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比较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ck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行知与裴斯泰洛齐作为闻名遐迩的教育家,他们对教育事业都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本文聚焦于裴斯泰洛齐和陶行知的生活背景、教育思想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和比较,尤其对二人的重要思想进行异同点的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陶行知;裴斯泰洛齐;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2-0002-02
  引 言
  裴斯泰洛齐和陶行知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与国度,但他们对教育的认识有异曲同工之处。由于文化传统等差异,他们在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方面的认识也有所不同。
  一、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生活的时代背景介绍
  (一)裴斯泰洛齐生活时代背景简介
  18世纪正是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但当时国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都难以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的财力投入学校建设中,因此,社会上的学校数量寥寥无几。但随着启蒙运动的开展,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主张,特别是在教育改革方面有很多独特的见解。
  (二)陶行知生活时代背景简介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广大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也使得封闭的中国第一次接触到了外部世界,之后,越来越多的先进思想渐渐流入中国。在教育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受到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并建立起了新式教育,教育改革运动因此发生。陶行知幼年时曾就读于一所旧式私塾,后转入一所教会办的学校,开始接受西式教育,学习英文、数学、理化和医药常识。在学习西方知识的同时,他从未放弃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之后,他考入南京汇文书院预科,后赴美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专业,师从杜威。回国后,陶行知任南京高等师范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讲授教育学、教育统计等课程。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创办了南京市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校)。1932年起,陶行知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力图将工场、学校和社会打造为一体,以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陶行知首创了“小先生制”,成立了中国普及教育组成会,开展了“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
  二、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的教育目的及其比较
  (一)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目的
  裴斯泰洛齐认为,知识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使人逐渐获得智慧,了解自己的使命,从而致力于对美好社会的建设。因此,裴斯泰洛齐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心力,在他看来,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教育的首要功能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多角度加大发展的力度,使人能够从多方面受到影响,从而不断提升自我。他多次强调,人的和谐发展是离不开多方面的共同发展的,也只有如此,人才能逐步变得独立而完整,才能走向幸福,对社会的发展形成更为积极的影响力。这一“和谐发展理论”体现了他对人性统一性的敏锐洞察,认为随着教育行为的开展,人的天赋会在整体上得到激发,从而使人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1]。
  (二)陶行知的教育目的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对人的培育来实现改变社会的最终目的。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他鼓励实施新教育,希望学生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运用大自然的力量来改造社会,同时逐渐获得在社会中谋取幸福的技能,从而真正通过教育的影响来塑造出综合能力较强的新国民。陶行知致力于从多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对民族精神的激活,使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自己的身体,认真生活,进而为国家建设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民范围内推广。此外,陶行知特别强调身体的重要性,认为体育和卫生是一脉相承的,教育是不应脱离身体健康而开展的,而是需要引导学生提高对身体健康的重视。
  (三) 二者教育目的异同
  从相同点的角度来看,裴斯泰洛齐和陶行知的早期思想都有着教育救国的想法,认为社会的积贫积弱唯有通过教育才能逐步获得改善。他们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影响较大,是值得不断投入的事业,且他们都具备推动教育进步的自我奉献精神。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引下,他们认识到了教育好每个国民对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力量,只有每个人都获得良好的教育,国民素质才能得到切实提高,从而使整个国家向着更有希望的方向发展。他们都强调,在教育事业开展的过程中,道德的提升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并致力于对国民道德的持续教育和提升。
  从不同之处来看,裴斯泰洛齐和陶行知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强调的内容也有不同的侧重点。陶行知主要强调了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认为美育对人的心灵滋养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在美育的引导下,人们会追逐美好的事物,进而对整个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这一思想的觉醒也表现出陶行知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是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裴斯泰洛齐受限于生活环境,其思想理论具有较强的宗教色彩,呈现出在宗教影响下的个体思想意识的觉醒,因此,其强烈的宗教色彩也展现出当时的时代底色[2]。
  三、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在教育组织形式上的异同
  在教育组织形式上,陶行知认为,社会也是学校,可以对学生从多方面加强教育。在他看来,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校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即“以社会为学校”,让二者能够紧密结合,呈现出更佳的教育效果[3]。
  裴斯泰洛齐在早期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家庭教育是可以直接取代学校教育的,但随着其教育实践的不断积累,他逐步转变了这一思想,认识到了学校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强调二者不应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应当相互配合,最终呈现出高度一致的教育效果。当然,他也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应以此为原理来对学校加以改造,认为家庭教育理应作为教育科学实现的出发点[4]。因此,他多次在多家教育机构中开展了学校家庭化的具体实验,希望学校教育能够以家庭教育的原理来具体开展。在这些学校中,大家关系和睦,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像家人一般相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重视了情感在学习过程中的助推作用,这一教育实践在当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在进行教育组织时,陶行知重点强调了社会的重要性,认为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种,尽管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全部。裴斯泰洛齐认为学校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应当在学校范围内营造出家庭般的氛围。二人认知上的差别,离不开他们各自的理论来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除了受到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和近代教育思想的影响外,还受到了外国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他对裴斯泰洛齐是较为敬重的,在他看来,这些教育家都是从自己的观察和认识出发,积极开展了相关的教育实践,勇于尝试,锐意进取,其昂扬奋进的精神令人感怀[5]。陶行知受到裴斯泰洛齐给他的最大启发主要是将教育和生活有机联系,不再将二者割裂开来,而是正视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6]。陶行知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杜威的思想影响,在美国留学期间,他接触并受到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但陶行知并没有照搬照抄,而是对其进行了中国化的改进。杜威所强调的教育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也对陶行知形成了较大的启发。陶行知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并强调:“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是杜威先生重要的思想理论,但是随着教育实践的切实开展,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对于当今的民国是不可行的,是不符合民国现实的国情的。[7]”事实上,当时的学校教育是明显脱离社会实际的,针对这一现状,他将这一思想发展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对于学生而言,是更为彻底的束缚,使学生的发展受到了更大程度的制约。而社会即学校,强调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积极方面,从而使学校教育能够实现与社会更为紧密的联系,并呈现出较为正向的教育效果。因此,他的思想逐步建立起来,强调了社会即学校,这一思想有助于教育在社会發展过程中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裴斯泰洛齐之所以强调学校家庭化思想,是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因为他童年时期受到了良好家庭氛围的影响,他意识到有爱的环境对人的教育的重要意义。随着多年教育实践的开展,他越发认识到儿童教育是离不开爱的滋养的,而良好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生活这一大的背景的。在他看来,任何教育方案都不应离开家庭这一教育的起点,要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及其模式,并且将这一模式在学校教育中加以推广,唯有如此,公共教育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价值[8]。因此,裴斯泰洛齐强调学校教育的实现离不开如家庭一般的氛围,师生之间要如家人一般充满爱。
  结   语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都对当时的教育事业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和更大重视,并且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不同形式的教育事业上都起到了正面的推动效果。对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将会对我们的教育发展形成正向的引导,推动更为丰硕的教育研究成果的形成。
  [参考文献]
  阿图尔·布律迈尔.裴斯泰洛齐选集(第2卷)[M].戴行福,等,译.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吴式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6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夏之莲.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董宝良,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阿图尔·布律迈尔.裴斯泰洛齐选集(第1卷)[M].戴行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陈海龙(1994.12—),男,湖北襄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基本原理。
其他文献
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智慧实施,通过构建“智慧课堂”,编制和实施“智慧作业”,开展“智慧教研”,在课堂教学、作业设计、教学研讨等方面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