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应讲究曲与直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抑与扬的统一,张与弛的统一。这样写出的作品才会多姿多彩,才能经久耐看。
[关键词]写作 艺术 辩证
文章达不到规定的篇幅,缺少漂亮外衣的装扮,学生思路较狭窄,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呢?本人觉得不妨把哲学中的辩证法搬到作文教学中来,也许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讲究曲与直的统一
古人作文,最忌直,忌庸,主张含蓄曲折。“曲”是文学的特征之一。所谓“曲”,就是不直接将笔指向表现对象,而着眼于对对象所产生的影响的描述。一句话,就是曲折地折射式地表现复杂的生活。如李白的诗《月下独酌》,明明是写一人独饮,偏偏写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用以月为伴,以影为伴曲折地反映出作者孤独寂寞之情。这种曲笔的应用无疑较之直书更耐人寻味。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曲折的现象:卷曲的花瓣,弯弯的月亮,起伏的山峦等无不以“曲”呈现其美的存在。画家学画时为何要从画人体始,尤其要画女人的裸体,就是因为女人的身体有世界上难以用他物替代的曲线美。社会上的一切物体的运动发展,也是曲折翻腾、波浪式前进的。所以说文章的曲折变化是符合我们的生活审美情趣的。刘大(木魁)在《论文偶记》中指出:“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句字变。”为何要这样,目的就是为了引人入胜。人总是喜欢错落有致,变化多端的东西。只有高潮,也就无所谓高潮,只有平静也就无所谓平静。所以,凡是成功的曲笔,往往有直笔的映衬,而成功的直笔,也必有曲笔相随。唯有曲中求直,才能含蓄而不晦涩,也只有直中存曲,才能明晰而不浮浅。
二、讲究虚与实的统一
作者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时而采取对对象本身直接正面的描写,在形似的基础上传神地写出事物的形象特征,时而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前者称为“实写”,后者称为“虚写”。《口技》中写了口技表演者所表现出的各种场景与声响,然后写宾客的反映:“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从而侧面地烘托出口技表演者技艺之高超。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上阕结尾“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也是虚写,通过联想雪后的美景,而进一步烘托眼下雪下得是多么的大。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也是虚写,通过想像,写出了沧海的辽阔与深邃,与前面的实写的沧海之景相映成趣。
有时,以实写实非常困难,就采取以虚写实的办法。如写“春”,古人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正面写“春”,几乎无法下手。作家就写草、写树、写风、写日、写鸟的歌声和人的感受。这些写好了,“春”也就写出来了。朱自清的《春》就是这样:他在文章里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人们的迎春情形。这种以虚的形式来表现的春天却是那么的实在,那么的生动感人,成为经久不衰的名篇。再如写“山”,山的高峻,无论如何用笔也难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作家就写山中的深渊和半山腰的云彩。这样,山的高峻也就表现出来了。
有時,以实写实虽也行,但效果也不好,不如虚写,如《红楼梦》中黛玉临终前对宝玉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有爱,有恨,有迷惑,有绝望。如果一一写出,无论花多大力气也难写好,所以高明的曹雪芹采用了虚写的手法,只是让她从心底呼喊:“宝玉!宝玉!你好……”好什么呢?让读者自己去领会这虚中内涵的深意吧。这种虚写,达到了任何写实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太耐人寻味了!
三、讲究抑与扬的统一
“抑”就是抑制、压下。“扬”就是褒奖、抬高。古人提倡“抑扬当相发”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的语段“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就是典型的先抑后扬的写法。还有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描写,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当然也还有先扬后抑的写法。如金庸的《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岳不群,作者就是运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他开始号称“君子剑”,名门正派的掌门人,到后来不择手段地弄取了“辟邪剑谱”,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有些所谓好的东西,一开始表面上可能给人以不错的印象,待到真相大白之时,才会发现与最初的认识相去甚远,甚至开头的认识完全是错误的。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才会那样的吸引人,才是真人。现实生活中,对他人的认识其实也存在这么一种情况。
这种写法,前面的抑(扬)是手段,后面的扬(抑)是目的,是本意。压得低,才能抬得起;捧得高,才会摔得重。
四、讲究张与弛的统一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而不弛,君子弗能也,驰而不张,君子弗为也。”学习是如此,写作更是如此。松紧适度,将紧锣密鼓与丝竹之声结合,一味的惊雷急雨,剑拔弩张,不能使人怡情;一味细吹慢打,又很难使人振奋。
例《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一段就是张弛有度之经典:国舅董承夜见刘备,商定共谋曹贼,第二天,曹操请来刘备,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惊得玄德面如土色。这是“张”。待到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这是“弛”。接下来两人饮酒,共论当今天下英雄,这也还是“弛”。当曹否定了一系列英雄人物后,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这又是“张”。而读者以为刘备将露马脚之时,却又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得以掩饰过去。一场戏,一惊一乍,一张一弛,时急时缓,真是扣人心弦呀!而一些武侠小说,则是张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人年轻时,对它很入迷,而一旦到中年之后,反而看的人就少了(至少我身边的同事们是这种情况),说明它的魅力是有限的,为什么呢?因为这类作品就是过多的追求情节的紧张、激烈的打斗,而扣人心弦,细腻的东西少了点,这样,它就失去了经久的魅力。
