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描述分析了国内外竞技健美操的发展现状,即民族特色性性已成为健美操运动发展的国际趋势。通过录像观察法对2010年和2012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队及全国健美操锦标赛成年竞技组的成套动作进行对比,运用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竞技健美操民族特色性性编排现状进行总结,归纳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在新比赛规则周期下,我国在国际大赛中的参赛成套动作几乎全部是带有民族特色性的风格,这已成为我国获胜的法宝,并且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我国特色的编排之路。而国内的民族特色性编排状况却参差不齐。通过专家访谈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归纳遴选,得出其主要问题集中在教练员及运动员的自身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上,对规则的深层次把握上,音乐、服装制作水平和经费等方面。通过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最终提出发展对策:加强科学研究,完善理论系统;加强专业培养,加大民族文化传播力度;加强推广力度,奠定发展基础。
关键词 竞技健美操 民族特色性 编排 现状 对策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在总结我国竞技健美操民族特色性性编排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其编排特点,分析其对国内竞技健美操编排的影响,将国内的优秀队伍的编排特点与其对比,分析其中差距及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在理论方面夯实我国竞技健美操编排的理论基础,形成我国民族特色性的竞技健美操编排理论。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竞技健美操民族特色性编排(主要选取2010年和2012年2届全国健美操锦标赛成年竞技组带有民族特色性编排的成套参赛动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文獻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竞技健美操的民族特色性发展,在我国已被引起广发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国内部分地区或领域的教练员及运动员对竞赛规则的认识不够清晰,对健美操最新动态的了解程度尚浅,对民族特色特点的认识和把握也不够准确,对于整个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形势没有准确的认识,较多的停留在基础层面,已有的民族特色性的编排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体系。
2.目前我国竞技健美操音乐选配方法主要以音乐与动作同时编取为主,其次是先选音乐后编动作,民族特色性的音乐选配方法相同;音乐风格以爵士乐、迪斯科乐、摇滚乐为主,在已选的民族特色性音乐中,存在音乐风格转换处理,音乐与音效,音乐节奏的连贯性等方面脱节,生硬连接的现象;对于竞技健美操音乐制作人员以教练员制作和教练员与专业人士共同制作为主,但教练员对专业音乐知识的掌握薄弱,较多专业制作人员也不太熟悉健美操音乐的特点。
3.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就一般风格的成套动作中,能体现操化形式的多样性,手臂和腿部动作组合富有多样性,同时能展现高水准的身体协调能力,充分反映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征。但对于民族风格的成套动作,相应的民族元素缺乏丰富性,与难度动作、过渡连接和同伴配合方面存在脱节,生硬连接等现象。音乐与动作配合与参加世界锦标赛中国队的配合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参赛运动员的成套表现能力并不十分突出,不能很好的感染观众和裁判。
4.我国竞技健美操比赛服装色彩配置过于随性,不能完全突出个性;缺乏专业机构对服装色彩的搭配;竞技健美操的服装设计制作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对服装科研的关注度不够,缺乏理论指导。
5.影响我国竞技健美操民族特色性编排的因素主要有:认识偏差,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音乐制作水平,动作选择和编排,比赛服装设计制作水平,人员因素,发展状况和经费因素。
(二)建议
1.进一步加强教练员与运动员对竞技健美操本质和内涵的正确认识,提高对竞赛规则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使教练员、运动员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与把握竞技健美操的动向。
2.举办各种各样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交流会议,或相关比赛,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各地区各领域竞技健美操教练员、运动员和相关制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竞技健美操音乐和比赛服装设计制作水平,成套编排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3.加大宣传力度和普及程度,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竞技健美操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中来,从而提高竞技健美操关注度,完善竞技健美操理论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使竞技健美操在我国更好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竞技健美操事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晓璇.浅谈竞技健美操动作编排的特点[J].中国科技信息.2008(20).
[2] 冯道光.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8(6).
[3] 李育林,陈敏.新周期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的艺术价值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6).
[4] 于长菊,李凤梅.2009年新周期国际规则导向下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难度与编排创新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3).
[5] 赵晓丽,黄庆鹏.竞技艺术体操与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的比较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9).
[6] 胡飞燕,左从现.2005—2008年度健美操国际竞赛规则对编排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3).
