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视野·大胸怀”教学写作观是一种提倡让阅读走向写作的研究。阅读与表达的根本所在,是让生命个体在语文的天地中自由地飞扬,或是感受美、品味真、走向善,或是自由地表达生命的喜怒哀乐、真实深刻地展示自我认识。“大视野”是指教师抛开阅读教学的功利性目的,在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中,让学生个体立足于自然、生命、社会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感受与思考,从而突破自身局限,“促使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学生把阅读内化为一种需要,最终达到感受美、体验情感、启迪智慧,让阅读的个性化灵魂登上彼岸”的境界。“大胸怀”是指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摆脱以往写作时存在的视野狭隘、素材空洞苍白、表达毫无个性可言的种种弊病,把“大视野”阅读过程中的感性情感体验和理性智慧思考自然而然渗入到写作意识中来。由此,写作视野才能开阔,写作品格才能充满生命的张力,表达才能体现个性化的风格。
“大视野·大胸怀”教学,即依托课堂教学,让语文进入生命的观察与感悟,注重语文人文情怀、文化品格的培养,让阅读教学中的“源客体”(课内外阅读素材)内化成为学生个体深厚的人格内涵,从而使个体获得精神的丰富。学生个体以这种深厚的人格积淀为底蕴,才能进一步学会表达生命个体的种种感悟与诉求。当个体生命的品格与情怀、感悟与诉求转化为自我阅读与写作的自然意识,并得到不自觉的流露时,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得到了提升。
总之,语文课阅读与写作的核心应该是:感受不同文化中的人文情怀与美的质量,并学会表达生命中最真实、深刻的感受。
然而在高考制度的约束下,这一根本所在恰恰是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尤其困扰一线教师们的是,各地许多教材的编排重阅读轻写作的意识,让阅读和写作这本应密不可分的两者严重的背离。课堂阅读量过大,势必挤掉了课外阅读的空间。目前有很多学校的学生仅靠有限的几节课、少得可怜的课外报刊阅读,而大多数时间则花费在专题训练、答题技巧训练上。阅读方式功利性强。课堂上教学方式机械单一,枯燥无味,与人文情怀、文化品格培养严重背离;课外学生阅读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一带而过,往往盲目肤浅,收效不大。教师为了赶进度而拼命进行脱离写作的所谓的古文、诗词、现代文阅读等教学,严重地忽略了写作教学中学生要真实地表达自我生命意识的需求。当前的写作现状是,许多学生习作无病呻吟、空洞无物、不知所云。作文没有自我,只会机械地摹仿,完全是无思考的写作,是没有生命的写作。而大多数教师空洞枯燥的为完成任务而上的作文课,扼杀了学生仅存的一点写作欲望。
因此,进行以“人文情怀、文化品格”为核心的“大视野”阅读以促进学生进行真实地表达自我“大胸怀”的教学研究显得极为迫切。
那么,教师确立的这种“大视野·大胸怀”的教学写作观该如何着手呢?
