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家族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仇媛媛,女,安徽寿州人。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作协会员,第二届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出版散文集《飞絮飘影》《大观园群芳谱》《来生做一株木樨花》等。
  麦子
  麦子的古老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童年,它以跟黄土地一样的性情,滋养着我们同样的肤色。
  麦子是农作物里最有阅历的一族,跨越三个季节,由上一年的中秋,到下一年的初夏端午,由一个节日诞生,到另一个节日收获,它的一生由两个节日盘点。
  麦子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冬天,在最冷的时候完成一生的心愿,“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是麦子与白雪的信约,这不寻常的约定,只有大地知道。
  麦子生长的阶段也是农人最清闲的季节,麦子是最省心的庄稼,因此农人们乐得半年闲。播撒麦子的姿势,很像T台走秀,农人迈着大步,左臂弯里夹着笆篓,右臂不停地挥动播撒,嘴里还哼着小调,映着霞光,将劳作扮成田间的至美。
  麦子的形象是直的,麦秆是直的,麦穗、麦芒是直的。直立是容易疲累的,而麦子似乎很轻松,始终是昂首的姿态。麦子的形象也是圆的,麦秸筒是圆的,麦粒是圆的。圆和直在麦子身上完成了几何的绝妙组合,这是生长的艺术。
  五月麦天是端午的颜色,在阳光的色调里,初夏正在忙着收获。麦粒归仓,麦秸继续去完成另一项使命。筒状的麦秸,光滑的麦秸,有型,有筋,天生一副不怕雨水的身子骨,于是农人们用它铺盖屋顶。农事完毕,家家都要拾掇拾掇房子,一捆捆的麦秸在屋顶上层层铺开,农人用木板将麦秸拍得整整齐齐,密密实实。每根麦秆如同一个袖珍的筒瓦,这麦子与人的关系里,最深的还是这“家”的意义。
  麦子是有形的,磨成的面粉却是无形的,这让人们诞生了无穷的创意。它不像大米煮饭那么简单,面粉里有一个面食创意的大世界。馒头、包子、水饺、面条,各式面点面食将面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各种面食的风味,又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的味道。大年三十的饺子,就融合了喜庆、发财、平安的种种味道。中秋节的糖馍馍,简直就是天上的月亮落到了锅里,把团圆的梦由天上带到人间。而擀面、拉面、刀削面、担担面,就是一个个手艺绝活,诠释了面的各种可能,已不仅是吃的艺术了。
  祖居华北地区、中原大地的麦子,相比于南方的稻子,确实更有古风。中华文明发祥于北方,麦子在渐染中也成了古老的文化元素,是一粒饱满圆润的文化符号。《诗经》里“麦”字出现七次。周王朝把“麦”看作上天赐来之物,看作祖宗的发明创始,这无疑反映了周人重“麦”的观念。我们还熟悉白居易的《观刈麦》,或许还知道关中麦天有“麦梢黄,女看娘”的风俗,还有海子的诗《麦子熟了》等等。麦子里别有洞天,别有机趣,麦子是我們物质和精神混合的食粮。谁主宰了生活,谁就主宰了文化。
  西方文化也给了麦子厚厚的大礼,使之在农作物中尽显高贵。无论是苏格拉底用来比喻爱情的那枚“最大的麦穗”,还是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麦穗者》,抑或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都是以麦子的意象而风靡全球。
  麦子,这不同寻常的麦子,我叫着它时,脑子里出现了那些直指苍穹的麦穗,麦子确实有着高远的视界,或许它启迪的意义,就在那仰望里。
  豆子
  豆子的形象很好玩,很有脸谱感。不管哪种豆子,中间都有一个豆脐,这被大自然轻轻一点的地方,是豆子的生命点。那一印记,像是一枚胎记,也像它的笑点,在水的慢慢咯吱下,豆子“扑哧”一声笑了——它破出了小芽。而在孩子的眼里,这一印记很像闭上的眼睛,它们在小睡,或是在冥想,样子确实很逗。蚕豆,之所以又叫罗汉豆,不就是它大大扁扁的脸盘,看起来很像罗汉吗?
  论脸谱,罗汉豆深得脸谱之妙,不管是青色,还是褐色,中间那一撇墨眉,于简笔中很有神韵,很得精神。豇豆也是脸谱行家,且不论红黄酱白各种单色的豆子,有种豇豆是红白两色混搭,搭得各有章法,各有个性,几乎没有一样的,它们个个都是花脸。所以豆子很可爱,我们爱用“豆豆”来给人取名,称聪明可爱的人“挺能豆的”。
  豆子对色彩有特别的领会,所以它们的命名常以色彩打头,颜色成了它们的姓氏,像绿豆、黄豆、红豆、青豆等等。既是不同颜色,也是不同品种。这一点跟稻、麦是不同的,成熟的稻麦,都入了黄色这一谱系,无心染指别的颜色,它们朴素得就像农人。
  而豆子是深得艺术之妙的,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也很能说明这一点。豆子参与人们的生活,但却不是人们的主食。它可以榨油,可以磨豆腐,打豆浆,可以跟米、面和在一起煮粥,在食用里,它似乎有着升华的一面。它富含维他命、大豆异黄酮等高精的生命元素,是身体的精补之品,这一点很像艺术的精神作用。
