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人生的打通上海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大概只能讲几点。第一点,对莫老师文集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莫老师七十大寿表示深深的祝福。莫老师在为人、为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说到莫老师为人、为学的两方面,各位可能接触得更多,会有更深入的体会。我在“为人”这方面其实与莫老师接触不是非常多,但是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记得与莫老师的最早接触应该是在2000年的苏州。当时哈佛燕京学社的一个会议上,第一次碰到莫老师,而且是住在一个房间。当时莫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挺严肃的,话不多。当时我头脑中马上想到《周易》里那句“吉人之辞寡”,其实挺紧张,后来第二天开始有一些话。我记得当时谈到了北美的一些研究,因为我当时刚从哈佛燕京回来,包括提到了莫老师早年所写一篇评斯蒂芬·欧文教授唐诗研究的文章。文章里指出了若干错误,当然莫老师讲了:“我觉得还是有价值的,如果没有价值我就不评了。”这应该是第一次。从那以后,从我个人来讲,一直非常感念,莫老师出版的个人著作(除一两种通俗类的)都会赐我,然后学习。从《朱熹文学研究》以下,我基本上都有。之前的著作我也都拜读过,像《江西诗派研究》,那时齐鲁书社一出版,一看到我就买了。又如葛晓音老师提到的《杜甫评传》,我是在燕京读到的。实际上从那时到现在,我都是学界一个微不足道的从业者,莫老师把那么多的著作赐予我,让我好好学习,这实际上也是他传扬学术的一个表现。还有一个事情我印象非常之深,也非常感念,准确的年份我有点模糊了,大概是2008年。我们复旦中文系从2002年起就建设了文学原典精读的系列课程,因为做了好多年,要去报奖,后来荣幸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的一等奖,但当初需要有专家来评议、论证。那时我在系里担任主管教学的副系主任,负责许多具体的工作,需要请专家。我当时就冒昧地请了莫老师。一方面莫老师是权威,另一方面我想他很宽厚,可能会答应。结果莫老师马上就应承并过来了,给我们加持,后来我们获得了一等奖,这里面有莫老师的支持。从这些事,可以见出莫老师为人确实有不可及的地方,对我们复旦也有很多的恩惠。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方面。
  “为学”一方面我当然更没有能力妄议。在唐宋文学领域莫老师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我只是一个非常边缘的观察者、学习者。因为之前莫老师的很多著作都已送给了我,所以文集中绝大部分内容我都陆陆续续拜读过。这次拿到以后我又认真地翻阅了一下,我就讲几点非常肤浅的观察。第一个,我觉得莫老师所做研究抓住的,或者说直接面对的,都是些非常重大的文学史上的关键问题。从第一部著作《江西诗派研究》开始就是这样的。唐宋文学是一体的,中间又有很大不同,所以江西诗派是很重要的了,通过理解江西派这些诗人,也可以对唐代文学有个很好的理解。唐代文学能有现在这个面貌,实际上很大程度是宋人塑造的。莫老师一上手就做这样重大的问题,当然是意义很大的。第二个刚才葛老师也提到了,就是莫老师做的都是大家。比如杜甫,有《杜甫评传》《杜甫诗歌讲演录》,以及最近赐给我的《杜甫诗选》。其他的像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陆游。离开这些大家,是无法准确理解唐宋两代文学面貌的。现在的研究界往往都有意避开大家,因此莫老师的研究选择和路向是很有意义的,其实体现了学术的传承和担当。莫老师曾有一篇小文章提到,唐代诗人虽有那么多,但真正有意义的也就三四十位,是他们奠定了唐诗的面貌,确定了唐诗的地位、格局。第三个是莫老师通俗的著作。但今天不谈文化普及方面,我要谈的是莫老師的研究与他的人生实际是“打通”的。实际上“诗学”不应仅仅作为研究的对象,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恐怕不是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支柱,可能他不受用。无论科学家还是人文学者,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但莫老师不是这样。你读他的《诗话》就会知道,这些诗歌在他的经历中真正是有帮助的。学术与人生的整合打通,就有一种对外的发舒和显现。这就真正给了大家一个示范,就是说一种文化,对一个人的生活、精神世界,到底有怎样的作用。莫老师的普及工作之所以做得非常精彩,实际上是有他很深的道理在里面的。我只能讲以上三点,当然,莫老师学养之深厚、思理之绵密、成就之出众,这些我就不再多展开了。这三点综合起来看,我觉得莫老师有一种非常正大的、醇厚的、真正大家的学术气象。之前葛老师也说过,他的学术不一定追求“立异”“创新”。创新当然是对的,但很多真正的大家不是为创新而创新的。莫老师能以非常平和、雍容大度、正大醇厚这样一种气象来做学问,做出了这么多的成果,可以给我们示范和启发。
其他文献
2019年第2期《小说选刊》头条刊发刘汀的中篇小说《魏小菊》。作者在“创作谈”中,虚构了和魏小菊在咖啡馆见面的场景,魏小菊虽土气未脱,但已经显示出精明、凌厉、警惕的城市人性格。“创作谈”和小说文本中,都提到一个日子,魏小菊的生日,1983年6月3日。  1982至1986年,中共中央連续五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若干问题》,19
期刊
