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010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客运动席卷全球,各种创客组织应运而生,创客教育也逐步进入各中小学校。在创客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以“创教联盟”的组织形式开展创客教育实践,既能有效利用区域丰富的创客资源优势,又符合学校对创客教育发展的现时需求。近年来,宁波市高新区从创建区域创客联盟入手,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发展框架,朝着“创教联盟”的集结、多元课程的共推、空间资源的互联、样态路径的探析等创客实践研究方向精准定位,各有所得。
一、组建校级“创教工作坊”,集结形成区域“创教联盟”
1.建立校点“工作坊”,实施学校创客教学。
根据各校原有科技教育资源,建立起一校一特的“创教工作坊”,实行坊主负责制,采取创客教师结对制,创客课程双师制,指导学校稳妥实施普适基础课程和拓展升级课程互补的教学模式。如实验学校“头脑OM工作坊”,坊主作为OM金牌教练、全国裁判的专业身份,带出了车辆类、表演类、结构类等长期题解题高手和擅长即兴题训练的老师,一同担负起学校OM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辅导学生比赛的任务。
2.校际倚“坊”辐射,提升整体创客水平。
组织工作坊坊主到区域各校巡讲,并向有需求的学校输出资源,成立工作坊跨校分部。如积极发挥贵驷小学“科技模型工作坊”辐射作用,目前区域各校科技三模活动蓬勃开展,整体实力强劲。此举缓解了初期各校师资不均衡、项目不充分的现状,为有创客水平提升和拓展需求的师生提供上升的通道和空间。
3.集“坊”结“联盟”,志同道合三群并進。
在校点“工作坊”创建基础上,根据所属街道和邻近位置,分别成立了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梅墟小学&信懋学校、贵驷小学&新明小学三个校际协作区。在区教育文体局推动下,区教研室为各协作区学校聘请了校外创客机构、高校、高新企业等指导单位,最终形成合力,统一成立了“高新区青少年创客教育联盟”。“创教联盟”通过“校际协作区”搭建起“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分享联盟成员的创客活动信息和创客教育课程,促进创客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讨论、激发创意、交流经验;还以“创教工作坊”为落脚点反哺学生,联合开展“校园创客嘉年华”、“区域创客文化节”等活动,展示学生的创造成果,检验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互通互济个性特色项目,共推“精品多元”创客课程
2.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开发“定制型”精品课程。
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开发适合的创客课程。主要有四种方式:“主题化”团队开发,基于校情分析学生特点,整合区内“创教工作坊”具备相关经验、兴趣、天赋、技能的骨干教师进行专项开发;“草根型”个体生成,学科教师或科组从学生兴趣点出发,在一线课堂教学实践中,采用尝试、调整、成型的方式来进行自主开发;“众联式”协同开发,围绕区域一些重大核心资源,如3D建模软件、机器人等级考试、网易创意编程和微软人工智能语言等,集聚联盟的力量进行协同开发;“适应性”引进改造,直接面向专业的创客课程开发和服务平台引进成熟的课程产品,并根据学校师生自身特点进行二次修改和有效补充。
三、统一联网强化资源管理,众建“集成智能”实践系统
1.从无序分布变有序布局,建立资源管理系统。
基础建设工程:学校根据现有条件结合校园智能化改造或设备引进等途径建设创客实验室,并把原有校园科技馆、科创探究室、阳光生态园、机器人室、航模教室等硬件资源,一起纳入创客空间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使用。
开放互联工程:以“课外研学”为主要形式,推动学校与校外科技单位广泛合作。如引进台湾元智大学的科普课堂,与宁波市模型运动协会合作组建阳光创客俱乐部,与宁波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开发“头脑风暴营”趣玩项目。此外,还通过远程互联的模式,与新西兰、英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学校,携手深化科技教育。
四、多样态多途径项目微创,实施“跨界探索”创客形式
1.校内:多样式开展创客教育实践。
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专题综合性创客活动”。如,在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结合高新区科技周活动,举行“无人机无线电”普及教育、“大手拉小手”科学家进校园、科普文章征集和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另一方面,各校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对微创意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开展“专项研究性创客活动”。如,实验学校的“最凉快的房子”小屋搭建、外国语学校的“家庭实验室”创玩设计,近期新明小学推出的“动植物朋友”成长记、梅墟小学的“萌创生活”欢乐秀等活动。
3.区域:多层次落实创客发展措施。
一是强化“六点筑梦”:给学生一点空间、一点时间、一点范例,多一点鼓励、一点指导、一点建议,为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同提供更完善的基础条件。
二是注重“三维衔接”:与高端资源衔接,组织分管校长、学校创客教师赴优质学校创客空间实地考察,并邀请创客大咖参与区级创客文化节展评活动,学习、汲取先进理念和经验;与家庭衔接,组织亲子创客赛,并邀请家长参与创客作品评选,挖掘家庭教育对推进创客教育的促进作用;与社区衔接,利用每年暑假,在各街道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向社区孩子提供公益辅导。