  我老家地处江淮之间,每到谷雨前后,人们就忙着种豆了。一般都选种在山冈坡地,种豆南山下。老家有东冈、南冈,那是豆子们的村落。虽然每一家种得不多,但连在一起就成了豆子的王国。豆子很费工,要经常锄草,所谓“豆锄三遍,荚生连串”。我们在暑假里,常常被大人捉去锄豆,因为要趁天,一场小雨过后,是锄豆的最佳时刻,所以人们最喜欢“锄豆雨”,而锄豆还要趁晴,这样锄过的草死得快。我们对“汗滴禾下土”深有体会,对“大儿锄豆溪东”这一句,也感觉极为亲切,觉得这就是为我们写的诗,我们成了诗的主角。
  豆子生在豆荚里,绿豆、豇豆都有长长的豆荚。当豆花还没有落时,细细的豆荚便调皮地伸了出来,像小姑娘的小辫,上面还扎着一束花。辫子越长越粗,越长越长,荚里均匀分布的豆粒,就像小姑娘匀称的辫花。
  成熟的豆子要及时采摘,不然太阳一晒,它就自动蹦了出来。所以每每清晨或是黄昏,人们就会挎着柳条篮子,采摘豆子。有时采着采着,“扑哧”一声,豆荚一个螺旋扭身,像拧麻花似的,豆粒便四下里飞散了。
  “旱收芝麻涝收豆”,豆子是不怕雨水的。我的印象里,每当大水将洼地洗劫一空时,人们对收成还怀有的希望,就是抓紧在这泥地上布点绿豆。因为其他的作物都错过了生长季节,它们不适应这临时安排的短跑,而绿豆竟然很快就能获得收成,它们很善于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成熟的动作。所以涨水过后,会迎来一个绿豆大丰收。   豆荚是豆子的卧房,每个豆子都有个单间,所以可以安静地睡眠,因为睡得香,所以营养好。我们哄孩子会说:“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精瘦。”
  豆子,天地精华。在固守养分上它有无比的灵思,它不仅善于内聚精华,还善于为泥土储备家底。豆子不会让土壤越种越贫瘠,相反,越种越富有。豆根可以固氮,所以土壤在豆子的占领下不会衰老。
  山芋
  山芋是粗粮一族,大大的块头,笨笨重重,而这正是它憨厚实诚的一面。
  以往山芋是穷人家最后可以从墙角拿出来的那点踏实。精米细面,在坛底里,总是经不起蠡测,即便是最小的瓢,每次舀出时,还抹去一把,不几日工夫,坛肚里就空荡荡的了。母亲们总会小心地留下坛底的米面,以便来客人,能端出一碗白花花的米饭或面食。
  记忆中,山芋的栽插面积是很大的。先做好田垄,只待雨天,就可以插山芋苗了。大人剪好山芋苗,孩子们很轻松地就插完了,仿佛没有比这更轻松的劳动了。孩子们觉得大赚了似的,因为被家长喊着上田,就已经提前在体力库里支出了劳力,没想到竟有额外的剩余,他们便跑到田埂上捉蚂蚱去了。
  总觉得山芋苗很舒服,躺在高高的睡床上,这是农人对山芋苗的优待。母亲会说,这山芋苗本领可大了,它们会像母鸡一样,几个月后,就能将地垄里下满蛋。当时我们听后很疑惑,进而豁然开朗。
  山芋苗拖着长长的藤,不久就覆满了田垄,凹凸起伏,像凝固的碧浪。农人们将藤子翻过来,挥着锄头锄草,站在地垄间,握着长长的锄把,那架势看起来就像撑着长长的龙舟,这舟是来帮着人们度饥荒的。
  中秋前后,人们便开始起山芋了,这是令人快乐的事情。稻麦的丰收,是人们早就看到了的,铺满了人们的视野,而山芋故意要将丰收的秘密藏起,只待有一天,才突然发布。山芋家族是连根生的,大大小小七八个连在一起,人们看到了这一家子,也就想到了自己的一家子,亲切感油然而生。有人捧着那个祖母级的,喊着让人观瞻,人们的快乐也立刻被放大,在人们的笑声里,一个个小山堆了起来。
  在生产队的时候,拾山芋也是一场很有规模的乐事,除了本村的老老小小,连邻村的人都来了。人们快速挥着锄子,总能刨出意想不到的惊喜。在人们翻找过无数遍的泥土里,仍有惊人的收获,这就是大地的善意,它不愿让辛勤者失望。
  每家的墙角都堆了一座小山,每顿的饭碗里都有山芋,有时孩子们也连连叹气,但正是这些山芋,才让家家的米粮能留到最后,是山芋用它粗糙的口味为我们守护着最后的精致。
  人们也会变着口味吃,在火塘里烤山芋,又香又甜,孩子们的胃口又被吊了起來,不觉中家里的米粮又省出了一些。那可是农人的家底,家里有米粮,就是富足,它能将人们的精神撑得快乐而饱满。
  遇到晴天,人们开始切山芋干,撒到田地里晾,田里像晾着一片片洁白的羽毛,待干后拾到笆篓里,在那漫长的冬日,心里又多了一份甘甜。
  用山芋粉做的粉丝、粉条,虽然黑乎乎的,不受视觉青睐,但特受味觉青睐,那滑溜溜的感觉,直将粗粮吃成了贡品,吃成了年节里待客的佳品。
  山芋的外形很像人的胃,它似乎很懂胃的性情,所以虽然它是粗粮,也懂得以香甜、细腻入口,这是对胃的一份体贴,更是对生命的一份体贴。它还以它的大块头直接完成对胃的填充呵护,在那个清贫的年代,一个人两枚山芋就可以对付一天了。
  现在山芋成了人们青睐的健康食品,回过头看,从前的日子里,虽有清苦,却有着现代人渴望的奢侈?很多味道都吃不回来了,就像逝去的时光。
  蜀黍
  高粱,我们家乡称之为蜀黍。
  在我的家乡,蜀黍虽不像在北方拥有壮观的景象,但连成片,也能将风声揺荡成田野里声势浩大的海洋。所以午间,人们最怕行走在高粱地间,风的偷袭,常常会让人吓出一身冷汗,又加之一些诡异的传说,蜀黍地的氛围总显得那么神秘和恐怖。
