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丰富横县平话方言研究内容,本人特利用声学实验的方法,借助实验手段对横县陶圩平话的单字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声学实验数据和五度标度法确定该方言10个调类的调值,发现该方言上下阳入调值一致仅靠听感上时长差异来区别意义的现象。
关键词:横县平话;单字调;基频(F0);T值
1 引言
横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地处东经108°48'~109°37',北纬22°08'~23°30'。横县的东面连着贵港,南接灵山县、浦北县,西界邕宁县,北面与宾阳县接壤。横县境内有汉语方言有平话(当地俗称客话)、白话、客家话。平话是横县的第一大汉语方言,是各民族之间交流沟通的主要语言工具;白话和壮话次之。陶圩镇分布有汉语平话和壮话两种语言,绝大部分人说平话,只有少数村落是说壮话,但其中双语的情况比较多,即“见客讲客,见壮讲壮”。为丰富横县平话研究内容,本文以陶圩镇石西村的语音为例,借助实验手段对横县陶圩平话的单字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2 横县平话音系简介
横县平话属于桂南片下邕江小片的一个点。本文所讨论的横县陶圩镇石西村平话共有22个声母(包括零声母),韵母53个(具体见后面附录表1、表2),声调共10个(不含轻声),平上去入声依古声母的清浊分化为阴调类和阳调类,另外入声的阴调类和阳调类内部又都分上下两个小调。其中6个舒声的调值分别为34、13、33、22、55、41;4个入声调的调值为4、33、2、22。十个声调当中就有7个调类的调型是平调,体现其“平”的特點。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其单字调声调特点探讨各个方面的特点和差异。
3 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
3.1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录制
3.1.1实验字表说明
陶圩平话有舒声调和促声调两大类别,因此本次实验的字表分为两个:舒声调字表和促声调字表(见后附录表3、表4)。测试材料为该方言单音节常用字,有音有字的优先。字表的设计基本上遵循以下原则:①各调类字声母与韵母的界限比较明显;②各调类字的韵母尽量是单元音韵母,减少动程的改变对音质的改变从而影响数据精确度的可能性,并照顾到元音高低前后的平衡;③各调类同一个韵的实验字的声母尽量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
本次实验两个字表例字的声母优选塞音[p、p‘、t、t‘、k、k‘] 、塞擦音[ts、ts‘]。在舒声调类的阳声调中大多选择不送气音。在韵母方面,舒声调字表优选[a、i、u、o]这几个单韵母,在字表当中去声的[o]韵以[ou]代替。促声调上下类有元音长短的区别与对立,即上阴入与上阳入字韵母的主要元音都是长元音;下阴入与下阳入字韵母的主要元音则是短元音。本次实验促声调字表例字主要是选择由以下三对[a]元音韵母[a:p、ap、a:t、at、a:k、ak]及[op、ot、ok、ip、it、ek、uk]韵构成的音节。其中[ap、at、ak、uk、ek]由短元音构成的韵母只出现与上阴入与上阳入当中,而[a:p、a:t、a:k、ok、op、ot、ip、it] 由长元音构成的韵母则互补地出现于下阴入与下阳入当中。
3.1.2实验材料的录制
录音时间和地点:2009年7月28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音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
录音设备:采用Praat软件及HYUNDAI-M30麦克风进行录音,采样率为22050Hz,单声道录制。
所有实验例字均以单字形式朗读,在录音之前适当练习以求发音自然。舒声字表每一个调类有8个例字,每个字读三遍(一遍为一个样本),每遍间隔2-3秒,读得过快或读错则重读,每个调类共24个样本。促声字表中上阴入与上阳入各有10个例字,下阴入和下阳入分别是16和15个,都是每个字读两遍,入声调共10*2*2+16*2+15*2=102个样本。全部的样本量为24*6+102=246个。录音样本以Windows PCM(*.wav)语音文件格式保存。