屈指算来,杨匡汉先生从事文学研究至少有四十年时间了,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早先以对郭小川、艾青、闻捷、李瑛等诗人的专论以及专著《缪斯的空间》(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新诗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构建了自己的诗学体系,成为后学无法绕过去的高峰;继而由专门的诗学研究渐次“转向”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到今天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先后有《扬子江与阿里山的对话——海峡两岸文学比较》(上海文艺出版
期刊
古人谈论艺术的时候,常说此事“非具顶门上慧眼者,不足以识”。  “顶门眼”为何物,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明白。但每当想到怀一,我就觉得这个人的“顶门眼”是打开的。  怀一给我的最大印象,是他的悟性和识力,似乎总能穿透事物表面的种种假象。谈艺论道,臧否人物,往往单刀直入,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难言。做起事情来,则不拘格套,绝诸依傍。于是,在这个纷扰的俗世,他读书、作文、写字、画画、出书、办报、设计、策展、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梁衡“三点一线”散文创作理论,以《把栏杆拍遍》为载体,通过多方论证,重点分析梁衡通过“写大事、大情、大理”,选择并再造英雄人物“悲剧人格的崇高美”,渲染豪壮沉郁、忧愤孤绝的愁情。期冀寻找作者、写作对象、中学生读者之间隐匿的文脉,帮助中学生读者更好地了解粱衡及梁衡笔下的英雄人物。  关键词:《把栏杆拍遍》辛弃疾梁衡  中学生读者“三点一线”  不少语文老师常喜欢推荐学生读梁衡散文,特别
期刊
文章题解、作者及注释  《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个长句,说明学习是获得学问的唯一进路,学无止境、教学相长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五经当中,《仪礼》被称为礼经。《大戴礼记》《小戴礼记》是《仪礼》残存十七篇以及已经亡佚的篇目的传记,被认为是七十子与后学们的读经笔记。关于《虽有嘉肴》,《礼记集说》说:“石梁王氏日:‘六经言学字,莫先于《说命》。此篇不详。言先王学制与教者、学者之法,多是泛论,不如
期刊
夫丹青妙极,未易言尽。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故九楼之上,备表仙灵;四门之墉,广图贤圣;云阁兴拜伏之感,掖庭致聘远之别。凡斯缅邈,厥迹难详。今之存者,或其人冥灭。自非渊识博见,熟究精粗,摈落蹄筌,方穷致理。但事有否泰,人经盛衰,或弱龄而价重,或壮齿而声遒,故前后相形,优劣舛错。至如长康之美,擅高往策,矫然独步,终始无双。有若神明,非庸识之所能效;如负日月,岂末学之所能窥
期刊
摘要:郑山明散文集《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对故园的深情叙写所蕴含的那种鼓励人试着用超然的、非功利的眼光欣赏劳动者及其生活本身的态度,让我们领悟  到人的本质处境即“诗意地栖居”。关键词:郑山明《乡愁的滋味》技术时代诗意地栖居  《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是郑山明创作的一部散文集。此书语言简洁、流畅,笔触细腻、节制。作者饱含深情的追忆,让“湘南故园”的风俗礼仪、世态人心、鸟兽虫鱼在读者
期刊
郑山明,文学硕士,研究员,现为湖南科技学院副院长。讷于言,拙于行。教过书,从过政,搞过管理。籍贯湖南永州,喝潇水长大,在潇湘流域学习、成长和工作。留恋乡土,痴迷乡情,关切乡亲,是一生不变的情怀。  易晓明(以下简称易):郑教授,非常高兴获得您惠赠的散文集《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我一口气将之读完,感觉它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熟悉的生活以及我们这代人所亲历的历史演变。在现代性语境下,回望散文
期刊
我与莫老师的专业在唐代交叉,近些年来我比较熟悉的是他的《杜甫评传》。虽然这本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出版了,但因为我近十年来才开始做一点杜甫的研究,所以一直把这部书放在案头,成为我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今天也只能谈谈关于读这本书的感想。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研究杜甫的代表作,最重要的是我的导师陈贻掀先生的《杜甫评传》和莫砺锋老师的这部《杜甫评传》。两部书各有特色,陈先生的书重在传,以传带评;莫老
期刊
阅读文化名人的生平和著作,有时感觉像是饮一杯烈酒,当时令人亢奋,过后也就消失殆尽,这通常说明你和这名人大概没有多少缘分,你们不在同一个频道。但有些名人不是这样的,读他们的人生就如同饮一杯淡淡的绿茶,滋味虽淡,却能沁人心脾,回味无穷。他们的生平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坎坷,没有叱咤风云的业绩,却凭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让每一个阅读他的人都能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已故国学大家毛子水先生,无疑就是这样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