一、关于阅读素材的运用
1.传统现代,推陈出新。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一种“大视野·大胸怀”的意识,即阅读视野的开阔与深入,与写作立意的高远与深邃紧密相连。而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是我们寻求突破的根基,是我们赖以思考的重要支撑。高考作文命题也必然会涉及传统话题,但考生不能局限于传统,而应该寻求突破,以求得传统与现代的有效对接。比如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题“时间在流逝”,这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话题,庄子的《逍遥游》、曹操的《短歌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李商隐的《锦瑟》、苏轼的《赤壁赋》《念奴娇》等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涉及面对时间的流逝应当表现出怎样的姿态的问题。这就提醒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屋建瓴,给学生以宏观的认识,要注重专题阅读意识的训练与培养,要始终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最终目的。
作文备考要高度重视课本资源,只有入乎课本之内,才能出乎课本之外。
2.窗里窗外,不可偏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学生,“会思考”甚至要比“会学习”来得更为重要。要训练学生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多关心社会的发展,学会理性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切忌泛泛而读,要深入阅读有深度的好书、好文章,注重素材的个性化。否则,写作时的快餐式的素材撞车不可避免。
我们看四川卷2011年高考命题作文“总有一种期待”优秀作文的片段:
“法国浪漫诗人波德莱尔对凡·高只有几个字的评价:‘他出生,他画画,他死去。’是怀着怎样一种期待,让这个穷苦的艺术学徒执迷于画室中,为了《星夜》,为了《向日葵》,哪怕还要为一顿饭而苦忧,哪怕还要为一支画笔而发愁,他仍旧沉醉于画室中,期待着用笔勾勒出心中的色彩,用心填补一片片空白。司汤达的墓碑上刻着‘活过、爱过、写过’,他的爱与血泪全都凝聚在那部沉甸甸的《红与黑》中,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期待,他将自己厚重的一生化作薄纸一页,让灵魂骑上纸背。老舍提笔默然写下:‘爱什么,就死在什么里。’
原来为自己所爱的事业奉献全部是心头永恒的期待,促使我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攀向更高的山峰。”
这段文字,事例经典,论据丰富。考生用凡·高、司汤达的事例论述“总有一种期待,促使我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攀向更高的山峰”这一论点。恰当引用波德莱尔的评价、老舍的感悟、司汤达的墓志铭,文章因此显得富有底蕴,显示了考生极为开阔的阅读视野和丰厚的积淀功力。
二、关于如何确立高远的立意
1.专注思考,舍弃喧哗。
作文教学首先是从最基本的立意开始的。现在学生习作时普遍存在“速成”心理。摹仿高考优秀作文,只取皮毛,没有创意。许多人只懂得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体验或判断,或者浅尝辄止,没有质疑和辩难。而独立思考恰恰是写作者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没有思考的写作是无生命的。
我们来看看2011年各地一些高考作文命题:
重庆卷给材料话题作文“情有独钟”,情感型命题而不失理性;山东卷命题作文“这世界需要你”,貌似简单,实则不易;浙江卷“材料 标题形式”作文题“我的时间”,蕴藉而重个性;广东卷命题作文“回到原点”,大气而具思辨性;上海卷给材料话题作文“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兼具哲学味与诗意,等等。
透过这些命题,我们不难看出命题者所提倡的生活方式:专注而非浮躁,沉潜而非喧哗。这就要求我们的师生必须进行反思:在阅读与写作中是否有意识地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否时常将我们的视角投向社会、投向自身、投向生活。写作除了记录生活还原生活之外,还需要“慢下来”咀嚼、梳理和沉淀思考。
“大视野·大胸怀”教学,即依托课堂教学,让语文进入生命的观察与感悟,注重语文人文情怀、文化品格的培养,让阅读教学中的“源客体”(课内外阅读素材)内化成为学生个体深厚的人格内涵,从而使个体获得精神的丰富。学生个体以这种深厚的人格积淀为底蕴,才能进一步学会表达生命个体的种种感悟与诉求。当个体生命的品格与情怀、感悟与诉求转化为自我阅读与写作的自然意识,并得到不自觉的流露时,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得到了提升。
总之,语文课阅读与写作的核心应该是:感受不同文化中的人文情怀与美的质量,并学会表达生命中最真实、深刻的感受。
然而在高考制度的约束下,这一根本所在恰恰是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尤其困扰一线教师们的是,各地许多教材的编排重阅读轻写作的意识,让阅读和写作这本应密不可分的两者严重的背离。课堂阅读量过大,势必挤掉了课外阅读的空间。目前有很多学校的学生仅靠有限的几节课、少得可怜的课外报刊阅读,而大多数时间则花费在专题训练、答题技巧训练上。阅读方式功利性强。课堂上教学方式机械单一,枯燥无味,与人文情怀、文化品格培养严重背离;课外学生阅读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一带而过,往往盲目肤浅,收效不大。教师为了赶进度而拼命进行脱离写作的所谓的古文、诗词、现代文阅读等教学,严重地忽略了写作教学中学生要真实地表达自我生命意识的需求。当前的写作现状是,许多学生习作无病呻吟、空洞无物、不知所云。作文没有自我,只会机械地摹仿,完全是无思考的写作,是没有生命的写作。而大多数教师空洞枯燥的为完成任务而上的作文课,扼杀了学生仅存的一点写作欲望。
因此,进行以“人文情怀、文化品格”为核心的“大视野”阅读以促进学生进行真实地表达自我“大胸怀”的教学研究显得极为迫切。
那么,教师确立的这种“大视野·大胸怀”的教学写作观该如何着手呢?
