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工为寻找财富,谋求富裕,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从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到东部沿海地区务工经商,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但是,这种单方面的人口流动也造成了“留守儿童,社会治安,城市贫困化,农村劳力缺乏”等诸多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恩施州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原因分析、现状特点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就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再就业;融资渠道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2
2008年底爆发世界性金融危机以来,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科学地鼓励引导资金、技术、信息、理念等创业要素积累到一定水平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我州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低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我州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2010年7月省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湖北民族学院联合组织了专班奔赴全州8县市对有外出务工人员的部分家庭进行了一次详细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16至18岁的有外出务工经历的返乡农民工,每个县市抽2个乡镇,每个乡镇再抽3个村,每个村在找10到15户人家进行调查。总体样本是1500户,调查方式以入户调查为主,抽样方式为分层整群抽样。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汇总分析。
一、恩施州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原因分析
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局势恶化的影响,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出现了制造业的困境,苏南、广东等地的纺织、服装、玩具制造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面临“倒闭潮”。此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陆续有制造业企业倒闭的消息传来。随着制造业企业“倒闭潮”来袭,农民工的“失业潮”也随之来到。一度被《劳动合同法》鼓舞的农民工,又不得不面临工作难找,收入下降的困境。2008年10月之后,在这些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大批提前返乡,形成了所谓的“返乡潮”,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2009年农民工返乡较多,除了上面的原因外,08年南方冰雪灾害,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把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稳定在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没有回乡过年,所以09年他们可能也迫切需要回家看看;最后,农民工在外工作一年,到了年底总要回家和家人团聚,这是中国的传统。对于这个问题国务院非常重视,制定出台了针对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和社会服务包括土地承包权益等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恩施州农民工现状及特点
(一)恩施州返乡农民工现状
恩施州总面积24061平方公里,恩施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辖2个县级市、6个县:恩施、利川2市和巴东、建始、宣恩、咸丰、来凤、鹤峰6县,共有83个乡镇,总人口381.79万,其中农业人口335.71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169.87万人,占总人口的45%,苗族人口20.58万人,占总人口的5.5%。经核算,2009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294.2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上年增长12.8 %。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流动人口日益活跃,据统计,恩施州外出务工人员高峰期达到77万,由于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去年底我州返乡回流的农民工人口大约有26万。就我参加的鹤峰、来凤组而言,预计样本总量400户中,最后实际有用的数据为389户,其中私营业主有14户,合伙业主有4户,个体户44户,其它形式的个人就业20户,有创业意愿的246户,已经创业和具有回乡创业意愿的户数达84.3%。共有146人在劳动服务局办理了《回乡创业优惠证》。就已经创业的企业来看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3人,投资在50—100万元的5人,投资在10—50万元的23人,投资在10万以下有49人。回乡创业农民工总投资1220.4万元,自有资金557.8万元,从亲戚朋友处借占213.1万元,银行贷款占449.5万元,它们分别占总数的45.53%、17.46%、36.83%。回乡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特色养殖业、种植业、农副产品深加工、餐饮农家乐、机械加工、砖瓦生产、运输销售等领域。投资地点主要分布在县城周边乡镇,其中鹤峰主要集中在容美镇,来凤主要集中在翔凤镇。
(二)恩施州返乡农民工特点及创业特点
返乡农民工是中国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它自己的特点下面以鹤峰和来凤调研的数据进行一定的说明
1.恩施州农民工年龄普遍较年轻。就鹤峰和来凤而言,25岁以下的占56%,25岁至35岁的占34%,35岁至45岁的仅占10%;其中已婚占32%,未婚占68%,大都属于青壮年群体,具有较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2.文化程度偏低。在389个样本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人,大专学历有9人,中专18人,高中55人,初中及以下学历305人,高中或中专占18.77%,大专以上的占2.83%,受文化素质偏低制约,大多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技术含量低下。