  对于其他庄稼,我们总能在俯视中一览无余,能被视觉管辖的,也就能被心理管辖。而蜀黍地不行,它剥夺了视觉对它的掌控,因而就变成了野生小动物们的栖身之地,也变成了传说和鬼故事发育的专区。蜀黍地是孩子们单独不敢轻易靠近的地方。
  人多胆子大。农家总要打一些蜀黍叶喂牲口,总要采一些肥嫩的来霉酱豆,于是三五个孩子一吆喝,大家就齐刷刷地进到蜀黍地里了,一边打叶子,一边彼此吆喝着壮胆。人们对大声吆喝有着无比的信赖,相信声音穿透的地方,也是安全到达的地方。打足叶子后,他们便快速撤离,也有动作慢的或是迷失了方向感的。在被蜀黍绊跌了无数回之后,终于见到了路边的光亮,魂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上,可脸上的划痕和惊怖的神情,会让同伴们笑个不停。
  蜀黍的根须很发达,近土的几节总会伸出许多根,一圈圈的微微隆起,就像护根的巢。它们紧紧抓住周边的泥土,以均衡的力度,保持着身体的平衡。蜀黍的穗子很大,红红的,像举着一个个火把,把秋天的田野照得耀眼而富有激情。
  蜀黍的收成很低,蜀黍面也因粗涩不太讨好人们的胃口。农家要么将它和在煮好的豆子里烧成稀饭,要么掺在麦面里做成馒头,那种健康的紫色,在当年可是清贫的烙印。不过经豆麦一调和,蜀黍稀饭和馍,也能将孩子的肚皮撑得滚圆。
  种蜀黍,与其说是为了吃粮,倒不如说为了日用。蜀黍长长的秸秆,是铺房子和栅篱笆的好材料,较细的那一截秸秆,可以用来做匾子、篮子等。去了粒的蜀黍穗子可以做笤帚和刷锅的把子,蜀黍壳还可以用来装枕头。总之,它全身心都在拥抱农人的生活。
  在农作物中,高粱被染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就像它紫红的颜色。在北方大地上,红高粱是乡村最典型的形象,它是高扬的旗幡,是精神的图腾。它像女人们狂辣的激情,旺盛的生命力,也像男人们奔放的野性,高亢的张扬力。尤其是高粱与酒有着渊源,蘸着高粱红,借着酒性,人们将平凡的生活演绎出了一个个高潮。高粱深植于人的性情,所以它生来便那么红艳;人性又在一代代接受高粱的喂养,所以又总那么红火亮堂。   如今我的家乡,没人再种植高粱了,因为它的秸秆已基本上退出了人们的日用。可对于熟悉它的人而言,如同失去了一个亲故,想念常常将它包围,围成一个童年的茧,遗憾的是已飞不出一片现实的高粱红。
  但愿它能永远留在北方大地上,有一天,我实在太想它了,还可以去寻访。
  芝麻
  “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人们最喜欢芝麻的地方,它将人的生活引向高度。
  不是家家都種芝麻,只有那些讲究生活的家庭,才不会忘了在田间一角种上一片,那是他们日子里的一个小讲究。
  芝麻虽是生活的讲究,可它对土地没什么讲究。常常就是刚刚垦出的一小块荒地,还不太适合种别的,于是就种上了芝麻。芝麻不怕旱,也不怕贫瘠,它个子不大,籽粒不大,所以也就没什么要求。
  芝麻开花节节高,白色的花从根部一直开到顶端,它是永远带着希望和冲动的。一株芝麻,就是一个花束,像插在地上的经幡,祈求着内心的富足。芝麻粒是心形的,一颗玲珑的心,这是采了云气的细柔,采了泥土的厚实,精心养护而成的。它以自身的精致培养一颗精致生活的心。
  七八月间,人们用镰刀轻轻地割掉芝麻,要趁芝麻粒睡着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芝麻的门才是关着的。人们肩挑着捆扎好的芝麻,就像担着一份快乐的心情,悠悠回到自家院里,取出簸篮,将芝麻桔散放在里面。阳光下,睡醒的芝麻慢慢开了门,成熟便意味着与母体的脱离,芝麻在阳光的授意下,在人们轻轻地拍打中,像下了一场小雨,畅快地落在簸篮里。
  芝麻轻得几乎没有重量,是微小的代名词,正因如此,才有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谚语,也才有了“芝麻官”的称谓。但跟这些谚语和称谓不同的是,芝麻又是金贵的,它的重量不能以“斤”计算,它是农作物里的黄金,微量里有着人们认定的重量。芝麻是农家生活里的奢侈,它不是为充饥而来的,它是为滋润而来。
  人们将芝麻收在一个小布袋里,扎得紧紧的,它是节日里叫得最响的名词之一,人们的嘴里似乎也叫出了润滑。我们这中秋节几乎家家都要炕芝麻馅的糖馍,“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这是东坡写月饼的诗句,写的就是农人们自做的月饼。人们手制了一轮明月,手制了一份团圆,把人间吃成了天上,把残缺吃成了圆满。
  芝麻最后的转身是香油,吃香油是最高级的享受了。嗅觉是最先兴奋的,以深呼吸表达着享受;味蕾也在这香味里全部苏醒,以敏感的职业习惯,将香油的每一个分子都做了仔细地品咂。与这份精细匹配的是,人们在一碗菜里只滴两滴的这份吝惜。
  记忆中,小鸡的第一顿正餐,享受的是芝麻,那是人们对小鸡的款待。据说,这样可以养好小鸡的胃,有了芝麻的这份体贴,小鸡便可以对付一切的生冷坚硬了。
  偶尔我会从超市买回几两芝麻,小袋子扎得紧紧的,能放很长时间。我愿意收着这些精致的心,只因它们曾经被这么精心收藏过。
  花生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老人们总是拖着长调,念这个谜语给孩子猜。还没等老人唱完,我们就抢着爆出了谜底——花生,然后还会纠正道:是两个白胖子!还有三个白胖子!