总之,辩证法运用在写作上,不仅仅是以上四点,如点与面、整体与局部、正与反、概括与具体等。本人的以上四点浅见,权当是抛砖引玉吧。
[关键词]写作 艺术 辩证
文章达不到规定的篇幅,缺少漂亮外衣的装扮,学生思路较狭窄,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呢?本人觉得不妨把哲学中的辩证法搬到作文教学中来,也许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讲究曲与直的统一
古人作文,最忌直,忌庸,主张含蓄曲折。“曲”是文学的特征之一。所谓“曲”,就是不直接将笔指向表现对象,而着眼于对对象所产生的影响的描述。一句话,就是曲折地折射式地表现复杂的生活。如李白的诗《月下独酌》,明明是写一人独饮,偏偏写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用以月为伴,以影为伴曲折地反映出作者孤独寂寞之情。这种曲笔的应用无疑较之直书更耐人寻味。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曲折的现象:卷曲的花瓣,弯弯的月亮,起伏的山峦等无不以“曲”呈现其美的存在。画家学画时为何要从画人体始,尤其要画女人的裸体,就是因为女人的身体有世界上难以用他物替代的曲线美。社会上的一切物体的运动发展,也是曲折翻腾、波浪式前进的。所以说文章的曲折变化是符合我们的生活审美情趣的。刘大(木魁)在《论文偶记》中指出:“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句字变。”为何要这样,目的就是为了引人入胜。人总是喜欢错落有致,变化多端的东西。只有高潮,也就无所谓高潮,只有平静也就无所谓平静。所以,凡是成功的曲笔,往往有直笔的映衬,而成功的直笔,也必有曲笔相随。唯有曲中求直,才能含蓄而不晦涩,也只有直中存曲,才能明晰而不浮浅。
二、讲究虚与实的统一
作者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时而采取对对象本身直接正面的描写,在形似的基础上传神地写出事物的形象特征,时而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前者称为“实写”,后者称为“虚写”。《口技》中写了口技表演者所表现出的各种场景与声响,然后写宾客的反映:“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从而侧面地烘托出口技表演者技艺之高超。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上阕结尾“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也是虚写,通过联想雪后的美景,而进一步烘托眼下雪下得是多么的大。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也是虚写,通过想像,写出了沧海的辽阔与深邃,与前面的实写的沧海之景相映成趣。
有时,以实写实非常困难,就采取以虚写实的办法。如写“春”,古人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正面写“春”,几乎无法下手。作家就写草、写树、写风、写日、写鸟的歌声和人的感受。这些写好了,“春”也就写出来了。朱自清的《春》就是这样:他在文章里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人们的迎春情形。这种以虚的形式来表现的春天却是那么的实在,那么的生动感人,成为经久不衰的名篇。再如写“山”,山的高峻,无论如何用笔也难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作家就写山中的深渊和半山腰的云彩。这样,山的高峻也就表现出来了。
有時,以实写实虽也行,但效果也不好,不如虚写,如《红楼梦》中黛玉临终前对宝玉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有爱,有恨,有迷惑,有绝望。如果一一写出,无论花多大力气也难写好,所以高明的曹雪芹采用了虚写的手法,只是让她从心底呼喊:“宝玉!宝玉!你好……”好什么呢?让读者自己去领会这虚中内涵的深意吧。这种虚写,达到了任何写实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太耐人寻味了!
三、讲究抑与扬的统一
“抑”就是抑制、压下。“扬”就是褒奖、抬高。古人提倡“抑扬当相发”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的语段“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就是典型的先抑后扬的写法。还有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描写,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当然也还有先扬后抑的写法。如金庸的《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岳不群,作者就是运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他开始号称“君子剑”,名门正派的掌门人,到后来不择手段地弄取了“辟邪剑谱”,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有些所谓好的东西,一开始表面上可能给人以不错的印象,待到真相大白之时,才会发现与最初的认识相去甚远,甚至开头的认识完全是错误的。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才会那样的吸引人,才是真人。现实生活中,对他人的认识其实也存在这么一种情况。
这种写法,前面的抑(扬)是手段,后面的扬(抑)是目的,是本意。压得低,才能抬得起;捧得高,才会摔得重。
四、讲究张与弛的统一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而不弛,君子弗能也,驰而不张,君子弗为也。”学习是如此,写作更是如此。松紧适度,将紧锣密鼓与丝竹之声结合,一味的惊雷急雨,剑拔弩张,不能使人怡情;一味细吹慢打,又很难使人振奋。
例《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一段就是张弛有度之经典:国舅董承夜见刘备,商定共谋曹贼,第二天,曹操请来刘备,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惊得玄德面如土色。这是“张”。待到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这是“弛”。接下来两人饮酒,共论当今天下英雄,这也还是“弛”。当曹否定了一系列英雄人物后,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这又是“张”。而读者以为刘备将露马脚之时,却又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得以掩饰过去。一场戏,一惊一乍,一张一弛,时急时缓,真是扣人心弦呀!而一些武侠小说,则是张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人年轻时,对它很入迷,而一旦到中年之后,反而看的人就少了(至少我身边的同事们是这种情况),说明它的魅力是有限的,为什么呢?因为这类作品就是过多的追求情节的紧张、激烈的打斗,而扣人心弦,细腻的东西少了点,这样,它就失去了经久的魅力。
总之,辩证法运用在写作上,不仅仅是以上四点,如点与面、整体与局部、正与反、概括与具体等。本人的以上四点浅见,权当是抛砖引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