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网络流行文化随之产生,青少年在流行文化的传播中起到推动作用。“囧文化”便是许多流行文化河流中的其中之一。因此,本文针对“囧文化”产生及流行的原因,以及对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影响,对“囧文化”相关的产品消费现状进行探索。
关键词:囧文化;青少年;流行文化
1 探究“囧”字和“囧文化”流行的原因
王希杰[1]先生说:“借用德国唯心论哲学代表人物之一的黑格尔曾经说过:‘凡存在的必然是合理的’。而这里的‘合理’即为原因。”
1.1 与我国传统的类比思维方式和视觉直观感受
在人视知觉的体系中,人们观察事物往往凭借直观思維和以往经验,通过外在形象来认知事物的感知力,因此中国人对象形字有别样的体会。把“囧”类比成了人的脸部特征,“八”为下垂的眉毛,“口”便很自然的形象为人的嘴,这也正好契合了我国传统意识形态中的类比思维方式与直观感受。象形字为“囧”字流行提供了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是“囧”字流行提供了根本保障[2]。
1.2 网络的快速发展成为“囧”传播的催化剂
今年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9次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至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流行文化便有了蔓延的平台与途径。“囧”字所提供的语境,给人的直观感受便是随和而轻松的。“囧”字不仅功能强大,且引申义繁多,在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环境下使用[3]。
1.3 网民群体结构上对流行文化的催化
据统计,在我国网民的年龄结构上,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的73.7%,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流行文化传播的主力军。然而青少年此时期正处于叛逆期,再加上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个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十分强烈。在生活、工作、学习压力变大的世界里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我迷失感和孤独感。“囧”字以其特征能直观反映出青少年无奈的心态,因此他们自诩为“囧客”,他们将“囧文化”作为交流彼此思想的平台。
2 “囧文化”所产生作用力的表现
如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所说,“在人的一生中,再没有像青少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少年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少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人们通过聊天软件沟通的时候,而青少年恰好喜欢社交软件表达自己的心声,有时更愿意运用动态表情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囧”这个表情也属于众多表情中的一个,现在的输入法也越来越智能化,当拼出“囧”字时直接弹出“”。如今青少年更喜欢反叛传统观念,在语言表达方面不注重传统的结构和形式逻辑,喜欢杂糅式表达,比如把汉字、字母以及数字毫无章法的串联起来,从而表达自己的创新之处。在手机软件的使用当中,聊天、社交软件成为了香饽饽,如微信、QQ、微博、贴吧等,在这些聊天软件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表情包,并且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圈[4]。
3 “囧”文化的相关衍生映射出青少年的消费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改变,消费者购买商品不仅要获得物质本身的功能,更要获得一种物质上和情感上的满足。二十世纪是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的时代,这就需要设计者赋予作品以情感性。将自己的情感表达赋予作品来达到刺激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欲望。因此,设计者便通过“囧”和设计作品结合起来,来深层次的挖掘其商业价值,以取得了利益最大化。商家主要抓住了青少年在流行文化面前倡导一种时尚、享受、追求刺激、及时行乐的心态,便通过其衍生品来刺激青少年的消费需求。
3.1 囧游戏及其衍生品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游戏产品的商业价值已经越来越被人认可,而相关的衍生产品同样具有很大的商业空间。《最囧游戏》《逃命囧》《囧网球》这些都为囧系列游戏,但最为成功的是《QQ自由幻想》这款游戏,直接以囧字命名角色叫囧囧兔。在这个“囧”时代里折射出青少年对囧个性、囧身份、囧潮流、囧品味认可的消费理念。
3.2 “囧”系列电影的成功重在抓住人们的心理
电影行业在我国已经慢慢成长起来,青少年是观影群体中的一大支撑体。和“囧”有关的影视作品也层出不穷,如《人在囧途》(2010),取得商业利益的同时,导演徐峥又抓住人们的心理,再次推出《人在囧途之泰囧》《人在囧途之港囧》这两部小成本制作,但却获得了口碑和利益的最大化。不难发现“囧”类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情节的推动上上追求简单层面的刺激感受;台词方面通俗易懂,甩掉一些特别烧脑的语言包袱;在表演形式上演员夸张的形体语言更好的释释了“囧”的现代意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仅仅“囧文化”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呈现,还会有更多的流行文化在慢慢形成,成为了网络流行文化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戴昭铭[5]说:“流行的、惯用的往往也就是合理的、合法的。从根本上说,所谓语言体系只不过是语言集团言语实践现状的准确描写。”我们应以一种包容的心态看待流行文化现象的产生。“囧”字以及“囧文化”的流行便很能体现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愫。与此同时,它会引起我们对语言文字以及网络流行文化的再认识和再思考。而家长和老师对青少年成长路上正确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让青少年从小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理性看待流行文化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为“凯旋归来”辩护[J].语文建设,2000(7):14-15.