3.恩施州农民工收入普遍较差。据调查数据,鹤峰和来凤外出农民工工资600-800元/月占19%,800-1000元/月占30%,1000-1200元/月占32% ,1200-2000元/月占19%,大多属于低收入群体,只能维持基本生计。
4.恩施州农民工再就业愿望强烈。在与农民工交谈了解中,问及返乡后的打算时,有26%的想在本地找份工作,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有20%的想在家务农,这部分人员主要是文化低,无一技之长且成家有老人或孩子。有17%的想在家创业,这部分人有一技之长,年纪相对偏大,文化程度相对要高一些,多年在外打拼积累了一些经验,回乡后想靠自己的本事立足发展,结束在外漂泊不定的生活。有37%的等待机会再次外出务工,这部分人家庭条件较差,留在家乡也无发展前景,并且长年在外打工且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
5.恩施州农民工迫切希望得到扶持。对于大多数返乡农民工来说,务工不仅是他们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也是他们改变生活方式的主要手段。调研中,有34%的农民工希望能得到免费技能培训,为再次外出务工奠定基础;27%的农民工希望政府能提供就业机会,以解决目前无工作、无收入的现状;25%的农民工期望政府能给予创业政策优惠和扶持,为他们解决好后顾之忧,14%的农民工希望政府能发放部分救助金,以渡过目前难关。 6.恩施州农民工回乡创业与外出务工时从事的行业基本一致。恩施州农民工大多数在江浙,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务工。农民工外出务工时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涉及到餐饮、建筑、种植、养殖、采矿、运输、加工等多种行业,而从事这些行业对农民工回乡创业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许多农民工回乡创业与其外出务工时所从事的行业是一样的。农民工自己有了专业技术和从业经验,就免去了政府的项目推介和从业培训工作。比如鹤峰县中营乡茶园村村民黄世勇,06年到湖南省湘潭市娃娃鱼养殖基地打工,学会了娃娃鱼殖技术,08年回乡自己投资进行娃娃鱼养殖,市场前景良好。
7.恩施州农民工外出务工为回乡创业创造了基础。农村经济贫困,教育落后,恩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都很少,但是外出务工人员大多利用务工的机会开拓了眼界,参加了各种技术培训,学到了知识和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这便成为他们回乡创业的优越条件。比如容美镇大溪村村民姚国明在广东打工期间,学习了电脑与网络技术,不但学到了技能,还得到了锻炼,并拿到电大学习的证书,回乡创办了正大电脑学校,电脑维修工作。
8.恩施州回乡创业并不就是回农村创业,企业办在城镇的比重大,打工实践对回乡创业有决定性影响。打工经历决定了其回乡创业的经营取向。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打工中干什么就学什么,干粗活、杂活,逐渐萌生学艺、自办企业的冲动,经过市场观察、比较,确定目标,就千方百计到有关企业有目的地定向打工。学成回乡,大都选择在经济相对发达、交通较为便利、人口比较集中、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小城镇开始创业。
三、恩施州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恩施州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之下,初步来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创业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金融服务缺乏
通过调查,农民工普遍反映资金周转困难,融资环境较差。虽然农民工回乡时具有一定的资金的原始积累,但是这些资金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我们在调研时,几乎所有农民工反映最强烈的还是资金问题。农民回乡创业的计划投资额比自有资金多出许多,这一部分资金如果政府和银行不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多数回乡农民无法实现创业计划,所以农民工回乡创业能否成功,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否融到资金。但是金融机构贷款约束多,贷款权限逐步上收,或只收不贷,使农民工难以得到金融服务,农民工也普遍认为小额担保贷款手续麻烦,要求多,利息重。
(二)创业服务思想缺乏
恩施州目前很多农民工有返乡创业的意愿,但能实现的只是很少的比例,这与各部门与乡镇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帮扶和引导有关。部分干部对返乡农民最现实的需要是什么认识不够深入,对怎么样把农民工的需求和县域经济率先突破发展结合起来认识不够明确。在调研中,马家园村的张老板对我们说:“我们向政府要一万块钱,能拿到手上来的最多只有六千块钱。”这说明我们政府和执法部门的“吃拿卡要”现象严重,检查和处罚的随意性很大,使农民的创业经营苦不堪言。“吃拿卡要”的现象又会反过来更进一步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从而使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增加农民回乡创业的成本。
(三)农村基础设施跟不上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经营种养殖业的企业一般都在距离县城较远的乡村或者山区,而这些地方又普遍存在水、电、路、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跟不上的问题。比如茶园茶厂刘老板反应,为了最好保证茶叶质量,把茶厂建在山上,但却没多余钱把路修好。还有娃娃鱼专业户黄世勇说自己的养殖基地建在山洞内通信和能源很成问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这会直接导致交通运输成本高,产品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附加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四)人文环境差
恩施州服务业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不多,生活环境差,很多年轻的当地劳动力考虑到这些问题,在相同的工资条件下情愿在外地大城市就业。我们组到来凤第一天,余博士想发个邮件,找遍了整个县城就只有一个网吧,并且服务态度很不好,我们去上一次网要办一张20元的卡,发一个邮件要花费20的话也太贵了吧。虽然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但是农村劳动力缺乏,农村年轻劳力大多出外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幼妇劳力,很多劳力考虑到家乡环境差,不愿意回乡。勉阳镇西坝村的张老板告诉我们:“企业现在急需一位司机,一位厨师,但是劳动力缺乏,找了好长时间招不到人。”
