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据统计,截至2005年12月份,从中央台到各地方台的电视谈话节目已达340多个,有人据此称中国电视进入了一个“众语喧哗”的时代。
那么谈话节目怎样在自身发展的巅峰之时,自我完善,发挥优势,成为更多观众所钟情不衰的节目呢?创新,唯有创新才是谈话节目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努力和探索。
选题:关注社会热点,关注人生命运
选题如何,是一个节目成功与否的基础,谈话类节目,因其独特的形式界定,对节目的选题更为苛刻,它既要有构成一期节目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立得起来,还需要引起参与者及观众的浓厚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和参与互动的激情,因此选题一方面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话题的选择要使对应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而不能一边倒,讨论的问题也不能太专业,因此选题应该是公共话题,双方阵容差不多,都有充分的理由,进而在嘉宾和观众之间提供一个合理辩论的空间。
结构:讲究起伏跌宕
从目前的上星台看,谈话节目的结构方式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围绕一个话题,参与嘉宾和观众在主持人的调度下各抒己见,话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说透为止;另一类是谈话过程中插入外拍内容或各种资料,以作为谈的由头或谈的延伸和补充。前者以《实话实说》为例,后者以《文化视点》、《荧屏连着你我他》为代表。但这两者不论从表达内容的要求或从观众的收视心理上看,还是有待突破和发展的。从内容上看,大千世界,多彩生活,可进入节目的内容太多了,以一种不变的形式框定其千变万化的内容显然是不够的;从观众的收视心理上看,一期谈话节目大都接近一期电视剧的时间,如果谈的内容不能入耳入心、特别吸引人,几十分钟“你说我说他也说”,谁能保证观众不改换频道?因此话题的设计要突出立体性,同一话题要考虑到多层面、多角度、多对象的展开,主题的统一应寓于散点式的谈话之中。话题的推进应富于情节性,展开话题要沿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逻辑轨迹,轨迹应该呈现出高低交错的波浪形态势;话题的表述要有故事性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段论”是话题节目的传统思维框架,具体到每部分的生成时,则不应纯粹是观点的堆砌,而应是有血有肉的经历、体验和感受。立体性、情节性、故事性是成功策划一期话题节目的基础,能否在不同的时空连接点上为谈话者设计出不同的出情点、兴奋点、矛盾点同样决定着一期谈话节目的成功与否。
如果我们的谈话节目在策划、摄制的过程中能够体现“三性”、把握“三点”,突破既定的框框,谈出新的技巧,虽为谈话节目,同样能够峰回路转,俯仰生姿,“尺距之内,佳景相叠”。
手法:力求立体开放
一个成功的、成熟的、富有成就价值的谈话节目,必将是多种表现手法复合作用,相得益彰的结果。也只有成功运用多种手法,才能完成多种指向的追求,创造出它的好看和特色。
巧用画面。电视的最大优势是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来观照社会、点悟人生。作为谈话节目,应该扬画面优势之长,发挥其客观记录、细节捕捉、表情达意、起承转合等作用,以此强化视觉上的冲击力,丰富节目的表现力。
转换时空。谈话节目总是框定在演播现场这个特定的时空内,它的好处是便于主持人组织调度,方便双方的谈话交流。但一期四五十分钟的谈话节目,在一成不变的时空中活动的话,容易让人失去新鲜感,所以一期谈话节目,当主持人开场导入话题之后,要根据节目的需要,不断进行时空转换,把演播室内外有机结合起来,使交流进而走向采访对象的工作环境、生活空间及其他特殊的时空点上。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较大限度地丰富采访内容,实践多种表现手法,使单纯的交流谈话为主持人穿线、客观记录、片段解说、场外座谈、名家专访等多种形式所取代。
借助资料。任何编导都不可能全能地感知世界,为了使这种遗憾的艺术少些遗憾,有经验的编导都善于借助现成的资料,去充实自己的节目。而谈话节目因其体裁样式所定,总使人感觉“硬度有余,韵味不足”,更需要各种资料来作软化处理。
才艺展示。话题节目的基本框架与综艺节目的基本框架很有些相似之处,鉴于谈话节目的现场态势,为增加兴奋点,活跃气氛,节目推进的过程中,参与者不妨顺理成章地来点才艺展示。
文无定法,做节目同理,如同散文创作的形散神不散一样,作为话题节目,只要基本框架不失其节目的特点,编导尽可以标新立异,手法交错,节外生枝、独出机杼。如此,才能形成视觉上的多向性冲击,风格上的多韵致品位,思想上的多层而感悟……
主题:注重藏而不露
谈话类节目因其叙事明理的特有形式,基本是在进行着一种“高台劝话”的实践和探索。这一点不论是从电视的喉舌功能或观众代言人的角度来看都是应该的,但具体到观众的收视心理上讲,教化的功利目的过于突出,理性的色彩过分浓重,手法表达上过于直白的话,往往会影响观众的收视兴趣,有可能使这些观众因不满足而移情于其他电视节目。所以谈话类节目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更多的应该为观众提供生活的回味,欣赏的愉悦、生命的顿悟、情感的共振,使整个收视过程成为完成一种心路历程的过程。
谈话节目在不同层次荧屏上抢滩登陆之后,目前正处于巩固阵地“再创新高”的阶段。此时的谈话节目,既面临自身阵营的竞争、分化,还要承受其他节目品种的压力,形势如此,对于已成套路的谈话类节目来说,究竟该怎样打破已有的框框,在创新中不断完善自己,闯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呢?如上所述,关注人生命运的表现内容,跌宕有致的结构方式,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厚重深藏的主题思想,将会构建出充满立体、开放、现代意识的“新生代”谈话节目,这样的节目,才能永远占据荧屏制高点,成为观众眼中一道迷人的风景。