3.2实验过程
3.2.1声调段的确定和基频数据的提取
首先,首先对每个样本进行声调段的切分和标注。声调的主要承载段为韵母段。在确定声调段的过程中我们参考朱晓农(2005:50)的原则,以F2的第一个声门直条清晰可见处作为声调的起点,终点的确定原则是:“降调基频终点是在宽带图上的基频直条有规律成比例的间隔结束处,升调基频终点定在窄带图的基频峰点处”。平调和升降调基频的终点参照降调的标准。总之,综合观察样本的波形图、宽带语图或窄带语图,结合听感对声调段进行确定和标注。因该方言完整地保存了古入声的塞音韵尾,在实验中把韵尾塞音的闭塞段也包括在韵长中。语图中会有“弯头降尾”的现象,“在测量声调的频率时不必把弯头和降尾的频率包括在内”。本次实验声调段的确定中省略掉“弯头降尾”部分的基频。最后,为消除人际随机差异,提取恒定参数,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我们采用Praat软件的一个脚本程序——声调提取程序来对每个样本声调段进行时长上的归一化处理。
3.2.2基频数据的处理
利用Excel表格算出各调类的每个例字的10个基频采样点的算术平均值。再对每个调类所有的例字的基频的算术平均值进行第二次平均,得出每个调类的10个采样点的平均基频数据。为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消除人际差异,我们采用T值对原始的基频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石锋:1994,12),其公式为T=(lgx-lgb)/(lga-lgb)*5,得到相对化合归一化的数据和五度值。其中,a为调域上限频率,即全部基频数据中的最大值;b为调域下限频率,即全部基频数据中的最小值;x为测量点的频率。
根据各调类的基频均值和T值,分别作出两种类型的声调折线图。其中舒声调的6个调类做一张折线图,4个促声调则另作一张声调图。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基频均值表及基频曲线图
4.1.1舒声调基频值表及基频(F0)曲线图
表5 舒声调基频均值表 (单位:赫兹)
Tab.5 Fundamental frequency(F0) average of Shusheng tone(unit:Hz)
根據以上数据,利用Excel表格图形向导做出舒声调的基频曲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舒声调基频曲线图
Fig.1 Fundamental frequency(F0) graph of Shusheng tone
4.1.2促声调基频值表及基频(F0)曲线图
表6 促声调基频均值表 (单位:赫兹)
Tab.6 Fundamental frequency(F0) average of Cusheng tone(unit:Hz)
根据以上数据,利用Excel表格图形向导做出促声调的基频曲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促声调基频曲线图图
Fig.2 Fundamental frequency(F0) graph of Cusheng tone
4.1.3基频曲线图的调型分析
根据表5和图1,陶圩平话舒声单字调基频曲线和调型的分布情况如下:
阴平调基频曲线位于调域中部,起点为240Hz,终点为265 Hz。调型比较平缓,属于中升调。阳平调基频曲线起点为200 Hz,终点为230 Hz,调型与阴平相似,是个低升调。阴上调基频曲线相当平坦起点为240 Hz,终点为238 Hz,属于中平调。阳上调基频曲线与阴上调很相似,起点为216 Hz,终点为212 Hz,曲线比阴上要低,是个低平调。阴去调基频曲线起点为305 Hz,终点为318 Hz,属于高平调。阳去调基频曲线是一条高降曲线,几乎覆盖了整个调域,起点为277 Hz,终点为177 Hz,相差了100 Hz,是一个平缓下降的高降调。
根据表6和图2,该方言促声单字调基频曲线和调型的分布情况如下:
上阴入属于一个短促调,起点为265 Hz,终点为255 Hz,起终点之间相差不大,曲线基本调型是平的。下阴入调的基频曲线也非常平坦的声调。起点为242 Hz,终点为234Hz,是一个中平调。上阳入也是一个短促调,调型也很平坦,起点为220 Hz,终点为208 Hz,属于低平调。下阳入调的基频曲线同样呈现出“平”的特点,与上阳入的调型一样,也位于中下部,几乎是重叠在一起。
4.2归一化后的调值分析
