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与各种规矩打交道。
当你还是个孩子时,父母会告诉你要讲究卫生,有礼貌;你去幼儿园了,阿姨会告诉你要和小朋友团结相处,不打闹;你上学了,老师会告诉你,要遵守规矩,不作弊;你工作了,上司会告诉你要认真工作,不偷懒;甚至直到你退休了,都时常有人规劝你,要合理安排晚年生活……
合理规矩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对社会人的道德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导或约束作用,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得更加顺畅和谐。
假若一个人违犯了规矩,并因此获得了不当利益,却能平安无事,侥幸逃避了相应惩罚。事情过去许久之后,他的卑劣行为不自觉地受到了其良心的叩问,他为此心神不定。尽管他知道自己不出来主动自揭真相,便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他那些不光彩的往事。但他还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将诚挚的歉意和赃品“打包”一并交给了被侵害者,那么接下来这个良心发现者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内珍藏着哈佛先生遗赠的250本珍贵图书。哈佛大学为此立下一条规矩:这些书列为“非借品”,学生只能在图书馆内阅读,不可以带到馆外。1764年,一名学生企图“永久性珍藏”其中一本书,便冒险将其偷了出来。
没过多久,图书馆意外失火,所有的图书顷刻间化为灰烬,许多人为此哀叹不已。这名学生意识到他手中的那本书已是惟一幸存的一本,他被哈佛人伤痛的样子所打动。于是,他鼓足勇气带上这本书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大门。霍里厄克校长收下了这本书并感谢了他,却还是给了他最严厉的惩罚——将他开除,因为他违犯了校规!
或许,这名学生在做出还书决定时,他早已预测到了由此他将会付出何等代价。
霍里厄克校长“铁面无私”的处罚,毫无疑问地维护了校规的不可侵犯性,他也借此警告了所有人:哈佛的校规是神圣的,任何人都应无条件地去遵从。
每当读到这个主人公因良心发现而“负书请罪”却依然惨遭重罚的哈佛故事,总会让我不自觉地联想到另外一个故事。
挪威驻巴黎的大使馆曾经意外地收到了一件“陌生的”文物和一封匿名来信。信函是打印的,寄自法国西南部比亚里茨(Biarritz),这位没留姓名和联系方式的神秘人物介绍这件文物是自己42年前从挪威北部的一家博物馆偷来的。并坦言:“40多年来,我一直在自己家里享用着这件珍贵的工具。如今,我老了……我决定将它归还给那些发明、制造、使用它的后人。”信函的落款是:“一个曾经是小偷,现在贼性渐改,转而渴望热情拥抱真诚生活的人。”
时过境迁,使馆工作人员甚至连博物馆工作人员都已认不出这是一件什么文物,只是形容它是一件有着花纹的约10厘米长的木器,并且有一个铁制基座。
这位“窃贼”已做好接受任何处罚的心理准备,但挪威官方获悉此事后却明确告知公众,他们绝不会对其采取任何法律行动……
两个故事,两个主人公。
同样是曾经为满足私欲而偷盗的行窃者,又同样在无人知晓的前提下,受不了良心的日夜叩问而主动退赃的忏悔者,却最终出现了两种全然不同的命运。
很显然,霍里厄克与挪威官方对待类似问题所采取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谁是谁非,世人各有评论。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更倾向于挪威官方的做法。
霍里厄克的“铁面无私”加强了的不过是规矩的震慑力,而挪威官方的“宽宏大量”却给冷静的规矩注入了一丝暖意。前者让人生畏,后者让人生敬。
面对数不胜数,层出不穷的与自己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规矩,我们有必要时常去思考一个问题,规矩的存在价值究竟是什么?
千姿百态的合理得当的规矩是针对那些为一己之利而破坏了游戏规则的卑劣者而制定的,但是真正的规矩绝不是冰冷与机械的,而是温暖与灵活的。
给诚挚忏悔者的心灵之窗送去一缕充满温情的阳光,并不会降低规矩的威严。相反,这样会让更多的人面对规矩会由“畏而不犯”转变为“敬而不犯”,而这才应是规矩的制定者最渴望看到的。
真正的规矩不是冰冷与机械的——绝不是!
