冷水江市大中型企业里人均收入最高的一群人,让员工家属共同分享到了改革改制发展成果,靠的是企业家的良心追求!
博长人在创造实力博长、百年博长、幸福博长的同时,完成了奉献社会、贡献国家的目标,成为了冷水江经济的半壁江山和湖南省纳税八强,靠的是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