我们采用T值法对绝对基频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各声调基频均值换成T值后的结果如下:
4.2.1舒声调T值表及T值曲线图
表7 舒声调T值表
Tab.7 T value of Shusheng tone
根据上述舒声调T值数据,做出舒声调的T值曲线图,即声调格局的声学表现图,如图3所示:
图3 舒声调T值曲线图
Fig.3 T value graph of Shusheng tone
4.2.2促声调T值表及T值曲线图
表8 促声调T值表
Tab.8 T value of Cusheng tone
根据上述促声调T值数据做出促声调的T值曲线图,即入声声调格局的声学表现图,如图4所示:
图4 促声调T值曲线图
Fig.4 T value graph of Cusheng tone
4.2.3实验结果的分析
根据五度值标记方法,算出来的T值数据中,0—1.0相当于五度值的1度,1.0—2.0相当于2度,而2.0—3.0、3.0—4.0和4.0—5.0则分别对应于五度值中的3、4、5度。从表7、表8的数据并结合图3、图4,我们可以归结出陶圩平话单字调的五度值为:阴平34,阳平13,阴上33,阳上22,阴去55,阳去41;上阴入4,下阴入33,上阳入2,下阳入22,具体分析如下:
阴平调是一个中升调。起点在2.6度,最高点大致位于3.4度处,整条曲线表现出上升趋势,结合听感,将其值定为34。阳平调是个低升调,曲线在1度到3度之间。结合听感,将之定为13。阴上调是个中平调,整条曲线都在3度区间内,整条曲线呈现出“平”的特点。结合听感,调值定为33。阳上调是一个低平调,整条曲线都在2度区间内,结合听感,调值定为22。阴去调是一个高平调,整条曲线都处于5度区间内,基本上也体现了“平”的特点,结合听感,将调值记为55。阳去调是一个高降调,是所有调类当中跨调域区间最多的一个调类。一直从4度区间降到1度区间的底部,曲线是先升后缓慢下降,结合听感,调值记为41。
上阴入是一个短促调,整条曲线都在4度区间内,起点始于3.4度处,终点正好达3度,微降,但幅度很小,也呈现出“平”的特点。这个调类的字读音都非常短促有力,结合听感,其调值记为4。下阴入是一个中平调,整条曲线都处于3度区间内,稍有下降的趋势,但幅度很小。结合听感,其调值为33。上阳入是一个低平的短促调,整条曲线都处于2度区间内,结合听感,将其调值记为2。其调型和阳上相似,只是舒与促的区别。下阳入也是一个低平调,调型和调值和上阳入一样,它们俩的区别在于,下阳入调是一个长促调,而上阳入调是一个短促调,结合听感,将其调值记为22。另外,下阳入后接韵母的主要元音一般是长元音,而上阳入则是接短元音,它们形成互补的局面。
5 结论
总之,陶圩平话的声调系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平上去入各分阴阳两调,其中“平上去入”基本上是按照声母的清浊各分阴阳两个小类,而阴入阳入两大调类再按元音的长短又各分上下两个小类,上阴入和上阳入属于短促调;下阴入和下阳入属于长促调。除了[yt]、[ep]等几个韵独属阳类之外,其他的韵母在阴、阳类促声中都是成对出现,呈互补的分布状态。②从调型上看,除了阴去和阳去区别较大外,相应的阴阳二调很相近。③从调值上看,相应的阴阳两调或上下两调(上下阳入除外)总是阴类调高,阳调类低。④大多数调类的调型属于平调,10个调类当中就有7个是平调,没有曲折调,只有一个高降调,真正体现了“平”的特点。⑤入声与舒声相配,入声的调值与舒声调值相同或相近,且阴调类配阴调类,阳调类配阳调类,如下阴入、下阳入分别于阴上、阳上相同。⑥促声调都是平调,调域的高中低位置都分布有,有3个促声调与舒声调的调型和调值相一致。⑦上下阳入调值相同,都处于2度的范围内,几乎重叠,仅靠听感上时长差异来区别意义。上阳入的时长较下阳入更为短促。 附录表:
表1 陶圩平话声母表
Tab.1 The Initial consonant of Taoxu Pinghua
声母表(22)
p p‘ m f l j
t t‘ n x ? w
k k‘ ? s ?
ts ts‘ ?
kw k‘w
表2 陶圩平话韵母表
Tab.2 The Final of Taoxu Pinghua
韵母表(53)
a a:i a:u a:m a:n a:? a:p a:t a:k
?i ?u ?m ?n ?? ?p ?t ?k
e ei eu em en ?:? ep et ?:k
i iu im in e? ip it ek
o oi ou om on o? op ot o:k
u ui un u? ut ok
y yn yt
?
