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东舞蹈文化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是深厚的齐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柳林花鼓风格独特,粗狂豪放,气势磅礴,它典型的风格特征也是在山东传统文化的浸润、鲁西北自然环境的陶冶下形成的。
【关键词】柳林花鼓 特征 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256-02
一、柳林花鼓的历史起源
柳林花鼓原为柳林秧歌,起源于400多年前的明朝,关于柳林花鼓的起源在民间只有一种固定的说法,柳林花鼓所演绎的故事取材于《水浒》,讲的是河北大名府卢俊义为奸人所害,被捕入狱并即将问斩,宋江、吴用等梁山好汉,化妆成花鼓艺人混进大名府,劫了法场,救了卢俊义。整个故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梁山好汉化妆进城,一路上的载歌载舞的情形;二是劫法场时的情景,宋江、吴用等好汉大闹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的战斗场面。当时柳林花鼓属于民间的娱乐活动,难登封建统治者的大雅之堂,因此它的生存状态、保护和发展并没有太多人关注,以至于现阶段柳林花鼓只保存下了第一部分;此外,柳林花鼓的起源还得益于山东传统民间舞蹈的演变,尤其是山东文化显著代表的三大秧歌,柳林花鼓实质属于鼓子秧歌的一种,表演粗狂豪放、刚劲有力;柳林花鼓的表演还有明显的武术成分,可谓舞武相容发展;从服装到表演柳林花鼓还渗透着浓厚的戏剧色彩,“任何民间舞蹈都不具备独立的舞蹈意义,而是依附于民俗活动和风俗仪式,以及与武术杂技等节目掺合一起表演。”[注1]柳林花鼓就是在维持自己特有的地域风格的基础上,不断的吸收融合其它艺术形式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二、柳林花鼓的基本特征
1.表演形式
柳林花鼓的表演形态有“踩街”和“团场”两种,“踩街”指表演队伍在行进中分成两行,迈着简单的舞步,串接走巷子,主要是增添街市的喜庆氛围;“团场”是指在踩街完后固定的表演场地,表演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表演也不再单一,而具有了较强的戏剧性内容。“团场”为表演的主体部分,分为以舞为主的“武场”和以唱为主的“文场”,表演中文武场可反复进行,演唱也可长可短。
2.表演特征
柳林花鼓风格独具,特征显著,首先,表演的角色固定,人数固定,套路也不能改变;其次,道具特制,代代相传,服装具有浓厚的戏剧色彩;再次,表演内容为特定的故事情节,这在鼓子秧歌中是很罕见的;最后,柳林花鼓最独特之处在于“鼓”,它不同平常我们所见的腰鼓,它的鼓带较长,挂于右肩,鼓垂在左膝下,在舞者跳、转、翻中鼓总是贴着小腿,并且舞者还在过程中有节奏的击鼓,技艺高超。
3.表演风格
笔者认为柳林花鼓的风格有三:其一,柳林花鼓取材来源于民间故事,因此其表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以达到观众所认可的情境及审美需求;其二,柳林花鼓的表演形式决定了其表演风格不同于大多数花鼓有太多的程式化,而是具有表演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群众需要进行诠释人物的表演,也就是即兴性,很多时候演员的即兴创作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第三,柳林花鼓的表演有浓厚的自娱性,最初花鼓的表演为娱神活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舞蹈已从最初的娱神转为娱人的表演,表演过程中,有很多两两对演的情景,典型的舞蹈动作和滑稽的表演使得自娱风格突出;最后,柳林花鼓的表演具有典型的独特性,所谓独特性,是指赋予形象以鲜明的个性特色,突出的表现这一个。典型的人物角色、典型的服装道具、典型的身份动态以及典型场合下的典型动作,都使得柳林花鼓在任何情境下表演都能深入人心。
三、柳林花鼓的传承与保护
柳林花鼓历史悠久,风格独具,曾活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民间文艺舞台上,2008年柳林花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至此,这项艺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现阶段花鼓的发展遇到很多问题,例如人员老化、后继无人、欣赏者减少、演出报酬低等等,怎样能将这一独特的艺术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下去,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罗雄岩老师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曾提出,民间舞蹈的传承可分为:以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群众之间的直接传承、在一定环境中进行传承、随着社会生活改变而发展、从民间向舞台艺术升华五个层次。[注2]在笔者看来,柳林花鼓要永久的传承下去,从人体动作的直接保存与教育教学的视角是最有力的,选择这一视角并不是意味着忽略群众和舞台的力量,群众的传承固然重要,然而缺乏一定的嚴谨性和连续性;舞台艺术的升华也是存在的必要,但是却不具有系统性;任何舞蹈表演因素都是由音乐、形象和技艺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是最佳的传承方式。
