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ha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力就是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人的形象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让学生根据课文语言文字产生想象,因此,我们发掘语言课文的有利素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开拓精神。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在学校教学的影响下,想象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他们的想象奇特、美丽、多姿多彩。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学习语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潜能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1 理解课文,丰富想象
  在分析、理解课文后,课文表达的意境、故事情节会历历在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句子联系起来,再联系现实生活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从中观察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小语第五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诗句的意思。接着,精读诗歌,体会意境。提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你最喜欢诗的那一句?”“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候,学生可能会说:诗的第一句“日暮苍山远”让我们看到了天色渐黑时的一幅风景图,青色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更远了。第四句“风雪夜归人”写得很有意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雪飘飞之时,夜间回来的人姗姗而至,这样,提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想象出诗歌表现的意境,从而丰富其想象能力。
  2 运用插图,启发想象
  学生的想象鲜明生动,随着年级的升高,想象的概括性与逻辑性成分逐渐增强,甚至出现了创造性成分。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插图能把抽象的字词以形象的图画表现出来。观看插图能增强感性认识。教学看图课文,可以出示挂图,结合课文,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初步的审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欣赏《荷花》之前,先让学生看图,提问:①先看见怎样的景象?(池中荷花茂盛,美丽的景色)②再看什么?(茶叶)③再仔细看什么?(白荷花)白荷花有哪几种不同的样子?你觉得它们各像什么?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出自己想象出的不同事物,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3 延伸文本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在教学中,应尽量唤起学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空白。例如,教学《凡卡》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凡卡满怀希望把信寄出后,做了一个美梦。是什么美梦?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呢?要是凡卡不写错地址,爷爷收到信后将会怎样?又如《穷人》一文,文章结尾写渔夫叫桑娜快去抱回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妻子桑娜却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这是为什么?当桑娜告诉他孩子已经抱回来时,他会有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渔夫一家今后的日子将怎么过?渔夫能否把西蒙的两个孩子养大成人呢?
  4 在说写中培养
  想象是创作的原始动力,思维是由想象培养创新的再创过程,发展学生的想象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应不拘形式,随时点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有想象力得到了拓展,学生才能开阔思维的空间,使思维的方式更加灵活,才能突破现有单向思维的定势,才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实际运用中才会寻求问题的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达到创新的目的。在一次看图写话练习时,画面上是青蛙、池塘、荷叶,许多孩子都写了青蛙捉害虫等,唯独有个孩子写道:“青蛙妈妈要生孩子了,青蛙爸爸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多么富有生活气息的话!那是孩子的独特想象,充满亲情、温馨和童真。
  5 利用续写方式
  小语教材里的语言意境跟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所积累的各种信息有着必然的联系。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畅想,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想象的空间就会变得更开阔。《小摄影师》中表现了高尔基对小男孩充满了关心、爱护,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让小男孩拍照。在《小摄影师》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味那些描写:“仔细打量、摆弄了很久很久、一定让他进来”等。启发学生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进行扩展想象,“小摄影师第二次能找到高尔基吗?能给他照到相吗?你能想象他照到相后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吗?”使学生通过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补充和扩展想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以上不同的方法,使学生得到了更多培养想象力的机会,激起了想象的兴趣,也发展了思维,使学生遨游在想象天地。
  总之,学生的想象活动离不开语言的调节,并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想象越丰富,其语言表达也越生动,想象越活跃,其语言表达也越有情趣,因此,作文教学要通过培养与丰富学生的想象来堤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新世纪的今天,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也应跟上时代的潮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课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爱美的熏陶,扩展想象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所以,班主任工作是最繁的、最累的。特别是小学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所有的工作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体力是有限的,所以就得根据现代小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进行改革,由此,素质教育改革也需要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从观念到实践的全面革新。新世纪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全面开拓班主任工作的全
期刊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堪称生命的当然是质量,而质量的获得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如何管理教师,如何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是许多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管理好一所学校,实际上是对教师的管理,教师管理好了,他们会成为优秀的教育者;优秀的教育者——教师再去管理学生,优秀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的发展就有了希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对于教师的管理必须有健全合理的制度作保障。但在用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还要在尊重、激励
期刊
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理解,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推理方式和方法,变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势。由于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它的基本特点。一直以来,我们传统的阅读教学都难以避免教师过多的分析、讲解,这样非但对学生语文能力没有提高,反而有阻碍,这有悖于新课程理念。在轰轰烈烈的语文课改中,我们应当注意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变换解读视角,进行新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 探究 语言 表达 练笔  1 激发自主、合作、
期刊
对于现今的中学物理教科书,学生们普遍地感到头痛,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于有的学生惊呼:我在物理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而收获最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差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多的学生都有一定收益。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要达到的目的是:①自觉;②果断;③敏捷;④坚韧;⑤自制。
期刊
美育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然而它涵绝不仅仅限于“审美”(即认识美)或“美感”(即感受美)。人们习惯的称谓,把美育叫做“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话,就一定要明确美育作为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所包括的全部丰富内容。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完善品格,荡涤心胸,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即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人的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不仅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美育教育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美育的必要性  1.1 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
期刊
【摘 要】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爱读书的习惯与家长的培养分不开,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书的好处和看书的方法,这就需要多进行“亲子阅读”。那亲子之间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亲子阅读呢?这正是我们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阅读环境 享受过程 情节性 兴趣  1 让这件重要的事首先变得美妙  亲子共读当然很重要,但它首先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因为共读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首先是与
期刊
【摘 要】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一个老师的道德修养和其教育效果是成正比的。因此,教师事事处处、一言一行,都要严格自律,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关键词】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师生关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无疑是自豪的,然而,面对汹涌而来的新世纪大潮,我又是困惑的。因为,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尤其面对小学生每天的“
期刊
高中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而言,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能力的获得,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有着独特而又重要的教育功能。它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积极因素,是一种内在动力。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可以使学生同时利用多个器官来获取大量的信息。化学实验形象鲜明、现象丰富多彩,可以刺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