  花生大都是双子连生,穿着红衣,一个箩窝里睡一个。仿佛它们一生都是婴儿,它们贪恋箩窝里的时光,箩窝之间有个通道,花生们互换呼吸,也可以肌肤相亲。还有三个、四个连生的,挨挨挤挤在一起,头都挤扁了,这是缘分的力量。
  花生植株矮小,样子极为普通,它的力量是往下的,它专心结着无数个麻屋子,那是它精心建造的地下宫殿。
  地下的富有,总会撩拨人们的欲望。花生比其他东西更能攫住人们的心,趁人不备,行人或放牛的孩子,总会快手快脚地拔起一两处,三下五除二地摘掉,装进兜里,一个半天,嘴里都溢满花生的乳汁,中饭时,小肚子还胀歪歪的。
  中秋夜,乡下有摸秋的习俗,就是玩好火把后,每个人都要从地里摘点东西,不准空手回家,有摸一截山芋的,有摘一把豆子的。若是遇到花生地,孩子们最爱的还是摸几颗花生带回,自己吃两颗,再带两颗回去给弟弟妹妹吃,这是中秋夜里特别的味道。还有一些事要跟弟弟妹妹们分享,那是月亮才知的秘密。
  秋风凉,要起花生了。人们边起边吃,大地是餐桌,这是一次大型的自助餐,只是人们吃得比较多起来。年轻的妈妈们,会多吃一些,因为知道花生可以分泌乳汁;体质差的人不敢多吃,因为他们的肠胃承受不起这样的油脂。
  晒花生了,孩子们走过来走过去,总要摸两个放到嘴里。等到花生晒得可以摇响时,它也就被大人收到了布袋里。这意味着花生暂时离开了寻常的日子,离开了孩子们的小手和小馋嘴。它原本就不是填充寻常日子的,也不在寻常的日子里摇响。它只在特定的日子里,被炒得香之又香,然后盛在匾子里,成为年节佳品。
  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一壶茶凉了又热,人们不紧不慢地剥食着花生,将日子从春天唠至冬天,将人事从半生唠至烂熟,将气温从冰冷唠至热腾,将时间从日中唠至日落。一匾子花生剥完了,也意味着唠嗑即将谢幕,节日里又在酝酿下一个高潮。
  花生是一个吉祥的名字,是婚庆里少不了的喜果。新人床上总要撒一些花生、红枣之类,预示夫妻好合,多子多福。花生的这一项使命,使它有了祈祷的意义。它带着饱满的精神祈祷,带着双生的幸福祈祷,它微曲的身子代表着天问,代表着虔诚。外壳上的一个个麻窝,类似于佛龛,原来花生在全身、在心里供着神灵,它愿为善良的人们祈福。
  而事实上,花生以它丰富的浆汁,一直在为人们的健康祈福,这福不是来自神灵,而是天地所赐。
  棉花
  棉花堪称农作物里的花,它的特别之处,就是在同一植株上能开出不同的花色,有红、白、黄,代表着棉花不同的心愿:朴素的和审美的,一份田园情怀,一份锦绣的梦想。棉花再加一个“木”字就变成了木棉花,莫非木棉花是长成了树的棉花?我家乡的棉花种在一个个田垄上,长大了很像一棵树,孩子们采棉时,大人要凭借声音才能找到。   小时候我们对棉花生长都有过贡献,那就是学校组织到田里捉土蚕。须是清晨,土蚕还未来得及清理现场,它的罪证就是被它咬断的茎叶,新鲜是最醒目的证据,待到阳光收去了新鲜,风儿清理了现场,就没法找到土蚕了。我们轻轻地拨开土层,就能看到饱餐后慵懒的土蚕,我们用小木棒把它请到小瓶子里,送给老师算是劳动成果。
  棉花的幼苗是不易移栽的,它只有独根,没有能抱住泥土的须根,就像一个幼儿,对陌生有着本能的抵触,所以棉花是要带着土块移栽的。它对与生俱来的土性有着执着的依赖,但它愿意穿透这层依赖,拥抱更大范围的土壤,因为它要扎得更深,长得更高。
  棉花的真正所指不是青春时开的花,而是成熟时绽开的棉,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棉花。那是成熟的微笑,纯白是它的表情,无须水分,无须润泽,只有阳光般的温暖。这是世上最独特的花,其他所有的花都会枯萎,而棉花的绽开即是圆满,它以花完成生命的定格。
  摘棉花是手头活,以快慢检测着人们的灵巧度。以往生产队里总是论斤两来记公分,孩子们一放学就往田里跑,小手像小鸡啄食一样出击,不一会书包里就满了,放到母亲的袋子里,实足的斤两让母亲们露出棉花般温暖的笑。
  棉花地要等着种麦子,拔下的棉柴上还挂着许多棉桃子。人们把棉柴竖起放在院子里,青涩的棉桃仍然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它们在阳光的引领下,一路奔向温暖。不几日,棉桃开出了雪白的棉花,院子里变成了临时的棉花田。
  家家的院子里都张起了黍秸笆,晾曬是大事,平日里很少有这样的壮举。晒棉花让小院也变得壮观起来,人们走在大门口或是墙头外,就能看到那耀眼的银白。那是阳光在往棉花里填充着温暖,棉花以膨胀的姿态尽情储蓄。
  嘣,嘣,嘣,听这声音,就知道我爷爷在弹棉花了。他背着弹弓,用槌子不停地弹着粘在弦上的棉花。弦子粘上棉花了,槌子将它弹开,再粘上,再弹开。这是爷爷在对棉花弹琴,他一辈子很少听到过音乐,但这是他自弹自奏的曲子。他很投入,很沉醉,以至于我们在他身边走来走去,他都从不言语。他就这么一个半天、一个半天地弹着,将自己弹成了白茫茫的棉花人,让我家庭院飘散着远年古朴的宫调,让一切变得神秘起来。