一、关于阅读素材的运用
1.传统现代,推陈出新。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一种“大视野·大胸怀”的意识,即阅读视野的开阔与深入,与写作立意的高远与深邃紧密相连。而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是我们寻求突破的根基,是我们赖以思考的重要支撑。高考作文命题也必然会涉及传统话题,但考生不能局限于传统,而应该寻求突破,以求得传统与现代的有效对接。比如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题“时间在流逝”,这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话题,庄子的《逍遥游》、曹操的《短歌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李商隐的《锦瑟》、苏轼的《赤壁赋》《念奴娇》等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涉及面对时间的流逝应当表现出怎样的姿态的问题。这就提醒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屋建瓴,给学生以宏观的认识,要注重专题阅读意识的训练与培养,要始终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最终目的。
作文备考要高度重视课本资源,只有入乎课本之内,才能出乎课本之外。
2.窗里窗外,不可偏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学生,“会思考”甚至要比“会学习”来得更为重要。要训练学生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多关心社会的发展,学会理性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切忌泛泛而读,要深入阅读有深度的好书、好文章,注重素材的个性化。否则,写作时的快餐式的素材撞车不可避免。
我们看四川卷2011年高考命题作文“总有一种期待”优秀作文的片段:
“法国浪漫诗人波德莱尔对凡·高只有几个字的评价:‘他出生,他画画,他死去。’是怀着怎样一种期待,让这个穷苦的艺术学徒执迷于画室中,为了《星夜》,为了《向日葵》,哪怕还要为一顿饭而苦忧,哪怕还要为一支画笔而发愁,他仍旧沉醉于画室中,期待着用笔勾勒出心中的色彩,用心填补一片片空白。司汤达的墓碑上刻着‘活过、爱过、写过’,他的爱与血泪全都凝聚在那部沉甸甸的《红与黑》中,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期待,他将自己厚重的一生化作薄纸一页,让灵魂骑上纸背。老舍提笔默然写下:‘爱什么,就死在什么里。’
原来为自己所爱的事业奉献全部是心头永恒的期待,促使我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攀向更高的山峰。”
这段文字,事例经典,论据丰富。考生用凡·高、司汤达的事例论述“总有一种期待,促使我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攀向更高的山峰”这一论点。恰当引用波德莱尔的评价、老舍的感悟、司汤达的墓志铭,文章因此显得富有底蕴,显示了考生极为开阔的阅读视野和丰厚的积淀功力。
二、关于如何确立高远的立意
1.专注思考,舍弃喧哗。
作文教学首先是从最基本的立意开始的。现在学生习作时普遍存在“速成”心理。摹仿高考优秀作文,只取皮毛,没有创意。许多人只懂得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体验或判断,或者浅尝辄止,没有质疑和辩难。而独立思考恰恰是写作者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没有思考的写作是无生命的。
我们来看看2011年各地一些高考作文命题:
重庆卷给材料话题作文“情有独钟”,情感型命题而不失理性;山东卷命题作文“这世界需要你”,貌似简单,实则不易;浙江卷“材料 标题形式”作文题“我的时间”,蕴藉而重个性;广东卷命题作文“回到原点”,大气而具思辨性;上海卷给材料话题作文“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兼具哲学味与诗意,等等。
透过这些命题,我们不难看出命题者所提倡的生活方式:专注而非浮躁,沉潜而非喧哗。这就要求我们的师生必须进行反思:在阅读与写作中是否有意识地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否时常将我们的视角投向社会、投向自身、投向生活。写作除了记录生活还原生活之外,还需要“慢下来”咀嚼、梳理和沉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