表3 舒聲调实验字表
Tab.3 Experimental characters of Shusheng tone
舒声调实验字表
[i] [a] [u] [o]/ [ou]
阴平 碑 披 家 卡 姑 箍 多 拖
阳平 皮 迟 爬 口1 婆 涂 驮 罗
阴上 纸 齿 把 假 补 普 宝 可
阳上 被 似 马 口2 肚 户 抱 造
阴去 舍 借 霸 怕 过 课 布 破
阳去 夜 谢 罢 骂 怒 助 步 座
口1:大口地吞吃 口2:(又)播,把已出芽谷种播到地里
表4 促声调实验字表
Tab.4 Experimental characters of Cusheng tone
促声调实验字表
上阴入 下阴入 上阳入 下阳入
[ap] 急 吸 口2 及
[at] 笔 匹 突 侄
[ak] 北 口1 贼 特
[a:p] 答 塔 踏 匣
[a:t] 八 遢 拔 达
[a:k] 百 拍 白 凿
[op] 鸽 盒 合
[ot] 割 口3 口4 口5
[ok] 国 扩 薄 浊
[ip] 接 贴 碟 叶
[it] 跌 铁 别 杰
[ek] 的 踢 笛 剧
[uk] 谷 曲 读 局
口1:[ph?k]轻拍口2:[t?p]用力踩踏 口3:[phot]对接失败,错过,掉,脱 口4:[not]臀部或整个身体在平面上作水平挪动口5:[tsot]人的生殖器官
参考文献:
[1]黎曙光.略论横县平话语音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3):151—153
LI SH G. Cursory discussion of the Pronunc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ngxian Pinghua[J].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4(3):151—153
[2]朱晓农.上海声调实验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0
ZHU X N.Experimental study in Shanghai tones[M].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 Press,2005:50
[3]石锋.实验音系学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5
SHI F. Experimental Phonology Exploration[M].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9:15
作者简介:
梁晓丽(1985~),女,广西南宁人,壮族,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研究专长为实验语音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关英伟(1957~),女,辽宁沈阳人,汉族,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实验语音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横县平话;单字调;基频(F0);T值
1 引言
横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地处东经108°48'~109°37',北纬22°08'~23°30'。横县的东面连着贵港,南接灵山县、浦北县,西界邕宁县,北面与宾阳县接壤。横县境内有汉语方言有平话(当地俗称客话)、白话、客家话。平话是横县的第一大汉语方言,是各民族之间交流沟通的主要语言工具;白话和壮话次之。陶圩镇分布有汉语平话和壮话两种语言,绝大部分人说平话,只有少数村落是说壮话,但其中双语的情况比较多,即“见客讲客,见壮讲壮”。为丰富横县平话研究内容,本文以陶圩镇石西村的语音为例,借助实验手段对横县陶圩平话的单字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2 横县平话音系简介
横县平话属于桂南片下邕江小片的一个点。本文所讨论的横县陶圩镇石西村平话共有22个声母(包括零声母),韵母53个(具体见后面附录表1、表2),声调共10个(不含轻声),平上去入声依古声母的清浊分化为阴调类和阳调类,另外入声的阴调类和阳调类内部又都分上下两个小调。其中6个舒声的调值分别为34、13、33、22、55、41;4个入声调的调值为4、33、2、22。十个声调当中就有7个调类的调型是平调,体现其“平”的特點。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其单字调声调特点探讨各个方面的特点和差异。
3 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