(1)政府与相关的文化部门在保证资金投入的同时,必须加大对柳林花鼓的挖掘、整理、宣传,包括舞蹈动作的图解、音乐谱系以及唱词等,另外在各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进行花鼓表演,增加群众对花鼓的了解;解决演员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保证演员的积极性。
(2)柳林花鼓进入学校课程。2012年2月,政府将柳林花鼓纳入了素质教育的行列,出资20万元购买服装道具。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学习柳林花鼓。希望将来柳林花鼓可以进入大学课堂,编制在正常课程中,成为舞蹈专业人员研究学习的课程,这样既让我们学习自己民族的特色文化,又可以提高艺术修养和素质,实现教育与艺术的结合。
(3)以民办或者民办公助的方式办民间艺术学校开设课程或柳林花鼓艺术培训班,由老艺人任教,让除了孩子之外的年轻人可以系统的学习这一艺术,既可以提升学习者的艺术鉴赏力,又可以全面的了解柳林花鼓,更重要的是避免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这样柳林花鼓的学习既面向学校,又可以面向社会。
(4)在保护柳林花鼓原有风格特征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的探索研究,创新表演的内容与形式、服装与道具。让表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让柳林花鼓赋予新时代气息。
柳林花鼓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既有造反英雄的颂歌,又有舞蹈化的英雄故事,还有威猛雄健的舞蹈风格。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保护与传承柳林花鼓刻不容缓,柳林花鼓此种传承方式既有它独特的文化形态传承区域,又有明确的传承对象,既保护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又将柳林花鼓发扬光大,期待柳林花鼓更完善的走进课堂、走向社会。
注 释
1 孙景琛、彭松、王克芬、董锡玖.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2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 郭金锁、黄明珠.闽南民间舞蹈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 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关键词】柳林花鼓 特征 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256-02
一、柳林花鼓的历史起源
柳林花鼓原为柳林秧歌,起源于400多年前的明朝,关于柳林花鼓的起源在民间只有一种固定的说法,柳林花鼓所演绎的故事取材于《水浒》,讲的是河北大名府卢俊义为奸人所害,被捕入狱并即将问斩,宋江、吴用等梁山好汉,化妆成花鼓艺人混进大名府,劫了法场,救了卢俊义。整个故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梁山好汉化妆进城,一路上的载歌载舞的情形;二是劫法场时的情景,宋江、吴用等好汉大闹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的战斗场面。当时柳林花鼓属于民间的娱乐活动,难登封建统治者的大雅之堂,因此它的生存状态、保护和发展并没有太多人关注,以至于现阶段柳林花鼓只保存下了第一部分;此外,柳林花鼓的起源还得益于山东传统民间舞蹈的演变,尤其是山东文化显著代表的三大秧歌,柳林花鼓实质属于鼓子秧歌的一种,表演粗狂豪放、刚劲有力;柳林花鼓的表演还有明显的武术成分,可谓舞武相容发展;从服装到表演柳林花鼓还渗透着浓厚的戏剧色彩,“任何民间舞蹈都不具备独立的舞蹈意义,而是依附于民俗活动和风俗仪式,以及与武术杂技等节目掺合一起表演。”[注1]柳林花鼓就是在维持自己特有的地域风格的基础上,不断的吸收融合其它艺术形式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二、柳林花鼓的基本特征
1.表演形式
柳林花鼓的表演形态有“踩街”和“团场”两种,“踩街”指表演队伍在行进中分成两行,迈着简单的舞步,串接走巷子,主要是增添街市的喜庆氛围;“团场”是指在踩街完后固定的表演场地,表演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表演也不再单一,而具有了较强的戏剧性内容。“团场”为表演的主体部分,分为以舞为主的“武场”和以唱为主的“文场”,表演中文武场可反复进行,演唱也可长可短。
2.表演特征
柳林花鼓风格独具,特征显著,首先,表演的角色固定,人数固定,套路也不能改变;其次,道具特制,代代相传,服装具有浓厚的戏剧色彩;再次,表演内容为特定的故事情节,这在鼓子秧歌中是很罕见的;最后,柳林花鼓最独特之处在于“鼓”,它不同平常我们所见的腰鼓,它的鼓带较长,挂于右肩,鼓垂在左膝下,在舞者跳、转、翻中鼓总是贴着小腿,并且舞者还在过程中有节奏的击鼓,技艺高超。
3.表演风格
