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为了全面改革现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去年九月开始,全省将全面开始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这是对原有应试教育条件下的体育课程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体现。那么怎样在课堂实践中来探索与实施体育新课程呢?通过一年来一系列的培训学习和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使我在教学和教学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关键词】实践新课程新标准新思路健康第一
一、探索新课程的新标准
1、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前提
1、1、由注重“三基”向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的转变
在过去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单纯注重对学生的“三基”的培养。即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虽然这种观念在一定时期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效果,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学生体质的增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进步,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不合乎时代的要求,表现出不够全面与科学。因为这种观念在重视“三基”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的综合发展,其中包括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而这些方面又对一个人的一生将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应具备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在当今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在当今的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相这样一个观点,它不仅要求学生身体健康,而且还要求其心理健康。综上所述,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就应时记得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体育意识的转变
2、1、由阶段性体育的意识向终身体育的意识转变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体质使身体变得更健康,而每周有限的二节体育课,往往不能满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的。由古到今人们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发现,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理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而人的健康状况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体质的强与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长期的不进行体育锻炼,强会变成弱,经常而有规律的进行身体锻炼,弱也会变成强。而通过体育锻炼来增进健康则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通过短时间取得好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人体机能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当然,在培养他们兴趣、爱好的同时也得让学生掌握从事长期体育锻炼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以上做一切,最终都是为了让他们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2、2、由竞技体育观的意识向健康体育观的意识转变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往往选择一些竞技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来进行教学,尤其喜欢把田径运动的一些项目拿来上课,想通这样一些项目来增强学生的体质,在平时教学中习惯于采用大多是一些用来训练运动员的方法和内容,把方大同学当作“运动员”来练,不管学生乐意不乐意,学生根本没有发言权也不敢发言。到最后的成绩评价也是参照这些项目的达标标准来进行评定学生的成绩。往往就造成那些天生身体素质就比较好和一些运动尖子他们考的成绩很好甚至超过去100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情况之下,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以往那种单纯追求运动成绩的框框里跳出来,树立健康体育的意识,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来带领和引导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使同学们身体素质和体质两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让他们的人人身体都“棒”起来,少生病或不生病。这也是我们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一个任务。
3、素质教育观的体现
3、1、由“应试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为本、并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形式。而以往的体育教学往往是以体育为中心安排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的系统化;运动技能的正规化;把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新的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多的关注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教育教学中在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学习能力。
3、2、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自身体能和运动技能善并不仅仅与其后天练习和发展有关,而且与其先天遗传有极大的关系。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在一些兴趣爱好上也存在着差别。而过去对其学习目标与评价方法的制定,普遍都存在“一把抓”,不论对待什么样的情况都一个标准去要求。为此,新的课程标准根据这些客观存在的现象,确定了学习目标和有弹性可选择的学习内容,提出了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原则;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3、3、素质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可发展性
素质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今后的学习能力和可发展性。体育新课程标准是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过程,把学生学习的过程放在了首位。
3、3、1、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现代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观认为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慢慢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为此,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为健体与健心,并根据不同年龄段,自身的生活状况以及所处的生存环境,自主性的选择适合自己,又力所能及的一些体育锻炼手段来进行科学、有效的锻炼或娱乐。让经常性的参与体育运动成为自己今后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3、2、让学生学会生存。现代社会各方面都在不断的进步,对人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竞争可以说无处不在,而且越趋越激烈。一个人要想在当今这个社会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首先得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俗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然而想拥有强健的体魄则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锻炼习惯。这样你才能有这样“本钱”,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更好生存下去。为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得让学生明白一个强健的体魄对自身的生存条件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也引导、教会学生怎样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特别是艰苦的环境)中如何独立的生存下去。
二、探索新课程新思路
1、改革课堂教学
1、1、改革教学内容
我们可以把传统的教材内容进行本校化,趣味化改造,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材,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主要包括简化规则、降低技术要求、减少难度等要求,例如,可以把蹲踞式跳远的技术简化为“直线跑——单脚跳——向上蹲——双脚落”规则,则简化成起跳板变成起跳区,即从起跳点量到落地最近点,让学生活动时不受限制。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增设学生喜爱的趣味性浓厚的游戏竞赛等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快乐,体验成功。
1、2、改善教学环境、场地、器材