四、关于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一)拓宽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融资渠道
解决农民工创业资金来源问题,必须要政策先行,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对符合要求的农民工创业者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改善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融资服务。现行的贷款制度,改进资信评估制度,建立信用档案和评级发布、失信惩戒机制。逐步放宽政策,允许民营金融机构进入民间融资领域,促进资金信贷的市场竟争,激活金融机构的信贷机制,使符合条件的民间金融机构浮出水面。政府用于开发性生产经营项目的资金,在使用方面,向返乡创业农民工倾斜。促使从事农业信贷工作的金融机构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和从事的养殖业项目以及非农产业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另外,鼓励农民工办理合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从而把小资金聚集在一起。
(二)搭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服务平台
强化政府效能建设,转变工作职能,提高效率,简化投资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克服部门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积极鼓励已经开始具有市场意识的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逐步放宽对农民工创业的限制,实施更多优惠政策。对农民的投资,特别是对经营个体、微型和中小型企业的,实行“零收费”政策,彻底杜绝某些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吃拿卡要”现象,群众进行监督。对于一些设在农村的行政执法机构进行机构并转和解散安置,绝不让他们成为农民工创业的沉重负担。
(三)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把农民工返乡创业纳入城镇建设,以县城为中心搞好小城镇发展规划,突出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和市场建设,使之承载创业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减轻创业者辅助投资的压力。特别是要大力支持农村的修筑,使资源进的去,产品运的出,减少创业者的成本。
(四)加强软环境建设水平
利用现有的教育基础设施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定期对回乡创业农民工进行培训。提高回乡创业人员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着力打造农民创业队伍。充分发挥农村能人、致富大户的示范、带动和帮扶作用。
参考文献:
[1]芦国胜.创新农民工管理机制 推进企业和谐步伐[N].太行日报,2010,9.
[2]陈华,毛小民,康平.让农民工有“家”的感觉[N].工人日报,2010,12.
[3]吴燕.关爱农民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4.
[4]龚礼兵.坚持从“四抓”入手 加强农民工管理[N].中国远洋报,2011,5.
[5]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五大障碍[N].中国改革报,2010,3.
关键词:农民工;再就业;融资渠道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2
2008年底爆发世界性金融危机以来,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科学地鼓励引导资金、技术、信息、理念等创业要素积累到一定水平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我州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低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我州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2010年7月省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湖北民族学院联合组织了专班奔赴全州8县市对有外出务工人员的部分家庭进行了一次详细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16至18岁的有外出务工经历的返乡农民工,每个县市抽2个乡镇,每个乡镇再抽3个村,每个村在找10到15户人家进行调查。总体样本是1500户,调查方式以入户调查为主,抽样方式为分层整群抽样。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汇总分析。
一、恩施州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原因分析
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局势恶化的影响,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出现了制造业的困境,苏南、广东等地的纺织、服装、玩具制造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面临“倒闭潮”。此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陆续有制造业企业倒闭的消息传来。随着制造业企业“倒闭潮”来袭,农民工的“失业潮”也随之来到。一度被《劳动合同法》鼓舞的农民工,又不得不面临工作难找,收入下降的困境。2008年10月之后,在这些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大批提前返乡,形成了所谓的“返乡潮”,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2009年农民工返乡较多,除了上面的原因外,08年南方冰雪灾害,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把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稳定在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没有回乡过年,所以09年他们可能也迫切需要回家看看;最后,农民工在外工作一年,到了年底总要回家和家人团聚,这是中国的传统。对于这个问题国务院非常重视,制定出台了针对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和社会服务包括土地承包权益等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恩施州农民工现状及特点