当你还是个孩子时,父母会告诉你要讲究卫生,有礼貌;你去幼儿园了,阿姨会告诉你要和小朋友团结相处,不打闹;你上学了,老师会告诉你,要遵守规矩,不作弊;你工作了,上司会告诉你要认真工作,不偷懒;甚至直到你退休了,都时常有人规劝你,要合理安排晚年生活……
合理规矩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对社会人的道德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导或约束作用,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得更加顺畅和谐。
假若一个人违犯了规矩,并因此获得了不当利益,却能平安无事,侥幸逃避了相应惩罚。事情过去许久之后,他的卑劣行为不自觉地受到了其良心的叩问,他为此心神不定。尽管他知道自己不出来主动自揭真相,便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他那些不光彩的往事。但他还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将诚挚的歉意和赃品“打包”一并交给了被侵害者,那么接下来这个良心发现者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内珍藏着哈佛先生遗赠的250本珍贵图书。哈佛大学为此立下一条规矩:这些书列为“非借品”,学生只能在图书馆内阅读,不可以带到馆外。1764年,一名学生企图“永久性珍藏”其中一本书,便冒险将其偷了出来。
没过多久,图书馆意外失火,所有的图书顷刻间化为灰烬,许多人为此哀叹不已。这名学生意识到他手中的那本书已是惟一幸存的一本,他被哈佛人伤痛的样子所打动。于是,他鼓足勇气带上这本书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大门。霍里厄克校长收下了这本书并感谢了他,却还是给了他最严厉的惩罚——将他开除,因为他违犯了校规!
或许,这名学生在做出还书决定时,他早已预测到了由此他将会付出何等代价。
霍里厄克校长“铁面无私”的处罚,毫无疑问地维护了校规的不可侵犯性,他也借此警告了所有人:哈佛的校规是神圣的,任何人都应无条件地去遵从。
每当读到这个主人公因良心发现而“负书请罪”却依然惨遭重罚的哈佛故事,总会让我不自觉地联想到另外一个故事。
挪威驻巴黎的大使馆曾经意外地收到了一件“陌生的”文物和一封匿名来信。信函是打印的,寄自法国西南部比亚里茨(Biarritz),这位没留姓名和联系方式的神秘人物介绍这件文物是自己42年前从挪威北部的一家博物馆偷来的。并坦言:“40多年来,我一直在自己家里享用着这件珍贵的工具。如今,我老了……我决定将它归还给那些发明、制造、使用它的后人。”信函的落款是:“一个曾经是小偷,现在贼性渐改,转而渴望热情拥抱真诚生活的人。”
时过境迁,使馆工作人员甚至连博物馆工作人员都已认不出这是一件什么文物,只是形容它是一件有着花纹的约10厘米长的木器,并且有一个铁制基座。
这位“窃贼”已做好接受任何处罚的心理准备,但挪威官方获悉此事后却明确告知公众,他们绝不会对其采取任何法律行动……
两个故事,两个主人公。
同样是曾经为满足私欲而偷盗的行窃者,又同样在无人知晓的前提下,受不了良心的日夜叩问而主动退赃的忏悔者,却最终出现了两种全然不同的命运。
很显然,霍里厄克与挪威官方对待类似问题所采取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谁是谁非,世人各有评论。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更倾向于挪威官方的做法。
霍里厄克的“铁面无私”加强了的不过是规矩的震慑力,而挪威官方的“宽宏大量”却给冷静的规矩注入了一丝暖意。前者让人生畏,后者让人生敬。
面对数不胜数,层出不穷的与自己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规矩,我们有必要时常去思考一个问题,规矩的存在价值究竟是什么?
千姿百态的合理得当的规矩是针对那些为一己之利而破坏了游戏规则的卑劣者而制定的,但是真正的规矩绝不是冰冷与机械的,而是温暖与灵活的。
给诚挚忏悔者的心灵之窗送去一缕充满温情的阳光,并不会降低规矩的威严。相反,这样会让更多的人面对规矩会由“畏而不犯”转变为“敬而不犯”,而这才应是规矩的制定者最渴望看到的。
真正的规矩不是冰冷与机械的——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