在我们的课堂上不防放些音乐,一开始我们可以放些快节奏的用以热身,而结束时,可以来点舒缓的,教师和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动作不一定多难,也不一定非要统一做一样的动作,学生一定会感到特别轻松自然,其乐融融,别扭外几个由小木箱堆积而成的堡垒,里面放许多垒球或沙包,8-10米处有几块米老鼠投掷靶树着,而另一块则是由体操棒,体操垫,跳绳、皮筋组成的综合素质训练场地,这样的场地设计从开始排队那一刻起,学生就已经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想象课的内容,迫切想要尝试练习了。对一些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器械配备不足教学中不防自制些体育器材,如废旧的汽水瓶可用来打保龄球,一张纸可以放在胸前练直线跑,可以叠成纸飞机练习投掷,还可以团在一块当垒球用,或是当雪球打雪仗。学生对这些自制的器械产生浓厚的兴趣,快乐是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愉快情绪的建立是以学生产生需要和兴趣为前提的,所以场地器材安排的合理,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
1、3、改革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创造,再加工,并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究,从而体验成功与欢乐,例如我们把一系列的素质练习编成一个故事来组织教学,运用游戏法,设疑法,讨论法,竞赛法,直观法等多种方法体现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教学方法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中来。今天的孩子独生子妇女的比重较大,如果真如此不注意与其它学生的交流,那么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我们的体育课上应该突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边活动,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去讨论,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相互帮助,来完成动作,从而培训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师生多方的合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育教师要注意精讲多练,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脑体并用,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的语言不要只是命令式的,而应是探讨式的。教师可以把一些动作要领编成适合学生年龄的顺口溜,如弯道跑的练习可总结为“弯道跑,弯道跑,身体微微向里倒,摆臂外大里边小”,总之,只要有助于学生学习锻炼的方法,都是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
2、激活课外体育和开放课外活动
2、1、改变单一的课间操
除了推广的广播操以外,各班还可以自己制定一套本班的特色操,根据音乐的不同交替做广播操和特色操。特色操各班不一定相同,学生兴趣很高,大大提高了课间操的效果。
2、2、开放课外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充分放开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娱乐性、合作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自带体育器械,体育教师参与活动和组织学生,身心得到锻炼,个性也得到发展。
3、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让每一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念。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应当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3、1、转变观念,变“主宰”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与自觉性,让课堂全面“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实际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采用一种:实践—————思考—————创造—————学习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足够的发挥,他们都怀着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我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被动接受。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因为人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比如,结合足球脚内侧停地滚球的技巧。我对学生讲你们想一想当球打在你们脚上时,就好像球打在棉花堆里的感觉,而不是打在铁板上的那种感觉。让他们想一想两种感觉有何不同,并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比较分析哪一种使球反弹得更近。为什么会这样呢?从而归纳出脚接触的一瞬间要后撤,动作要柔和,自己的脚接触球一瞬间就好像是棉花。学生通过自己不断琢磨、实践很快的掌握了停地滚球的方法,学习效果不错。
3、2、鼓励学生创新性的学习,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创新当前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但创新则需要一个人具备一定的创造力才可能实现,创造力就是一种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揭示事物内部的联系,处理好新的关系的能力。而人的创造力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它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体育教学作为教育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其良好的条件。那么实践中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3、3、通过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创造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对某个事物感受到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引发求知欲望。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要求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赋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调动他们。在给学生传授丰富多彩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和对所学的技术、技能的好奇心,从而为其创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3、3、1、在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来培养创造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主动能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时,要时刻注意对学生提出让其能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积极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有一点值得注意,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大胆的去实践,才能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得以实现,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比如,在我在进行踢毽球的教学中,当学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踢法后,我便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另外一些较难的踢法。我向他们提问:“同学们,除了我教你们的这些动作以外,你们能否开动脑筋,再想一些新的动作。”于是各种动作就花样百出了,居然有些动作我都没有想到过。接下来我又启发他们:“同学们你们现在大多掌握了一些踢毽球的方法,而且有些同学做得还很好,不知现在你们能否根据你们自己的想法来设计一些踢毽球的游戏或比赛。”于是同学们通过集体的商讨,创编了很多种又好玩又刺激,并且有一定运动量的游戏和比赛。如在一个羽毛球场上玩的一种类似“网式足球”的那种游戏,并且自己还动手制作了球网和立柱,自己设计了场地并画好,另外还有的则用踢毽来进行接力比赛。可以说许多有价值的创新比教师的想法还好,还丰富。
3、3、3、充分利用其它有效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根据动作技能正负“迁移”规律和体育技能表象特征,利用有效的手段增加动作形象的刺激。因为想象是人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维过程,一定的感性形象是想象的思维基础,所以,多增加一些外界的感性形象刺激,为想象提供必要的思维前提,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的好方法。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并采用动态或静态的图片与模型、还有影视、录像、flash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并采取对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所学技能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关系,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新的课程标准虽然已经在全国上下开始实施了,虽然带来了不少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但我感觉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去领悟其精髓,去探索新的思路,逐步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完善。我深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的学校体育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东兵•《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中国学校体育1997(1)
3、吴纪安• 《开发中小学生体育创新能力十五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4、毕秀淑• 《体育课中教书育人的三个结合》中国学校体育1997(2)