(一)恩施州返乡农民工现状
恩施州总面积24061平方公里,恩施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辖2个县级市、6个县:恩施、利川2市和巴东、建始、宣恩、咸丰、来凤、鹤峰6县,共有83个乡镇,总人口381.79万,其中农业人口335.71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169.87万人,占总人口的45%,苗族人口20.58万人,占总人口的5.5%。经核算,2009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294.2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上年增长12.8 %。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流动人口日益活跃,据统计,恩施州外出务工人员高峰期达到77万,由于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去年底我州返乡回流的农民工人口大约有26万。就我参加的鹤峰、来凤组而言,预计样本总量400户中,最后实际有用的数据为389户,其中私营业主有14户,合伙业主有4户,个体户44户,其它形式的个人就业20户,有创业意愿的246户,已经创业和具有回乡创业意愿的户数达84.3%。共有146人在劳动服务局办理了《回乡创业优惠证》。就已经创业的企业来看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3人,投资在50—100万元的5人,投资在10—50万元的23人,投资在10万以下有49人。回乡创业农民工总投资1220.4万元,自有资金557.8万元,从亲戚朋友处借占213.1万元,银行贷款占449.5万元,它们分别占总数的45.53%、17.46%、36.83%。回乡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特色养殖业、种植业、农副产品深加工、餐饮农家乐、机械加工、砖瓦生产、运输销售等领域。投资地点主要分布在县城周边乡镇,其中鹤峰主要集中在容美镇,来凤主要集中在翔凤镇。
(二)恩施州返乡农民工特点及创业特点
返乡农民工是中国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它自己的特点下面以鹤峰和来凤调研的数据进行一定的说明
1.恩施州农民工年龄普遍较年轻。就鹤峰和来凤而言,25岁以下的占56%,25岁至35岁的占34%,35岁至45岁的仅占10%;其中已婚占32%,未婚占68%,大都属于青壮年群体,具有较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2.文化程度偏低。在389个样本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人,大专学历有9人,中专18人,高中55人,初中及以下学历305人,高中或中专占18.77%,大专以上的占2.83%,受文化素质偏低制约,大多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技术含量低下。
3.恩施州农民工收入普遍较差。据调查数据,鹤峰和来凤外出农民工工资600-800元/月占19%,800-1000元/月占30%,1000-1200元/月占32% ,1200-2000元/月占19%,大多属于低收入群体,只能维持基本生计。
4.恩施州农民工再就业愿望强烈。在与农民工交谈了解中,问及返乡后的打算时,有26%的想在本地找份工作,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有20%的想在家务农,这部分人员主要是文化低,无一技之长且成家有老人或孩子。有17%的想在家创业,这部分人有一技之长,年纪相对偏大,文化程度相对要高一些,多年在外打拼积累了一些经验,回乡后想靠自己的本事立足发展,结束在外漂泊不定的生活。有37%的等待机会再次外出务工,这部分人家庭条件较差,留在家乡也无发展前景,并且长年在外打工且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
5.恩施州农民工迫切希望得到扶持。对于大多数返乡农民工来说,务工不仅是他们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也是他们改变生活方式的主要手段。调研中,有34%的农民工希望能得到免费技能培训,为再次外出务工奠定基础;27%的农民工希望政府能提供就业机会,以解决目前无工作、无收入的现状;25%的农民工期望政府能给予创业政策优惠和扶持,为他们解决好后顾之忧,14%的农民工希望政府能发放部分救助金,以渡过目前难关。 6.恩施州农民工回乡创业与外出务工时从事的行业基本一致。恩施州农民工大多数在江浙,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务工。农民工外出务工时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涉及到餐饮、建筑、种植、养殖、采矿、运输、加工等多种行业,而从事这些行业对农民工回乡创业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许多农民工回乡创业与其外出务工时所从事的行业是一样的。农民工自己有了专业技术和从业经验,就免去了政府的项目推介和从业培训工作。比如鹤峰县中营乡茶园村村民黄世勇,06年到湖南省湘潭市娃娃鱼养殖基地打工,学会了娃娃鱼殖技术,08年回乡自己投资进行娃娃鱼养殖,市场前景良好。
7.恩施州农民工外出务工为回乡创业创造了基础。农村经济贫困,教育落后,恩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都很少,但是外出务工人员大多利用务工的机会开拓了眼界,参加了各种技术培训,学到了知识和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这便成为他们回乡创业的优越条件。比如容美镇大溪村村民姚国明在广东打工期间,学习了电脑与网络技术,不但学到了技能,还得到了锻炼,并拿到电大学习的证书,回乡创办了正大电脑学校,电脑维修工作。
8.恩施州回乡创业并不就是回农村创业,企业办在城镇的比重大,打工实践对回乡创业有决定性影响。打工经历决定了其回乡创业的经营取向。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打工中干什么就学什么,干粗活、杂活,逐渐萌生学艺、自办企业的冲动,经过市场观察、比较,确定目标,就千方百计到有关企业有目的地定向打工。学成回乡,大都选择在经济相对发达、交通较为便利、人口比较集中、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小城镇开始创业。
三、恩施州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恩施州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之下,初步来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创业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金融服务缺乏