  棉花是在弹奏中变得细软的,轧出来的棉花是棉胚,只有紧实,没有虚幻。棉胚有实实在在的手感,而弹出来的棉花像梦一样难以握住。我爷爷就将棉花的梦境弹出来了,虚无缥缈。他弹奏的是摇篮曲;也是将棉花中的阳光弹出来,棉花被弹成了会飞的丝絮,那便是光的线条,有着冬日里最暖的光。我们的小手禁不住摸去,我们触到的是阳光下的梦境,曾经棉花在院子里,就这样地睡眠。
  母亲要做的是纺棉花,一豆油灯下,纺车咿咿呀呀。孩子们感到神奇的是棉条里哪有那么长的丝线,也曾经偷偷地尝试着纺线,可棉条以断线的方式拒绝回答。母亲愿意面授机宜,于是我们手中的线在疙疙瘩瘩里寻找着属于它的长度。这是个童话的开始,最终会帮我们找到轻车熟路。
  孩子们睡梦中,摇着纺车,摇出嗡嗡的声音,摇出鸡鸣的声音。恍惚中见到墙上有个影子,那影子会纺棉花,像是飞天在咿咿呀呀地唱,不知不觉中,睡梦遮住了视觉,也掩住了听觉,影像从梦境里消退。清晨起来,跟母亲讲这个梦,母亲只是嗤嗤地笑,匾子里多出几个线穗子,一定是昨晚那个飞天纺的。
  冬日里,母亲们的手,总是跟棉花打交道,套被子,缝棉袄,做棉鞋……
  她们在缝制一个纯棉时代。
  玉米
  我的家乡,农作物的主人是稻麦,玉米只是个稀有的客人。
  有时,在南瓜地里种几棵玉米,大概它们互不侵扰,套种就缘于此吧。容易纠缠的,或是一方过于强势的,都不适合种在一起。南瓜对地盘有很强的侵略性,但玉米不去争地盘,它只享受高度,它们两个各取所需。
  有时,在田间地头种几行玉米,它们以豆角架的身份而存在。这样玉米便有些负重了,它们抱着自己的产儿,还托着攀缘的豆角。好在缠绵的豆角懂得为对方减压,它以轻灵的身姿,以婉丽的豆花,让对方觉得被攀缘也是一种幸福。
  “奇怪,奇怪,真奇怪,肚里长出胡须来。”在儿歌声里,玉米变成了老爷爷的角色,等胡须干巴成一撮,玉米就老了。我们喜欢掰嫩玉米,喜欢一层层揭开玉米皮,这是谜面,里面藏着谜底。那些所谓的胡须,我们看起来更像金发,抑或是丝线,那润滑的感觉,常常引得我们不知不觉地编扎起来。玉米粒像一排排牙齿,它们一定是含英咀华的,不然齿间何以散着芬芳?
  秋天,有些人家的屋檐下多了样东西,那便是老玉米。玉米皮扎在一起,金黄的玉米露在外面,一串串成了屋檐下的装点。来人总要上下打量一番,它让农家的风俗和气氛,变得夺目而浓烈。
  玉米是专为孩子而爆响的,它是节日里的信号弹。村里来炸爆米花的了,孩子们端着米在一旁候着,有的孩子碗里盛的是黄灿灿的玉米粒,这注定他将要引爆的兴奋比其他孩子的都响。这是有嚼头的爆米花,不是入口即化的那种,它能让你将节日嚼得脆脆香。
  冬日里还有一个快乐的秘密,也必须以响声来引爆,那就是将玉米粒埋到火盆里。孩子的快乐天生跟吃有关,跟爆响有关,玉米粒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当初在田里要种上几株玉米,就是为了在安静的冬日爆出点情趣。
  当冬雪漫无边际地下着寂静,当寒风不怀好意地捅破窗纸,一粒粒爆米花带着暖香,在火盆里爆出,孩子们像追着快乐一样,满地里寻找。
  油菜
  种油菜,不是为吃菜,而是为吃油,菜籽油,是油菜登峰造极后的状态。
  每年稻子割完,稻田会休息一段时间,裸露的苍白的稻茬,显出分娩后的疲软。
  秋霜渐白,田地渐渐恢复它的松软。先前收紧是因为贫乏,而土地永远只是暂时的贫乏,阳光、风雨的不断馈赠,使土地很快恢复了它生长的弹性,农人们又开始播种了。
  不用犁耙,锹锄也能很轻松地就完成秋种。一锄下去一个坑,这是生长的“窝点”;给坑里带点水,这是为生长储备家底;然后往每个坑丢几粒菜籽,这是生命的落户。随意中将它们分成了一个个家,最后盖上一层粪土,这是它们最富有的生长资本,菜籽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由菜籽到菜苗的转身。   这是需要全家人齐上阵的秋种。刨坑,浇水,点播,盖土,这是全套的劳作,是一连串的程序。锄头叮叮当当地敲打,是在协作完成大地的奏鸣,这首乐曲没有高潮,也没有强音。刨坑是在筑一个音阶,点播是在轻轻地弹奏,覆盖是在完成一个漂亮的收尾音,而这一切都是混合进行的。这一场奏鸣,时间是十多天,秋虫躲在枯草中倾听,它们已没有气力参与奏鸣。
  人工点播好似手工针线活,一个坑窝是一处针脚,这一针针绣出的将是来年大地的锦绣。
  好雨知时节,秋雨会为生长助兴。很快一窝窝的油菜鼓蓬蓬地起来了,这是生命的苏醒,是大地的苏醒,即便秋冬,大地也不敢贪睡。天冷了,油菜挤在一块取暖,因为都有个窝窝,大家一起“窝居”,所以不觉得寒冷。冬天,田野的生机是交给油菜和麦子的,这是一项艰巨的使命,而油菜、麦子以漫山遍野的形式完成使命。
  春天,油菜花是乡间的大美。“乡野自怜姿窈窕,园田谁爱势峥嵘。”这满野铺金的壮观,让平畴的美胜过山峦,美像水流,在四月的乡野汇聚成海。乡间热闹了,到处都是寻美的眼神。“为觅春踪垄上行,晴光一点入眸明。”走在田埂上,与菜花对视,与春天对视,有时目光消受不起这样的饱览,不得不暂时转移一下视线,给审美一个消化的间歇。
