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通讯》2007.2发表我写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全文是这样的:人教版六年制义务小语课本第七册114页有四条段意,第四条是这样的:“(4)‘我’对劳动的体会,即为什么说‘劳动最有滋味’。”这两种表述都不符合八字标准的第三四两字“明确”。如果把第四条段意改为:“(4)‘我’体会到劳动换来的东西硬正,劳动使人骨头硬,有自信心,心思细腻。”就“明确”了。可见所谓“明确”是指:忌用空洞抽象的词语,比如“体会”、“原因”、“景色”或者“为什么”、“怎么样”等词语来表述,而要求写出“‘体会’、‘原因’、‘景色’或者‘为什么’、‘怎么样’”的具体内容。
这虽是一根细发,但它可以牵动全局:不认真读字词、句层、段篇等,是根本归纳不出具体内容的。
《教师教学用书》上,对《颐和园》一课的段意,多是用“景色”归纳的:写长廊,就是“长廊的景色”;写万寿山,就是“万寿山的景色”;写昆明湖,就是“昆明湖的景色”。
这样极容易使学生比着葫芦画瓢:写校园,就是“校园的景色”;写公园,就是“公园的景色”;写田野,就是“田野的景色”。
至于是什么样的景色,只有去看原文了。这就叫不“明确”,使人不知写了什么“景色”。
如果要求这样读课文,学生就不用去动脑筋了。后患是无穷无尽的。
如果要求他们归纳出具体景色,还要做到简练、明确,那他不动脑筋是绝对不行的。比如要归纳出“长廊的景色”,就是这样的:“长廊,绿柱、红栏望不到头;横槛上有彩画;两旁栽花木。”试想,要获得这样的结果,不按照“一看全段有几句,二看每句话主要讲什么,三看句间联系,四看分几层,五看层意是什么,六看整段讲什么”的“六步法”能归纳出来吗?
现在,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不会写一段话,根子在于他不会读一段话。为什么不会读?因为只要求他们弄出“景色”之类就算了。
只要把“要写出‘景色’之类的具体内容”这一发一动,全局的整体面貌一定会大变的:学生读每段课文都会动脑筋的。
四年后再来看这篇文章,有良心的语文工作者都会同意最后一段说的:只要把“要写出‘景色’之类的具体内容”这一发一动,全局的整体面貌一定会大变的:学生读每段课文都会动脑筋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不再‘误尽苍生’”峰峰矿区新坡学区杨秀萍在《现代教育通讯》2007年第三期69页发表《语文是否“误尽苍生”》一文,主要内容是——
1998年刘国正先生撰文批评提出语文“误尽苍生”,说这是“噪音”笔者认为不是“噪音”,是对数以亿计的炎黄子孙负责者的实话实说。
吕叔湘1978年说“十年的时间”,“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吕型伟1989年说“让亿万少年儿童的有限时间在暗胡同里再那么摸索下去。实在太可惜了。”
“大多数”和“亿万”虽不等于“尽”,但这种说法是带着感情就事论事,是不应该挨板子的。
如果谁真的完全接受了刘先生的这种认识,就会再“误尽苍生”的。
笔者想请教刘先生一个问题:1998年我们用的人教版初中第一册语文《盘古开天辟地》课后第一题让“写一个阅读提要”。这实际上就是让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尽管小学从四下开始就进行这种训练,但是因为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他们到初中以后并不知道这阅读提要就是小学的课文主要内容。请问刘先生,如果人教版某一册课本或者《教师教学用书》哪怕是点一句,还会在这一问题上“误尽苍生”吗?
“误尽苍生是语文”,这是客观存在。
语文为什么误尽苍生?笔者同意我区一位老语文教研员的观点:语文学科为全息性学科,应该采用全息性学法,可是语文教学上清规戒律太多,不是这个不该学,就是那个不该讲。这就是语文教学“误尽苍生”的根源。
叶圣陶先生1948年说:“无论怎么读,起初该用论理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来。又按各句各节的意义,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来。这样读了,就好比当面听作者说一番话,大体上总能听明白。最忌的是不能分析,不问关系,胡里胡涂读下去——这样读三五遍,也许还是一片朦胧。”
我区那位老语文教研员写文章,做报告,经常引用这句话,令人奇怪的是我很少见别人引用。原来不明白原因,后来才发现:这词间、句间、节(自然段)间的“关系”不知从何年何月成了禁区。这语文教学当然一直处于“不能分解,不问关系”的“读三五遍,也许还是一片朦胧”的“自我领悟”状态——“一条暗胡同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鲁迅语)啊!
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一问题,我钻在图书馆翻阅资料,想不到找到了依据。1989年2-3期《课程•教材•教法》顾振彪先生《对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一点理解》一文中,认为把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级语法单位的两项——语素和句群不提要求,只对中间的“词、短语、句子”提出要求,就是降低要求,结果高考不考语素和句群,当然也就没人去注意词间、句间、节(自然段)间的“关系”了,以致考大学不考句群,多重复句只考到二重,这正是没人引用叶老1948年那段话的原因。
冲破这一人为禁区,像人教版老小语课本五六册那样让小学生用“六步法”学自然段,语文就 不再“误尽苍生”了!