通过调查,农民工普遍反映资金周转困难,融资环境较差。虽然农民工回乡时具有一定的资金的原始积累,但是这些资金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我们在调研时,几乎所有农民工反映最强烈的还是资金问题。农民回乡创业的计划投资额比自有资金多出许多,这一部分资金如果政府和银行不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多数回乡农民无法实现创业计划,所以农民工回乡创业能否成功,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否融到资金。但是金融机构贷款约束多,贷款权限逐步上收,或只收不贷,使农民工难以得到金融服务,农民工也普遍认为小额担保贷款手续麻烦,要求多,利息重。
(二)创业服务思想缺乏
恩施州目前很多农民工有返乡创业的意愿,但能实现的只是很少的比例,这与各部门与乡镇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帮扶和引导有关。部分干部对返乡农民最现实的需要是什么认识不够深入,对怎么样把农民工的需求和县域经济率先突破发展结合起来认识不够明确。在调研中,马家园村的张老板对我们说:“我们向政府要一万块钱,能拿到手上来的最多只有六千块钱。”这说明我们政府和执法部门的“吃拿卡要”现象严重,检查和处罚的随意性很大,使农民的创业经营苦不堪言。“吃拿卡要”的现象又会反过来更进一步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从而使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增加农民回乡创业的成本。
(三)农村基础设施跟不上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经营种养殖业的企业一般都在距离县城较远的乡村或者山区,而这些地方又普遍存在水、电、路、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跟不上的问题。比如茶园茶厂刘老板反应,为了最好保证茶叶质量,把茶厂建在山上,但却没多余钱把路修好。还有娃娃鱼专业户黄世勇说自己的养殖基地建在山洞内通信和能源很成问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这会直接导致交通运输成本高,产品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附加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四)人文环境差
恩施州服务业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不多,生活环境差,很多年轻的当地劳动力考虑到这些问题,在相同的工资条件下情愿在外地大城市就业。我们组到来凤第一天,余博士想发个邮件,找遍了整个县城就只有一个网吧,并且服务态度很不好,我们去上一次网要办一张20元的卡,发一个邮件要花费20的话也太贵了吧。虽然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但是农村劳动力缺乏,农村年轻劳力大多出外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幼妇劳力,很多劳力考虑到家乡环境差,不愿意回乡。勉阳镇西坝村的张老板告诉我们:“企业现在急需一位司机,一位厨师,但是劳动力缺乏,找了好长时间招不到人。”
四、关于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一)拓宽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融资渠道
解决农民工创业资金来源问题,必须要政策先行,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对符合要求的农民工创业者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改善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融资服务。现行的贷款制度,改进资信评估制度,建立信用档案和评级发布、失信惩戒机制。逐步放宽政策,允许民营金融机构进入民间融资领域,促进资金信贷的市场竟争,激活金融机构的信贷机制,使符合条件的民间金融机构浮出水面。政府用于开发性生产经营项目的资金,在使用方面,向返乡创业农民工倾斜。促使从事农业信贷工作的金融机构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和从事的养殖业项目以及非农产业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另外,鼓励农民工办理合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从而把小资金聚集在一起。
(二)搭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服务平台
强化政府效能建设,转变工作职能,提高效率,简化投资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克服部门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积极鼓励已经开始具有市场意识的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逐步放宽对农民工创业的限制,实施更多优惠政策。对农民的投资,特别是对经营个体、微型和中小型企业的,实行“零收费”政策,彻底杜绝某些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吃拿卡要”现象,群众进行监督。对于一些设在农村的行政执法机构进行机构并转和解散安置,绝不让他们成为农民工创业的沉重负担。
(三)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把农民工返乡创业纳入城镇建设,以县城为中心搞好小城镇发展规划,突出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和市场建设,使之承载创业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减轻创业者辅助投资的压力。特别是要大力支持农村的修筑,使资源进的去,产品运的出,减少创业者的成本。
(四)加强软环境建设水平
利用现有的教育基础设施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定期对回乡创业农民工进行培训。提高回乡创业人员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着力打造农民创业队伍。充分发挥农村能人、致富大户的示范、带动和帮扶作用。
参考文献:
[1]芦国胜.创新农民工管理机制 推进企业和谐步伐[N].太行日报,2010,9.
[2]陈华,毛小民,康平.让农民工有“家”的感觉[N].工人日报,2010,12.
[3]吴燕.关爱农民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4.
[4]龚礼兵.坚持从“四抓”入手 加强农民工管理[N].中国远洋报,2011,5.
[5]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五大障碍[N].中国改革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