3.1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录制
3.1.1实验字表说明
陶圩平话有舒声调和促声调两大类别,因此本次实验的字表分为两个:舒声调字表和促声调字表(见后附录表3、表4)。测试材料为该方言单音节常用字,有音有字的优先。字表的设计基本上遵循以下原则:①各调类字声母与韵母的界限比较明显;②各调类字的韵母尽量是单元音韵母,减少动程的改变对音质的改变从而影响数据精确度的可能性,并照顾到元音高低前后的平衡;③各调类同一个韵的实验字的声母尽量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
本次实验两个字表例字的声母优选塞音[p、p‘、t、t‘、k、k‘] 、塞擦音[ts、ts‘]。在舒声调类的阳声调中大多选择不送气音。在韵母方面,舒声调字表优选[a、i、u、o]这几个单韵母,在字表当中去声的[o]韵以[ou]代替。促声调上下类有元音长短的区别与对立,即上阴入与上阳入字韵母的主要元音都是长元音;下阴入与下阳入字韵母的主要元音则是短元音。本次实验促声调字表例字主要是选择由以下三对[a]元音韵母[a:p、ap、a:t、at、a:k、ak]及[op、ot、ok、ip、it、ek、uk]韵构成的音节。其中[ap、at、ak、uk、ek]由短元音构成的韵母只出现与上阴入与上阳入当中,而[a:p、a:t、a:k、ok、op、ot、ip、it] 由长元音构成的韵母则互补地出现于下阴入与下阳入当中。
3.1.2实验材料的录制
录音时间和地点:2009年7月28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音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
录音设备:采用Praat软件及HYUNDAI-M30麦克风进行录音,采样率为22050Hz,单声道录制。
所有实验例字均以单字形式朗读,在录音之前适当练习以求发音自然。舒声字表每一个调类有8个例字,每个字读三遍(一遍为一个样本),每遍间隔2-3秒,读得过快或读错则重读,每个调类共24个样本。促声字表中上阴入与上阳入各有10个例字,下阴入和下阳入分别是16和15个,都是每个字读两遍,入声调共10*2*2+16*2+15*2=102个样本。全部的样本量为24*6+102=246个。录音样本以Windows PCM(*.wav)语音文件格式保存。
3.2实验过程
3.2.1声调段的确定和基频数据的提取
首先,首先对每个样本进行声调段的切分和标注。声调的主要承载段为韵母段。在确定声调段的过程中我们参考朱晓农(2005:50)的原则,以F2的第一个声门直条清晰可见处作为声调的起点,终点的确定原则是:“降调基频终点是在宽带图上的基频直条有规律成比例的间隔结束处,升调基频终点定在窄带图的基频峰点处”。平调和升降调基频的终点参照降调的标准。总之,综合观察样本的波形图、宽带语图或窄带语图,结合听感对声调段进行确定和标注。因该方言完整地保存了古入声的塞音韵尾,在实验中把韵尾塞音的闭塞段也包括在韵长中。语图中会有“弯头降尾”的现象,“在测量声调的频率时不必把弯头和降尾的频率包括在内”。本次实验声调段的确定中省略掉“弯头降尾”部分的基频。最后,为消除人际随机差异,提取恒定参数,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我们采用Praat软件的一个脚本程序——声调提取程序来对每个样本声调段进行时长上的归一化处理。
3.2.2基频数据的处理
利用Excel表格算出各调类的每个例字的10个基频采样点的算术平均值。再对每个调类所有的例字的基频的算术平均值进行第二次平均,得出每个调类的10个采样点的平均基频数据。为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消除人际差异,我们采用T值对原始的基频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石锋:1994,12),其公式为T=(lgx-lgb)/(lga-lgb)*5,得到相对化合归一化的数据和五度值。其中,a为调域上限频率,即全部基频数据中的最大值;b为调域下限频率,即全部基频数据中的最小值;x为测量点的频率。
根据各调类的基频均值和T值,分别作出两种类型的声调折线图。其中舒声调的6个调类做一张折线图,4个促声调则另作一张声调图。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基频均值表及基频曲线图
4.1.1舒声调基频值表及基频(F0)曲线图
表5 舒声调基频均值表 (单位:赫兹)
Tab.5 Fundamental frequency(F0) average of Shusheng tone(unit:Hz)
根據以上数据,利用Excel表格图形向导做出舒声调的基频曲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舒声调基频曲线图
