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强调科学探究,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按探究的过程来完成生物学的知识,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开动脑筋、敢于质疑、亲自动手、大胆探究,充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使生物探究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生物 探究教学 有效性 研究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生理活动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因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我国新的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能够促进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倡导探究性学习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落实和贯彻好课改的这个理念,提高初中生物探究教学效果?这些问题应该是我们生物教师应该探讨和研究的。我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一直在努力贯彻和实践着,并对这些问题谈谈我的做法和想法。
1.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实现生物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新的课程改革,让老师从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从管理者变为组织者,从传授者变为参与者,从实施者变为开发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对于所有的生物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探究性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对课标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对大纲和教材深入钻研,对学生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些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更新知识,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点,注重学生的学,在学生自己学会和会学上下功夫,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和合作者。因此,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实现生物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2.良好的开好头对激起学生探究欲望至关重要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化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良好的开好头对激起学生探究欲望至关重要。要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巧用引言,精巧设疑,利用学生求新欲望引导思考,开始探索新知。
2.1 故事导入法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讲"光合作用的实质"这一课时,首先给学生讲了普罗米修斯窃取天火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出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对绿色植物的比喻:"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根据这句话我又提出:"季米里亚捷夫为什么把绿色的植物比喻成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是怎样获取的光和热的呢?又是靠什么养育地球上其他生物呢?"等等一系列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2 用谜语或游戏引言活来跃课堂气氛。例如,用"两头尖尖相貌丑,没有脚来没有手,长年累月地里走,施肥松土是能手"这样的谜语,从中引出学生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特点及对人类有何益处等问题的探究。又如,在讲"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一课时,通过"憋气大比拼"这个游戏,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感悟呼吸的重要,从而有效地激起对呼吸系统的探究欲望。
2.3 利用诗歌引言加强情感教学。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引发学生对开花条件的思考;用《拯救地球》这首歌曲激起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的球的情感。
3. 通过自学、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新知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学、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新知才是有效的教学。例如,讲人体的各大系统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感知说出相关的知识,教师再借助媒体或教具适时引导和点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后,进一步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一步步地探索新知。通过这种探究性学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对于实验,要细心观察并认真思考,实现有效性探究学习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获取生物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养成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对于实验,要细心观察并认真思考,弄懂实验原理、步骤和具体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等。对于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要排除对实验的恐惧心理和厌烦情绪,积极创造条件,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的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实现有效性探究学习,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例如,讲《光合作用的实质》一课时就有一个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步骤很多,学生自己很难以设计出来,以前教学都是直接讲出方法和步骤,学生跟着做,不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本次先让学生参考书上的试验步骤,要求学生对每一步的原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样,节省了教学时间,完成了教学内容,较快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5.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特点,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习惯
枯燥的知识是不能激起学生探究愿望的。如何变枯燥为有趣?这就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特点,给学生多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好问乐究的品质。鼓励他们勤动手,勤设疑,勤思考,好研究,延伸课内,利用课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我鼓励学生多看与生物有关的视频和书籍,还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观看在互联网上下载的与教学有关的视频,如《健康之路》《探索发现》《百科探秘》等。学生有了疑问,能通过实验解决的,我就鼓励学生亲手去验证,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这样,学生有了兴趣,在课堂教学时学生也爱提问,探究的积极性也高。
生物教学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学生一旦有兴趣,就会从多种信息源中找资料、找答案,学会学习,举一反三。这种终生学习的能力,也正是学习科学知识所必备的。学生有了这种能力,我们课堂探究教学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总之,《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强调科学探究,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按探究的过程来完成生物学的知识,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开动脑筋、敢于质疑、亲自动手、大胆探究,充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使生物探究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生物 探究教学 有效性 研究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生理活动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因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我国新的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能够促进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倡导探究性学习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落实和贯彻好课改的这个理念,提高初中生物探究教学效果?这些问题应该是我们生物教师应该探讨和研究的。我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一直在努力贯彻和实践着,并对这些问题谈谈我的做法和想法。
1.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实现生物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新的课程改革,让老师从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从管理者变为组织者,从传授者变为参与者,从实施者变为开发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对于所有的生物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探究性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对课标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对大纲和教材深入钻研,对学生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些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更新知识,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点,注重学生的学,在学生自己学会和会学上下功夫,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和合作者。因此,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实现生物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2.良好的开好头对激起学生探究欲望至关重要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化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良好的开好头对激起学生探究欲望至关重要。要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巧用引言,精巧设疑,利用学生求新欲望引导思考,开始探索新知。
2.1 故事导入法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讲"光合作用的实质"这一课时,首先给学生讲了普罗米修斯窃取天火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出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对绿色植物的比喻:"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根据这句话我又提出:"季米里亚捷夫为什么把绿色的植物比喻成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是怎样获取的光和热的呢?又是靠什么养育地球上其他生物呢?"等等一系列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2 用谜语或游戏引言活来跃课堂气氛。例如,用"两头尖尖相貌丑,没有脚来没有手,长年累月地里走,施肥松土是能手"这样的谜语,从中引出学生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特点及对人类有何益处等问题的探究。又如,在讲"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一课时,通过"憋气大比拼"这个游戏,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感悟呼吸的重要,从而有效地激起对呼吸系统的探究欲望。
2.3 利用诗歌引言加强情感教学。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引发学生对开花条件的思考;用《拯救地球》这首歌曲激起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的球的情感。
3. 通过自学、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新知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学、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新知才是有效的教学。例如,讲人体的各大系统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感知说出相关的知识,教师再借助媒体或教具适时引导和点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后,进一步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一步步地探索新知。通过这种探究性学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对于实验,要细心观察并认真思考,实现有效性探究学习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获取生物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养成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对于实验,要细心观察并认真思考,弄懂实验原理、步骤和具体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等。对于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要排除对实验的恐惧心理和厌烦情绪,积极创造条件,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的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实现有效性探究学习,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例如,讲《光合作用的实质》一课时就有一个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步骤很多,学生自己很难以设计出来,以前教学都是直接讲出方法和步骤,学生跟着做,不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本次先让学生参考书上的试验步骤,要求学生对每一步的原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样,节省了教学时间,完成了教学内容,较快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5.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特点,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习惯
枯燥的知识是不能激起学生探究愿望的。如何变枯燥为有趣?这就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特点,给学生多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好问乐究的品质。鼓励他们勤动手,勤设疑,勤思考,好研究,延伸课内,利用课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我鼓励学生多看与生物有关的视频和书籍,还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观看在互联网上下载的与教学有关的视频,如《健康之路》《探索发现》《百科探秘》等。学生有了疑问,能通过实验解决的,我就鼓励学生亲手去验证,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这样,学生有了兴趣,在课堂教学时学生也爱提问,探究的积极性也高。
生物教学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学生一旦有兴趣,就会从多种信息源中找资料、找答案,学会学习,举一反三。这种终生学习的能力,也正是学习科学知识所必备的。学生有了这种能力,我们课堂探究教学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总之,《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强调科学探究,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按探究的过程来完成生物学的知识,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开动脑筋、敢于质疑、亲自动手、大胆探究,充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使生物探究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