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强调了关键是在教师,提供的路径办法是“八个统一”。针对技工院校的学生特点,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八个统一”,更好地开展思政课教育?本文以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为例进行探讨。
一、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坚持“八个统一”的重要意义
“八个统一”的提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及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谨的逻辑结构,是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的集中体现,更是新时代思政课创新发展的科学指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面对新时代的实际和要求,守正创新,将其运用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把教育教学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在推进技工院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在实践中探索,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二、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文化底子薄、基础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普遍认为传统课堂枯燥无趣;另一方面,学生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能够快速接受新事物,但缺乏持久的专注力。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他们还具有更加突出的特点:一是个体意识明显。当前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学生更凸显个性化,他们不趋同,信息来源渠道广,不再局限于教材的条条框框,有更强烈的参与和表现欲,希望体现自身的价值。二是倾向直观化。当前社会处于时代转型期,很多现代意识和传统观念发生碰撞,各种信息的多维度传递也使传统课堂与社会现实产生一定差距,学生并不认同刻板的说教,而是会凭借经历和思考后的感觉进行判断,追求真实。
因此,有效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性地做好思政教育,就成为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提高思政课实效的必然选择。
三、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思政教育的拓展建设探索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以下简称“河南化院”)主动作为,把思政课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谋划思政课建设新攻略,将思政课教育从传统课堂教学拓展为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构建思政教育大体系,使学生身处大课堂,时时处处微课堂。
1秉承思政课指导精神,融合校园文化理念,将思政课教育目标落细落小落实
思政课最终要落实到立德树人上,河南化院创设“理想在胸、重任在肩,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入手,项层设计,全员培训,共同参与,扎实细致做好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全方位开展思政教育,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化、细致化、实践化。
(1)爱国主义教育。从入学伊始,通过国旗下的仪式教育,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利用热点事件、特殊日历,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使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直播、微信平台、校园电视台等多种媒体手段,在校园内弘扬爱国主义,唱响主旋律,持续进行爱国情怀的渲染和培育。
(2)辩证思维培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辩证思维的培养,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如何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教师课前准备好针对性材料发布任务,课堂上运用“智慧课堂”做辅助,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学习,并巧设疑难开启“头脑风暴”,互相讨论综合分析,再通过验证比较得出结论,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辩证思维。
(3)职业生涯规划。河南化院重视师生职业生涯规划,由上至下,以新教师入职培训为起点,在教职工队伍中打造“精忠报国,对党忠诚,对家孝敬,忠孝两全”的正能量团队,更鼓励全体教师自觉自律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开展由教师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从典型案例分析到实际应用,引领学生立志做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培养方面开展“筑匠工程”。
(4)规则意识养成。对学生教育的具体体现终将落實在行动细节上,培养其规矩意识、安全习惯,更是技工院校学生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内务管理、生产实践等活动中,处处引入规范化管理,依“6S”标准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使之受益终身。
(5)河南化院特有的精神熏陶。河南化院铸造的团队精神,树立了其特有的整体形象,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润泽学生的心灵。
学院提倡24字团队精神“艰苦奋斗、踏实肯干、积极阳光、尊重包容、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也成为立德树人的具体导向。
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学院自1978年建校以来形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一代代化院人在漫长岁月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也是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更是化院精神的首要体现。
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踏实肯干是以旺盛的精力、高度的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它是指导化院全体师生行动的指南针和风向标。
积极阳光的健康心态:正能量、正思维、正精进是校园中永远的暖色调,每个化院人都在用积极心态、阳光微笑面对工作、学习、生活。
尊重包容的共处之道:只有相互尊重和包容,彼此扶持、同舟共济,才能以理智化解纠纷,快乐开心地工作和生活。
团结协作的执行作风:“团结”是目标一致、理想相同,“协作”就是友好合作、相互配合、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共铸辉煌。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是追求完美、做到极致。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才能提升质量,内涵发展,才能脱颖而出,创造出美好生活。
这24字化院精神是全院师生知行合一的完美载体,是化院人独特的“精神长相”。新时代,秉承思政课指导精神,融合校园文化理念,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火种,点燃指路的明灯,更需要创新性地以适合的方式方法进行。 2.坚持“八个统一”,适合学生认知水平,采取适宜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
(1)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寓教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思政课本身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必须坚持其政治性不动摇。但是讲政治也要讲道理,要以理服人。特别是针对技工院校学生,根据其认知能力和特点,课堂内外联系实际,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以及学生关注的时政要点,都可以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抓手。既讲学生身边的故事,又讲学生听得懂的道理,更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来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彻底的引领学生。