通过以上创客教育推进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创教联盟”是一个能有效提升区域创客教育内涵发展的联合体。后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创客教育生态圈,从丰富资源供给侧、提高课程领导力、培育家庭创客坊等举措入手继续深入研究,更好地起到“创教联盟”对资源的管理调控功能、对课程的科研引领功能、对家校的文化培育功能,最终形成“互联网+创客教育”虚实相生、开放共享的教育新生态,丰厚“创教联盟”这一模式的内涵,提升“创客高新”品牌影响力。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客运动席卷全球,各种创客组织应运而生,创客教育也逐步进入各中小学校。在创客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以“创教联盟”的组织形式开展创客教育实践,既能有效利用区域丰富的创客资源优势,又符合学校对创客教育发展的现时需求。近年来,宁波市高新区从创建区域创客联盟入手,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发展框架,朝着“创教联盟”的集结、多元课程的共推、空间资源的互联、样态路径的探析等创客实践研究方向精准定位,各有所得。
一、组建校级“创教工作坊”,集结形成区域“创教联盟”
1.建立校点“工作坊”,实施学校创客教学。
根据各校原有科技教育资源,建立起一校一特的“创教工作坊”,实行坊主负责制,采取创客教师结对制,创客课程双师制,指导学校稳妥实施普适基础课程和拓展升级课程互补的教学模式。如实验学校“头脑OM工作坊”,坊主作为OM金牌教练、全国裁判的专业身份,带出了车辆类、表演类、结构类等长期题解题高手和擅长即兴题训练的老师,一同担负起学校OM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辅导学生比赛的任务。
2.校际倚“坊”辐射,提升整体创客水平。
组织工作坊坊主到区域各校巡讲,并向有需求的学校输出资源,成立工作坊跨校分部。如积极发挥贵驷小学“科技模型工作坊”辐射作用,目前区域各校科技三模活动蓬勃开展,整体实力强劲。此举缓解了初期各校师资不均衡、项目不充分的现状,为有创客水平提升和拓展需求的师生提供上升的通道和空间。
3.集“坊”结“联盟”,志同道合三群并進。
在校点“工作坊”创建基础上,根据所属街道和邻近位置,分别成立了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梅墟小学&信懋学校、贵驷小学&新明小学三个校际协作区。在区教育文体局推动下,区教研室为各协作区学校聘请了校外创客机构、高校、高新企业等指导单位,最终形成合力,统一成立了“高新区青少年创客教育联盟”。“创教联盟”通过“校际协作区”搭建起“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分享联盟成员的创客活动信息和创客教育课程,促进创客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讨论、激发创意、交流经验;还以“创教工作坊”为落脚点反哺学生,联合开展“校园创客嘉年华”、“区域创客文化节”等活动,展示学生的创造成果,检验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互通互济个性特色项目,共推“精品多元”创客课程
2.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开发“定制型”精品课程。
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开发适合的创客课程。主要有四种方式:“主题化”团队开发,基于校情分析学生特点,整合区内“创教工作坊”具备相关经验、兴趣、天赋、技能的骨干教师进行专项开发;“草根型”个体生成,学科教师或科组从学生兴趣点出发,在一线课堂教学实践中,采用尝试、调整、成型的方式来进行自主开发;“众联式”协同开发,围绕区域一些重大核心资源,如3D建模软件、机器人等级考试、网易创意编程和微软人工智能语言等,集聚联盟的力量进行协同开发;“适应性”引进改造,直接面向专业的创客课程开发和服务平台引进成熟的课程产品,并根据学校师生自身特点进行二次修改和有效补充。
三、统一联网强化资源管理,众建“集成智能”实践系统
1.从无序分布变有序布局,建立资源管理系统。
基础建设工程:学校根据现有条件结合校园智能化改造或设备引进等途径建设创客实验室,并把原有校园科技馆、科创探究室、阳光生态园、机器人室、航模教室等硬件资源,一起纳入创客空间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使用。
开放互联工程:以“课外研学”为主要形式,推动学校与校外科技单位广泛合作。如引进台湾元智大学的科普课堂,与宁波市模型运动协会合作组建阳光创客俱乐部,与宁波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开发“头脑风暴营”趣玩项目。此外,还通过远程互联的模式,与新西兰、英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学校,携手深化科技教育。
四、多样态多途径项目微创,实施“跨界探索”创客形式
1.校内:多样式开展创客教育实践。
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专题综合性创客活动”。如,在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结合高新区科技周活动,举行“无人机无线电”普及教育、“大手拉小手”科学家进校园、科普文章征集和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另一方面,各校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对微创意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开展“专项研究性创客活动”。如,实验学校的“最凉快的房子”小屋搭建、外国语学校的“家庭实验室”创玩设计,近期新明小学推出的“动植物朋友”成长记、梅墟小学的“萌创生活”欢乐秀等活动。
3.区域:多层次落实创客发展措施。
一是强化“六点筑梦”:给学生一点空间、一点时间、一点范例,多一点鼓励、一点指导、一点建议,为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同提供更完善的基础条件。
二是注重“三维衔接”:与高端资源衔接,组织分管校长、学校创客教师赴优质学校创客空间实地考察,并邀请创客大咖参与区级创客文化节展评活动,学习、汲取先进理念和经验;与家庭衔接,组织亲子创客赛,并邀请家长参与创客作品评选,挖掘家庭教育对推进创客教育的促进作用;与社区衔接,利用每年暑假,在各街道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向社区孩子提供公益辅导。
通过以上创客教育推进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创教联盟”是一个能有效提升区域创客教育内涵发展的联合体。后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创客教育生态圈,从丰富资源供给侧、提高课程领导力、培育家庭创客坊等举措入手继续深入研究,更好地起到“创教联盟”对资源的管理调控功能、对课程的科研引领功能、对家校的文化培育功能,最终形成“互联网+创客教育”虚实相生、开放共享的教育新生态,丰厚“创教联盟”这一模式的内涵,提升“创客高新”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