  “黄萼裳裳绿叶稠”,这帝王色穿在了菜花身上,大自然最牛,敢犯帝王的忌讳。帝王没收了庶民着黄的权利,可无法没收菜花的衣装。菜花不是偷偷摸摸、星星点点地穿,而是光明正大、铺天盖地地穿,气势压过帝王,这也是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吧。
  油菜花是最普通的,也是最高贵的,它打通了普通与高贵间的壁垒。它开在乡野,离草舍村氓最近,离华屋权贵最远;离鸟鸣虫唱最近,离丝竹管弦最远。但它的颜色里透着纯净和高贵,那是一种纯粹的黄,褪尽了土黄里的“土”、酱黄里的“酱”,在色系里它捕捉到了那个度,是最正的黄,差一丝一毫都不纯粹,而油菜花不是在调适中找到的,是“道法自然”中的纯任自然。
  满野的油菜花吸引了审美的眼光,也教会了眼光去审美。大人孩童,有意识地走在田埂上,走在春风里,去接受美的爱抚,领受花粉的多情。妇人的绣品里也泛出了油菜花的光泽,引来了蜂蝶的问津。小小的村子,围在菜花里,围在丰收的喜气里。
  当然这大美是不会错过诗人眼光的:
  岁岁花黄岁岁尘,招蜂引蝶为真身。
  一朝待得风传讯,分色沾香多少人。
  风将油菜开花的消息,传到了市井,传到了茶楼酒肆,传进了深宫大内,一首首油菜花诗也被风传遍天下,传诵今古。
  油菜花不是闲花,也不止于花美,最终是为了籽结馨香。褐色的油菜籽算是最小的籽实了,抓在手里从指缝间便滑落了。收割油菜是比较累的活,趁油菜荚上的青还没被黄彻底买尽之时,趁露水还没被阳光收去的早上,就开始收割了;再一担担小心地担到场上,才算放心,因为菜籽是最容易迸落的,所以不能等它完全醒来。菜籽最后的成熟,是在稻场上完成的。将收割后的油菜堆在一起,让它静静地睡眠,将梦睡得暖暖乎乎的。将有点泛青的梦睡成完全的黄,这时就可以把油菜堆摊开,在阳光下,去收获那一粒粒的菜籽了。
  菜籽是凉滑的,小小的籽粒里也看不到油的藏身之处,但它的出油率竟高达百分之三十几,这是曾让我震惊的数字。籽结馨香鼎里烹,锅里的菜蔬润滑鲜美了,日子也像刚入锅的油,美滋滋的。
  美滋滋,我认为这个词与油有关,是可以听得到的美感,更是可以尝到的滋味,最后汇总为心中的惬意。
  油菜,现在改为机械播种了。油菜花,依然是花开染金,跟陶渊明、杨万里看到的一样绚美。
  南瓜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这让清明成了种瓜的提醒,若没有这一个个标牌似的节气立在日子里,不知我们会错过多少事呢,因为日子像永不停息的列车,不经意间就从轨道上滑了过去。
  种南瓜先要育苗,在田角或是院子的瓷盆里,土一定要最松软肥沃的,这是南瓜芽的诞生地,小生命需要暖床的优待。人们每天都要去看多次,乍暖还寒的天气,需要精心的护理。南瓜发芽时,头上顶着瓜子壳,像戴着一顶旧毡帽,它半睁着眼看这个新鲜的世界,过不了几天这帽子就自动脱落了。这预示着一个新生命彻底完成了跟母体的分离,它可以自己承受风雨了。
  待南瓜两枚叶片发育丰满时,就可以移栽了。田里也是齐齐整整的田垄,等着瓜秧的落户。如果说育秧所是娘家,这田垄就是婆家了,开始都要给得最好,瓜秧悦纳这里才乐意在此繁衍子息。生长是看得见的,几乎每天都有进度。瓜蔓的旅程很长,它不声不响就趟过了一块地。它带着帐篷出发,肥大的叶子像一顶顶帐篷,不久一块地就张满了帐篷,南瓜把一块地变成了它的寨子。
  在南瓜秧没有扎寨之前,村人们会在瓜地里种一些玉米,后来玉米长得老高,成了寨子里的大树和标杆。南瓜丝缠在上面,南瓜的帐篷更牢固了。南瓜开花了,黄色的花就像金色的喇叭。记得以前有首儿歌唱道:吹吹打打结南瓜。南瓜开花是在报喜,吹吹打打是迎接新生命的仪式。一个个南瓜诞生了,像丢手绢似的,丢在了瓜蔓的身后。
  端午节吃南瓜饼是一件时新的事,这是过节才能享有的奢侈,因为这个时节享用的是还在生长的嫩南瓜。有些家的南瓜地里才刚吹吹打打呢,不碍事,邻家的大婶早给送过来一个,分享一直是乡村的习惯。人们把这泛着春光的南瓜擦成细丝,加上面粉、鸡蛋、葱末一块搅拌,再团成圆饼放到油锅里一炸,春天的味道被炸得外脆内软,芳香四溢。
  南瓜有各種形状,圆形的、壶形的、圆柱形的等等,它们似乎很青睐花样。收获时节,大大的南瓜成了孩子们的各式坐骑。有一种扁扁的,我们称之为磨盘南瓜,孩子们更是挤着坐在上面,南瓜以它的各种形态,为我们制造了一个童话世界。南瓜表面光滑,有纵沟和隆起,就像一张地形图。南瓜则像一个地球仪,抚摸着它就像抚摸着山川,骑着它就等于周游世界。
  南瓜确为村人撑起了粮食里的半边天,它不仅是人的粮食,更是牲口的饲料。人们在吃之前总要挑选,那表层起霜的一定错不了,不放心,再用指甲掐一掐。掐不动的老南瓜,肯定又甜又面。吃的时候,人们不住地点头称道,这是最后的证实。   南瓜子可以做零食,淘南瓜子的事大都交给了孩子。我们用匾子端到池塘边慢慢淘洗,将南瓜瓤滤出,小鱼儿一个个游来了,享用它们的甜食。我喜欢看鱼儿争抢,看它们拽着一大块瓜瓤,像是在水中拔河。在乡村乐趣不经意间就得到了,树上、水里、草丛中,到处藏着生气,这就是生态的魅力。我们把淘好的南瓜子晾在墙头上,雪天大家围坐在屋里,嗑着瓜子,点破了冬的寂寞。我常对着一枚瓜子,想象着人们常说的瓜子脸,再对着人们评议一番,大家说说笑笑,冬天也被我们吵热了。
