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教研主管部门每个学期都会例牌式莅临基层学校进行教学视导,各科教研员通过指路子、找问题、查漏洞、提意见、扬优点,努力帮助所视导学校改进管理及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而教学视导的常规方式是教研员进驻各科组,听课、议课及传达学科重要精神,有时也会面向学校管理层进行集中反馈。
因為视导时间及节奏、内容一般由教科院定,通常只是会提前两天进行临时通知。所以,对学校而言,迎接教学视导工作具有随机性、突发性、常规性及不可把控性。但是,在有限时间、有限自主空间里,如果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用心用情,化主动为被动,学校还是可以借助上级教研主管部门之力,把一次常规视导变为立体式教研,甚至可以如同做科研一样,解决一些老大难、新精尖的教学“疑难杂症”。
试卷讲评课、复习课、实验课等都是非常重要但难以出彩出新的课型,一般老师很难驾驭,这对老师的教学资源统筹能力、课程重整能力、课标考纲的研究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一般新建校,应届毕业老师特别多,特别需要加强对如上能力的研究和提升。
期中考前两天,教科院负责同志提前告知了将在期中考试后到我校指导工作的消息,工作形式仍为例牌式的——听课、评课、分学科反馈,因为考虑到时间关系,不面对学校管理层进行集中反馈。如何让此次视导工作效益最大化,我想到了近期学校初中部在反复倡导的“定方向、立标准、建模式、成系统”工作思路,觉得此次正好让教科院来助我们一臂之力,把试卷讲评课作为一个攻坚点予以攻克,从而摸索基于石岩湖学校学情、校情的的“试卷讲评课”模式、并形成一定的体系。
于是和教科院主动联系,告知了我们将在初一、初二每个学科各安排一节“试卷讲评课”,力求覆盖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到时请教研员提前做好准备,针对该课型进行高屋建瓴、切中肯綮的引领,便于我们老师精准快速成长。
商妥一致后,把消息发布给每位老师,请每位老师做好“试卷讲评课”的充分准备,教学处还提供了以往别的学校上“试卷讲评课”的课例及在知网上收集的多篇《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论文,打包发给老师们去研究探讨。
为便于教研员进班,我们各科各年级安排了迎检课。并要求老师们深入研究、充分“个备”、确保“集备”、事先“磨课”,力争以最佳状态、最高水平呈现,授课老师们在这一迎检过程中获得了很好的历练和积累,而且,因为课型一致,不同学科也可以相互交流,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现。
计划不如变化快。教科院领导临时告知,将有四科教研员无法成行,那就意味着我们将有四科八位老师失去最佳的展示、学习、请教机会。于是我和校长商量能否出钱另请专家,不辜负老师们成长的渴盼和准备的辛苦。大气睿智的校长马上爽快答应。又和教科院主管此次视导工作的负责人联系,看能否这样操作来弥补教研员不能到来的遗憾,负责人表示可以理解。三方达成一致后,我又四处邀请名师,名师之所以成名,是因为对自身要求高、影响力大,他们一般也会很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有三位同意成行,但是有两位还需要我代表学校向对方学校校长请假,于是又向专家的校长求援,有一个吃了闭门羹,有两个颇为顺畅,于是另外在附近兄弟学校又找了一位,总算把三门主科的专家请齐,只有生物没有请到。
下午两节汇报课后,专家分学科、分场地面向全体学科老师进行了集中反馈,因为全体老师都参与过集体备课、磨课、听课,参与度颇高,因此,在聆听专家点评中,收获也是颇丰,而且,还产生了不少新思维、新启迪。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备、上、听、评”,每个老师对试卷讲评课无论从宏观和微观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悟。因为我们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专家们为应对我们的目标和要求,准备都很充分,通过我们的课例呈现,他们也丰富了对“试卷讲评课”的认知,也是兴致颇高、在助人中获得了自助。
为把此次活动做实、做细、做牢,按照教科院专家要求,每位上课老师要上交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试卷、答案及评分规则五样材料,每科的科组长、备课组长要把专家的指导意见汇总上交。同时各学科还安排了一位老师撰写如何上好复习讲评课的小论文。
此次活动结束,老师们在“试题讲评课”上,获得了丰富全面的成长,同时,学校也收集整理了一批“试题讲评课”的课例资料,各学科还储备了一篇“试题讲评课”小论文进行理论指引,从而为下次再上类似课型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基本上都明白了上试卷讲评课的一般套路:讲评前精研细磨,教学相长——讲评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讲评后对比提升,深入反省。凡是深度参与其间的老师,都会感觉自己在“试题讲评课”方面已大为进步,甚至可能还会产生小小得意之感。
为总结经验教训、激励老师士气,坚定下次攀登高峰的决心和信心,教学处还及时进行了此项工作反馈,把教科院专家点赞的态度及时相告,老师们收获了成就感和成长感,从而,为顺利开展类似工作做了很好铺垫。
芙华老师说:“挺好!”
