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坡学区推行的“活动引领”模式也就是尽可能地打造高效课堂,让每一个孩子找回学习的快乐和幸福,为孩子的一生做奠基.
【关键词】 活动引领;数学
“活动引领”模式倡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是一种完全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基础上的教学形式,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极大地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众所周知,并非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有的小组气氛热烈,兴趣浓厚,而有的小组却无话可说,觉得无比枯燥. 到底有多少学生发表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认真地倾听了别人的见解,又有多少学生游离其外,无所适从呢?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根据自己的近两年来的课堂实践,谈谈我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的几点建议.
1. 在合作任务提出之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就是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并且这种学习任务往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拓展性,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 因此, 分小组的时候要注意“异质同组”,每个小组都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并且每一小组都要兼顾既有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又有见解独到、思维敏捷、逻辑性强的同学,还要有能够容忍等待别人发言的同学等, 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合作顺利进行,还可以避免一人唱独戏其他同学当陪客的现象.
2. 合作学习的任务必须有利于分工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
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必须有赖于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才能进行,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 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合作学习的任务必须保证每一名同学都有事可做,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 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即同一层次的同学同时担任同一角色: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总结报告员等),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名同学的信心.
3. 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要合作基础上的,在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在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 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4. 关注小组活动的进程,教会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同伴和自己的思维过程,并把思维过程向小组或全班同学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和学会表达. 有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都希望别人来关注自己,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也有的学生不主动,不多发言,只听别人说,不发表个人意见.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时刻关注小组活动的进程,关注每个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 同时要适时引导,更要多鼓励弱势学生,让他们敢于开口,敢自己争取发言的机会,从自己的发言中找回自信,融入小组活动之中. 另外对于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也可随时融入共同探讨解决.
5. 合理进行合作学习的效果评价
“评价是武器”,课堂上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拉力、对抗、质疑,并做好“即时性评价”. 在课堂上,我还会留几分钟让学生到前面展示小组活动的成果,同时也请台下的学生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错误. 同时我也给予适当的评价,坚持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为了配合活动引领模式的开展,我们学校制定了课堂“星星、月亮、太阳”累积升级的激励评价办法,根据学习小组的课堂表现,我们老师即时打星,每一节课结束时我们都要公布这节课的最佳参与小组、最佳展示小组、最佳守纪小组. 久而久之,我们的课堂“又活又火又高效”.
课堂是燃烧激情的舞场,青春飞扬的草地. “活动引领”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化教为学、化生为师、化静为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 概括起来说,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讲授时间,通过有效的学生活动达成自主学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经历合作交流的活动,在合作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同时,通过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反思与完善自我的认知方式.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活动引领是一种模式,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研究.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我们和孩子在课堂上在学习中能够找到快乐和幸福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项国雄,赖晓云.活动理论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5(6).
[2]王囡.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
【关键词】 活动引领;数学
“活动引领”模式倡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是一种完全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基础上的教学形式,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极大地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众所周知,并非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有的小组气氛热烈,兴趣浓厚,而有的小组却无话可说,觉得无比枯燥. 到底有多少学生发表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认真地倾听了别人的见解,又有多少学生游离其外,无所适从呢?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根据自己的近两年来的课堂实践,谈谈我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的几点建议.
1. 在合作任务提出之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就是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并且这种学习任务往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拓展性,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 因此, 分小组的时候要注意“异质同组”,每个小组都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并且每一小组都要兼顾既有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又有见解独到、思维敏捷、逻辑性强的同学,还要有能够容忍等待别人发言的同学等, 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合作顺利进行,还可以避免一人唱独戏其他同学当陪客的现象.
2. 合作学习的任务必须有利于分工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
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必须有赖于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才能进行,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 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合作学习的任务必须保证每一名同学都有事可做,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 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即同一层次的同学同时担任同一角色: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总结报告员等),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名同学的信心.
3. 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要合作基础上的,在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在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 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4. 关注小组活动的进程,教会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同伴和自己的思维过程,并把思维过程向小组或全班同学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和学会表达. 有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都希望别人来关注自己,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也有的学生不主动,不多发言,只听别人说,不发表个人意见.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时刻关注小组活动的进程,关注每个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 同时要适时引导,更要多鼓励弱势学生,让他们敢于开口,敢自己争取发言的机会,从自己的发言中找回自信,融入小组活动之中. 另外对于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也可随时融入共同探讨解决.
5. 合理进行合作学习的效果评价
“评价是武器”,课堂上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拉力、对抗、质疑,并做好“即时性评价”. 在课堂上,我还会留几分钟让学生到前面展示小组活动的成果,同时也请台下的学生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错误. 同时我也给予适当的评价,坚持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为了配合活动引领模式的开展,我们学校制定了课堂“星星、月亮、太阳”累积升级的激励评价办法,根据学习小组的课堂表现,我们老师即时打星,每一节课结束时我们都要公布这节课的最佳参与小组、最佳展示小组、最佳守纪小组. 久而久之,我们的课堂“又活又火又高效”.
课堂是燃烧激情的舞场,青春飞扬的草地. “活动引领”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化教为学、化生为师、化静为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 概括起来说,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讲授时间,通过有效的学生活动达成自主学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经历合作交流的活动,在合作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同时,通过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反思与完善自我的认知方式.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活动引领是一种模式,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研究.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我们和孩子在课堂上在学习中能够找到快乐和幸福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项国雄,赖晓云.活动理论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5(6).
[2]王囡.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