5、韩英灵•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人民出版社
6、国务院•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
7、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关键词】实践新课程新标准新思路健康第一
一、探索新课程的新标准
1、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前提
1、1、由注重“三基”向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的转变
在过去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单纯注重对学生的“三基”的培养。即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虽然这种观念在一定时期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效果,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学生体质的增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进步,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不合乎时代的要求,表现出不够全面与科学。因为这种观念在重视“三基”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的综合发展,其中包括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而这些方面又对一个人的一生将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应具备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在当今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在当今的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相这样一个观点,它不仅要求学生身体健康,而且还要求其心理健康。综上所述,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就应时记得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体育意识的转变
2、1、由阶段性体育的意识向终身体育的意识转变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体质使身体变得更健康,而每周有限的二节体育课,往往不能满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的。由古到今人们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发现,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理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而人的健康状况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体质的强与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长期的不进行体育锻炼,强会变成弱,经常而有规律的进行身体锻炼,弱也会变成强。而通过体育锻炼来增进健康则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通过短时间取得好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人体机能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当然,在培养他们兴趣、爱好的同时也得让学生掌握从事长期体育锻炼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以上做一切,最终都是为了让他们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2、2、由竞技体育观的意识向健康体育观的意识转变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往往选择一些竞技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来进行教学,尤其喜欢把田径运动的一些项目拿来上课,想通这样一些项目来增强学生的体质,在平时教学中习惯于采用大多是一些用来训练运动员的方法和内容,把方大同学当作“运动员”来练,不管学生乐意不乐意,学生根本没有发言权也不敢发言。到最后的成绩评价也是参照这些项目的达标标准来进行评定学生的成绩。往往就造成那些天生身体素质就比较好和一些运动尖子他们考的成绩很好甚至超过去100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情况之下,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以往那种单纯追求运动成绩的框框里跳出来,树立健康体育的意识,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来带领和引导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使同学们身体素质和体质两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让他们的人人身体都“棒”起来,少生病或不生病。这也是我们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一个任务。
3、素质教育观的体现
3、1、由“应试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为本、并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形式。而以往的体育教学往往是以体育为中心安排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的系统化;运动技能的正规化;把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新的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多的关注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教育教学中在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学习能力。
3、2、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自身体能和运动技能善并不仅仅与其后天练习和发展有关,而且与其先天遗传有极大的关系。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在一些兴趣爱好上也存在着差别。而过去对其学习目标与评价方法的制定,普遍都存在“一把抓”,不论对待什么样的情况都一个标准去要求。为此,新的课程标准根据这些客观存在的现象,确定了学习目标和有弹性可选择的学习内容,提出了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原则;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3、3、素质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可发展性
素质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今后的学习能力和可发展性。体育新课程标准是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过程,把学生学习的过程放在了首位。
3、3、1、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现代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观认为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慢慢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为此,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为健体与健心,并根据不同年龄段,自身的生活状况以及所处的生存环境,自主性的选择适合自己,又力所能及的一些体育锻炼手段来进行科学、有效的锻炼或娱乐。让经常性的参与体育运动成为自己今后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3、2、让学生学会生存。现代社会各方面都在不断的进步,对人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竞争可以说无处不在,而且越趋越激烈。一个人要想在当今这个社会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首先得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俗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然而想拥有强健的体魄则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锻炼习惯。这样你才能有这样“本钱”,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更好生存下去。为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得让学生明白一个强健的体魄对自身的生存条件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也引导、教会学生怎样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特别是艰苦的环境)中如何独立的生存下去。
二、探索新课程新思路
1、改革课堂教学
1、1、改革教学内容
我们可以把传统的教材内容进行本校化,趣味化改造,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材,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主要包括简化规则、降低技术要求、减少难度等要求,例如,可以把蹲踞式跳远的技术简化为“直线跑——单脚跳——向上蹲——双脚落”规则,则简化成起跳板变成起跳区,即从起跳点量到落地最近点,让学生活动时不受限制。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增设学生喜爱的趣味性浓厚的游戏竞赛等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快乐,体验成功。
1、2、改善教学环境、场地、器材
在我们的课堂上不防放些音乐,一开始我们可以放些快节奏的用以热身,而结束时,可以来点舒缓的,教师和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动作不一定多难,也不一定非要统一做一样的动作,学生一定会感到特别轻松自然,其乐融融,别扭外几个由小木箱堆积而成的堡垒,里面放许多垒球或沙包,8-10米处有几块米老鼠投掷靶树着,而另一块则是由体操棒,体操垫,跳绳、皮筋组成的综合素质训练场地,这样的场地设计从开始排队那一刻起,学生就已经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想象课的内容,迫切想要尝试练习了。对一些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器械配备不足教学中不防自制些体育器材,如废旧的汽水瓶可用来打保龄球,一张纸可以放在胸前练直线跑,可以叠成纸飞机练习投掷,还可以团在一块当垒球用,或是当雪球打雪仗。学生对这些自制的器械产生浓厚的兴趣,快乐是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愉快情绪的建立是以学生产生需要和兴趣为前提的,所以场地器材安排的合理,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