摘 要 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描述分析了国内外竞技健美操的发展现状,即民族特色性性已成为健美操运动发展的国际趋势。通过录像观察法对2010年和2012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队及全国健美操锦标赛成年竞技组的成套动作进行对比,运用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竞技健美操民族特色性性编排现状进行总结,归纳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在新比赛规则周期下,我国在国际大赛中的参赛成套动作几乎全部是带有民族特色性的风格,这已成为我国获胜的法宝,并且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我国特色的编排之路。而国内的民族特色性编排状况却参差不齐。通过专家访谈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归纳遴选,得出其主要问题集中在教练员及运动员的自身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上,对规则的深层次把握上,音乐、服装制作水平和经费等方面。通过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最终提出发展对策:加强科学研究,完善理论系统;加强专业培养,加大民族文化传播力度;加强推广力度,奠定发展基础。
关键词 竞技健美操 民族特色性 编排 现状 对策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在总结我国竞技健美操民族特色性性编排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其编排特点,分析其对国内竞技健美操编排的影响,将国内的优秀队伍的编排特点与其对比,分析其中差距及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在理论方面夯实我国竞技健美操编排的理论基础,形成我国民族特色性的竞技健美操编排理论。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竞技健美操民族特色性编排(主要选取2010年和2012年2届全国健美操锦标赛成年竞技组带有民族特色性编排的成套参赛动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文獻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竞技健美操的民族特色性发展,在我国已被引起广发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国内部分地区或领域的教练员及运动员对竞赛规则的认识不够清晰,对健美操最新动态的了解程度尚浅,对民族特色特点的认识和把握也不够准确,对于整个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形势没有准确的认识,较多的停留在基础层面,已有的民族特色性的编排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体系。
2.目前我国竞技健美操音乐选配方法主要以音乐与动作同时编取为主,其次是先选音乐后编动作,民族特色性的音乐选配方法相同;音乐风格以爵士乐、迪斯科乐、摇滚乐为主,在已选的民族特色性音乐中,存在音乐风格转换处理,音乐与音效,音乐节奏的连贯性等方面脱节,生硬连接的现象;对于竞技健美操音乐制作人员以教练员制作和教练员与专业人士共同制作为主,但教练员对专业音乐知识的掌握薄弱,较多专业制作人员也不太熟悉健美操音乐的特点。
3.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就一般风格的成套动作中,能体现操化形式的多样性,手臂和腿部动作组合富有多样性,同时能展现高水准的身体协调能力,充分反映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征。但对于民族风格的成套动作,相应的民族元素缺乏丰富性,与难度动作、过渡连接和同伴配合方面存在脱节,生硬连接等现象。音乐与动作配合与参加世界锦标赛中国队的配合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参赛运动员的成套表现能力并不十分突出,不能很好的感染观众和裁判。
4.我国竞技健美操比赛服装色彩配置过于随性,不能完全突出个性;缺乏专业机构对服装色彩的搭配;竞技健美操的服装设计制作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对服装科研的关注度不够,缺乏理论指导。
5.影响我国竞技健美操民族特色性编排的因素主要有:认识偏差,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音乐制作水平,动作选择和编排,比赛服装设计制作水平,人员因素,发展状况和经费因素。
(二)建议
1.进一步加强教练员与运动员对竞技健美操本质和内涵的正确认识,提高对竞赛规则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使教练员、运动员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与把握竞技健美操的动向。
2.举办各种各样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交流会议,或相关比赛,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各地区各领域竞技健美操教练员、运动员和相关制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竞技健美操音乐和比赛服装设计制作水平,成套编排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3.加大宣传力度和普及程度,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竞技健美操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中来,从而提高竞技健美操关注度,完善竞技健美操理论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使竞技健美操在我国更好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竞技健美操事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晓璇.浅谈竞技健美操动作编排的特点[J].中国科技信息.2008(20).
[2] 冯道光.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8(6).
[3] 李育林,陈敏.新周期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的艺术价值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6).
[4] 于长菊,李凤梅.2009年新周期国际规则导向下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难度与编排创新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3).
[5] 赵晓丽,黄庆鹏.竞技艺术体操与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的比较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9).
[6] 胡飞燕,左从现.2005—2008年度健美操国际竞赛规则对编排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