  南瓜以前被称为饭瓜,可天天吃,总有一些勉强,以致南瓜饭沦落成饭食中的下乘。现在土味十足的南瓜得以登大雅之堂了,因为人们又发现了它的食疗价值。想来这些粗粮对人始终是有情有义的,以前为了充饥救命,现在为了生命健康。
  对生命的护佑,是粗粮的秉性,也正因如此,它们可以陪伴人类永远地走下去,无论贫穷,还是富贵。
  西瓜
  瓜有南瓜、白瓜(白谐音北)、冬瓜(冬谐音东)、西瓜,所以小时候我曾对瓜的方向性很感兴趣,后来知道西瓜来自西域,看来方向没错。
  西瓜是农作物,还有一个特定的身份——经济作物,这就意味着它是用于交换的,而不纯粹是用于自家消费的。不过,小时候,我们那几乎家家都种西瓜,首先满足自家人的口腹,吃不完的才拿来换钱,所以也就觉得它跟其他农作物没什么差别。它是饮食里的锦上添花,不是用来果腹,而是用来享受。它代表生活的又一个层次。
  西瓜是最有人缘的瓜,大人小孩都喜欢,尤其是孩子。夏季西瓜走进每家每户,现在连冬季的低温也挡不住西瓜的长势,挡不住小贩们嘹亮的叫卖声。
  我老家的东冈最适合种西瓜,每年春夏,那里是西瓜的特区,也是孩子们向往的特区。西瓜叶子呈羽毛状,西瓜藤贴地面飞翔,地面是瓜藤的天空。一棵瓜秧,会飞出几条路线,向着四面八方拓展,人们会不时地掐去瓜头,不让它飞远,想让它专心结子产卵。
  西瓜花是黄色的虫媒花,南瓜、黄瓜、冬瓜开的都是黄花,钟情于黄,是因为黄是最好的媒介。给人做媒的称“红媒”,给瓜做媒的该叫“黄媒”了。西瓜花早晨开放下午闭合,开花是上班,闭合是下班,作息掌控全在光线。
  西瓜是最美的瓜,对花色最有心得。表皮绿白、绿、深绿、墨绿、黑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那种绿色条纹的西瓜,就像孩子们玩的橡皮球。西瓜的这一匠心,使它在打纽时,就勾起了孩子的游戏欲望,所以有些调皮的孩子,趁人不备时会扭下瓜纽,大人们说这孩子壞,岂不知游戏才是孩子世界里的最爱。
  西瓜内外都是对色彩的讲究,而且极讲究对比,绿皮红瓤或黄瓤,红瓤、黄瓤又配上黑子,首先在色彩上征服视觉,撩拨胃口。在吃的营销上,西瓜最会讲策略,它很容易就将自己推销了出去,推销给了孩子,推销给了大人,推销成待客佳品。
  正因为西瓜的这种诱惑,所以种瓜还伴随一件事就是看瓜。瓜地里搭一个凉棚,放一张凉床,白天大都交给太阳来看。有时吃过午饭,人们会到瓜棚里看瓜歇凉,如果被支使来的是孩子,常常至少两人,他们先到瓜地里挑一个西瓜,坐在瓜棚里,就着南风,吃进双倍的爽意。然后到瓜地里,捕捉另一个世界的乐趣。
  晚上,太阳下班了,看瓜是人们自己的事了,常常是父亲带着儿子,或是爷爷带着孙子。凉棚上挂着马灯,是黑夜里的一点胆量,纵然夜色再强大,马灯也能照出一片黄亮,这是给太阳的替班。若是星月当空,就不用点灯了,爷俩说着话,对着星星说,对着银河说,大地上的人,把天空的事当成了邻家的事。在野外,感觉离星空很近,露天看过瓜的人,谁的睡梦里没有落过星星呢?所以说种瓜给人的不仅是吃的乐趣,还有梦的营养。
  到了摘瓜的时候了,瓜有没有熟,有经验的瓜农只凭视觉就能断定。一般人会多加几个动作,将西瓜托在手中,掂一掂,用手指轻轻弹拍,再将听觉加进去,你的听觉要足够细敏,要能听出“咚、咚”“突、突”“嗒、嗒”的区别,这些声音是生熟度的行板。“嗒、嗒”太生,“突、突”太熟,“咚、咚”才是生熟度正好的宣言,而一般人听不出来。所以人们在切瓜之前,总有点忐忑,怕预期的甘甜落空。事实上,在一刀下去的那一刻,就基本能听出分晓了,脆裂声是好瓜的宣言,“噗、噗”声是失落的叹息。吃瓜,将人所有的感觉都调动起来了。
  起初,我们家没有种瓜,因为劳力少。叔叔家每年都会送些瓜来,母亲不好意思,也不想让孩子们失落,就在靠近叔家的田地里也种上一些,就近取些种瓜经验,而治虫害、掐瓜头等技术活,就叔叔顺便代劳了。有时也会在棉花地里套种几棵,感觉这更神秘,当母亲把第一个熟瓜抱回家时,我们惊喜得蹦了起来,以后会隔三岔五地到棉花地里,大声吆喝着寻宝。
  家里种了西瓜,等于在春天里种了憧憬,在夏日里种了狂欢。
其他文献
一  夏雨忽至,雨轻柔,风初歇,我从午睡的酣畅中醒来。窗上的雨滴在敲鼓,鼓瑟和谐,伴着院墙外的牵牛花。  粉白相间的牵牛花,花香袅袅,淡青花绕竹篱开,雨滴落在花叶间,恰似牵牛花平仄的喜泪。一颗颗、一瓣瓣,温润无骨,脱卸蓝裳着茜衫,是我小院儿外最可人的姑娘。  秦观、梅尧臣、杨万里,几位宋朝的男子该是和我一样喜爱牵牛花仙子吧,他们笔下牵牛花是常见的客人。窗外雨滴依然不紧不慢地下着,下得滴滴点点滴滴,
期刊