——教学视导“四好”反馈
上周四的教学视导工作胜利结束,教科院专家评价效果很好,现总结如下:
一好:老师水平好,献课率高,达17节,课课不错。
二好:老师准备好,达到了大规模练兵、集体提升的效果。
三好:去年毕业老师成长好。教研员重新再听去年毕业老师的课,感觉一年时间,很多老师当“刮目相看”,新老师在石岩湖学校的成长速度超过一般学校。
四好:组织新颖周全,视导主题集中,重点攻克“试卷讲评课”。成果丰富,收集了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试卷、答案及评分规则、论文六样材料,很好充实了石岩湖试卷讲评课的资料库。
和芙华老师聊起此事,芙华老师说:“挺好!”于是就用原话作为了此次反馈的总标题。
反馈意见发表后,老师们自信心大增,喜悦之色流于言表,好心情、好心态必将带来教育正能量。由此可见,一次常规视导,若学校主动重视,有明确目标引领,必然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综合效应,其效能不亚于一次小型的立体式教科研活动。
常规视导如此,其他工作是不是也应如此呢?我期待着更多的指导和灵感。
因為视导时间及节奏、内容一般由教科院定,通常只是会提前两天进行临时通知。所以,对学校而言,迎接教学视导工作具有随机性、突发性、常规性及不可把控性。但是,在有限时间、有限自主空间里,如果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用心用情,化主动为被动,学校还是可以借助上级教研主管部门之力,把一次常规视导变为立体式教研,甚至可以如同做科研一样,解决一些老大难、新精尖的教学“疑难杂症”。
试卷讲评课、复习课、实验课等都是非常重要但难以出彩出新的课型,一般老师很难驾驭,这对老师的教学资源统筹能力、课程重整能力、课标考纲的研究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一般新建校,应届毕业老师特别多,特别需要加强对如上能力的研究和提升。
期中考前两天,教科院负责同志提前告知了将在期中考试后到我校指导工作的消息,工作形式仍为例牌式的——听课、评课、分学科反馈,因为考虑到时间关系,不面对学校管理层进行集中反馈。如何让此次视导工作效益最大化,我想到了近期学校初中部在反复倡导的“定方向、立标准、建模式、成系统”工作思路,觉得此次正好让教科院来助我们一臂之力,把试卷讲评课作为一个攻坚点予以攻克,从而摸索基于石岩湖学校学情、校情的的“试卷讲评课”模式、并形成一定的体系。
于是和教科院主动联系,告知了我们将在初一、初二每个学科各安排一节“试卷讲评课”,力求覆盖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到时请教研员提前做好准备,针对该课型进行高屋建瓴、切中肯綮的引领,便于我们老师精准快速成长。
商妥一致后,把消息发布给每位老师,请每位老师做好“试卷讲评课”的充分准备,教学处还提供了以往别的学校上“试卷讲评课”的课例及在知网上收集的多篇《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论文,打包发给老师们去研究探讨。
为便于教研员进班,我们各科各年级安排了迎检课。并要求老师们深入研究、充分“个备”、确保“集备”、事先“磨课”,力争以最佳状态、最高水平呈现,授课老师们在这一迎检过程中获得了很好的历练和积累,而且,因为课型一致,不同学科也可以相互交流,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现。
