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之美跃然纸上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在发现中认识美,成了作文教学新的课题。我尝试利用社会大课堂、校园中课堂、教室小课堂,进行“多角度”作文渗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中课堂——引导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师生接触最频繁的场所。因而,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抓住中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的第一步。
  1.引导观察寻找
  儿童感悟世界,总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和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对事物的惊奇感联系在一起,所以只有细致地观察学生,方能发现学生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比如有一次,我发现一页课本纸静静地躺在讲台边的地上,许多同学走过去了,熟视无睹,一个大家公认的潜能生拾起来交给了老师。我抓住这件事,适时引导,使学生的眼睛发现了平淡生活中平凡事件中闪光的一面。第二天,一篇篇见解迥异、感受不一的习作问世了,仅从标题便可略见一斑:《什么是真正的美》《××同学,谢谢你》,《三人行,必有我师》。……
  2.融入学生生活
  有人说,带孩子去田野,孩子的笔下才会有蓝天、白云的美丽,才会有泥土野草的清香。我说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会让学生眼界开阔,认识提升,从而更多更好地感悟着生活之美。
  比如,教室里开展的“添鼻子”活动,童话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教室外的拔河比赛,赏花看树游园等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就拿校园里的一棵老樟树来说,围绕樟树的美丽,同学们从多个角度,写出了《爱美的樟树》、《了结了心事的大樟树》、《古怪的大樟树》,在他们的笔下,大樟树是魔法师,是动脑筋爷爷,是超越花仙子的美人……尽管语言幼稚,但却富于情趣,生活之美跃然纸上。
  二.小课堂——感悟
  中课堂里教师引导得再精彩,可对于我班学生达七十余人之多的现状而言,对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而言,依旧是杯水车薪。给他们每一个人寻找一位24小时陪同的教师,去随时引领他们发掘生活之美——小课堂里感悟这一教学思路便应运而生。
  1.在品读中了解
  无论打开哪一篇课文,就等于进入了一段特殊的历史环境,进入了一所“精神家园”,进入了一座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文本带他们了解了屈原的忠诚爱国,李白的豁达、豪放,知道了小兴安岭的温柔舒服,索溪峪的“野”,……他们在对课文的品读中,透过美的语言,窥见了美的心灵世界,于是,爱美、尚美之心被一次次拨动了。
  2.在辩论中记忆
  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辩论的介入,可丰富并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比如,九年义务教材第九册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针对独生子女的现状,受不了委屈,听不进批评这一普遍现象,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场辩论“实话实话:表扬与批评,你要爱哪个?”由于教师紧紧抓住课文与学生生活的链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立刻发表见解,他们终于理解了:批评与表扬一样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他们的习作出现了反映“严厉也是一种爱”的主题。
  三.大课堂——拓展
  从小课堂里文本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阅读的确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但是,阅读必须要有量的保证,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才能逐渐提高。因而,将大课堂引进作文教学,使学生对美的认识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得以进一步拓展,从而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创作欲望。
  读课外书。因为一本好书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于是从习作初起,便引导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让他们伴着书香走进大课堂,因为大量的课外阅读,让不爱作文的徐维同学在习作《第一次被文字震撼》中,发出了“我爱看书,我要看书。”的感叹,让这位同学立下长大了要当斯托夫人(文学家)第二的志向。
  读“生活”这本书。如果只让学生沉浸在铅印的书的海洋里,难免会成为“书虫”或“书呆子”。因此,读生活这部书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淌。”
  因为有了中课堂里老师的引导,小课堂中美文的熏陶,学生反映社会生活的作文更是内容丰富,奇思异想不断涌现在字里行间。比如盛文言同学的习作《谁说女不如男》,写的就是信江河边休闲长廊中的一座铜雕。这座人们按思维习惯雕的一尊男娃点鞭炮、女娃吓得捂着耳朵的雕像,却让盛文言同学想起了书中的赵一曼,刘胡兰,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个个优秀女生。而童话《壁虎与燕子》则提醒我们不要以貌取人,遇事要认真思考,不要轻易下结论。
  在社会生活这一大课堂里,学生们由阅读迁移到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从而发现生活之美,创新思维被大大地拓展。至此,流水帐似的作文被赋予鲜活的生命力。
  (作者通联:334000江西省上饶市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纸版画是一种运用各种纸质材料做版材,通过多种不同手段加工制作印刷的版画,是造型艺术中独立的一门艺术表现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绘画,它的重复性是一般绘画无可比拟的。虽然画幅面积较小,但对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显得更加强烈生动!  在小学阶段开展版画教育,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开发智力,非常适合孩子的天性。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版画的发展很受重视,儿童的发展水平很好。近年来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版画的发展。  在农
期刊
在教学中,如何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开放性程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就此谈点认识。   一.提高认识,认清开放式数学教学的意义   (1)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促进学生积极探索的态度和探索的策略;(3)鼓励学生参考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新问题,探索新问题;(4)刺激学生提高数学智力;(5)鼓励学生彼此讨论交流与合作。这种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数学教学是为了所有的学生。   
期刊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得要做到永不懈怠。一旦走上这个岗位,就要兢兢业业去耕耘,这样,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老师自己也就成长起来了。可是在知识的充实上毕竟不能比学生时代了,所以老师的学习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么怎样去做好教师自身的提高呢?   一.专业知识翻新  教什么自然就要“懂得什么”,教师没有 “一桶水”就有误人子弟之嫌。每个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自己原来所学的书本上的知识太少了,对于很实在的学生能力的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作文成了学生,特别是民族地区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我所接触的学生都是彝族学生,他们的语言表达很差,表达方式和汉语不一样,比如“你吃饭了吗?”这句,他们会说成“你饭吃了吗?”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几年来在民族班累积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民族班的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期刊
法国思想家狄镇罗普说过:“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这句话看来似乎过分,但确实是真理。新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学生的想象力差,表现在阅读中,往往对课文的情景理解不具体。表现在说话、
期刊
《课程标准》为现代义务教育明确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不断实践,用“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等理念为指导,探索常规教学新模式。    一.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21世纪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迅猛。人的发展依靠学校所学知识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存和事业成功必将终身学习。由此,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就是要培养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重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成为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的趋向。如果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到幼儿语言活动中,不仅使教学过程童趣盎然,而且能充分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起参与兴趣及表达欲望,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运用多媒体为幼儿搭建通向语言的桥梁,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  二.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点和以景激情的优势,突破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教学活动都由教师来组织,学生只是消极参与。而新时期数学教学方法则是:数学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数学观念;数学教学要铺垫师生合作交流的情感基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情感注入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解决教学   由于我国的教学模式受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法影响较深,教学主要强调在教学
期刊
所谓课堂教学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即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所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群体情绪、情感状态。从一定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气氛实质上就是课堂上师生群体的心理气氛。它是指洋溢于课堂这个特定环境中的情调和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包括心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