(2)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传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和引领,同时也必须直面现实中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开展有理有据的理论批判,揭露其本质和错误。正面宣传与反面批判相结合的真实对比,更能真正发挥正面宣传的主导作用,更好地保障思政课的正面教育。因此,在开展学生活动中,注重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恰恰能使学生体会更加真实、更加信服。
(3)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延伸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思政课教育是一种理论教育,但不能单纯空洞地讲理论,而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因此,坚持实践导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行业调查等,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体验社会,延伸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搏击长空之志,方能书写奋斗青春。
(4)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让结论得来水到渠成。学生头脑中不可能自发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而必须经过系统学习。因此一定的灌输是必要的,但较大信息量的直灌式传授,容易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利用好“学”与“思”的关系,如通过课堂上的小话剧表演、微型辩论会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5)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为提高教学实效,河南化院不断推出“毓秀工程…‘彩虹工程…‘蝶变工程”,悉心搭建舞台,利用宣传海报、广播站、微信美篇,发布学生自己的故事;小到校园卫生、大到团体活动,教师主导,学生“主角”,培养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组建学生社群和团队,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在升华中成长蜕变。
(6)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规范化要求多形式实现。思政课是国家统一设置的课程,必须坚持其规范性及统一要求,但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多样化方式来实施教育教学。所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既请来学术大家、行业专家、优秀校友与学生面对面,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也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让其亲手触摸真实的社会,从中领悟更深刻的道理。
(7)坚持显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统一,既旗帜鲜明也润物无声。进行思政教育,既要唱好主声部又要唱好多声部。在河南化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大力开展思政教育,也倡导教师充分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哪怕是实训课上的一枚螺丝钉,都能打造出思政教育的微课堂。
(8)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思政课是触动人心的课程,其重要目标是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走进学生内心,施加人格影响,在知识传授中发掘其中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内涵,将价值观引导和塑造渗透于知识传授之中。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思政课是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更是认同教育,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又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唤醒学生使其真正参与其中。作为技工院校,更要坚持“八个统一”,延伸思政传统课堂,创新性建设思政教育的大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实现对青年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引领,着力培养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化工技师学院)
一、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坚持“八个统一”的重要意义
“八个统一”的提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及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谨的逻辑结构,是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的集中体现,更是新时代思政课创新发展的科学指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面对新时代的实际和要求,守正创新,将其运用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把教育教学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在推进技工院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在实践中探索,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二、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文化底子薄、基础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普遍认为传统课堂枯燥无趣;另一方面,学生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能够快速接受新事物,但缺乏持久的专注力。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他们还具有更加突出的特点:一是个体意识明显。当前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学生更凸显个性化,他们不趋同,信息来源渠道广,不再局限于教材的条条框框,有更强烈的参与和表现欲,希望体现自身的价值。二是倾向直观化。当前社会处于时代转型期,很多现代意识和传统观念发生碰撞,各种信息的多维度传递也使传统课堂与社会现实产生一定差距,学生并不认同刻板的说教,而是会凭借经历和思考后的感觉进行判断,追求真实。
因此,有效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性地做好思政教育,就成为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提高思政课实效的必然选择。
三、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思政教育的拓展建设探索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以下简称“河南化院”)主动作为,把思政课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谋划思政课建设新攻略,将思政课教育从传统课堂教学拓展为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构建思政教育大体系,使学生身处大课堂,时时处处微课堂。
1秉承思政课指导精神,融合校园文化理念,将思政课教育目标落细落小落实
思政课最终要落实到立德树人上,河南化院创设“理想在胸、重任在肩,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入手,项层设计,全员培训,共同参与,扎实细致做好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全方位开展思政教育,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化、细致化、实践化。
(1)爱国主义教育。从入学伊始,通过国旗下的仪式教育,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利用热点事件、特殊日历,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使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直播、微信平台、校园电视台等多种媒体手段,在校园内弘扬爱国主义,唱响主旋律,持续进行爱国情怀的渲染和培育。
(2)辩证思维培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辩证思维的培养,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如何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教师课前准备好针对性材料发布任务,课堂上运用“智慧课堂”做辅助,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学习,并巧设疑难开启“头脑风暴”,互相讨论综合分析,再通过验证比较得出结论,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辩证思维。