计划不如变化快。教科院领导临时告知,将有四科教研员无法成行,那就意味着我们将有四科八位老师失去最佳的展示、学习、请教机会。于是我和校长商量能否出钱另请专家,不辜负老师们成长的渴盼和准备的辛苦。大气睿智的校长马上爽快答应。又和教科院主管此次视导工作的负责人联系,看能否这样操作来弥补教研员不能到来的遗憾,负责人表示可以理解。三方达成一致后,我又四处邀请名师,名师之所以成名,是因为对自身要求高、影响力大,他们一般也会很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有三位同意成行,但是有两位还需要我代表学校向对方学校校长请假,于是又向专家的校长求援,有一个吃了闭门羹,有两个颇为顺畅,于是另外在附近兄弟学校又找了一位,总算把三门主科的专家请齐,只有生物没有请到。
下午两节汇报课后,专家分学科、分场地面向全体学科老师进行了集中反馈,因为全体老师都参与过集体备课、磨课、听课,参与度颇高,因此,在聆听专家点评中,收获也是颇丰,而且,还产生了不少新思维、新启迪。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备、上、听、评”,每个老师对试卷讲评课无论从宏观和微观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悟。因为我们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专家们为应对我们的目标和要求,准备都很充分,通过我们的课例呈现,他们也丰富了对“试卷讲评课”的认知,也是兴致颇高、在助人中获得了自助。
为把此次活动做实、做细、做牢,按照教科院专家要求,每位上课老师要上交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试卷、答案及评分规则五样材料,每科的科组长、备课组长要把专家的指导意见汇总上交。同时各学科还安排了一位老师撰写如何上好复习讲评课的小论文。
此次活动结束,老师们在“试题讲评课”上,获得了丰富全面的成长,同时,学校也收集整理了一批“试题讲评课”的课例资料,各学科还储备了一篇“试题讲评课”小论文进行理论指引,从而为下次再上类似课型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基本上都明白了上试卷讲评课的一般套路:讲评前精研细磨,教学相长——讲评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讲评后对比提升,深入反省。凡是深度参与其间的老师,都会感觉自己在“试题讲评课”方面已大为进步,甚至可能还会产生小小得意之感。
为总结经验教训、激励老师士气,坚定下次攀登高峰的决心和信心,教学处还及时进行了此项工作反馈,把教科院专家点赞的态度及时相告,老师们收获了成就感和成长感,从而,为顺利开展类似工作做了很好铺垫。
芙华老师说:“挺好!”
——教学视导“四好”反馈
上周四的教学视导工作胜利结束,教科院专家评价效果很好,现总结如下:
一好:老师水平好,献课率高,达17节,课课不错。
二好:老师准备好,达到了大规模练兵、集体提升的效果。
三好:去年毕业老师成长好。教研员重新再听去年毕业老师的课,感觉一年时间,很多老师当“刮目相看”,新老师在石岩湖学校的成长速度超过一般学校。
四好:组织新颖周全,视导主题集中,重点攻克“试卷讲评课”。成果丰富,收集了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试卷、答案及评分规则、论文六样材料,很好充实了石岩湖试卷讲评课的资料库。
和芙华老师聊起此事,芙华老师说:“挺好!”于是就用原话作为了此次反馈的总标题。
反馈意见发表后,老师们自信心大增,喜悦之色流于言表,好心情、好心态必将带来教育正能量。由此可见,一次常规视导,若学校主动重视,有明确目标引领,必然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综合效应,其效能不亚于一次小型的立体式教科研活动。
常规视导如此,其他工作是不是也应如此呢?我期待着更多的指导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