Fig.1 Fundamental frequency(F0) graph of Shusheng tone
4.1.2促声调基频值表及基频(F0)曲线图
表6 促声调基频均值表 (单位:赫兹)
Tab.6 Fundamental frequency(F0) average of Cusheng tone(unit:Hz)
根据以上数据,利用Excel表格图形向导做出促声调的基频曲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促声调基频曲线图图
Fig.2 Fundamental frequency(F0) graph of Cusheng tone
4.1.3基频曲线图的调型分析
根据表5和图1,陶圩平话舒声单字调基频曲线和调型的分布情况如下:
阴平调基频曲线位于调域中部,起点为240Hz,终点为265 Hz。调型比较平缓,属于中升调。阳平调基频曲线起点为200 Hz,终点为230 Hz,调型与阴平相似,是个低升调。阴上调基频曲线相当平坦起点为240 Hz,终点为238 Hz,属于中平调。阳上调基频曲线与阴上调很相似,起点为216 Hz,终点为212 Hz,曲线比阴上要低,是个低平调。阴去调基频曲线起点为305 Hz,终点为318 Hz,属于高平调。阳去调基频曲线是一条高降曲线,几乎覆盖了整个调域,起点为277 Hz,终点为177 Hz,相差了100 Hz,是一个平缓下降的高降调。
根据表6和图2,该方言促声单字调基频曲线和调型的分布情况如下:
上阴入属于一个短促调,起点为265 Hz,终点为255 Hz,起终点之间相差不大,曲线基本调型是平的。下阴入调的基频曲线也非常平坦的声调。起点为242 Hz,终点为234Hz,是一个中平调。上阳入也是一个短促调,调型也很平坦,起点为220 Hz,终点为208 Hz,属于低平调。下阳入调的基频曲线同样呈现出“平”的特点,与上阳入的调型一样,也位于中下部,几乎是重叠在一起。
4.2归一化后的调值分析
我们采用T值法对绝对基频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各声调基频均值换成T值后的结果如下:
4.2.1舒声调T值表及T值曲线图
表7 舒声调T值表
Tab.7 T value of Shusheng tone
根据上述舒声调T值数据,做出舒声调的T值曲线图,即声调格局的声学表现图,如图3所示:
图3 舒声调T值曲线图
Fig.3 T value graph of Shusheng tone
4.2.2促声调T值表及T值曲线图
表8 促声调T值表
Tab.8 T value of Cusheng tone
根据上述促声调T值数据做出促声调的T值曲线图,即入声声调格局的声学表现图,如图4所示:
图4 促声调T值曲线图
Fig.4 T value graph of Cusheng tone
4.2.3实验结果的分析
根据五度值标记方法,算出来的T值数据中,0—1.0相当于五度值的1度,1.0—2.0相当于2度,而2.0—3.0、3.0—4.0和4.0—5.0则分别对应于五度值中的3、4、5度。从表7、表8的数据并结合图3、图4,我们可以归结出陶圩平话单字调的五度值为:阴平34,阳平13,阴上33,阳上22,阴去55,阳去41;上阴入4,下阴入33,上阳入2,下阳入22,具体分析如下:
阴平调是一个中升调。起点在2.6度,最高点大致位于3.4度处,整条曲线表现出上升趋势,结合听感,将其值定为34。阳平调是个低升调,曲线在1度到3度之间。结合听感,将之定为13。阴上调是个中平调,整条曲线都在3度区间内,整条曲线呈现出“平”的特点。结合听感,调值定为33。阳上调是一个低平调,整条曲线都在2度区间内,结合听感,调值定为22。阴去调是一个高平调,整条曲线都处于5度区间内,基本上也体现了“平”的特点,结合听感,将调值记为55。阳去调是一个高降调,是所有调类当中跨调域区间最多的一个调类。一直从4度区间降到1度区间的底部,曲线是先升后缓慢下降,结合听感,调值记为41。
上阴入是一个短促调,整条曲线都在4度区间内,起点始于3.4度处,终点正好达3度,微降,但幅度很小,也呈现出“平”的特点。这个调类的字读音都非常短促有力,结合听感,其调值记为4。下阴入是一个中平调,整条曲线都处于3度区间内,稍有下降的趋势,但幅度很小。结合听感,其调值为33。上阳入是一个低平的短促调,整条曲线都处于2度区间内,结合听感,将其调值记为2。其调型和阳上相似,只是舒与促的区别。下阳入也是一个低平调,调型和调值和上阳入一样,它们俩的区别在于,下阳入调是一个长促调,而上阳入调是一个短促调,结合听感,将其调值记为22。另外,下阳入后接韵母的主要元音一般是长元音,而上阳入则是接短元音,它们形成互补的局面。
5 结论