(3)职业生涯规划。河南化院重视师生职业生涯规划,由上至下,以新教师入职培训为起点,在教职工队伍中打造“精忠报国,对党忠诚,对家孝敬,忠孝两全”的正能量团队,更鼓励全体教师自觉自律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开展由教师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从典型案例分析到实际应用,引领学生立志做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培养方面开展“筑匠工程”。
(4)规则意识养成。对学生教育的具体体现终将落實在行动细节上,培养其规矩意识、安全习惯,更是技工院校学生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内务管理、生产实践等活动中,处处引入规范化管理,依“6S”标准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使之受益终身。
(5)河南化院特有的精神熏陶。河南化院铸造的团队精神,树立了其特有的整体形象,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润泽学生的心灵。
学院提倡24字团队精神“艰苦奋斗、踏实肯干、积极阳光、尊重包容、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也成为立德树人的具体导向。
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学院自1978年建校以来形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一代代化院人在漫长岁月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也是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更是化院精神的首要体现。
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踏实肯干是以旺盛的精力、高度的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它是指导化院全体师生行动的指南针和风向标。
积极阳光的健康心态:正能量、正思维、正精进是校园中永远的暖色调,每个化院人都在用积极心态、阳光微笑面对工作、学习、生活。
尊重包容的共处之道:只有相互尊重和包容,彼此扶持、同舟共济,才能以理智化解纠纷,快乐开心地工作和生活。
团结协作的执行作风:“团结”是目标一致、理想相同,“协作”就是友好合作、相互配合、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共铸辉煌。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是追求完美、做到极致。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才能提升质量,内涵发展,才能脱颖而出,创造出美好生活。
这24字化院精神是全院师生知行合一的完美载体,是化院人独特的“精神长相”。新时代,秉承思政课指导精神,融合校园文化理念,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火种,点燃指路的明灯,更需要创新性地以适合的方式方法进行。 2.坚持“八个统一”,适合学生认知水平,采取适宜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
(1)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寓教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思政课本身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必须坚持其政治性不动摇。但是讲政治也要讲道理,要以理服人。特别是针对技工院校学生,根据其认知能力和特点,课堂内外联系实际,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以及学生关注的时政要点,都可以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抓手。既讲学生身边的故事,又讲学生听得懂的道理,更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来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彻底的引领学生。
(2)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传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和引领,同时也必须直面现实中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开展有理有据的理论批判,揭露其本质和错误。正面宣传与反面批判相结合的真实对比,更能真正发挥正面宣传的主导作用,更好地保障思政课的正面教育。因此,在开展学生活动中,注重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恰恰能使学生体会更加真实、更加信服。
(3)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延伸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思政课教育是一种理论教育,但不能单纯空洞地讲理论,而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因此,坚持实践导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行业调查等,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体验社会,延伸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搏击长空之志,方能书写奋斗青春。
(4)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让结论得来水到渠成。学生头脑中不可能自发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而必须经过系统学习。因此一定的灌输是必要的,但较大信息量的直灌式传授,容易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利用好“学”与“思”的关系,如通过课堂上的小话剧表演、微型辩论会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5)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为提高教学实效,河南化院不断推出“毓秀工程…‘彩虹工程…‘蝶变工程”,悉心搭建舞台,利用宣传海报、广播站、微信美篇,发布学生自己的故事;小到校园卫生、大到团体活动,教师主导,学生“主角”,培养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组建学生社群和团队,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在升华中成长蜕变。
(6)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规范化要求多形式实现。思政课是国家统一设置的课程,必须坚持其规范性及统一要求,但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多样化方式来实施教育教学。所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既请来学术大家、行业专家、优秀校友与学生面对面,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也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让其亲手触摸真实的社会,从中领悟更深刻的道理。
(7)坚持显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统一,既旗帜鲜明也润物无声。进行思政教育,既要唱好主声部又要唱好多声部。在河南化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大力开展思政教育,也倡导教师充分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哪怕是实训课上的一枚螺丝钉,都能打造出思政教育的微课堂。
(8)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思政课是触动人心的课程,其重要目标是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走进学生内心,施加人格影响,在知识传授中发掘其中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内涵,将价值观引导和塑造渗透于知识传授之中。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思政课是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更是认同教育,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又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唤醒学生使其真正参与其中。作为技工院校,更要坚持“八个统一”,延伸思政传统课堂,创新性建设思政教育的大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实现对青年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引领,着力培养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化工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