无题  一定是过于炎热  鸣蝉嘶哑在树枝上  快艇飞速而过,卷起  崩裂的碎浪,像河流沉默的回声  树荫下的人们聊起  跳河的疯子、溺水的儿童、河神的传说  以及河面上泡肿发臭的猪  好像有那么一些人  来过,又没来过  好像有一些事物  看似消失,又似存在  回不去的故乡  秋天的田野  带着稻香的味道  有时是爷爷蹲在田畔吸旱烟  有时是烤红薯散出的香甜  干草在脚底发出沙沙的声响  这是一方
期刊
胡晓宜,记者,编辑。现居甘肃天水,曾获甘肃省新闻奖,作品散见《美文》《飞天》等。  一个人听肖邦  聆听肖邦,你会想到什么?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不尽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诗性,以及淡淡的、浪漫的忧伤。  应该还有神性。  感觉上,他的音乐底色应该是蓝色。那种幽深的,明净的蓝色。  或者天空,或者海洋。 纵是一眼能望见底,却又有着无尽的忧思,让你不停地想要去靠近并探寻。  “为你弹奏肖邦的夜
期刊
秋日黄昏  行走在他乡的人  最害怕,路过  秋日的黄昏  南归的雁  勾勒出简易的方程  一种原始的算术  在日子的前端  搅起,晚风阵阵  松语  一盅酒话的长度  在燕子的嘴里衔着  十里松风满脸惊愕  我认真思量活着的真相  对门山上  清泉与老石的契约  在浓雾升起的地方  恍惚如昨  对视  推开门,与一座山峦对视  许多历史  是飞鸟抖落的动词  陌生的真理镶嵌其中  纷繁黑铁的时代
期刊
丘炎山,曾笔名南焱。1973年生于云南宣威。云南省作协会员。习作散见《诗选刊》《散文诗》《边疆文学》等刊,曾获孙犁散文奖等,著有诗集《安魂曲》、长篇报告文学《迤东望春》等。  1  十年前去过澳门,那座城市的印象如今已被时间稀释得模糊。大三巴牌坊、葡京赌场、妈阁庙那些可堪咀嚼的事物,早已如盐溶于水,只有其中的一段插曲至今依然清晰如昨。  那是2008年夏,我第一次到澳门溜达了三天。两天半后,最末一
期刊
我在这一天翻开黑色的笔记本,开始填写自己前天和昨天一起遗忘了的时间,空空的,似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只有很讨厌的房东,还在我的耳边絮絮叨叨,他说我没有暂住证。我的心里很矛盾,我想,你凭什么要我对你低声下气呢?我重新合上日记本,什么也没有写,文字都很懒惰地睡着了,让我拿它们没有办法。  口袋还在睡,雨打湿了这个城市。  我于是又想起了多莉,她本是一个多么好的女孩,却消失在了我的故事里,轻的仿佛没有留下过
期刊
总觉得时间是有形状的,有时呈线状,急急流过,一去不复返,有时又呈链状,明明已经流逝了,却又会打个转,回到原地。一些花儿,盛开,萎败,以为花事终了,却想不到,还会在另一个时空再次见到她们的盛开。就像今年,我居然奢侈地看到了三次梨花的盛放。  三月中旬,我与北京小别,去西安出差。临行前,我路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校园,特意去看了看那几株高大的梨树,看到树枝上挂满了小小的花苞,包裹得紧紧地,少女一般紧张、
期刊
看见花溪土屋,就像来到了岁月的门口。  门外是喧闹,门内是静谧;帘外是昨天,帘内是今宵。时光在这里停滞或倒流,似电影胶片一格格回放,终有一刻打动人心,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帧镜头。  位于巴山深处的安康市镇坪县曙坪镇兴隆村,聚集着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清末民国传统的民宿。花溪土屋亦或是岁月完整的珍存,静好成大自然的一角,不仅有花的斑斓,有水的清幽,更有泥土的肌肤。  “花溪”实名大崩溪,据民间传说每发山洪,水
期刊
张爱玲有个三十年前的月亮,阿慧有个六十年前的棒槌,只是一直靠在门后面,蓬头垢面的,沉浸在岁月的深思里。不过阿慧还有个木梭子,虽然不像一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的月亮,但是在月亮塘里飘荡过几次,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主,完成事物应有的几次跌宕起伏。  阿慧失踪已经二十天了。  人们最后一次看到她,是在黄昏的月亮塘四周徘徊,似乎要与月亮塘华山论剑什么的。如今,只剩下阿慧用过的半个木梳子孤单地在水面上飘呀飘,
期刊
我路过它时,还是一个不清不明的早晨。那会,太阳没爬上山頭,人们也还沉浸在睡梦之中。而它突然的出现,像是一汪平静的池水里,丢进了一颗小石子,在我的心里泛起久久的涟漪。  一棵树,一棵生在南方的树,实在太无奇处可言。尤其在这草木争鸣的春天,一棵树能有什么意思呢?但我依稀记得这棵树,毕竟来来回回经过了它无数次,从一个秋天到另一个秋天。  那该是一棵怎样的树呵!躯干被人拦腰斩断,身子矮小得不足两米。只留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