[2]叶扶荣.大学生“囧文化”透视[J].青年探索,2014(2):73-76.
[3]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212-232.
[4]蔡妮娜.囧字图形及其衍生产品设计探讨[J].才智,2011(29):184-185.
[5]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关键词:囧文化;青少年;流行文化
1 探究“囧”字和“囧文化”流行的原因
王希杰[1]先生说:“借用德国唯心论哲学代表人物之一的黑格尔曾经说过:‘凡存在的必然是合理的’。而这里的‘合理’即为原因。”
1.1 与我国传统的类比思维方式和视觉直观感受
在人视知觉的体系中,人们观察事物往往凭借直观思維和以往经验,通过外在形象来认知事物的感知力,因此中国人对象形字有别样的体会。把“囧”类比成了人的脸部特征,“八”为下垂的眉毛,“口”便很自然的形象为人的嘴,这也正好契合了我国传统意识形态中的类比思维方式与直观感受。象形字为“囧”字流行提供了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是“囧”字流行提供了根本保障[2]。
1.2 网络的快速发展成为“囧”传播的催化剂
今年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9次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至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流行文化便有了蔓延的平台与途径。“囧”字所提供的语境,给人的直观感受便是随和而轻松的。“囧”字不仅功能强大,且引申义繁多,在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环境下使用[3]。
1.3 网民群体结构上对流行文化的催化
据统计,在我国网民的年龄结构上,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的73.7%,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流行文化传播的主力军。然而青少年此时期正处于叛逆期,再加上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个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十分强烈。在生活、工作、学习压力变大的世界里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我迷失感和孤独感。“囧”字以其特征能直观反映出青少年无奈的心态,因此他们自诩为“囧客”,他们将“囧文化”作为交流彼此思想的平台。
2 “囧文化”所产生作用力的表现
如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所说,“在人的一生中,再没有像青少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少年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少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人们通过聊天软件沟通的时候,而青少年恰好喜欢社交软件表达自己的心声,有时更愿意运用动态表情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囧”这个表情也属于众多表情中的一个,现在的输入法也越来越智能化,当拼出“囧”字时直接弹出“
3 “囧”文化的相关衍生映射出青少年的消费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改变,消费者购买商品不仅要获得物质本身的功能,更要获得一种物质上和情感上的满足。二十世纪是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的时代,这就需要设计者赋予作品以情感性。将自己的情感表达赋予作品来达到刺激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欲望。因此,设计者便通过“囧”和设计作品结合起来,来深层次的挖掘其商业价值,以取得了利益最大化。商家主要抓住了青少年在流行文化面前倡导一种时尚、享受、追求刺激、及时行乐的心态,便通过其衍生品来刺激青少年的消费需求。
3.1 囧游戏及其衍生品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游戏产品的商业价值已经越来越被人认可,而相关的衍生产品同样具有很大的商业空间。《最囧游戏》《逃命囧》《囧网球》这些都为囧系列游戏,但最为成功的是《QQ自由幻想》这款游戏,直接以囧字命名角色叫囧囧兔。在这个“囧”时代里折射出青少年对囧个性、囧身份、囧潮流、囧品味认可的消费理念。
3.2 “囧”系列电影的成功重在抓住人们的心理
电影行业在我国已经慢慢成长起来,青少年是观影群体中的一大支撑体。和“囧”有关的影视作品也层出不穷,如《人在囧途》(2010),取得商业利益的同时,导演徐峥又抓住人们的心理,再次推出《人在囧途之泰囧》《人在囧途之港囧》这两部小成本制作,但却获得了口碑和利益的最大化。不难发现“囧”类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情节的推动上上追求简单层面的刺激感受;台词方面通俗易懂,甩掉一些特别烧脑的语言包袱;在表演形式上演员夸张的形体语言更好的释释了“囧”的现代意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仅仅“囧文化”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呈现,还会有更多的流行文化在慢慢形成,成为了网络流行文化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戴昭铭[5]说:“流行的、惯用的往往也就是合理的、合法的。从根本上说,所谓语言体系只不过是语言集团言语实践现状的准确描写。”我们应以一种包容的心态看待流行文化现象的产生。“囧”字以及“囧文化”的流行便很能体现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愫。与此同时,它会引起我们对语言文字以及网络流行文化的再认识和再思考。而家长和老师对青少年成长路上正确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让青少年从小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理性看待流行文化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为“凯旋归来”辩护[J].语文建设,2000(7):14-15.
[2]叶扶荣.大学生“囧文化”透视[J].青年探索,2014(2):73-76.
[3]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212-232.
[4]蔡妮娜.囧字图形及其衍生产品设计探讨[J].才智,2011(29):184-185.
[5]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