笔者认为柳林花鼓的风格有三:其一,柳林花鼓取材来源于民间故事,因此其表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以达到观众所认可的情境及审美需求;其二,柳林花鼓的表演形式决定了其表演风格不同于大多数花鼓有太多的程式化,而是具有表演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群众需要进行诠释人物的表演,也就是即兴性,很多时候演员的即兴创作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第三,柳林花鼓的表演有浓厚的自娱性,最初花鼓的表演为娱神活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舞蹈已从最初的娱神转为娱人的表演,表演过程中,有很多两两对演的情景,典型的舞蹈动作和滑稽的表演使得自娱风格突出;最后,柳林花鼓的表演具有典型的独特性,所谓独特性,是指赋予形象以鲜明的个性特色,突出的表现这一个。典型的人物角色、典型的服装道具、典型的身份动态以及典型场合下的典型动作,都使得柳林花鼓在任何情境下表演都能深入人心。
三、柳林花鼓的传承与保护
柳林花鼓历史悠久,风格独具,曾活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民间文艺舞台上,2008年柳林花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至此,这项艺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现阶段花鼓的发展遇到很多问题,例如人员老化、后继无人、欣赏者减少、演出报酬低等等,怎样能将这一独特的艺术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下去,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罗雄岩老师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曾提出,民间舞蹈的传承可分为:以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群众之间的直接传承、在一定环境中进行传承、随着社会生活改变而发展、从民间向舞台艺术升华五个层次。[注2]在笔者看来,柳林花鼓要永久的传承下去,从人体动作的直接保存与教育教学的视角是最有力的,选择这一视角并不是意味着忽略群众和舞台的力量,群众的传承固然重要,然而缺乏一定的嚴谨性和连续性;舞台艺术的升华也是存在的必要,但是却不具有系统性;任何舞蹈表演因素都是由音乐、形象和技艺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是最佳的传承方式。
(1)政府与相关的文化部门在保证资金投入的同时,必须加大对柳林花鼓的挖掘、整理、宣传,包括舞蹈动作的图解、音乐谱系以及唱词等,另外在各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进行花鼓表演,增加群众对花鼓的了解;解决演员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保证演员的积极性。
(2)柳林花鼓进入学校课程。2012年2月,政府将柳林花鼓纳入了素质教育的行列,出资20万元购买服装道具。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学习柳林花鼓。希望将来柳林花鼓可以进入大学课堂,编制在正常课程中,成为舞蹈专业人员研究学习的课程,这样既让我们学习自己民族的特色文化,又可以提高艺术修养和素质,实现教育与艺术的结合。
(3)以民办或者民办公助的方式办民间艺术学校开设课程或柳林花鼓艺术培训班,由老艺人任教,让除了孩子之外的年轻人可以系统的学习这一艺术,既可以提升学习者的艺术鉴赏力,又可以全面的了解柳林花鼓,更重要的是避免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这样柳林花鼓的学习既面向学校,又可以面向社会。
(4)在保护柳林花鼓原有风格特征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的探索研究,创新表演的内容与形式、服装与道具。让表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让柳林花鼓赋予新时代气息。
柳林花鼓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既有造反英雄的颂歌,又有舞蹈化的英雄故事,还有威猛雄健的舞蹈风格。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保护与传承柳林花鼓刻不容缓,柳林花鼓此种传承方式既有它独特的文化形态传承区域,又有明确的传承对象,既保护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又将柳林花鼓发扬光大,期待柳林花鼓更完善的走进课堂、走向社会。
注 释
1 孙景琛、彭松、王克芬、董锡玖.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2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 郭金锁、黄明珠.闽南民间舞蹈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 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