1、3、改革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创造,再加工,并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究,从而体验成功与欢乐,例如我们把一系列的素质练习编成一个故事来组织教学,运用游戏法,设疑法,讨论法,竞赛法,直观法等多种方法体现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教学方法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中来。今天的孩子独生子妇女的比重较大,如果真如此不注意与其它学生的交流,那么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我们的体育课上应该突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边活动,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去讨论,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相互帮助,来完成动作,从而培训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师生多方的合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育教师要注意精讲多练,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脑体并用,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的语言不要只是命令式的,而应是探讨式的。教师可以把一些动作要领编成适合学生年龄的顺口溜,如弯道跑的练习可总结为“弯道跑,弯道跑,身体微微向里倒,摆臂外大里边小”,总之,只要有助于学生学习锻炼的方法,都是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
2、激活课外体育和开放课外活动
2、1、改变单一的课间操
除了推广的广播操以外,各班还可以自己制定一套本班的特色操,根据音乐的不同交替做广播操和特色操。特色操各班不一定相同,学生兴趣很高,大大提高了课间操的效果。
2、2、开放课外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充分放开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娱乐性、合作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自带体育器械,体育教师参与活动和组织学生,身心得到锻炼,个性也得到发展。
3、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让每一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念。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应当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3、1、转变观念,变“主宰”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与自觉性,让课堂全面“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实际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采用一种:实践—————思考—————创造—————学习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足够的发挥,他们都怀着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我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被动接受。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因为人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比如,结合足球脚内侧停地滚球的技巧。我对学生讲你们想一想当球打在你们脚上时,就好像球打在棉花堆里的感觉,而不是打在铁板上的那种感觉。让他们想一想两种感觉有何不同,并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比较分析哪一种使球反弹得更近。为什么会这样呢?从而归纳出脚接触的一瞬间要后撤,动作要柔和,自己的脚接触球一瞬间就好像是棉花。学生通过自己不断琢磨、实践很快的掌握了停地滚球的方法,学习效果不错。
3、2、鼓励学生创新性的学习,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创新当前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但创新则需要一个人具备一定的创造力才可能实现,创造力就是一种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揭示事物内部的联系,处理好新的关系的能力。而人的创造力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它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体育教学作为教育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其良好的条件。那么实践中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3、3、通过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创造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对某个事物感受到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引发求知欲望。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要求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赋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调动他们。在给学生传授丰富多彩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和对所学的技术、技能的好奇心,从而为其创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3、3、1、在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来培养创造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主动能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时,要时刻注意对学生提出让其能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积极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有一点值得注意,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大胆的去实践,才能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得以实现,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比如,在我在进行踢毽球的教学中,当学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踢法后,我便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另外一些较难的踢法。我向他们提问:“同学们,除了我教你们的这些动作以外,你们能否开动脑筋,再想一些新的动作。”于是各种动作就花样百出了,居然有些动作我都没有想到过。接下来我又启发他们:“同学们你们现在大多掌握了一些踢毽球的方法,而且有些同学做得还很好,不知现在你们能否根据你们自己的想法来设计一些踢毽球的游戏或比赛。”于是同学们通过集体的商讨,创编了很多种又好玩又刺激,并且有一定运动量的游戏和比赛。如在一个羽毛球场上玩的一种类似“网式足球”的那种游戏,并且自己还动手制作了球网和立柱,自己设计了场地并画好,另外还有的则用踢毽来进行接力比赛。可以说许多有价值的创新比教师的想法还好,还丰富。
3、3、3、充分利用其它有效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根据动作技能正负“迁移”规律和体育技能表象特征,利用有效的手段增加动作形象的刺激。因为想象是人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维过程,一定的感性形象是想象的思维基础,所以,多增加一些外界的感性形象刺激,为想象提供必要的思维前提,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的好方法。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并采用动态或静态的图片与模型、还有影视、录像、flash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并采取对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所学技能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关系,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新的课程标准虽然已经在全国上下开始实施了,虽然带来了不少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但我感觉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去领悟其精髓,去探索新的思路,逐步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完善。我深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的学校体育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东兵•《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中国学校体育1997(1)
3、吴纪安• 《开发中小学生体育创新能力十五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4、毕秀淑• 《体育课中教书育人的三个结合》中国学校体育1997(2)
5、韩英灵•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人民出版社
6、国务院•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
7、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