(作者单位:南阳电视台)
编校:郑艳
那么谈话节目怎样在自身发展的巅峰之时,自我完善,发挥优势,成为更多观众所钟情不衰的节目呢?创新,唯有创新才是谈话节目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努力和探索。
选题:关注社会热点,关注人生命运
选题如何,是一个节目成功与否的基础,谈话类节目,因其独特的形式界定,对节目的选题更为苛刻,它既要有构成一期节目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立得起来,还需要引起参与者及观众的浓厚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和参与互动的激情,因此选题一方面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话题的选择要使对应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而不能一边倒,讨论的问题也不能太专业,因此选题应该是公共话题,双方阵容差不多,都有充分的理由,进而在嘉宾和观众之间提供一个合理辩论的空间。
结构:讲究起伏跌宕
从目前的上星台看,谈话节目的结构方式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围绕一个话题,参与嘉宾和观众在主持人的调度下各抒己见,话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说透为止;另一类是谈话过程中插入外拍内容或各种资料,以作为谈的由头或谈的延伸和补充。前者以《实话实说》为例,后者以《文化视点》、《荧屏连着你我他》为代表。但这两者不论从表达内容的要求或从观众的收视心理上看,还是有待突破和发展的。从内容上看,大千世界,多彩生活,可进入节目的内容太多了,以一种不变的形式框定其千变万化的内容显然是不够的;从观众的收视心理上看,一期谈话节目大都接近一期电视剧的时间,如果谈的内容不能入耳入心、特别吸引人,几十分钟“你说我说他也说”,谁能保证观众不改换频道?因此话题的设计要突出立体性,同一话题要考虑到多层面、多角度、多对象的展开,主题的统一应寓于散点式的谈话之中。话题的推进应富于情节性,展开话题要沿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逻辑轨迹,轨迹应该呈现出高低交错的波浪形态势;话题的表述要有故事性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段论”是话题节目的传统思维框架,具体到每部分的生成时,则不应纯粹是观点的堆砌,而应是有血有肉的经历、体验和感受。立体性、情节性、故事性是成功策划一期话题节目的基础,能否在不同的时空连接点上为谈话者设计出不同的出情点、兴奋点、矛盾点同样决定着一期谈话节目的成功与否。
如果我们的谈话节目在策划、摄制的过程中能够体现“三性”、把握“三点”,突破既定的框框,谈出新的技巧,虽为谈话节目,同样能够峰回路转,俯仰生姿,“尺距之内,佳景相叠”。
手法:力求立体开放
一个成功的、成熟的、富有成就价值的谈话节目,必将是多种表现手法复合作用,相得益彰的结果。也只有成功运用多种手法,才能完成多种指向的追求,创造出它的好看和特色。
巧用画面。电视的最大优势是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来观照社会、点悟人生。作为谈话节目,应该扬画面优势之长,发挥其客观记录、细节捕捉、表情达意、起承转合等作用,以此强化视觉上的冲击力,丰富节目的表现力。
转换时空。谈话节目总是框定在演播现场这个特定的时空内,它的好处是便于主持人组织调度,方便双方的谈话交流。但一期四五十分钟的谈话节目,在一成不变的时空中活动的话,容易让人失去新鲜感,所以一期谈话节目,当主持人开场导入话题之后,要根据节目的需要,不断进行时空转换,把演播室内外有机结合起来,使交流进而走向采访对象的工作环境、生活空间及其他特殊的时空点上。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较大限度地丰富采访内容,实践多种表现手法,使单纯的交流谈话为主持人穿线、客观记录、片段解说、场外座谈、名家专访等多种形式所取代。
借助资料。任何编导都不可能全能地感知世界,为了使这种遗憾的艺术少些遗憾,有经验的编导都善于借助现成的资料,去充实自己的节目。而谈话节目因其体裁样式所定,总使人感觉“硬度有余,韵味不足”,更需要各种资料来作软化处理。
才艺展示。话题节目的基本框架与综艺节目的基本框架很有些相似之处,鉴于谈话节目的现场态势,为增加兴奋点,活跃气氛,节目推进的过程中,参与者不妨顺理成章地来点才艺展示。
文无定法,做节目同理,如同散文创作的形散神不散一样,作为话题节目,只要基本框架不失其节目的特点,编导尽可以标新立异,手法交错,节外生枝、独出机杼。如此,才能形成视觉上的多向性冲击,风格上的多韵致品位,思想上的多层而感悟……
主题:注重藏而不露
谈话类节目因其叙事明理的特有形式,基本是在进行着一种“高台劝话”的实践和探索。这一点不论是从电视的喉舌功能或观众代言人的角度来看都是应该的,但具体到观众的收视心理上讲,教化的功利目的过于突出,理性的色彩过分浓重,手法表达上过于直白的话,往往会影响观众的收视兴趣,有可能使这些观众因不满足而移情于其他电视节目。所以谈话类节目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更多的应该为观众提供生活的回味,欣赏的愉悦、生命的顿悟、情感的共振,使整个收视过程成为完成一种心路历程的过程。
谈话节目在不同层次荧屏上抢滩登陆之后,目前正处于巩固阵地“再创新高”的阶段。此时的谈话节目,既面临自身阵营的竞争、分化,还要承受其他节目品种的压力,形势如此,对于已成套路的谈话类节目来说,究竟该怎样打破已有的框框,在创新中不断完善自己,闯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呢?如上所述,关注人生命运的表现内容,跌宕有致的结构方式,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厚重深藏的主题思想,将会构建出充满立体、开放、现代意识的“新生代”谈话节目,这样的节目,才能永远占据荧屏制高点,成为观众眼中一道迷人的风景。
(作者单位:南阳电视台)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