是的,确实“牵一发而动全身”!长期以来,这一发不动,结果语文就只有“误尽苍生”!只要冲破这一人为禁区,像人教版老小语课本五六册那样让小学生用“六步法”学自然段,不再使学生比着葫芦画瓢:写校园,就是“校园的景色”;写公园,就是“公园的景色”;写田野,就是“田野的景色”。语文就不再“误尽苍生”了!
这虽是一根细发,但它可以牵动全局:不认真读字词、句层、段篇等,是根本归纳不出具体内容的。
《教师教学用书》上,对《颐和园》一课的段意,多是用“景色”归纳的:写长廊,就是“长廊的景色”;写万寿山,就是“万寿山的景色”;写昆明湖,就是“昆明湖的景色”。
这样极容易使学生比着葫芦画瓢:写校园,就是“校园的景色”;写公园,就是“公园的景色”;写田野,就是“田野的景色”。
至于是什么样的景色,只有去看原文了。这就叫不“明确”,使人不知写了什么“景色”。
如果要求这样读课文,学生就不用去动脑筋了。后患是无穷无尽的。
如果要求他们归纳出具体景色,还要做到简练、明确,那他不动脑筋是绝对不行的。比如要归纳出“长廊的景色”,就是这样的:“长廊,绿柱、红栏望不到头;横槛上有彩画;两旁栽花木。”试想,要获得这样的结果,不按照“一看全段有几句,二看每句话主要讲什么,三看句间联系,四看分几层,五看层意是什么,六看整段讲什么”的“六步法”能归纳出来吗?
现在,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不会写一段话,根子在于他不会读一段话。为什么不会读?因为只要求他们弄出“景色”之类就算了。
只要把“要写出‘景色’之类的具体内容”这一发一动,全局的整体面貌一定会大变的:学生读每段课文都会动脑筋的。
四年后再来看这篇文章,有良心的语文工作者都会同意最后一段说的:只要把“要写出‘景色’之类的具体内容”这一发一动,全局的整体面貌一定会大变的:学生读每段课文都会动脑筋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不再‘误尽苍生’”峰峰矿区新坡学区杨秀萍在《现代教育通讯》2007年第三期69页发表《语文是否“误尽苍生”》一文,主要内容是——
1998年刘国正先生撰文批评提出语文“误尽苍生”,说这是“噪音”笔者认为不是“噪音”,是对数以亿计的炎黄子孙负责者的实话实说。
吕叔湘1978年说“十年的时间”,“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吕型伟1989年说“让亿万少年儿童的有限时间在暗胡同里再那么摸索下去。实在太可惜了。”
“大多数”和“亿万”虽不等于“尽”,但这种说法是带着感情就事论事,是不应该挨板子的。
如果谁真的完全接受了刘先生的这种认识,就会再“误尽苍生”的。
笔者想请教刘先生一个问题:1998年我们用的人教版初中第一册语文《盘古开天辟地》课后第一题让“写一个阅读提要”。这实际上就是让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尽管小学从四下开始就进行这种训练,但是因为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他们到初中以后并不知道这阅读提要就是小学的课文主要内容。请问刘先生,如果人教版某一册课本或者《教师教学用书》哪怕是点一句,还会在这一问题上“误尽苍生”吗?
“误尽苍生是语文”,这是客观存在。
语文为什么误尽苍生?笔者同意我区一位老语文教研员的观点:语文学科为全息性学科,应该采用全息性学法,可是语文教学上清规戒律太多,不是这个不该学,就是那个不该讲。这就是语文教学“误尽苍生”的根源。
叶圣陶先生1948年说:“无论怎么读,起初该用论理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来。又按各句各节的意义,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来。这样读了,就好比当面听作者说一番话,大体上总能听明白。最忌的是不能分析,不问关系,胡里胡涂读下去——这样读三五遍,也许还是一片朦胧。”
我区那位老语文教研员写文章,做报告,经常引用这句话,令人奇怪的是我很少见别人引用。原来不明白原因,后来才发现:这词间、句间、节(自然段)间的“关系”不知从何年何月成了禁区。这语文教学当然一直处于“不能分解,不问关系”的“读三五遍,也许还是一片朦胧”的“自我领悟”状态——“一条暗胡同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鲁迅语)啊!
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一问题,我钻在图书馆翻阅资料,想不到找到了依据。1989年2-3期《课程•教材•教法》顾振彪先生《对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一点理解》一文中,认为把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级语法单位的两项——语素和句群不提要求,只对中间的“词、短语、句子”提出要求,就是降低要求,结果高考不考语素和句群,当然也就没人去注意词间、句间、节(自然段)间的“关系”了,以致考大学不考句群,多重复句只考到二重,这正是没人引用叶老1948年那段话的原因。
冲破这一人为禁区,像人教版老小语课本五六册那样让小学生用“六步法”学自然段,语文就 不再“误尽苍生”了!
是的,确实“牵一发而动全身”!长期以来,这一发不动,结果语文就只有“误尽苍生”!只要冲破这一人为禁区,像人教版老小语课本五六册那样让小学生用“六步法”学自然段,不再使学生比着葫芦画瓢:写校园,就是“校园的景色”;写公园,就是“公园的景色”;写田野,就是“田野的景色”。语文就不再“误尽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