总之,陶圩平话的声调系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平上去入各分阴阳两调,其中“平上去入”基本上是按照声母的清浊各分阴阳两个小类,而阴入阳入两大调类再按元音的长短又各分上下两个小类,上阴入和上阳入属于短促调;下阴入和下阳入属于长促调。除了[yt]、[ep]等几个韵独属阳类之外,其他的韵母在阴、阳类促声中都是成对出现,呈互补的分布状态。②从调型上看,除了阴去和阳去区别较大外,相应的阴阳二调很相近。③从调值上看,相应的阴阳两调或上下两调(上下阳入除外)总是阴类调高,阳调类低。④大多数调类的调型属于平调,10个调类当中就有7个是平调,没有曲折调,只有一个高降调,真正体现了“平”的特点。⑤入声与舒声相配,入声的调值与舒声调值相同或相近,且阴调类配阴调类,阳调类配阳调类,如下阴入、下阳入分别于阴上、阳上相同。⑥促声调都是平调,调域的高中低位置都分布有,有3个促声调与舒声调的调型和调值相一致。⑦上下阳入调值相同,都处于2度的范围内,几乎重叠,仅靠听感上时长差异来区别意义。上阳入的时长较下阳入更为短促。 附录表:
表1 陶圩平话声母表
Tab.1 The Initial consonant of Taoxu Pinghua
声母表(22)
p p‘ m f l j
t t‘ n x ? w
k k‘ ? s ?
ts ts‘ ?
kw k‘w
表2 陶圩平话韵母表
Tab.2 The Final of Taoxu Pinghua
韵母表(53)
a a:i a:u a:m a:n a:? a:p a:t a:k
?i ?u ?m ?n ?? ?p ?t ?k
e ei eu em en ?:? ep et ?:k
i iu im in e? ip it ek
o oi ou om on o? op ot o:k
u ui un u? ut ok
y yn yt
?
表3 舒聲调实验字表
Tab.3 Experimental characters of Shusheng tone
舒声调实验字表
[i] [a] [u] [o]/ [ou]
阴平 碑 披 家 卡 姑 箍 多 拖
阳平 皮 迟 爬 口1 婆 涂 驮 罗
阴上 纸 齿 把 假 补 普 宝 可
阳上 被 似 马 口2 肚 户 抱 造
阴去 舍 借 霸 怕 过 课 布 破
阳去 夜 谢 罢 骂 怒 助 步 座
口1:大口地吞吃 口2:(又)播,把已出芽谷种播到地里
表4 促声调实验字表
Tab.4 Experimental characters of Cusheng tone
促声调实验字表
上阴入 下阴入 上阳入 下阳入
[ap] 急 吸 口2 及
[at] 笔 匹 突 侄
[ak] 北 口1 贼 特
[a:p] 答 塔 踏 匣
[a:t] 八 遢 拔 达
[a:k] 百 拍 白 凿
[op] 鸽 盒 合
[ot] 割 口3 口4 口5
[ok] 国 扩 薄 浊
[ip] 接 贴 碟 叶
[it] 跌 铁 别 杰
[ek] 的 踢 笛 剧
[uk] 谷 曲 读 局
口1:[ph?k]轻拍口2:[t?p]用力踩踏 口3:[phot]对接失败,错过,掉,脱 口4:[not]臀部或整个身体在平面上作水平挪动口5:[tsot]人的生殖器官
参考文献:
[1]黎曙光.略论横县平话语音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3):151—153
LI SH G. Cursory discussion of the Pronunc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ngxian Pinghua[J].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4(3):151—153
[2]朱晓农.上海声调实验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0
ZHU X N.Experimental study in Shanghai tones[M].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 Press,2005:50
[3]石锋.实验音系学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5
SHI F. Experimental Phonology Exploration[M].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9:15
作者简介:
梁晓丽(1985~),女,广西南宁人,壮族,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研究专长为实验语音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关英伟(1957~),女,辽宁沈阳人,汉族,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实验语音学和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